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溪縣官橋鎮砂質地引種大葉相思栽培技術探討

2022-05-30 05:01李曉東
南方農業·上旬 2022年10期
關鍵詞:大葉栽培生長

李曉東

摘 要 大葉相思是一種適生性強、速生豐產的樹種,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為紙漿工業提供木材原料。為充分發揮大葉相思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給相關引種栽培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提供參考,以福建省南安市安溪縣官橋鎮大葉相思的引種栽培為探討對象,在結合以往栽培經驗的基礎上,對大葉相思形態特征及生長環境進行簡單介紹,并從引種繁育、土壤及撫育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大葉相思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 大葉相思;引種栽培技術;福建省南安市安溪縣官橋鎮

中圖分類號:S792.9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9.011

大葉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又名耳葉相思,為豆科相思樹屬常綠喬木,原產于澳大利亞北部和新西蘭,在我國廣東、廣西及福建等省區均有引種。大葉相思適宜在溫暖潮濕、光照充足的環境生長,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可取得良好的栽培效果[1]。合理科學的引種栽培技術是大葉相思豐產和高產的關鍵[2]。

1? 基本情況

官橋鎮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屬于閩南地區,位于東經188°0′~188°3′,北緯24°58′~25°5′。官橋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季長而炎熱,冬季無酷寒,年平均溫度21 ℃,年平均降水量1 600 mm,年日照時間1 388~1 920 h,全年無霜期。境內多為山地,土壤砂質化、腐殖質層薄,植被以鐵芒萁、五節芒為主,部分為陰性蕨類、雜灌等。近年來,官橋鎮在鄉村綠化造林和土壤改良工程中積極引種栽培大葉相思,目前在仁峰村、蓮兜美村、蓮美村、仙都村均成規模引種造林,且長勢良好。

2? 大葉相思的特征特征

2.1? 形態特征

大葉相思為常綠喬木,樹冠濃密,原產地栽植時樹高可達30 m,胸徑可達60 cm。1)莖、枝。大葉相思樹皮較平滑,呈灰白色,小枝有較明顯的皮孔。2)葉。其幼苗為二回羽狀復葉,第4片真葉開始變態,變態葉披針形,長10~25 cm,寬1.5~5.0 cm。其假葉和真葉在外觀上不具備明顯區別,均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但真葉在幼苗期出現。3)花。穂狀花序,顏色以黃色為主,長5~6 cm,大部分花蕊為雄蕊,會明顯伸出花冠。4)果實與種子。莢果初期為平直狀態,成熟后會扭曲為圓環狀,長5~8 cm,寬8~12 mm,其種子大多為橢圓形,質地堅硬,以黑色為主。

2.2? 生長特性

1)溫度。大葉相思較耐高溫,怕霜凍,平均生長溫度需高于18 ℃,最適生長溫度在20~35 ℃,對-1 ℃的低溫和40 ℃的高溫都具有短暫耐受力,但在持續低溫的生長環境中較易發生寒害[3]。2)土質。大葉相思對栽培土壤的要求較低,具有優良的耐旱性及耐貧瘠性,在酸性粗骨質土、砂質土和重黏土中均可生長良好。對土壤有機質含量要求極低,對有機質含量僅為0.09%的貧瘠土壤進行施肥撫育后,同樣適合引種栽培大葉相思。

2.3? 水土保持性

大葉相思根系發達,側根和須根多,根系結構厚實嚴密,呈網狀分布,主要分布在0~25 cm土層內,通過根系的網絡結固作用,能有效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團粒結構和滲水量,保護表層土,減少土壤侵蝕。對官橋鎮仁峰村3年生大葉相思引種栽培地的土壤進行測定,對比發現3年生大葉相思林地的土壤侵蝕量較裸地減少了23%,證明大葉相思根系具有良好的固土蓄水作用。

3? 引種繁育技術

3.1? 良種引進

引種前需明確大葉相思良種的選育標準及程序,確定引進母樹的干形指標及分枝指標。結合實際需要引進干形通直的速生無性系、超直干型無性系、耐寒無性系等樹種[6]。與傳統種植樹種相比,引進良種大葉相思能有效減少分枝數量,提升樹高及胸徑,提高造林效果。同時,不同地區在引進基礎上培育優良無性系品種進行造林,建立造林示范點,提高大葉相思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3.2? 繁育技術

