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衡南屋場懇談會促進村民自治探析

2022-05-30 12:35劉少輝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村民自治

劉少輝

摘 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的屋場懇談會就是一種探索村民自治的良好實踐。衡南屋場懇談會本著“宣傳宣講、解疑釋惑、排憂解難、凝心聚力”的原則,在推動“廁所革命”中發揮了村民自我管理的平臺、村民自我教育的課堂、村民自我服務的舞臺、村民自我監督的載體之作用。通過分析發現,衡南屋場懇談會在促進村民自治中成效顯著,主要歸結于堅持黨對村民自治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刻把握農村社會治理格局新形勢、維護逐漸增強的村民權利意識、利用本土深厚的紅色基因激發村民自治熱情等因素。

關鍵詞:屋場懇談會;村民自治;衡南

村民自治指的是廣大農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一項基本社會政治制度。1980年,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屏南鄉合寨村在全國率先通過選舉成立村民委員會,成為村民自治的開端,由此揭開了“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村民自治歷史序幕。隨后,全國人大、民政部等派出工作組對合寨村進行實地考察,充分肯定了合寨村村民的創舉。1982年,我國修訂頒布的憲法,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我國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正式確定了村民委員會的合法地位。為了更好地實現村民自治,許多地方進行了體制機制和方法的創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的屋場懇談會制度就是其中一種村民自治的有益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民主的真諦是“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民主最終指向自治,村民自治意味著任何有關本村生存發展的重大事項,都應經過村民共同商議、充分討論,獲得村民同意后才能做出決策并實施。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深化,農村地區的社會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需要不斷創新基層自治組織形式來適應愈發復雜的社會格局。衡南縣聚焦農村“屋場”這個微小治理單元,于2019年首創屋場懇談會制度,在全縣范圍內尤其是農村地區廣泛召開屋場懇談會。

一、屋場懇談會促進村民自治的實踐——推動“廁所革命”

廁所事小,民生事大。以前衡南縣農村的旱廁“一個土坑兩塊兒磚,三尺土墻圍四邊”,到了夏天整個村莊臭氣沖天、蠅蛆成群,嚴重影響著村民的健康與生活。2018年以來,衡南縣以高站位、大力度、實舉措的決心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把“廁所革命”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和切入點,持續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加快建設生態宜居鄉村,著力推進鄉村振興。然而,“廁所革命”剛剛實施時,抱有抵觸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數。村民們習慣了旱廁,對改廁都抱著觀望態度,積極性不高,根深蒂固的舊觀念成為推進“廁所革命”的攔路虎。在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后,衡南縣選取“屋場”這個最小基層治理單元,首創并推行屋場懇談會制度,推動政策在群眾家門口宣講、民意在群眾家門口聽取、矛盾在群眾家門口化解、難題在群眾家門口解決、發展在群眾家門口謀劃,讓村民自覺接受并親身投勞參與完成廁所改造。

(一)屋場懇談會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平臺

衡南縣高度重視村民在村級事務管理上的主體地位,不搞行政命令強制,也不搞“一刀切”,而是讓村民自己的事自己議論決定,讓村民自我管理。村民可以在屋場懇談會上表達自己對廁所改造的看法或者疑惑,可以對與自己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事項自主決策。鼓勵村民參與改廁全過程,無論是廁所圖紙的設計、廁具材料的選購、工程實施,還是日常管護等環節,村民都可以全程參與。

(二)屋場懇談會是村民自我教育的課堂

農村地區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如廁習慣最難改變,村民的“思想關”成為推進“廁所革命”必須攻破的思想壁壘。村干部、新鄉賢、退休老教師等內部力量下沉到屋場,針對思想守舊的村民開展說服教育工作,告知村民傳統旱廁的不足以及改造后廁所的優點,給村民算好經濟、生態兩本賬。通過經常性的自我教育,村民的思想得到了“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根本性扭轉。

(三)屋場懇談會是村民自我服務的舞臺

農村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尤其是在貧困地區,普遍缺乏廁所整改的資金。衡南縣根據屋場懇談會討論的結果,因地制宜采取群眾投工投勞的方式,解決改廁資金的后顧之憂。每戶廁所改造成本大約3000元,而村民只需要自籌500元左右,自改室內淋浴設備、室外管網和開挖池坑,其余由各級政府財政補貼。村民自己動手建造自家的廁所干勁更足,也更加細心,確保工程質量。

(四)屋場懇談會是村民自我監督的載體

衡南縣針對屋場懇談會收集上來的意見,對農村改廁化糞池產品進行統一招標采購,評標過程有村民代表參與,村民代表可以隨時監督廁所的質量、進度、驗收等環節。村民發自內心產生了主人翁意識,真正做到了民主監督。

