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單元教學下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2022-05-30 10:48屈喜靜
校園英語·中旬 2022年7期
關鍵詞:大單元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英語課程指明了新方向和新目標。大單元正是將核心素養整合于英語教學中,重構符合教學實際的新知識系統,實現了教學設計與素養目標相對接,以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關鍵詞:大單元;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屈喜靜(1984.03-),女,吉林人,北京市第十一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修訂后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為英語課程提出了新的目標。新目標下需要對學情有新的分析,對教學目標有新的設定,對教學活動有新的設計?!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教師要研究如何在教學中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情感和態度,努力實踐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實施深度教學,落實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庇纱丝梢?,英語教學的邏輯起點是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達成。崔允漷教授提出:“所謂大單元教學,即一個學習單元由素養目標、課時、情境、任務、知識點等組成,單元就是將這些要素按某種需求和規范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結構的整體?!?大單元教學可以改變學科知識點碎片化教學,將教材中存在內在聯系的知識以及性質相同的語言點進行有效的重新建構,遷移、創新出新的知識體系,這樣的課堂教學重復率較低,課堂教學的環節能夠更加充實,從而真正實現教學設計與素養目標的有效對接。英語教師在設計大單元教學時要立足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要體現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在教學活動設計中,處于核心位置的就是教學目標。教學行為由教學目標決定,同時教學目標也是教學活動最后的落腳點。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學目標是重要的指揮棒,起到定向和調節的作用?!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單元教學目標要以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圍繞主題語境整體設計學習活動。教學目標應該是可達成、可操作、可檢測。大單元教學下的分課時教學目標是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而服務的。在教學目標的設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英語課程的六要素,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進行重難點分析,不能夠脫離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教學目標的設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要在充分的學情分析基礎上進行,既要考慮到全體學生需要達成的能力培養,又要兼顧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求同存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定是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行動方向和主要路徑。大單元教學要將單元目標說清楚,即這個單元要解決什么問題。單元教學目標設定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首要環節,是對學生在完成一個單元學習之后應該獲得的學習結果及學科核心素養進階發展的預期,包括知識、技能、策略的掌握,解決具體情境問題能力的提升,以及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感體驗的形成等。教學目標設定要圍繞主題意義的探究進行,要包括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重點和難點既可以是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方面的,也可以是對主題理解方面的。教學目前還可以包括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下面以外研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三模塊為例,談談單元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如何體現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

(一)單元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整合課程內容六要素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義務階段各個學段設置了分級目標,對語言技能、語言知識、學習策略和文化知識等分別提出了分級要求。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將教學目標與分級目標相比對,滿足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以外研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第三模塊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定為例,設定時參考了課標中三級目標,即在結束七年級學段時需要達到的能力。在分課時目標設定中,參考了三級目標中聽說讀寫的分級目標。

分課時目標的設定要體現出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語言的功能是交流和溝通,語言能力是學習英語的首要目標。七年級處于英語學習的初期,要求學生能夠運用簡短的英語進行交際。在分課時目標的設定中,在特定情境下設置了口頭介紹所在教室和學校建筑物的活動,分別以同伴活動和自我介紹的形式反復操練there be句式結構,包括特殊疑問句、一般疑問句的問答和陳述句。

(二)單元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學情分析為基礎

深入了解學生是設定教學目標的必要依據,教師要了解分析要包括學生已有基礎、學生的潛在問題以及學生的發展路徑。

只有對學生進行精準分析、細致觀察,設定的教學目標才更符合真實的學情。在設定目標之前,先翻閱小學英語考試說明,“功能意念項目表”的“存在”項目欄中有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問句、陳述句和特殊疑問句?!霸掝}項目表”的目標中包括學生能夠介紹自己專業教室的名稱。其次,在教學實施前,針對句式和話題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學生雖然學習過there be句型,但是不能夠熟練、準確地使用該句型。另外,學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系統培養過整合信息的能力。所以,要設定培養這一能力的分課時目標,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三)依據單元目標確定單元任務

為幫助學生形成“用英語做事情”的意識,培養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要根據單元目標確定本單元學習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繪制我校西校區平面圖并介紹西校區內的建筑物。設定這一模塊任務時考慮到七年級學生剛剛步入新學校,對于學校內的各個角落都有探索欲。這一模塊的學習恰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熟悉新校園。為了幫助學生完成這一模塊任務,在設定分課時任務時又設置了兩個子任務:1.以對話的形式談論、介紹自己的教室;2.利用平面圖介紹我校東校區。

教師進行指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目標設計時,首先要對單元主題的內涵和外延進行分析解釋,抽象概括出單元大概念,以此明確單元目標的范圍和方向,體現出本單元的核心內容和對學生終身發展產生影響的核心價值。同時,又要基于核心素養有所側重,體現核心素養的進階發展,避免成為課時目標的簡單累加,在保證教材完整性和系統性的前提下,體現單元學習的漸進性、持續性、綜合性和整體性。

二、整體分析,整合語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這既是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又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在英語閱讀訓練中,教師先引導、啟發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有了自己的閱讀體驗。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完善學生基本的英語應用能力與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要在教學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師需對文本信息進行整體分析,包括:單元主題是什么、語篇的內容、語篇的文本結構特點、作者的觀點和語篇中具體體現核心素養的內容。

