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王朝定都的南北之爭

2022-05-30 09:01王洪波
華聲 2022年11期
關鍵詞:都城永樂宮殿

王洪波

永樂帝力排眾議,將都城自南京北移近三千里,加強了對北疆和東北疆的統治。

永樂帝在位期間北征蒙古、南平安南、營建北京、疏通運河,完成了諸多彪炳千秋的歷史功績。永樂帝遷都北京,奠定了北京的都城地位。

金元緣何建都北京地區

山河之險,關塞之固,是古人都城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北京作為國家都城,同樣跟其山川形勝有重要關系。

早在秦漢,甚至更早,古人對北京山川形勝與優越區位已有認識?!妒酚洝酚涊d它是“勃、碣之間一都會也,南通齊趙,東北邊胡”。這里正好處于農耕與游牧民族的交會地區,各民族之間可以互通有無,由此成為渤海與東北之間的一大都會。按照《明一統志》的說法,戰國時期蘇秦在游說燕文侯時認為“燕地方千里,帶甲數十萬,此天府之國也”。所以從秦漢到隋唐,盡管北京沒有成為國家都城,但一直是北方軍事重鎮。

宋遼時期,中原王朝在失去幽州屏蔽之后更感受到切膚之痛。南宋理學家朱熹從堪輿的角度,認為北京是“天地間好個大風水”,因為“山脈從云中發來,前面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山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江南五嶺諸山為第三重案”,所以“古今建都之地皆莫過于冀都(今北京)”。也是在宋遼時期,在遼國五京體系中,今天的北京屬南京析津府,有了“京”的稱號。

金元在都城選址上對北京更加青睞。金代海陵王在遷都燕京時,有大臣說:燕都地處雄要,“北倚山險,南壓區夏,若坐堂隍,俯視庭宇”。北面居庸、古北、松亭等關,“東西千里,山峻相連,近在都畿,易于據守,形勢雄偉”。元世祖忽必烈在確定都城的時候,大臣分析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

既然金元時期北京已經成為國家都城所在,那為什么明初洪武年間都城沒有選擇北京而是選擇了南京呢?一方面,朱元璋的從龍將相大多江淮子弟,不大愿意離開鄉土。另外也有人認為北京地區“王氣”已盡,不宜建都。當時翰林修揆鮑頻就說:“胡主起自沙漠,立國在燕,及是百年,地氣已盡?!倍暇┳鳛榕d王之地,不必另選都城。

永樂遷都分幾步走

北京是華北平原與西北蒙古高原和東北松遼平原之間各條通途的樞紐,以其為都城,可以同時控制農耕、游牧、漁獵三大區域。從歷史大勢來看,隋唐以后中國政治中心有明顯向東轉移的趨勢。北京“內跨中原,外控朔漠”的地理位置對于多民族國家來說尤其宜于定都,而以金陵為都,位置偏南,難以控制朔北。

也是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在北方鍛煉出來的精兵強將,燕王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登上了皇位。作為起家之地,朱棣心知北京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在即位之初就醞釀遷都事宜。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禮部尚書李至剛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統,其于肇跡之地皆有升崇?!北逼阶鳛椤盎噬铣羞\興王之地”,應該按照高祖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師。永樂皇帝于是下詔“以北平為北京”,稱“行在”,改北平府為順天府。

為營建北京,永樂年間進行了大規模的工作。

首先,移民充實北京。元末明初屢經戰亂,土地多有荒蕪。朱棣即位后多次在北京地區免賦、賑災、移民、墾田。

其次,治河通漕轉輸。為營建北京,永樂年間重新疏浚開通了大運河。永樂元年(1403年),開衛河“令河南車夫由陸運入衛河,轉輸北京”。永樂五年(1407年),“發民丁二十萬浚疏北京河道”。永樂九年(1411年),發民工三十萬開閘河(即會通河)北至山東臨清與衛河會,南出徐州茶城與黃河合。永樂十三年(1415年),鑿清江浦,導湖水入淮,漕船直航于河。

第三,伐木采石備料。永樂四年(1406年)閏七月,詔建北京宮殿,分遣大臣宋禮等采木于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等處。湖湘地區以“十萬眾入山辟道路”,并鑿石、制磚、燒瓦,運集京師。

第四,大規模營建宮殿城闕。永樂五年(1407年)興建北京宮殿。永樂十三年(1415年)“修北京城垣”。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復詔群臣議營建北京宮殿,命泰寧侯陳珪“掌繕工事,安遠侯柳升、成山侯王通副之”。永樂十五年(1417年),建成北京西宮。永樂十七年(1419年),“拓北京南城”,將原來的大都南城墻向南推展至今東西長安街一線。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北京宮殿城池告成。北京城的營建前后延續了15年之久,有20多萬工匠,上百萬民夫以及大量兵士投入到宮殿建造工程。

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正式遷都北京,永樂帝朱棣御奉天殿,受文武百官朝賀。永樂帝詔告天下曰:“眷茲北京,實為都會。地勢雄偉,山川鞏固。四方萬國道里適均。惟天意之所屬,實卜筮之攸同……置郊社宗廟,創建宮室。上以紹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開子孫萬世之弘規?!睆拇?,北京改稱京師,而在習慣上仍稱北京。南京則降為陪都,南京諸衙門印信,皆加“南京”二字。

都城之爭持續了多少年

永樂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北京宮殿建成不足百天,宮中失火就把新落成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全部燒毀。因為迷信,對遷都批評和反對的奏章一下子涌現出來。甚至有官員提出北京是金元故都,不能作為中原都城,何況“金祚僅百年,元祚不盈百年”,說明這里不適宜建都。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駕崩,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仁宗做太子時長期居守南京,他認為以北京為都城:“南北供億之勞,軍民俱困”,而“四方向仰,咸屬南京”,所以決意將都城遷回南京。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仁宗皇帝正式決定還都南京,時間定在次年春天。北京“仍稱行在”,諸衙門皆加“行在”二字。但不久仁宗暴逝,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對于還都南京并不積極但也不好公開反對,所以北京仍稱“行在”,而以南京為京師。不過皇帝與文武百官上朝處理政務仍在北京。在此期間又開北京營建工程,事實上已經放棄了還都南京的想法。

宣德十年(1435 年)明宣宗卒,其子朱祁鎮即位,改元正統,是為明英宗。此后北京又進行了大規模營建,包括三宮兩殿重建、中央各官署的建設、京城九門及城墻的改建。北京再一次恢復了“京師”地位。正統六年(1441年)九月詔告中外,“定都北京,文武諸司不稱行在”,最終確定北京為都城,而以南京為陪都。

從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到1441年最終確定北京為都城,明代國都之爭綿延近百年,但自永樂遷都之后,北京一直作為實際上的國家都城發揮著作用。永樂帝雄才大略,力排眾議,將都城自南京北移近三千里,加強了對北疆和東北疆的統治。在都城營建過程中,城市布局嚴整,層次分明,規模宏偉,建筑壯麗,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后期都城建設的典型。

摘編自《北京日報》

猜你喜歡
都城永樂宮殿
彩色筆動起來
神秘宮殿
“形式”之都與“移動”之都:遼代都城解讀的一種嘗試
記憶宮殿
論漢初都城擇變過程中的空間認知
《永樂大典》所見明人佚集二種
近年來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獲
北宋都城新鄭門遺址與開封“城摞城”
關于嘉業堂收藏的兩冊《永樂大典》
永樂時期明朝與女真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