?

踐行“有法”的閱讀

2022-05-26 00:42周艷榮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2年3期
關鍵詞:思維訓練閱讀方法教學設計

周艷榮

[摘 要]《掌聲》一文的教學設計圍繞提高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引導學生學習聯系上下文的閱讀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踐梯度復述策略;通過對題意的拓深,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深度思維能力,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在閱讀和思維能力的訓練中,教師要做到有法可依且踐行有效。

[關鍵詞]教學設計;閱讀方法;復述策略;思維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07-0072-03

【教材分析】

《掌聲》一課以回憶的口吻生動地記敘了作者小學時一位叫英子的同學因身患殘疾而自卑憂郁,在一次上臺演講時,在同學們的掌聲鼓勵下,重拾信心,變得自信開朗,從此微笑著面對生活的故事。課文以“掌聲”為主題,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為掌聲前、掌聲中、掌聲后。從描寫方法來看,特別是掌聲之前的內容,對英子的描寫都是通過其神態、動作來表現的。沒有語言的描寫隱晦地體現了英子的沉默寡言,間接地襯托了她自卑憂郁的性格特點。課文第3自然段描寫的兩次掌聲是英子變化的轉折點。同學們通過第一次掌聲傳達了對英子的鼓勵,第二次掌聲包含的是對英子的贊美。兩次掌聲的含義是不同的。而“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和“英子深深地鞠了一躬”則描寫了英子面對兩次掌聲時情緒的變化。第一次是感動,第二次更多的是感謝。所有的委屈與難堪、糾結都隨淚水流去,所有的感謝都蘊藏在那深深的一躬里。課文最后,英子的來信中“永遠不會忘記”“微笑著面對生活”,則體現了掌聲對英子人生的影響是多么的深遠。那是一份濃濃的關愛、鼓勵、肯定、贊賞、溫暖……所以,“掌聲”又不僅僅是指掌聲,也是指生活中所有的美好品質,所有帶給我們希望和力量的猶如溫暖陽光的美好行為都是“掌聲”。

【設計理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創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因此,本教學設計為更有效地理解題意,調整了文章內容的順序,以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根據本課所在單元的語文要素“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意思”,教師引導學生在關鍵內容處進行默讀并做批注;同時,抓住關鍵詞語聯系上下文加深理解。而“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正是新課標對第二學段(3~4年級)閱讀內容提出的目標要求。在此段閱讀目標中還提出了“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且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而教學設計中的復述梯度設計正是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設計最后通過發散思維的訓練深化了學生對題目的認知,體現了新課標總目標中提出的“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的要求。

【教學過程】

板塊一:通讀課文,了解課文題目為什么叫“掌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5課《掌聲》(板書課題)

你平時什么時候會給別人掌聲呢?(在別人表現優秀的時候)

2.那么我們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掌聲”作為題目呢?請同學們通讀課文思考。

預設:(1)掌聲讓英子發生了巨大變化,她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

(2)在英子最困難的時候,掌聲給了英子極大的鼓勵,讓她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板塊二:走進課文,體會掌聲前后英子的變化

掌聲為什么給英子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呢?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找出描寫掌聲前后英子是什么樣子的語句。

(指名交流)

1.掌聲前(板書:掌聲前)

出示:“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p>

從這里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孤獨、憂郁、自卑……)

2.但那次掌聲之后,英子又是怎樣的呢?(板書:掌聲后)

出示: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活潑、自信、開朗……)

3.那次掌聲之后,英子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正如幾年后她在給“我”的來信中寫的那樣——

出示:“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p>

“永遠不會忘記”是什么意思?(永遠記在心里,一直都不會忘記)

這掌聲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能讓英子產生這樣巨大的變化,讓她一直都深深地記在心里呢?讓我們和英子一起走進那難忘的課堂。

【設計意圖】對比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是把對立的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做比較。運用這種表現手法,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本課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的,本設計把表現英子掌聲前樣子的內容和掌聲后樣子的內容調整到一起進行對比教學。在對比中,凸顯了英子的巨大變化,突出了掌聲之于英子的重要意義,再加上課文最后一段英子的來信中提到的“永遠不會忘記”,更是體現了掌聲在英子的生命中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在掌聲前后的對比中,英子的變化更加鮮明,而推動其變化的掌聲的作用,也更加突出與強烈,自然而然地成了下一步教學的焦點,使教學聚焦到課文第3段描寫兩次掌聲的部分。

板塊三:細讀課文,體會掌聲的魔力

默讀課文第3節,看看一共描寫了幾次掌聲,畫出描寫掌聲的句子,在關鍵詞句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

1.出示:“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p>

你怎樣理解“熱烈而持久”?

這“熱烈而持久”的掌聲給英子帶來了什么?可以回頭看看第3節的第1、2句。

2.出示:“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擺地走上了講臺?!?/p>

人們都說“言為心聲”,但在這段話中,英子一句話也沒說,我們怎樣才能了解她的內心世界呢?(通過英子的神態和動作去感受)

猶豫:在猶豫什么?(如果去,同學們就會看到她走路的姿勢,這是自己一直在躲避的;如果不去,便是頂撞老師,種種糾結與矛盾)

慢吞吞:不情愿,不想去。

站了起來:善良、懂事。

眼圈紅紅的:委屈。(承受著即將被嘲笑、被歧視的壓力)

這種復雜的心理活動持續的時間長嗎?(長,從“終于”這個詞可以體會出來)

3.出示:“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p>

(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同學們想通過這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告訴英子什么?