教師要從what(主題和內容)、how(語篇特征、寫作特點等)和why(寫作意圖和價值取向)等方面對語篇進行深入解讀。教師在研讀單元內各個語篇時,不僅要注重分析每個語篇的內在關聯,分析每個句子的結構、固定搭配等,還應該分析段落與段落的關系和單元內語篇之間的內在關聯,分析單元內語篇內容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整體價值。針對單元內語篇的內容和位置,可以進行語篇順序的調整或者課外閱讀的補充。

下面以外研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七模塊“Summer in Los Angeles”為例。本模塊中的第一單元是聽說課。聽力文本1中,Daming與Betty談論他和Lingling將要去洛杉磯參加夏令營。聽力文本2主要介紹了Lingling為去洛杉磯參加夏令營而做的準備。第二單元是閱讀單元,是洛杉磯暑期英語課程的宣傳材料。認知過程是由感知到思維的過程,先感知是什么,再去思考怎么做。應先通過閱讀語篇了解夏令營是什么,包括什么內容,再通過聽力語篇思考參加夏令營需要準備什么。所以,為了更符合人們的認知過程,在實際授課中,將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講授順序進行了對調。通過對語篇順序的調整,除了向學生滲透了做事有計劃、生活有條理的情感教育,還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從真實情境來看,在確定參加某一夏令營之前要對多個備選對象進行對比。為了讓學生的體驗更加真實,教師補充了課外閱讀——新加坡夏令營,并在授課中設計了對比洛杉磯夏令營和新加坡夏令營,并選擇自己喜歡的夏令營的教學活動。所選的課外語篇有與教材內容相重合的地方,也有教材中沒有涉及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在作比對時更具有傾向性,選擇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夏令營。以此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三、善于聽讀,積極思考,提高學生思維的周密性

得閱讀者得天下。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也是如此。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肩負著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重要任務,英語閱讀水平是學習其他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基礎與前提。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提升他們的閱讀思考能力,從而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核心素養。

英語閱讀過程實際上就是進行理解和認識的過程,閱讀者的思想要貫穿于整個閱讀活動過程中。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主要通過思維來感受語言和把握語言,因此,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是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具備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之后,就能夠加快閱讀速度,正確地閱讀文本內容。

大單元教學中,單元任務的完成需要學生具有周密的思維能力。思維的周密性一方面取決于學生知識經驗的多寡,另一方面取決于思維方法與習慣。在大單元教學中,既要讓學生廣泛閱讀,豐富知識經驗,更要讓學生通過單元內的語篇來掌握閱讀方法,在閱讀中思考。

1.邊聽讀邊思考。學生在每次聽讀之前,教師要給出明確的聽讀任務。比如第一遍獲取主旨大意,第二遍梳理事實信息,第三遍思考情感態度,第四遍專項學習語言知識等。

2.由表及里,逐層深入。先思考簡單的、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復雜的、內在的情感等。以“Summer in Los Angeles”為例。在大單元整體設計中,從縱向來看有學習理解類活動,應用實踐類活動和遷移創新類活動,問題鏈的設置有事實信息類問題、語言應用類問題和評價類問題、從橫向來看,同一類型的活動在從第一課時到第三課時,能力也是遞增的。教師在設置問題鏈時要善于提出從理解到應用、從分析到評價等有層次的問題,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的思維由低階向高階發展。

3.連類對比,分析異同。這樣的比較既可以是同一主題語境下不同單元作比較,也可以同一單元內的語篇作比較。下面以外研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瀕危動物相關的聽力語篇和閱讀語篇為例來進行說明。

聽力文本1中提到了一些瀕危動物。聽力文本2中提到這些瀕危動物在食物、棲息地等方面的生存現狀,以及中學生想要幫助瀕危動物可以做些什么。閱讀文本選取大熊貓作為瀕危動物的范例,詳細介紹了大熊貓在食物、棲息地以及繁衍后代方面所面臨的問題,還介紹了為了保護大熊貓,我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采取的措施。通過對比可以看出聽力語篇和閱讀語篇是有相同內容的,都列舉了瀕危動物及它們的生存現狀、相關保護措施。但是切入點有不同:聽力語篇中的保護措施是針對個人的,而閱讀語篇中的保護措施是針對政府和一些組織的。學生通過將聽力語篇和閱讀語篇進行比較,將文本信息內容進行梳理、整合,就形成了整個模塊的文本結構化信息。

通過對兩個語篇的分析,學生能夠非常清晰地總結出介紹瀕危動物時可以從瀕危動物有哪些、他們的生存現狀如何以及采取的保護措施等方面入手。再深入挖掘一下,這就是一種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再到解決問題的思維結構。

學生通過在課堂上對兩個語篇進行分析,結合自己的理解,繪制了整個模塊的文本結構化信息,并且模仿這一結構化信息,完成了單元寫作任務——介紹一種瀕危動物。

大單元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創造性地表達個人觀點、情感和態度。教師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思維方法,讓學生意識到思維是有層次的,從而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崔允漷.如何開展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3]程曉堂.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20.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魏惠.談談指向核心素養的英語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幾個問題[J].江蘇教育,2021(37):7-11.

[6]李寶榮.基于主題意義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英語學習,2020(3):41-45.

[7]李紹益.核心素養下的英語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幾個重要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6):124.

猜你喜歡
大單元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籃球項目大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研究
高中歷史大單元教學淺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