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支持下高中生英語自我評估學習實踐研究

2022-05-26 02:23任紅艷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導向性量表評估

李 茹,任紅艷

(1.2.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自我評估是學生通過匯集學習過程中各種信息,根據一定標準對學習過程和結果質量進行評價和反思,并清楚識別個人學習中的優勢和劣勢的過程[1]。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估通過提升自我學習動機、學習參與度和效果,進而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學生自我評估是學生自我導向性學習最重要的因素。同時,學生自我評估需要系統的支持和運用正確自我導向性評估策略,才能有效評估個人學習并發展成為一種學習能力[2]。自我規劃學習和評估“協同增效”推動學術界探索如何幫助學生運用評估知識、技能,科學規劃學習和提高學習效果[3]。因而,自我評估學習的理念把評估視為學習的過程和本身[4]。文章基于此學習理念,探討在《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下稱稱《量表》)支持下高中生自我評估英語學習情況,對其自我評估學習過程、結果進行分析,以期對未來深入研究提供一些依據。

一、《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特征與目標

2018年,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實施《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下簡稱《量表》)。它是依據先進的語言教學、學習和測試理論,對語言能力進行科學合理的界定,并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地分級描述。量表是以交際語言能力為基礎;以語言使用為出發點;以“能……”為描述語的基本結構,對我國英語使用者運用英語語言能力的系列描述,并規定了英語水平的等級,各等級形成一個完整的連續體,為每一個階段的英語學習、教學和測評提供參照標準,真正做到英語教學和測評“車同軌、量同衡”[5]?!读勘怼房蛇m用于各種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因為《量表》對語言能力的清楚界定和描述,它在學習目標制定、學習結果測評、課程設置等方面都將發揮指導作用?!读勘怼妨⒆阌谥袊鴩?,在我國英語學習、教學、測評之間架起一座連通的橋梁[6]。探討《量表》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為論證量表科學性和適切性提供充分證據。同時,通過英語教學實踐中運用《量表》,幫助學生培養英語自我導向性學習能力。教師運用《量表》可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習實時跟蹤和監控。通過相關信息獲得有效的教學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實現《量表》服務教學的基本功能。

二、學生自我評估學習過程

學生自我評估是自我導向性學習和終生學習的核心能力。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學習過程和結果反饋,影響或改變個人對學習的認知進而改變學習決策,終而提高學習成就。從教育視角看,只有當學生對個人學習行為表現有切實感,并導向性驅動學生進一步探索學習中的那些關鍵問題時,有效學習才會發生。在實踐中,學生自我評估學習更具有“形成性特征”。相對教師導向的形成性評價,學生自我評估更加凸顯主體性、策略性和自我控制性特征。學生自我評估學習是不斷反復循環的過程,對提高學習有直接的影響,其基本運行的過程如下:

圖1 自我評估循環過程圖

根據Yan&Brown(2017)[1]的研究發現和解釋:當學生面對自我評估時,他們首先尋求一些評估的標準、量表或要求的支持。這些支持或是課程要求、或是某些權威性評估標準,或是個人內在的某種要求和標準,這些“標準”是學生自我評估學習啟動的先決條件。隨后,學生根據評估結果是否充分學習反饋信息,沿著兩條不同的軌道進行自我評估學習。當學生意識到各種反饋信息足夠充分,并能準確反映個人學習時,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反思并形成確定的評估結論,進入下一輪的評估、學習和校正。當學生意識到自我評估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反饋不夠充分時,學生將從外部或內部尋找反饋信息。他們對外主要尋求教師、同學對個人學習的評價,或是比對個人過往的學習情況獲得反饋信息;對內主要通過剖析個人內在的“自我”狀態、態度、情感、動機等各種心理認知水平并予以分析解釋。學習者通過各種“介質”獲得對個人學習結果的反饋時才進入自我反思總結階段,形成對個人學習的評估結論,以此開啟下一輪自我評估學習。

從學生自我評估學習過程分析來看,學習行為評價標準、信息反饋,自我反思是學生自我評估學習三大核心要素,貫穿自我評估學習全部過程。同時,學生自我評估是一個動態、系統、復雜的行為過程。學生對于自我評估的態度認知水平決定其評估的決策。另外,學生自我評估能力是在各種支持反饋下,通過內化這些反饋信息并進行自我導向性反思評估獲得的。這樣一來,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支持、同伴回應、各種自我評估的策略和方法培訓是學生自我評估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表明,學生自我評估是可以教會和學會的一種自我導向性學習能力。

