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安市學前兒童英語啟蒙對策研究

2022-05-30 21:06王紅梅葛志微
客聯 2022年7期
關鍵詞:吉安市學前兒童

王紅梅 葛志微

摘 要:學前階段是人類語言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學前兒童如果付出較小的代價就能習得英語,那將是未來的英語學習者和家長們的福音。本研究根據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從教師資格、教育目標、教學方法、環境創造等方面調查了吉安市學前兒童在幼兒園及家庭中的英語習得的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促進學前兒童英語習得的發展,使學前兒童獲得更好的英語語言發展。

關鍵詞:英語啟蒙;學前兒童;吉安市

一、引言

科學研究表明,兒童有一個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關鍵時期之后,人類習得語言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如何利用人類發展的最佳時期更好地完成第二語言習得呢?Tammy Smith(2003)在她的文章《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年齡因素》中指出,第二語言的習得與學習者的年齡有著密切的聯系,早期學習第二語言對于了解其他文化是必要的,她還重申兒童比成人更有可能學習各種語言的組成部分[1]。Krashen(1982)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最有成就、最有影響力的研究之一——“輸入假說”:只有當學習者接觸到“綜合輸入”,即略高于學習者當前語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并且當學習者能夠專注于理解意義或信息而不是形式時,才能進行習得[2]。本文將根據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教學目標、師資條件、教學方法、學習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學前英語啟蒙教育的現狀和針對性教育教學策略。

二、吉安市學前兒童英語啟蒙現狀

吉安是江西省的一個地級市,這里的教育氛圍相對落后,但教育焦慮指數相對較高。這里中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在中學學習英語5-6年(大約800-900學時)的學生只能掌握1000多個英語單詞和粗略的語法知識,而且英語應用能力較差。原因是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是作為一門學科學習,而不是作為一門語言習得。沒有必要的語言環境,任何語言都無法習得,這些環境包括學校、社會和家庭。對于學前兒童而言,接觸的主要環境就是學校和家庭,為了更好地促進吉安市學前兒童的英語啟蒙,以下分別探討幼兒園和家庭環境中學前兒童的英語啟蒙。

(一)幼兒園英語啟蒙現狀

1、教師資格不完善

在教師配置方面,嚴月娟(2013)指出,中國的基礎教育目前面臨著城鄉和行政區域之間的嚴重發展不平衡。近年來,國家出臺了旨在促進教育公平的相關政策。然而,目前還沒有針對學前教師的標準化管理措施[3]。在目前的英語學前教育中,缺乏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一直是一個主要問題,吉安也不例外。

吉安市學前英語教師的主要來源有四個: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教師;英語專業的學前英語教師;外籍英語教師;非學前教育專業非英語專業的學前英語教師。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前英語教師來說,發音準確和口語流利是他們的主要短板。對于非學前教育專業的學前英語教師來說,他們缺乏學前教育理論知識的指導。同時,在有外籍教師教英語的幼兒園里,有許多外籍教師并沒有獲得相應的英語教學資格證書。

2、教學方法不足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的教學方法。目前,幼兒園英語教學的主要方法有直接法、有聲法、情景教學法、交際法和整體物理反應法。有聲教學法在吉安市幼兒園英語教學中占有很大比例。雖然有聲語言教學法可以使用物體和圖片等視覺輔助手段來調動學前兒童的感官來學習英語,但它是基于教師引導閱讀和學前兒童跟隨的形式,其中教師強調強化訓練。在反復閱讀單詞的過程中,教師可能會導致學前兒童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從學前兒童的年齡特征來看,他們的興趣是不穩定的。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生理上也很容易疲勞。如果教師總是采用同樣的教學方法,他們會使學前兒童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教學的有效性。

3、環境創建缺乏趣味性

在幼兒園英語教育中,學前兒童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來習得語言,其中包括物理環境和人際環境。幼兒園創造的物理環境大多指向單詞和字母,缺乏趣味性,并不能引起學前兒童的關注。英語的人際環境不夠,教師未能充分利用日?;顒觼硪龑W前兒童習得英語,究其原因,首先教師的英語水平有限,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流利使用英語;其次教師缺乏意識,忽視了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英語交流在兒童英語習得中的作用,未能主動引導學前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語表達自己。

