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本源性問題,讓學生的思維綻放

2022-05-29 23:51陳宇翔
數學教學通訊·小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問題教學數學思維

[摘? 要] 本源性問題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真問題和源問題,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筆者基于教學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提出挖掘本源性問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基本路徑,即把握起點,課前挖掘本源性問題;跟蹤學情,課中提出本源性問題;敏銳捕捉,動態生成本源性問題。

[關鍵詞] 本源性問題;數學思維;問題教學

本源性問題是“問題的問題”,它指向知識的本質、核心和根源,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真問題和源問題,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1]。然而,本源性問題具有隱蔽性,其往往隱匿于顯性知識的背后,需要教師善于發現、及時捕捉,合理利用。筆者在文中論述了挖掘本源性問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基本路徑,以期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把握起點,課前挖掘本源性問題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泊爾說:“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盵2]學生的認知起點也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學生認知的盲點也是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教師要研讀教材,分析學生,精準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入手:一是精心研讀教材。教師在備課時要統攬全局,能夠透過知識表象把握知識本質,構建知識關聯,深入挖掘知識背后的思想方法,從而使本源性問題“滋生”于知識的本質處;二是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小學生的認知經驗和知識儲備相對不足,他們在學習新知識時往往會產生一些樸素和朦朧的想法。教師要做到“想學生之所想”,有預見性地將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點設計成本源性問題,由此引發學生思考。

比如,在講到“異分母分數的加法”時,教師以“1/2+1/4”為例要求學生計算。由于學生受到同分母分數加法知識的負遷移的影響,不少學生在初次計算時往往會把分子與分子相加作為新分子,分母與分母相加作為新分母。教師在充分研讀教材和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在課前確定將“為什么異分母加法中分子與分子、分母與分母不能直接相加”作為本源性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課堂上,有的學生通過畫圖法進行說明,有的學生則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闡釋:“1/2和1/4的分數單位不一樣,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就好像2米和4厘米不能直接相加是一樣的道理?!绷攘葦嫡Z,把抽象的道理說得簡單明了,令人信服。最后,學生通過對本源性問題的分析得出結論: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而應該先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然后再相加。

教學中,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研究教材,挖掘學生初學時的困惑點,并以此為據設計本源性問題,從而使得本源性問題的提出更具針對性和深刻性。然而,這需要教師對數學知識與學生特點的雙重把握與理解,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深耕細作”,才能做到對教材與學情的精準把握。

二、跟蹤學情,課中提出本源性問題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密切跟蹤學情,把握課堂動態,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適時拋出本源性問題。本源性問題既可以在上課伊始提出,起到引領課堂、統領學生思考的作用;也可以在課中提出,起到增加學生思考深度,引領學生思維“爬坡”的作用;還可以在課堂結尾時提出,起到深化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認知結構化的作用。

比如,在講到“認識百分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百分數的基本知識后,在最后的總結階段拋出了本源性問題:“能用百分數表示的數也能用分數表示,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但是為什么我們還要學習百分數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百分數的分母都是100,給人的印象更直觀;有的學生說百分數更容易比較大小,還有的學生則說百分數寫起來更方便。為了使學生深刻地認識這一問題,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師:請同學們看看A、B兩名同學寫的兩則調查報告,比較一下,你認為誰寫的報告更容易理解呢?

A:通過對某果園果樹種植情況的調查得出,梨樹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3/10,蘋果樹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16/125,桃樹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61/500,棗樹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9/20。

B:通過對某果園果樹種植情況的調查得出,梨樹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30%,蘋果樹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12.8%,桃樹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12.2%,棗樹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45%。

生1:B同學的報告更容易理解,我一下子就看出了各種果樹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比。

生2:百分數的分母都是100,比較起來真方便。

師:是啊,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經常用于調查、統計、分析和比較,而分數主要用在計算或測量時得不到整數結果的情況當中。

教學中,教師通過對比教學法,圍繞提出的本源性問題創設“寫調查報告”的場景,使學生真實體驗到百分數在統計、比較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其與分數相比在數據表達上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從而凸顯出百分數的應用價值。