三、《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支持高中生英語自我評估學習實踐

基于已有相關研究和自我評估過程學習的理念,本研究基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探討高中生英語自我評估學習情況。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的基本假設是:“作為學習的自我評估”是促進高中生學生英語自我導向性學習的關鍵。學生通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支持評估自我英語學習,適時監控個人學習成效,激發英語學習動機、提升反思水平、自我導向控制和調整學習行為,進而提升英語學習效果。在其過程中,英語教師信息反饋是關鍵,學生自我反思是核心,自我評估學習涵蓋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并形成“閉環式”循環過程。

1.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關注:(1)高中生自我評估英語學習基本樣態。(2)《量表》支持下學生自我評估學習發生的變化。(3)怎樣幫助學生在自我評估中實現自我導向性學習?

2.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本研究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年間,在G省Q地區不同高中學校開展在《量表》支持下學生自我評估性學習研究。參加學生共計563名,深度訪談學生19名。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和檢測在《量表》支持下學生通過自我評估學習發生的變化及影響的原因。

3.研究過程

研究過程包括:(1)確定自我評價量表。研究者通過系統研究學習《量表》對中級英語語言能力描述和要求,對應等級自我評價量表關于組構知識運用能力、聽力理解能力、書面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標準。改編、調整自我評價量表描述,使之適用于高中學生對個人英語能力進行評估。經試測、再測,確保學生使用過程清晰。(2)整理分析自評學習反饋信息。通過定量分析把握學生英語能力基本狀況;采用刺激回憶的方法,收集并全面分析學生在學習中使用自我評價量表過程和結果反饋。(3)自我評估學習結果討論與建議。結合自我評估學習的特征和過程要素和研究數據結果,對學生自我評估導向性學習特征分析、過程控制、和支持,提出針對性意見和建議。

(二)結果與分析

1.學生自我評估學習狀況

關于自我評估概念化的三個范疇,自我評估應被理解為一種學習能力,用以評價和監控個人學習中知識、技能和行為變化;自我評估是選擇性評估,服務于終結性評價;自我評估是一種學習策略和過程,指向有效學習[1]。因此,自我評估作為自我導向性學習的重要環節,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反思性。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顯示:74.5%學生不確定自我評估可以促進英語學習,37%的學生不知如何運用自我評估于個人英語學習中,56.4%的學生依靠教師評價和各種測試評價個人學習情況,27.6%的學生不清楚個人英語學習困難存在的原因,47%的學生非常希望依托評價標準評估和檢測個人英語學習,以便有針對性的尋求方法改進學習,7%的學生曾經通過網絡APP等平臺評估自己詞匯、聽力、閱讀水平,但對其結果的可靠性不太肯定。

結果表明:學生對自我評估促學認同度并不高,且相當部分學生并不明白如何進行自我評估學習。因為自我評估作為需要付出持久努力才能獲得的一種學習能力,需要外界的支持、培訓和實踐。同時,學生在自我評價的態度、主觀意識、自我效能、自控力等各種心理能力上的提升是關鍵[7]。因此,培養學生對自我評估學習的認識和支持是幫助學生自我導向性學習的核心工作。另外,“反饋”作為學生自我評估學習的重要信息,主要來自教師評價和各種測試結果。這樣一來,教師反饋能力和水平,各種測試的公正性、客觀性直接影響學生對個人的學習評估。最后,從學生回應對自我評估的需求來看,學生普遍希望有可靠成熟的評估標準和量表,適時支持自我評估學習。為此,架構適合高中生自我評估學習框架是當前最迫切的需要。

2.《量表》支持下學生自我評估英語學習過程

《量表》支持的自我評估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評估,均需整合內外部評估反饋進行。學生監控自己學習行為和反思評估結果是重要的兩個方面。學生首先運用《量表》中的“自我評價量表”,全面了解個人知識與能力的水平,然后根據量表測量結果,針對性進行自我監控學習和強化,最后通過《量表》再測、教師評估反饋、標準測試的支持下,獲得對個人學習的反饋

(1)事前自我評估

學生比對《量表》中對高中階段所在的四、五、六級英語能力水平的描述,總體關照自己英語水平和能力所處的坐標和方位。通過“自我評價量表”中“我能……”的描述和界定,系統分析個人在英語組構知識、聽力水平、閱讀能力、口語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語用能力與量表要求的差距。

