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陽縣營造林治理工作現狀及提升對策

2022-05-30 06:06李旺張子瑩
南方農業·上旬 2022年10期
關鍵詞:管理措施

李旺 張子瑩

摘 要 營造林治理是發揮森林生態、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是保證生態文明理念順利落實的基礎。以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為例,介紹了營造林治理工作現狀,發現存在造林質量不高、林木保存率低、林下經濟產業發展落后、林業信息技術應用率低等問題。為進一步促進營造林治理工作走深走實,結合鄱陽縣工作實例,總結了優化樹種選擇,提高營造林建設質量;加強撫育與養護,提升林木保存率;實施天然林保護與修復,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增加營造林管理科技含量,真正實現數字林業等可行措施。

關鍵詞 營造林治理;管理措施;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

中圖分類號:S750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9.048

進入“十四五”以來,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林業局響應省級林業部門指導要求,圍繞實現森林資源“三保、三增、三防”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開展“護綠提質2021行動”,重點解決邊坡治理、荒漠治理、流域保護治理等突出性問題,在此過程中,營造林建設的重要作用愈發凸顯。當前鄱陽縣營造林治理工作仍存在諸多難點和困境,阻礙了當地生態文明的建設步伐。本文總結鄱陽縣營造林治理關鍵技術及管理措施,提出通過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力度,持續推進森林資源提質增效的對策建議。

1? 營造林治理的主要內容

營造林是指為持續提升森林資源質量,完成人工造林任務,相關部門組織實施的森林資源造補、養護和保護發展措施。利用營造林項目可探索推進“兩山”轉化示范區創建,進一步落實管護責任,引導技術人員從造林、補植、生物災害防控、保護與修復、信息化管理等多個維度出發,加大營造林工程治理力度。

1.1? 植苗與造林治理

在營造林建設過程中,林業相關部門應通過“增綠補綠”提高綠化面積[1]。例如,為提高造林成活率,應在定植前期綜合考量地形地勢、氣候差異、土壤特性,科學選擇苗木類型,并采用精細化營造林撫育措施,及時補充栽植地水分與養料,保證各項條件符合植物生長需求。同時,采用中耕除草、整形修剪、低改截冠等治理措施,提升造林成效,提高林木保存率。

1.2? 有害生物和自然災害治理

林木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難免遭遇病蟲害和其他自然災害問題,如紅火蟻、梢腐病、森林火災、泥石流等。因此,林業相關部門應根據森林資源現狀,遏制病蟲害擴散蔓延,持續開展疫木清理攻堅行動,強化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并不斷提升森林火災預防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護林業資源,切實加強天然林和生態公益林治理[2]。

1.3? 保護與修復治理

林業相關部門應遵照《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要求,依托國家儲備林建設、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工程,增加人工林木材供給,突出造林重點,保障造林成效。尤其應在重點生態區位(如荒漠化、石漠化、鹽堿地、濕地、礦山區和開采區等)全面啟動生態修復、提質增量工程,通過綠化項目的實施提升營造林面積,建設大徑材培育、低產低效林改造等示范點,并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區違規違法問題整治工作,重點對毀林問題進行全面清理排查和專項整治,依法打擊惡意盜砍和其他涉林犯罪行為。

1.4? 林業信息共享治理

為提升林業現代化治理效果,林業相關部門應強化林業管理和執法信息共享,通過信息技術的賦能,實現林業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提高綜合治理能力,發揮信息系統協同耦合優勢。同時,在智慧林業發展背景下,要想切實推進森林資源管理秩序持續向好,還應利用無人機、“3S”等技術,動態化監測和調查森林資源受災情況和生長情況,按要求完成核查與整改治理任務。

2? 營造林治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鄱陽縣林業局主要負責組織全縣林業和草地生態保護修復和造林綠化工作,監督管理全縣防沙治沙工作,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督工作,林業和草地改革相關工作,同時以指導全縣國有林場基本建設和發展為工作重點,負責良種選育推廣、管理林木種苗、建立種質資源庫等項目,承擔林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督促指導相關單位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自“十三五”以來,鄱陽縣林業局不斷引導團林鄉林場、東源林場、八寶山林場、紅山林場等國有林場完善源頭管理體系,推進森林資源管理秩序持續向好,全面落實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任務,取得良好成效。但在部分工作環節,仍面臨種植方式粗放,撫育與養護工作不到位,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未落實、林下經濟產業落后及信息技術應用率低等困境。