3.2.1? 有性繁殖

1)將種子置于26~30 ℃的恒溫密閉環境中2~3 d,能顯著提高大葉相思的樹種發芽率[4]。2)將大葉相思樹種在100 ℃水中煮沸30~60 s后,再將其浸泡在溫水中5~7 d,能有效促進樹種發芽,發芽率在80%~90%。3)為提高大葉相思樹種的發芽率,可利用MS+椰汁培養基栽培。

3.2.2? 無性繁殖

無性繁殖主要分為扦插繁殖和組培繁殖,無性繁殖能最大限度保持樹種的優良特性。1)扦插繁殖。4—6月是大葉相思扦插育苗的最佳時期,選擇生長狀況良好的樹木,在其中部切割呈半木質化的樹枝,然后進行細節性修剪后放于繁育基地。利用60%的ABT生根劑對大葉相思樹枝進行浸泡處理,浸泡7~8 h后,利用塑料薄膜對樹枝進行掩埋處理,在遮光環境中實現苗床保溫控濕,以促進根部繁育[5]。2)組培繁殖。選擇半木質化的大葉相思樹枝,先用流動水清洗樹枝15 min左右,再使用0.1%升汞溶液消毒處理,消毒處理后,在超凈工作臺上將樹枝放入提前準備好的培養皿中,誘導外植體生長及分化。增殖培養基可采用MS+2 mg·L-1 6BA+0.2 mg·L-1 NAA,生根培養基可采用1/2 MS+2 mg·L-1 IBA+0.2 mg·L-1 NAA。

4? 土壤管理與撫育技術

4.1? 選地整地

1)選地。結合大葉相思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海拔500 m以下、排水良好、土質疏松、光照充足的砂質土種植區,官橋鎮大部分山場光照充足、砂質土壤、具有完善的灌溉設施,適合大葉相思種植。2)整地。種植前應徹底清理田間雜草,為大葉相思的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立地條件。同時,開挖40 cm×40 cm×35 cm的種植穴,株距2~3 m,以確保大葉相思有充足的生長空間[7]。

4.2? 幼林撫育

為提高大葉相思的成活率和保障其生長質量,應重點關注幼苗期的光照和養分問題。1)清除雜草、灌木。技術人員應定期清除幼林地中的雜草、灌木,以減少雜草、灌木對林地土壤養分的消耗,提高大葉相思幼苗的受光率。在定植后2個月左右需進行第1次幼苗撫育工作;在定植的第2年需進行2次全面的劈草撫育工作,第1次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第2次在10月下旬。2)肥料管理。以苗木為中心,在其兩側25~30 cm處開溝,第1年每穴施40%氮磷鉀復合肥0.3 kg,第2年每穴施30%氮磷鉀復合肥0.5 kg,第3年每穴施35%氮磷鉀復合肥1.0 kg。

4.3? 根部結瘤固氮特性的利用

大葉相思是豆科植物,幼苗期開始結瘤,根瘤在根部0~10 cm處生長,具有固氮功能。豆科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長時,會刺激同一互接種族的根瘤菌在根系附近大量繁殖,進而促進擬菌體形成,發揮固氮作用[8]。當在干旱貧瘠的種植地引種造林時,早期需促進根瘤發育,通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分子態氮轉變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氨態氮(氨氣與根瘤菌內的酸性物質發生反應生成銨鹽,銨鹽在根瘤菌氨基化酶的作用下形成有機胺),進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使大葉相思幼苗可有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營養物質,促進大葉相思茁壯生長,防止出現葉片發黃、生長衰落等現象。

5? 病蟲害防治技術

5.1? 炭疽病

炭疽病為大葉相思栽培中較為高發的病害,主要為害樹梢和樹干,發病初期葉梢會出現褐色的水漬狀斑點。隨著病害逐漸加重,斑點會逐漸擴大,當遇到多雨季節時葉面還會出現分生孢子盤[9]。

防治措施:1)栽培時施加磷酸二氫鉀顆粒結合有機肥,提高植株抗性。2)及時排水、適時修剪,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避免枝葉過密,減少發病誘因。3)每隔3年,每1 hm2造林地施用1次55~80 kg的生石灰,配合噴施5°Bé的石硫合劑,可明顯降低分生孢子數量,有效降低炭疽病的發病率。

