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背景下廣州建設綠色金融中心研究

2022-05-30 01:59范春杰
客聯 2022年8期
關鍵詞:綠色金融雙碳廣州

范春杰

摘 要: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工作已經納入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本文從綠色金融的理論出發,對“雙碳”背景下廣州完善機構體系、創新服務產品和服務體系、拓寬融資渠道、探索建設金融要素交易市場,以綠色企業與綠色項目為服務的綠色金融的路徑進行研究。以期對廣州建設綠色金融體系、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的綠色金融中心提供參考或借鑒。

關鍵詞:雙碳;綠色金融;廣州

國家已經提出了力爭2030年前碳排放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將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視作一場“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把其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我國力爭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金融可創建以完善機構體系、創新服務產品和服務體系、拓寬融資渠道、探索建設金融要素交易市場,以綠色企業與綠色項目為服務的綠色金融。從經濟可持續發展全局出發,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體系,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功能,支持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必須的。

一、發揮綠色金融在低碳發展中的作用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樞紐和血脈。金融指通過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拓寬貨幣融通渠道、建立要素交易市場使貨幣增值的經濟活動。我國金融體系是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中心、商業銀行為主體、政策性銀行為補充、多種非銀行金融企業并存的金融機構體系。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企業的“壓艙石”;銀行是國民經濟的樞紐和血脈,其運行質量在國民經濟發展、國家經濟安全中具有突出的社會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綠色金融可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綠色金融指金融業為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拓寬貨幣融通渠道、建立要素交易市場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的經濟活動。綠色金融產品的界定和分類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綠色金融包括綠色保險等風險管理活動及多種功能的碳金融業務?!熬G色金融”的目的是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服務。

我國高度重視綠色金融在低碳發展中的作用。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中指出, 要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支持重點行業領域節能減排。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印發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指出,金融應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提供綠色金融服務,應建立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股票指數和相關產品、綠色發展基金、綠色保險、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關政策支持經濟向綠色化轉型制度安排的綠色金融體系。

二、廣州建設綠色金融中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廣州是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海陸空交通條件極其優越,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引擎,具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經濟輻射能力?!笆濉睍r期,廣州金融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金融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地方金融監管與風險防控成效明顯、金融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推動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取得積極進展。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廣州市金融業增加值1225.60億元,同比增長6.5%,占GDP的9.35%,拉動GDP增長0.7個百分點。全市金融業稅收294.67億元,同比增長7.3%,占總稅收比重9.33%。銀行業法人金融機構總資產2.04萬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15萬億元;保險法人機構總資產1108.42億元,實現總保費收入152.31億元。廣州地區銀行業保險業法人金融機構持續穩健發展,銀行業主體地位穩固、保險業保障功能增強、資本市場規模擴大、地方金融運行活躍,廣州地方金融機構體系逐步壯大,產融結合力度進一步加強,有效地發揮市場功能,推動金融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廣東省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廣州市金融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廣州將高標準打造風險管理中心、面向全球的財富管理中心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金融資源配置中心,支持廣州創建數字金融標桿城市及建設引領全國、影響全球的綠色金融創新發展高地。展望2035年,廣州的發展目標是形成配置高效、便利安全、生態優良、充滿活力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的核心引擎、綠色金融創新中心。

廣州市在建設引領全國、影響全球的綠色金融創新發展高地方面有了良好的開端。如舉行首批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案例征集活動,推行“綠標”企業認定機制并優先獲綠色金融支持,正逐步建立綠色信貸產品和服務體系等。但是,廣州的金融業發展依然存在短板:廣州的金融業實力與其經濟地位不匹配。2020年,廣州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234.06億元,規模居全國大城市第四位,但廣州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有8.9%,不僅大幅低于北京(19.9%)、上海(18.5%)和深圳(15.1%),甚至低于杭州、南京等第二梯隊城市的金融業比重。廣州的大型金融機構數量和綜合實力有待提升。截至2020年末,廣州共有持牌金融機構326家,其中法人金融機構56家,與上海(持牌金融機構超1600家)、北京(法人金融機構超800家)、深圳(法人金融機構約200家、持牌金融機構近500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雙碳”背景下打造廣州綠色金融中心對培育發展綠色金融組織體系、創新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拓寬綠色融資渠道、建設綠色金融要素交易市場、發展綠色保險業務、構建綠色金融服務主導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機制、建立綠色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機制等各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廣州建設綠色金融中心研究的路徑

廣州已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需要以減碳目標倒逼改革,在發展方式、能源結構、社會觀念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系統性變革,而這場變革離不開配置高效、便利安全、生態優良、充滿活力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廣州創建數字金融標桿城市及建設引領全國、影響全球的綠色金融創新發展高地,進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的核心引擎、綠色金融創新中心必須以“雙碳”為背景。

廣州建設綠色金融中心研究應包括城市綠色金融機構體系、綠色金融服務產品和服務體系、綠色融資渠道、綠色金融要素交易市場、綠色保險業務、綠色企業與綠色項目、組織領導推進落實機制和綠色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機制的系統內容。具體包括加強綠色信貸統計監測,探索綠色保險監管統計,排污權抵押融資、碳金融、節能減排融資、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融資、環境權益抵押融資等方面的方法和途徑,在發行綠色債券,支持香港交易所和廣州期貨交易所探討有關碳交易的金融產品等方面,在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綠色交通和綠色建筑等方面,在建立生態工業園創建的綠色企業,碳捕集利用綠色項目上等。

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應為廣州綠色金融中心建設加大深化探索改革的力度。聚焦體制機制改革與產品服務創新,將綠色金融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建立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的新型模式。政府通過制定綠色金融“1+4"政策、通過企業落戶、發債補貼。風險補償等方式支持綠色項目及綠色金融業務,實施綠色金融政策創新。通過建立“廣碳綠金”綠色金融服務平臺,為綠色低碳領域的企業和投資機構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通過“綠色環保板”,支持綠色環保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轉型升級。銀行應進行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創建碳排放配額抵押融資、回購融資,綠色供應鏈融資模式,“碳排放權抵押+固定資產抵押+保證保險”貸款。通過建設廣州銀行綠色金融事業部、建設銀行設立全國首家綠色金融創新中心來進行綠色金融業務創新。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可綠色保險產品創新,如:“蔬菜降雨氣象指數保險”、“綠色產品食安心責任保險”、碳交易履約保險。

“雙碳”背景下廣州建設綠色金融中心研究,有助于城市的金融活動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協調發展;有助于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探索建立綠色產業、項目優先的政府服務通道和綠色金融風險防范機制等;有助于金融管理部門出臺政策支持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項目;有助于金融機構制定專門的綠色金融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進行環境風險評估和管理;有助于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工具,拓展市場化融資渠道,將更多地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推動企業提高節能減污降碳水平。

猜你喜歡
綠色金融雙碳廣州
沒有叫停!廣州舊改,還在穩步推進……
“雙碳”目標下企業如何應對碳市場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專訪奚國華:中信力爭成為國企助力“雙碳”目標的旗幟
“雙碳”下縣城發展新思維
117平、4房、7飄窗,光大來驚艷廣州了!
9000萬平!超20家房企廝殺! 2020年上半年,廣州“舊改王”花落誰家?
多彩廣州
新常態下發展綠色金融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國際綠色債券的發展趨勢及我國應對之策
我國綠色金融在發展中如何面對當前的機遇和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