結果顯示:51%的學生認為個人英語能力水平達到四級水平要求,16%學生處達到五級水平,18%的學生認為可以達到六級水平,15%的學生認為個人并不知曉自己的英語水平,且努力的方向不明確。學生使用“自我評價量表”后,76%的學生認為找到了個人在英語聽、說、讀、寫、用的差距并明確努力的方向和著力點,如例1。由此,學習進行自我評估學習的先決條件是評估的標準、量表或要求,并且這樣的標準、量表或要求須利于幫助學生甄別個人學習的優勢和劣勢,且指向既定性的目標。這充分說明,自我評估量表和標準是自我評估學習的基本要求和條件。

例1.高中以來我英語成績一直處于某種“焦灼”狀態,自己非常的努力就是效果不明顯,通過《量表》自我評估使我明白了自己英語學習的弱項,特別是在閱讀時我過多關注語句的意義,忽視文章信息的邏輯關系和作者態度,今后我會注意。

(2)事中自我評估

學生學習過程使用“自我評價量表”體現自我評估的動態性特征。學生經過事前評估、了解個人學習的現狀、難點和努力的方向后,進行有計劃的“補缺”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學習態度、情感、意志力、投入、自我效能直接影響個人自我導向性學習和“補缺”學習。

研究結果顯示:74%的學生通過事前自我評估后,制定個人學習補缺計劃并按照計劃敦促個人英語學習,如例2。但只有34%的學生認為在制定學習計劃時,語言知識能力、聽力訓練和閱讀理解有比較清晰的學習目標。英語口語和語用能力提升目標確立難度大,這說明在非英語環境下的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提升的目標和達成比較困難。54%的學生認為運用自我評價量表檢測個人學習時,需要結合教師的評價反饋和常規考試結果,如例3。57%的學生強調自我評估學習關鍵的因素是個人的意志力和自我效能感,如例4。由此看來,學生總體上比較接受依托自我評估量表支持自我導向性學習,因為《量表》支持下的自我學習努力的目標清晰,變化狀況可知。當然,個人運用自我評估的方法學習時需要得到外部(教師和同學等)的支持,需要自我調整和鞭策,意志力是關鍵。

例2.通過用“自我評價量表”測量自己英語在聽說讀寫方面的情況,得出的結果,結合平時學習老師給我的評價,考試得分的情況和分布,我覺得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加清晰了,我決定制定“強攻”弱項的計劃并且按照計劃進行學習。

例3.我覺得用“自我評價量表”評估我的英語學習狀況還是比較貼近實際的,與老師對我的評價基本一致,在考試中也基本反映出來。相比較而言,有時覺得老師對我的學習評價反而讓我覺得很丟面子似的。

例4.我覺得依托評價量表這種自我評估方式學習還是有道理的,畢竟英語學習要經常知道個人那些可圈可點的變化,關鍵是自己能否堅持下去,要持之以恒。

(3)事后自我評估

學生通過運用《量表》進行自我導向性學習持續3個月。學生經過“自我評估—行動(學習計劃制定、實施、反思)—自我再評估”不斷循環實踐自我導向性學習。在實施自我評估導向學習時,學生接受教師的監督和書面、口頭反饋,同時接受專項檢測、周考、月考結果評價。

從運用《量表》支持自我導向學習的結果看,學生普遍認為自己英語學習意識得到提高,自信心增強,努力方向更加明確,學習成績有很大提高,如例5和例6。71%的學生認為自己英語學習的路徑更加明確,英語學習的信心大大增強。67%的學生認為更加清楚自己英語學習的強項和弱項,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更加清晰。59%的學生認為真正學好英語就是要有規劃和自我學習的能力。由此,高中學生對自我評估導向性學習極為認可,困惑主要源于方法的指導和“中介”的支持。運用《量表》支持學生自我評估學習是有效的實踐方式。

例5.通過老師指導我們進行自我評估導向性學習,我覺得自己英語學習的思路、目標更加清晰了,關鍵是提高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比對要求也清楚自己的差距,只要運用恰當的方法我想一定能把英語學好。

例 6.我一直以為我的英語學習也就如此不會向前了,通過老師點撥、開導,信心增加不少。原來發現主要是自己自信心不夠,自信心不夠又源于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清和方法不正確造成的。老師幫助我們運用《量表》檢測自己學習,他們不斷的敦促對自己的促進很大。