(二)學前兒童家庭英語啟蒙現狀

1、英語學習目標功利性過強

許多家長未能認識到對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的目標,仍然無法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在一些家長看來,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的成功與否取決于他們所學單詞的數量、他們能唱的英語歌曲的數量以及他們能講的英語故事的數量。他們自愿讓學前兒童參加各種英語培訓課程,而不詢問學前兒童是否喜歡。這種功利性強的教育目標將極大地磨滅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與動力。

2、家庭教學方法不當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與教師的作用一樣重要。然而,大多數家長對教學方法知之甚少。他們盲目地給學前兒童施加壓力,讓他們進行枯燥的英語口語訓練和重復單詞識別。例如,家長要求學前兒童每天記住3個英語單詞和短語,但他們沒有給予必要的鼓勵和幫助。這種枯燥的機械訓練和記憶對學前兒童來說太難忍受了,也會侵蝕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3、家庭語言環境缺失

語言學習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學前兒童每周只在幼兒園上幾個小時的英語課并不能使他們沉浸在英語環境中,因此家庭環境在學前兒童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吉安市學前兒童依靠父母接受英語教育仍然存在較大困難。大多數家長認為他們英語說得不好,很少用英語與孩子交流。同時,家長也缺乏如何為學前兒童創造英語習得環境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指導。

三、吉安市學前兒童英語啟蒙策略

學前教育領域的著名學者周兢(2004)在其《對我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定位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學前兒童英語教學的目標、問題和最佳支持條件[4]。在實證研究中,通過對南寧市15所幼兒園和5所英語培訓機構的調查,李香玲(2008)發現目前兒童第二語言教學存在四個問題:教師不足、教材不匹配、家庭和學校教育不足[5]。

Krashen(1982)的輸入假說包含著名的i+1公式:即i表示學習者的當前水平,1表示略高于學習者當前水平的語言材料。其理想輸入應具有以下特征:(1)可理解。語言習得需要可理解的輸入;對于學習者來說,不可理解的輸入只是噪聲;(2)有趣且相關。輸入越有趣越相關,學習者就越會無意識地習得語言;(3)沒有語法順序。充分和可理解的輸入對于語言習得至關重要。如果目標是“習得”而不是“學習”,語法順序教學不僅是不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可取的;(4)足夠的投入。每周上幾節課不足以獲得新的語言結構,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持續、信息豐富、有趣和廣泛的閱讀和對話[2]。

通過對吉安市學前兒童英語啟蒙現狀的調查,可以發現吉安市學前兒童英語啟蒙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促進吉安市學前兒童的英語啟蒙,以下分別介紹幼兒園和家庭環境中學前兒童英語啟蒙策略。

(一)幼兒園學前兒童的英語啟蒙策略

1、培養合格的學前英語教師

為了提高學前兒童英語啟蒙的有效性,有必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國家、社會和教育部門應重視培養合格的學前英語教師,嚴格執行學前英語教師資格制度,確保學前英語教育教師的素質。合格的學前兒童英語教師應具備以下素質:首先具備扎實的英語專業基礎,發音準確純正,口語標準流利,能夠靈活運用與學前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英語,創設語言環境,組織教學活動;其次他們應掌握學前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相關專業知識,了解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掌握學前兒童的學習規律,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2、豐富教學方法

興趣是學前兒童學習的動力來源。教師應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前兒童的學習動機。每種教學方法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因此教師應善于彌補自己的不足,根據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動物時,教師可以使用直接方法向學前兒童展示貓、鴨、豬、猴等動物的圖片。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學前兒童在這些單詞的語音和語義之間建立直接聯系,并培養直接用英語思考、記憶和表達的習慣。但這種類型的教學是基于教師主導閱讀,學前兒童跟隨閱讀。在反復閱讀單詞的過程中,老師可能會導致學前兒童失去興趣。因此,在此之后,教師還可以使用游戲教學法,給每個學前兒童一個動物頭飾,并要求他們進行角色扮演。當他們聽到鴨子等動物的英文單詞時,所有戴著鴨頭的孩子都必須站起來朗讀單詞,同時模仿動物的叫聲:“嘎嘎,嘎嘎”,等等。這種角色扮演游戲特別有效地吸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幫助學前兒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單詞學習能力,以及發展他們的思維和創造技能。綜上所述,多元化教學已成為學前兒童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在設計多樣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教學的樂趣和有效性,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加輕松愉快。

