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研究

2022-05-30 12:35生忠軍譚單富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鄉風文明困境

生忠軍 譚單富

摘 要:鄉風文明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軟件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并提出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理念和思路,這為新時代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當前鄉風文明建設面臨著諸多挑戰,可以從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發揮網絡技術優勢、以黨建引領鄉風文明建設、強化農民主體意識等方面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從而推動廣大農村進一步振興發展。

關鍵詞:鄉風文明;困境;路徑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要求,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重要的精神動力。把鄉風文明建設與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統一起來,能夠全面助力鄉村振興事業。

一、新時代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

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是對馬克思主義城鄉融合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深刻闡釋了鄉風文明建設在城鄉融合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城鄉之間的對立是隨著野蠻向文明的過渡、部落制度向國家的過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過渡而開始的,它貫穿著文明的全部歷史直至現在”。同時指出,只有消滅城鄉對立,人們“才能從他們以往歷史所鑄造的枷鎖中完全解放出來”。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只有消滅私有制,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才能實現農民階級的真正解放,才能使農民階級真正占有物質和精神財富。

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和發展。鄉風文明建設絕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有著深厚文化積淀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道德規范,對于新時代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引導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有利于化解鄉村文化發展中出現的思想問題、精神困惑和倫理矛盾。

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也就是說,既要依靠物質力量,夯實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基礎,也要通過鄉風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素質,豐富農村文化底蘊。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將從精神層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思想保障,保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和發展;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有利于豐富廣大農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鄉村鄰里關系,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二、鄉風文明建設面臨的困境

雖然我國鄉風文明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痛點和難點問題亟須解決。剖析這些具體問題,對于不斷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文化素質不高,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

受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城市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較高,而農村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相對緩慢,“城鄉二元體制的存在使得社會資源更多地向城市傾斜”。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上的落后,致使農村地區文化發展水平相對滯后。部分農民學習先進文化、接受新的理念和知識的資源途徑較為匱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這些農民的文化水平,也影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由于缺少正確思想觀念的引導,一些農民逐漸喪失了正確的價值理念和價值認同,出現了規矩意識不強、思想落后、道德滑坡的現象,不能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這樣的背景下,鄉風文明建設缺少一種共同的、正確的價值理念作為有效引導,部分農村地區的凝聚力亟待強化。

此外,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網絡在廣大農村地區的普及,農村青年開始廣泛接觸各類新鮮資訊,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網絡信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青年人極易受到錯誤信息的干擾和影響,導致思想和行為出現一些偏差和誤區。鄉村青年的思想越來越多元化,價值趨向越發分散,其中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青年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

(二)部分陳規陋習仍然存在,鄉村文化景觀衰退

當前,一些農村地區還存在著諸如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舊的傳統風俗習慣,這些陳規陋習影響著鄉風文明建設,不利于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陳規陋習是在中國古代社會小農經濟生產方式下產生的,是不符合時代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因此,需要通過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地區移風易俗,改變這些陳規陋習,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精神境界,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此外,在廣大農村地區還存在著許多文化符號和景觀,這些文化符號和景觀是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然而隨著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部分鄉村文化景觀的原真性、多樣性在逐年下降,傳統文化景觀基因在逐漸改變、流失。

三、新時代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的實踐路徑

新時代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鄉風文明建設要遵循鄉村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激發鄉村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所提供的資源和有效途徑,推動鄉村產業發展。

(一)推動鄉村產業發展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鄉風文明建設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故而,要加強鄉風文明建設,關鍵是要提高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切實有效地增加廣大農民的收入。政府可以加大財政投入,因地制宜地發展好特色農業、特色產業,通過推動產業振興,不斷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尤其要注重文旅融合發展,文旅融合發展既可以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又可以實現以文化人,涵養農民的文化情懷,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

(二)發揮網絡技術優勢

信息化時代下,應充分地利用網絡技術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一是推進文化數字化進程。文化數字化的過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手段,將文化素材導入虛擬世界,進而實現深度融合的過程。要用新的眼光和新的邏輯語言,提取鄉村文化中具有歷史傳承價值的文化元素、符號和標識,創造新的文化樣式和優質內容,不斷豐富鄉村文化的當代表達。二是政府要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例如微信公眾號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要深入研究民間文化、風土人情,組織專門力量發掘、整理、創編,用故事、戲曲、民謠、村規解讀等形式演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是大力發展農村數字經濟,通過數字經濟發展帶動產業發展,特別是文旅產業方面。文旅產業作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優化文化和旅游供給,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文化旅游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文旅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不斷融入數字經濟發展大局。