2.1? 種植方式粗放

部分林農和國有林場營林技術人員由于缺乏長遠發展目光,在營造林建設時不能遵循林木生長特點和生長周期實際情況選擇適宜樹種進行移栽,造林品種選擇不當、種苗質量不高,加之在整地、選地、土壤優化、植苗過程中未采取科學的造林措施,導致林木保存率偏低,不利于提升營造林建設質量。

2.2? 撫育與養護工作不到位

林業工作人員不僅需要為移栽后林木幼苗提供充足的水分與營養物質,而且應根據林木生長規律與特性,做好中耕除草、間伐撫育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技術人員沒有落實森林資源的撫育與養護工作,尤其是忽視了對幼齡林和低產林的病蟲害防治和管護,這與生態綠色發展理念不符,導致苗木移植后病蟲害頻發、保存率低。

2.3? 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未落實,林下經濟產業落后

由于部分工作環節難以得到進一步落實,“一長兩員”管理體系發展受阻,因此在天然林保護修復項目中,“兩山”轉化示范區創建進度慢。此外,林業產品保護、防火巡護、火源管理、重大違法案件查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工作落實不到位,導致林下經濟產業落后,不利于鄱陽縣創建產業品牌。

2.4? 信息技術應用率低

在“十三五”期間,鄱陽縣林業局不斷提高林業信息技術的應用率,但該項技術多用于作業設計、檢查驗收、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在病蟲害動態監測和營造林執法信息共享方面應用不足,不能實現營造林種植、養護、執法、司法等環節之間的順暢對接。

3? 主要技術和管理措施

3.1? 優化樹種選擇,提高營造林建設質量

針對種植方式粗放這一問題,鄱陽縣從樹種選擇、選地整地、測土配方、植苗等多個方面加以解決,穩步提升森林質量和效益。

1)加強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鄱陽縣重點加強林木種質資源的評價、利用與開發,提升全縣示范保障性苗圃現代化建設水平,為國有林場提供充足的彩化樹種和良種容器苗。2)推廣鄉土樹種。引導國有林場根據當地的立地條件和土壤特征,科學選擇紅豆杉、香樟、杉木、柏樹、羅漢松和油茶等樹種,做好林木良種選育、生產、示范和推廣工作,確保林場和其他營林技術人員可始終遵循適地適樹原則,避免因樹種選擇不當而導致林木保存率偏低。3)整地選地。引導營林技術人員盡量選擇坡度小于25°、排水良好的低坡或路旁坡地作為造林地,綜合利用全墾法和局部整地法,使土壤得到充分風化。4)測土配方。引導營林技術人員在定植前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和樹種需肥規律,在施加有機肥的基礎上總結氮磷鉀和微肥適宜用量和比例,從而進行針對性施肥。5)植苗。在移栽階段,引導技術人員根據造林要求合理選擇縫植法和穴植法。依據苗木根系深淺度與生長規律選擇移栽方式,為林木健康生長打下基礎[3]。

3.2? 加強撫育與養護,提升林木保存率

在撫育管理階段,為提高林木保存率,鄱陽縣在中耕除草、間伐撫育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中加大監測力度,確保環境條件始終適宜林木生長。

1)對營造林樣地進行森林資源數據采集。例如,開展油茶資源高質量培育成效監測數據采集工作,對油茶生長、撫育管理、單株產量、材積量、產果量、病蟲害發生及防治等情況逐一核查并記錄,充分掌握當地油茶生長相關數據和指標。2)引導各林場技術人員做好中幼林中耕除草工作。中耕可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氣性,促進微生物活動和養分有效化,通過除草除雜,還可為中幼林營造良好適生條件。技術人員應根據苗情、雜草和土壤狀況等因素,確定中耕深度和除草范圍,始終秉持“除早、除小、除了”原則,避免雜草與林木爭肥爭水[4]。各林場應根據雜草發生情況選擇合適的植保除草劑,如常見的抑芽丹(MH)、2,4-D-丁酯、敵草隆等,降低傳統化學除草藥劑對森林資源和土壤的損害;對采伐作業設計書進行檢查,對造林補貼小班進行集中抽查、復核,以此保障間伐撫育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3)前置病蟲害防控措施,并提高生物防控技術應用率。為全面推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事業再上新臺階,林檢隊伍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創新技術手段和宣傳方式,在林木定植前期向造林技術人員宣傳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的重要性,并積極推廣生物防控技術,利用以菌治菌、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多種方法抑制病蟲害發生,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降低后續防控難度,最大限度地提升林木保存率。