5.2? 葉枯病

葉枯病也是大葉相思的常見病害,發病初期病葉變黃,黃色部分逐漸變褐色并壞死。隨著病斑不斷延伸擴大,整個葉片呈褐色至灰褐色,在病葉背面或正面出現黑色絨毛狀物或黑色小點。

防治措施:1)加強栽培管理,控制病害發生。2)增施有機肥及磷、鉀肥,提高植株抗性。3)控制栽植密度,增加林分通風透光性,降低病害發生概率。4)用滴灌或流水澆灌代替噴灌,減少病菌傳播;5)在發病嚴重的區域,從6月下旬到10月,每隔10 d左右噴1次50%苯萊特1 000~1 500倍液、1∶1∶100的波爾多液、50%托布津500~800倍液等,可有效防治葉枯病。

5.3? 白蟻

白蟻以蛀食木質纖維或蛀咬木質纖維并搬運回巢中發菌取食,成對白蟻會在大葉相思根部附近或大葉相思傷口處等陰暗濕潤處建巢(木棲),造成樹勢衰敗。

防治措施:1)每年干旱季節涂白樹干,防止鉆蛀性害蟲為害樹木基部,減輕白蟻對樹木基部的危害和入侵。2)傷口是白蟻的主要入侵口,因此在修枝、整形、整地時要盡量避免對大葉相思造成大的傷口,對已有傷口要及時做好防護處理,減少白蟻的入侵途徑,破壞白蟻的滋生環境。3)采取誘殺、藥劑驅避、噴藥滅殺、涂刷藥物防治、熏蒸滅殺相結合的方法防治白蟻。

5.4? 斜紋夜蛾幼蟲

斜紋夜蛾幼蟲食性雜、食量大,初孵幼蟲在葉背為害,取食葉肉,僅留下表皮;3齡幼蟲會造成葉片缺刻、殘缺不堪,蠶食花蕾造成缺損,極易暴發成災。

1)農業防治。人工除草,破壞斜紋夜蛾化蛹場所,也可人工摘除卵塊,減少蟲源,達到降低蟲口基數的目的。2)物理防治。利用成蟲趨光性和趨化性,將少量的敵百蟲溶劑添加在黑光燈中實現誘殺。3)化學防治??刹捎?0%氰戊菊酯乳油500倍液+80%敵敵畏或25%馬拉硫磷800倍液+21%滅殺斃乳油500倍液,噴施滅殺。4)生物防治。依靠性誘劑釋放的化學信息素吸引雄蛾,降低交配率,進而降低新生種群數量,實現蟲害的有效防治。

6? 結語

大葉相思是近年來我國引種栽培的優良樹種之一,在砂質地造林可以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對官橋鎮的砂質化土壤治理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大葉相思引種栽培成活率,應規范繁育技術,提高引種質量,通過科學選地整地、加強幼林撫育和利用根瘤固氮特性進行大葉相思栽培,并積極防控病蟲害,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參考文獻:

[1] 區志光.黑木相思的引種栽培技術及效益研究[J].農業災害研究,2022,12(3):173-175.

[2] 楊植旺.黑木相思的特征特性及人工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2(5):95-96.

[3] 梁大瑜.基肥對黑木相思生長的影響試驗[J].鄉村科技,2022,13(3):50-52.

[4] 張如平,曾炳山,黃烈健.馬占相思、大葉相思花枝水培初探[J].上海農業學報,2021,37(6):70-73.

[5] 張榮友.黑木相思的經濟價值及栽培技術[J].綠色科技,2021,23(9):108-109.

[6] 黃顯清.不同基質對黑木相思扦插繁殖的影響[J].鄉村科技,2020,11(24):94.

[7] 王立,黃宏健,譚沛濤,等.黑木相思無性系工廠化組培育苗及豐產栽培技術示范與推廣[EB/OL].(2019-04-18)[2020-07-29].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831017.

[8] 徐燕千,霍應強.大葉相思栽培及其利用研究[J].熱帶林業科技,1982(1):21-30.

[9] 班龍海.大葉相思的引種栽培分析[J].現代園藝,2017(5):46.

(責任編輯:張春雨? 丁志祥)

猜你喜歡
大葉栽培生長
油麥菜栽培要點
碗蓮生長記
生長在哪里的啟示
生長
大葉胡枝子根皮抗炎鎮痛活性部位及其機制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大葉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術
大葉女貞銹壁虱藥物防治試驗
《生長在春天》
淺談家畜大葉性肺炎的診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