(三)以黨建引領鄉風文明建設

要充分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切實推動鄉風文明建設。黨的領導是保證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前提,是推進鄉村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鶎狱h組織在構建鄉村文明秩序、動員群眾力量及文化引導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以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障鄉風文明建設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要以黨建為引領,助力鄉風文明建設。通過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鍛造鄉風文明建設的先鋒力量,增強鄉風文明建設的實效性。建強黨支部這個戰斗堡壘,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個黨員帶動一群人,黨支部帶動全村人,鄉風文明建設就裝上了一個馬力十足的“火車頭”。以黨建為引領,進一步提升廣大農民的精氣神,匯聚廣大農民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還要在黨的領導下,積極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一是發揮共青團在助力鄉風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扒嗄甑拿\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蓖七M鄉風文明建設,要發揮好共青團在引領廣大農村青年成長和奮斗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強農村青年的思想文化建設,增強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青團要不斷引導農村青年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消除泛娛樂化、消費主義的影響,使其樹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正確的消費觀,激發和喚醒農村青年的內在精神力量。二是發揮婦聯在助力鄉風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婦聯要做好農村婦女思想教育工作,把聯系和服務廣大婦女作為工作生命線,著力增強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在婦聯的引導下,不斷提高農村婦女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婦女積極投身于鄉風文明建設。

(四)強化農民主體意識

農民是主導鄉風文明建設的核心力量,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只有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和責任感,讓鄉風文明建設變成農民自覺自愿的行動,才能達到鄉風文明建設的目的。要著力提高農民的鄉村文化振興意識,讓農民充分意識到自己是鄉風文明建設的主體,自己有責任服務于鄉風文明建設,并努力貢獻出自己的一分智慧與力量。要著力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水平。農民的文化水平,既要體現在其所具有的科學文化素養上,又要體現在其所具有的道德水平上??梢酝ㄟ^文化下鄉、普法宣傳等方式,增加農民對鄉風文明建設相關政策的了解,不斷提高農民的自覺性和領悟力。還可以穩步推進文化惠民民生工程實施,例如建設圖書館等,滿足廣大農民的閱讀需求,營造全民閱讀的文化氛圍。

打造鄉風文明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團結協作,更需要鼓勵引導鄉賢等各界人士貢獻智慧力量,凝聚鄉風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鄉賢是鄉村中有聲望權威的精英人士。鄉賢是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引導力,充分發揮鄉賢的示范作用對于鄉風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一是充分挖掘農村地區所蘊含的古代鄉賢文化,用鄉賢文化去影響當地村民,凝聚廣大村民向善向上的精氣神。二是充分發揮新鄉賢的積極作用,通過政策引導、組織活動等多種形式,調動新鄉賢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其身體力行地參與到鄉風文明建設中,參與到鄉村治理活動中,促使廣大村民見賢思齊、見德思義,從而不斷形成鄉風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四、結語

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有利于全面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新時代加強鄉風文明建設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積極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推動鄉村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4.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6.

[3]徐越.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風文明建設[J].紅旗文稿,2019(21):32-34.

[4]劉保慶,陳雨昕.鄉村振興背景下鄉風文明建設的實現路徑[J].農業經濟,2020(10):50-52.

[5]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6.

[6]巾幗心向黨奮進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重視婦女事業和婦聯工作紀實[J].中國婦運,2018(11).

[7]劉歡,韓廣富.中國共產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百年歷程、經驗與展望[J].蘭州學刊,2021(06):5-20.

[8]把黨建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首要保障[EB/OL].https://www.sohu.com/a/499386608_121186521,2021-11-10.

[9]王曉霞.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211977238288802&wfr=spider&for=pc,2020-12-05.

本文系中共防城港黨委宣傳部課題“鄉村振興視域下防城港市鄉風文明建設路徑研究”(編號:2021FCGZS002)、廣西財經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下廣西鄉村地區垃圾分類情況調查研究”(編號:202111548159)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生忠軍系廣西財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現實問題;作者譚單富單位:廣西財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王芳玲]

猜你喜歡
鄉風文明困境
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淺析教育對涼山彝區新農村鄉風文明道德建設的影響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鄉風文明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研究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論狹義平等理論的三重困境
加快鄉風文明建設 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