二、屋場懇談會促進村民自治的原因分析

為適應新時期農村社會治理格局,衡南屋場懇談會聚焦“屋場”這個農村地區治理單元,要求各級領導干部、黨員、新鄉賢等主動深入屋場,在大樹下、禾坪上、田間地頭,不拘形式與老百姓面對面溝通交流,聽取民意、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共謀發展。2019年以來,全縣共召開屋場懇談會4329場,收集意見建議4367條,收集匯總各類問題5506個,已解決問題4672個。

(一)堅持黨對村民自治工作的全面領導

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正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82年憲法首提“村民自治”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和鼓勵基層自治,各級黨組織也積極探索村民自治的內涵和形式。衡南縣成立了屋場懇談聯席會議組織機構,由縣委書記任召集人,縣委副書記任第一副召集人,縣委組織部部長、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縣委宣傳部部長、縣委辦公室主任任副召集人,設聯席辦,下設3個工作組。聯席會議每季度至少研究1次屋場懇談工作。在此基礎上,衡南縣委組織部出臺《關于把黨小組建在屋場上的暫行辦法(試行)》,要求把黨小組建在屋場上,組織黨員在推進鄉村治理各項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確保黨關于村民自治的方針政策在基層扎根落實,實現黨在村民自治過程中指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

(二)深刻把握農村社會治理格局新形勢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會治理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部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大量人口向城鎮遷移,造成村莊空心化。隨著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打破以及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農村的人、財、物源源不斷流向城市,村民與村莊之間的關系愈發松散,鄉村共同體意識日漸淡薄。村民缺乏組織帶動和聯結,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缺少利益紐帶、情感紐帶、互助紐帶, 各掃門前雪,家門外的事沒人牽頭、沒人關心、沒人干。面對農村社會格局的變革,我國傳統延續型鄉村治理模式已經很難維持,鄉村治理體制機制等方面需要不斷做出應變。衡南屋場懇談會堅持不拘形式輕松談、不限時間隨意談、不定內容廣泛談、不打板子敞開談的“四不四談”方式,村民愿意掏出心窩子,圍坐在一起共聊難處、聊發展、聊振興,不斷凝聚人心,匯集民智。久而久之,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自治合力,外出務工的人也紛紛重返農村,反哺故鄉,共畫自治同心圓。

(三)維護逐漸增強的村民權利意識

村民權利意識是村民能夠自覺意識到自己作為鄉村社會的主人,應當享受各項自治權利,且具有將自治權利轉化為現實權利的意識和能力。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壯大,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與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深入,村民更加重視自身權益,更加積極投入村級事務的管理。屋場懇談會在維護村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權利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21年衡南縣村“兩委”換屆工作啟動后,利用屋場懇談會,村民面對面商議換屆工作,促進換屆工作有序實施。換屆后,村(社區)“兩委”干部平均年齡43歲,較上屆下降5歲;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干部958人,較上屆提高 22%;村(社區)主干“一肩挑”413 人,占比92.8%。

(四)利用本土深厚的紅色基因激發村民自治熱情

我國自古就有鄉村社會實行高度自治的歷史淵源,自治主體是士紳階層,鄉村公共事務全部由士紳動員鄉村社會的力量完成。衡南是一片紅色熱土,有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全國百名辛亥革命名人之一的謝晉,有湘南和粵北早期的革命者、南昌市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之一的傅恕,有遭到嚴刑拷打卻未向敵人吐露任何東西的華北空軍政治部主任李克如。鄉村屋場是長期以來依靠宗親、地緣、人緣等關系形成的村民聚居地,衡南屋場懇談會大力發揚紅色精神,培育當代新鄉賢文化,發揮新鄉賢在村民自治中的影響力、在矛盾糾紛調解中的“和事佬”作用。同時,發揮“五老”作用,成立矛盾糾紛調解隊,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2019—2022年,衡南縣連續3年成功創建省信訪工作“三無”縣,有望連續三年創建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

三、結語

村民自治是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實現鄉村善治的重要途徑,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衡南縣首創首倡屋場懇談會制度,通過“宣傳宣講、解疑釋惑、排憂解難、凝心聚力”,不斷拓展懇談方式、領域和對象,找到了促進村民自治的“金鑰匙”。我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地理歷史文化等因素等存在著差異,屋場懇談會制度或許能夠為其他地區的村民自治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1028/c1001-29613514.html,2017-10-18.

[2]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N].人民日報,1954-09-16(1).

[3]厲以寧.論城鄉二元體制改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2).

[4]韓俊.以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為根本遵循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J].管理世界,2018(08):34.

[5]甘永宗,池忠軍.村民自治與農民公民精神培育[J].蘭州學刊,2011(09):02.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村民自治、應急管理】

[責任編輯:王芳玲]

猜你喜歡
村民自治
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問題探討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參與問題及對策研究
厘清村民自治與基層社會自治的不同屬性
論村民自治制度的現狀與完善
當前我國農村村委會選舉探析
快速城鎮化有哪些重大隱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