三、敏銳捕捉,動態生成本源性問題

葉瀾老師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 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闭嬲实恼n堂是無法完全預設的。同樣,教師既要在課前預設本源性問題,又要注重數學課堂的動態生成,及時捕捉本源性問題[3]。在課堂上,學生不經意間的靈感,往往就能生成一些最樸素、最真實的想法,也會產生一閃而過的疑惑和問題,而這些轉瞬即逝、若隱若現的想法恰恰就是本源性問題的重要來源。教師要以敏銳的眼光及時發現、捕捉,并在此基礎上提煉出本源性問題,從而引發學生深度思考,促進學生感悟。

比如,“認識億”教學節選。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計數單位?

生: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

師:還有比千萬更大的計數單位嗎?

生1:有!萬萬,然后是十萬萬、百萬萬、千萬萬……

生2:不對,比千萬更大的計數單位是億,而不是萬萬。

師(借助計數器演示):10個一要進到十,10個十要進到百,10個百要進到千,10個千要進到萬,10個萬要進到十萬,10個十萬要進到百萬,10個百萬要進到千萬,10個千萬要進到……10個千萬究竟要進到萬萬還是億呢?

(學生討論,有的說“萬萬”,有的說“億”,爭論不休,誰也無法說服誰。)

師:到底有沒有“萬萬”這個單位呢?

生1:當然有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說“萬萬不可”“萬萬沒想到”。

生2:電視劇里還有“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臺詞呢!

師:生活中確實有些地方用到了“萬萬”一詞,但是在計數時有“萬萬”這個計數單位嗎?

師:假設十個一千萬是一萬萬,那么我們可以一直往后數下去,一萬萬、二萬萬、三萬萬……九萬萬、十萬萬、百萬萬、千萬萬,又該向前進一位了,那該叫什么呢?

生3:叫“萬萬萬”。

師:這會帶來什么問題呢?

生1:這樣讀起來太繞口了,很容易弄錯。

生2:這樣就沒有“億”這個計數單位了。

師:既然這么麻煩,那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1:把“萬萬”這個計數單位改成“億”。然后是十億、百億、千億,這樣計數就不會亂了,而且讀起來也簡便多了。

教學中,“萬萬”一詞源于課堂的動態生成,教師敏銳地抓住學生這一發自內心的樸實想法,引導學生辨析“在百萬、千萬計數單位后應該用‘萬萬還是用‘億”這一本源性問題。盡管學生列舉了生活中運用“萬萬”的例子,但是教師并不急于反駁學生,而是順勢而為,讓學生順著“萬萬”這個思路走下去,直到學生發現走進了“死胡同”,計數變得越來越復雜,讀的時候也越來越繞口。正是在經歷了這樣的沖突之后,學生一致認為應該用“億”這個計數單位代替“萬萬”。也正因學生經歷了這種知識再創造的過程,才對“億”這一新的計數單位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蘇格拉底說:“問題是接生婆, 它能幫助新思想的產生?!眴栴}是啟學引思、 導學引教的有效載體, 恰當的問題能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本源性問題是數學思想方法的載體,是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橋梁。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源性問題,使學生的理解能夠直達問題本質,把握知識的來龍去脈,使學生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由此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度學習。

參考文獻:

[1]? 吳顯峰. 本源性問題:驅動初中生的數學學習[J].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9(9):70-71.

[2]? 李曉新. 讓本源性問題提高學生思維的有效性[J]. 廣西教育,2019(1):46-47.

[3]? 何緒銅. “多思喜悟”從本源性問題開始:特級教師顧志能《比萬大的計數單位》片斷賞析[J]. 小學教學設計,2016(26):53-54.

基金項目: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1年開放課題“小學數學問題教學的實踐探索”,課題編號:KCX2021050。

作者簡介:陳宇翔(1990—),本科學歷,二級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育工作。

猜你喜歡
問題教學數學思維
問題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淺析
學習共同體視域下高中生物課堂的“問題教學”
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
初中化學課堂中問題教學的設計與實踐嘗試
讓小學數學活動綻放數學思維
例談問題解決法在化學復習課中的應用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問題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