四、思考和建議

實證研究表明:學生自我評估性學習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為保證其成為穩定、持續、科學的評估方式,我們應當強化:

(一)充分認識自我評估對自我導向性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自我評估具備一切教育評價的特征,即具有診斷個人學習成果和過程作用。因為學生自我評估影響個人學習決策、學習水平判定。在方式的選擇上,學生自我評估主要采用回應既定模式問題、整合教師評估、自我校對、依靠媒體測試、強化難點等方式進行。另外,學生自我評估不止是一種自我學習的評價,而是自我控制學習的能力[3]。教師應科學引導學生學會使用一定的評估工具進行自我評估,實現自我導向性學習。對高中生英語而言,學習運用自我評估的方法進行自我導向性學習是一種核心能力?!吨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指出自主發展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方面之一。自主發展強調學生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己的價值,適應環境,高質量生活。學會學習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內容,具體包括樂學善學、強于思考、信息意識等基本要點。在此框架下衍生出來的英語學科素養也強調學生學會學習是其重要的部分。為此,引導和教會學生運用《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支持英語自我評估導向性學習是必備的能力。

(二)發展自我評估作為課程能力

當評價作為世界教育改革發展突破口的背景下,如何運用評估手段促進學習者自我導向性學習和終生學習乃是當今教育發展的重大課題。當前教育中主要的問題是,如何運行自我評估在課程體系建設和運行中尚未充足。對諸如應教會學生哪些自我評估技能,如何教,哪些評價標準可用,以及學生自我評估的匯報機制怎樣形成等等這些問題有待深入研究。自我評估已經成為學生自我導向學習的基本能力。為此,支持教師運用恰當評估方法和工具應成為一種課程的理念和方法[8],這是課程的潛在要求。在學校繁重的教育任務下,培養學生學會自我導向性學習和終生學習,發展和運用自我評估性課程將利于學生發展和教師教育教學效果提升。因為學生通過自我評估學習獲得自我監控學習的能力,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教師則通過教會學生學習實現教育目標。當然,發展自我評估作為課程能力,我們要了解學生自我評估能力獲得的特征和規律。在起始階段,教會學生運用一些易操作、具體的方式方法是必須的要求。對高中學生而言,還需要高質量的外界輸入和反饋是促進學生自我評估效果的關鍵。同時搭建支持學生自我評估的“支架”(標準)是必須的要求等等??傊?,發展自我評估作為課程能力是教育過程中重要任務。

(三)強化對學生自我評估導向性學習過程指導

學生通過自我評估導向性學習可以促進學習效果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自我評估過程包括確定的標準和要求、尋求內外部支持和反饋、個人反思、調整、校正不斷循環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自我導向學習的態度、情感、參與度、意志力、自我效能等因素直接影響自我評估導向性學習,教師和同學等外部的反饋也是必備的條件。通過實證的研究,我們也發現,學生是在實踐運用中學會自我評估學習的;學生運用一定的評估標準和方法、信息分析是可教會的;他們在自我評估中非常需要教師及外界的反饋支持。與“他人”評估相比較,自我評估學習讓學生獲得相對心理安全[2,9]。這樣一來,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自我評估導向學習的指導和幫助,實現“評估為了學習”的目標。強化教育干預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學生在學習和評估過程中的能動性[10]。首先,我們要規劃和提供評估的標準和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標準和要求引導學生實施自我評估,檢測和監督學生學習效果。其次,實施形成性評價全面了解學生學習過程性變化,為學生提供動態、系統、全面的評價,支持學生自我導向性學習。最后,根據學生學習變化情況,教師要適時調整學生自我評估的標準、方式方法和路徑,終而實現學生學會學習的目標。對于教師而言,在培養和發展學生自我評估學習能力中獲得個人職業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歡
導向性量表評估
不同評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風險評估中的應用
基于認知-信念-行為導向性護理干預在腦動脈瘤栓塞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以患者為主的炎癥性腸病患者PRO量表特異模塊條目篩選
網絡服裝虛擬體驗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開發
《公共體育服務政府供給社會期待量表》的編制與修訂
第四代評估理論對我國學科評估的啟示
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國外外語教育政策的比較研究
新媒體廣告營銷的平臺優勢與導向性問題
課堂因問題而精彩思維因問題而活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