3.3? 實施天然林保護與修復,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

為持續提升森林資源質量,鄱陽縣林業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展“護綠提質2021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林業生態資源行為,不斷完善源頭管理體系,做到管護責任明晰和事件發現及時,進一步優化“一長兩員”源頭管理網格,建立倒查機制,強化責任追究。同時,持續開展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十查十看”活動,推動“綠盾”專項行動問題整改[5]。

1)以林長制改革為契機,加強對森林資源病蟲害和其他自然災害的監測與預防,將天然林保護與修復重擔壓在各級林長肩上,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天然林保護與修復工作,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多方籌集防控資金,充分壓實市縣級監測站點及鄉鎮林業工作站責任。2)實施分區施策、全面防治策略,將林長制工作落實落細,開展常態化巡林工作,繼續優化完善“一長兩員”森林資源源頭管理體系,時刻繃緊森林防火這根弦,確??茖W撲救森林火災、抓好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治理。在必要時利用“林長+警長+檢察長”創新機制,做好天然林保護與修復工作,打造林政管理、造林綠化、稽查執法相銜接的聯動機制,使護綠提質、綠盾行動持續走深走實。3)為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統籌推進森林藥材、毛竹等產業發展,建設森林康養林、森林康養步道,在加快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基礎上,培育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生態產業,最終厚植生態底色。

3.4? 增加營造林管理科技含量,推進實現數字林業

為實現林長制監管信息化、巡林信息化、森林災害源頭管理信息化、生態保護信息化、林業執法信息化,真正實現數字林業,鄱陽縣不斷增加營造林管理科技含量。1)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加快實施森林防火視頻監控升級改造項目,充分利用遙感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及時識別森林火災點,縮短火災偵察時間,力爭將森林火災撲滅在萌芽或始發階段,讓林區火點無處遁形。2)積極應用“3S”技術。在病蟲害防控方面,利用“3S”技術可實現夜視監控和遠程24 h監控[6]。在營造林保護監察和違法違規占用破壞林地查處過程中,利用“3S”技術可對林地斑塊進行抽查,準確掌握占用破壞林地的主體、時間及面積等信息,為實現林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4? 結語

為進一步提高營造林建設質量,穩步提升森林質量和效益,鄱陽縣林業部門分別從造林、撫育、保護修復、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探索提升造林存活率的措施,并已經取得良好成效,為其他地區營造林治理提供了可借鑒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永杰.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加強營林質量監管措施的研究[J].林業科技情報,2020,52(3):57-58.

[2] 王小昆,王耀,于世勇,等.基于遙感技術的全國營造林監測體系建設構想[J].林業資源管理,2020(5):52-57.

[3] 李曉麗,劉勇,喬棟,等.毛白楊苗木木質化期灌溉對其造林3個生長季后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22,42(5):11-18.

[4] 曹彥強,張中峰,蔣士宋,等.根際促生菌對石漠化地區造林苗木的促生效應[J].廣西植物,2021,41(5):738-745.

[5] 喬棟,劉勇,田書勇,等.木質化期水分管理對毛白楊苗木形態、生理和造林效果的影響[J].林業科學,2021,57(11):169-178.

[6] 鄧晶琎.張慶偉在參加長沙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 堅持不懈推進造林綠化事業 加快建設生態強省美麗湖南[J].林業與生態,2022(4):4.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

猜你喜歡
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及管理措施研究
電廠設備運行管理的探析
淺談變電站變電運行的管理措施
淺析機械加工質量影響因素及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