預設:(1)英子,你真勇敢,你戰勝了自己!

(2)英子,相信你,一定行的!

(3)英子,你終于走出了那個沉默的角落!為你加油!

這掌聲充滿了鼓勵。(板書:鼓勵)

此時英子的淚水里又包含了什么呢?(感動與信心)

4.出示:“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聲音也十分動聽,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p>

同學們,這次掌聲又在向英子傳達什么?

預設:(1)英子,你的普通話說得真好!

(2)英子,你的聲音真動聽!

(3)英子,你的故事講得真棒!

(板書:贊賞)

5.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英子想通過這深深的一躬表達什么?

(表達對同學們的感謝,深深地感謝同學們對她的鼓勵與贊賞)

【設計意圖】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意思是本單元側重學習的語文要素。帶著問題邊閱讀邊思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能使學生迅速找到關鍵句子,提高默讀效率。同時,聚焦重點詞語,感悟詞語中的豐富內涵,使學生能夠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板塊四:轉換第一人稱,復述“我”的掌聲故事

1.兩個梯度目標。(第2~4節任選一段)

基本目標:直接把第三人稱“英子”換成“我”進行復述。

提高目標:在基本目標的基礎上,在表示動作或神態的詞語后加上人物內心的感受進行復述。

2.學生練習。

3.指名復述。

【設計意圖】復述故事是本文的課后要求,以英子的視覺復述,即以第一人稱來復述,這是將第三人稱轉換成第一人稱的復述訓練。同時,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考慮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教師對復述做了不同要求?;疽蠼^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做到,提高要求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可以達到,因為“加入人物內心活動”提示是十分明確、具體且是上個教學環節討論過的。

板塊五:拓展升華“掌聲”之含義,深入體會題目為“掌聲”的原因

(出示第5自然段內容)

1.在這篇文章里,“掌聲”代表了什么?(鼓勵、贊賞……)

2.仔細思考:“掌聲”代表了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給予的鼓勵與贊賞,既可以是錦上添花,更可以是雪中送炭。那么,“掌聲”又不僅僅是掌聲,在生活中,掌聲還可以是什么?

3.小練筆:生活中處處需要掌聲,它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

4.課文的題目為什么叫“掌聲”?

(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主動給予幫助、支持、鼓勵、贊賞,這“掌聲”傳遞了一份美好,猶如溫暖的陽光,帶給人希望和力量)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學生認知中的掌聲僅僅是掌聲,是給小英的掌聲。此處,以生活中的掌聲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延展思維,使掌聲的意義得到升華,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

【總評】

(一)突出教學重點,落實單元語文要素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意思?!苯處熖岢鰡栴},諸如“默讀第3節,看看一共描寫了幾次掌聲,畫出句子,寫下感受”“默讀這兩句話,抓住描寫英子神態和動作的詞語仔細體會與感受”“這熱烈而持久的掌聲給英子帶來了什么”“英子想通過這深深的一躬表達什么”……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不是顯而易見的,都是通過默默地讀、靜靜地思考才能發現語句背后所包含的深意。

(二)抓住關鍵詞語,落實閱讀策略

在課文第3小節描寫第一次掌聲時,緊緊抓住“熱烈而持久”,先是理解其聲音之響、時間之長,然后聯系上文“英子猶豫了一會,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擺地走上了講臺”,扣住“猶豫、慢吞吞、眼圈紅紅的”深入英子的內心世界,感受她此時“不情愿、委屈”卻又“不得不去”的復雜情緒。此刻再來體會“熱烈而持久”,學生就能深深地感受到這“熱烈而持久的掌聲”中包含著同學們對英子由衷的、熱烈而堅定的鼓勵:英子有多矛盾,有多糾結,這掌聲就有多熱烈和持久?!盁崃叶志谩币辉~的深入體會真正落實了本學段“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的要求。

(三)設置復述梯度,落實差異化教學

復述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存在著復述標準不清晰,方法指導不到位的問題。本設計針對課后復述要求,提出兩個目標:直接復述、生動復述。直接復述是“基本”,學習基礎差些的學生可以達到。生動復述是“提高”,能滿足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需求。在提出復述目標后,教師給予明確的方法指導:“基本”是直接把第三人稱換成第一人稱進行復述;“提高”則是把第三人稱換成第一人稱,在表示動作或神態的詞語后面加入人物內心的感受進行復述。這樣教學,做到了“有法可依”,落實了差異化教學,滿足了全體學生的復述需求。

(四)延展題意,落實思維訓練

教學設計中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掌聲”還可以是什么?這樣,將課本中的“掌聲”延伸到了生活中。學生發散思維,在小練筆中邊想邊寫。比如,一句暖心的話、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親切的擁抱、一個慈祥的微笑等,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善意與鼓勵給人帶來的希望和力量,讓“掌聲”的“形”化成了“神”,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有效訓練。

總之,教學設計中無論是落實語文要素,還是教給閱讀策略,或者是設置復述梯度,進行思維訓練,都做到了“有法可依”,使語文課堂成為真正的可踐行的、有實效性的閱讀課堂。

(責編 劉宇帆)

猜你喜歡
思維訓練閱讀方法教學設計
邏輯學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
書香閱讀 心靈成長
淺談如何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