3、創造綜合英語環境

由于中國沒有自然的英語環境,幼兒園應該為學前兒童創造一個英語環境,英語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人際環境。物理環境主要是指物體的布置、墻壁的裝飾以及一些輔助教材和輔助工具,使學前兒童能夠在一個生動、連接的環境中輕松自然地學習英語。例如:書角畫著一張食指和嘴,下面寫著“Please be quiet!”;水槽上畫著一個孩子在洗手,還有一小滴水,上面寫著“Wash your hands”等等。雖然學前兒童不知道這些有趣的圖片中的英語,但他們看到這些圖片時會對英語做出反應,這些圖片默默地給學前兒童一種英語提示。人際環境意味著教師在組織學前兒童的日常生活、游戲活動和相互對話時應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從而為學前兒童提供更多的模仿、接觸和熟悉英語的機會,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意識。

(二)吉安市學前兒童在家庭環境中的英語啟蒙策略

1、設定正確的英語教育目標

為了使學前兒童的英語學習更有效,家長有必要明確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的目標。周兢(2004)指出,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的目標應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培養學前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他們使用英語的動機;第二,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初步英語意識,提高他們的語言敏感性;第三,引導學前兒童通過英語感知不同文化的存在,并獲得文化多樣性的基本概念[4]。因此,發展兒童對英語的語音敏感性和興趣應該是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的基本目標。期望通過幾年甚至幾個月的英語輸入就可以獲得英語,這可能會導致家長過于急切,影響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2、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首先,家長可以使用TPR方法(完全生理反應法)幫助學前兒童理解他們正在學習的英語。例如,在教授“行走、跑步、停止、跳躍等”等詞匯時,家長應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向學前兒童演示這些動作,并強調學前兒童應能夠通過模仿身體動作來記住這些動作。其次,家長可以使用重疊學習方法幫助學前兒童學習英語。許多家長可能會困惑于這樣一個事實:學前兒童所學的東西總是很容易被遺忘,無論是一個單詞還是一首歌。當然,遺忘是學習的一部分,很少有人能記住一切。我們的傳統方法是以單調的方式重復相同的知識,但這種重復是無用的。只有在不同的環境中重復幾次同樣的事情,學前兒童才能得到有效的刺激。例如,如果父母教學前兒童“香蕉”一詞,第一次出現在水果托盤上,第二次出現在冰箱里,第三次出現在超市貨架上,第四次出現在鄰居的咖啡桌上,第五次出現在農民的果園里,等等。只有這樣,學前兒童才能在自然狀態下接受多個有效的刺激,而不會有很大的記憶壓力,并最終獲得單詞。

3、創造英語啟蒙語境

除了幼兒園,家庭也是學前兒童學習英語的重要場所,因為家庭環境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語言輸入源。目前學前兒童的家長基本都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掌握了一定的英語詞匯量及句子表達,能閱讀英語文章,只是平常日??谡Z表達機會較少,因此,只要借助部分口語書籍,就能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他們可以在生活中與孩子進行英語對話。例如當學前兒童想要睡覺時,我們可以說“寶貝,讓我們上床睡覺吧?。˙aby, lets go to bed?。?,穿好睡衣(Put on your pajamas?。╅]上眼睛,睡覺吧,晚安?。?Close your eyes and go to sleep! Good night, baby?。?。家長邊說邊做,孩子可以根據動作推斷出意義,反復幾次,孩子就能準確運用英語表達自己。其次,不懂英語的家長可以使用英語兒歌和英語動畫,例如:原創動畫片Penelope,The Tire Town School,Mrs Kellys Class等。兒童歌曲和動畫是學前兒童最常用的語言輸入形式,聽覺優美、視覺生動的音樂動畫讓學前兒童無意識地完成可理解的語言輸入。

四、結語

學前階段是人類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學前階段的英語啟蒙尤其重要,我們從幼兒園教育及家庭教育出發,規避其不足之處,設定正確的英語教育目標,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創造英語習得語境,讓學前兒童在快樂中學習,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實現英語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Tammy Smith. Children versus Adul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2003.

[2] 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LId., 1982.

[3] 嚴月娟.我國中小學教師資源配置的嬗變與反思[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30(06):119-122.DOI:10.16387/j.cnki.42-1867/c.2013.06.019.

[4] 周兢.對我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定位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4(12):4-6.

[5] 李香玲.幼兒英語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8(04):84-85.

猜你喜歡
吉安市學前兒童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貧 構建“遇困即扶”新機制
吉安市老年大學正式揭牌
“購買”快樂
吉安市脫貧攻堅圖片展
開展球類游戲的防范措施
農民工家庭兒童入學前的教育研究
家庭如何促進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初探
淺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與心理健康
吉安市松材線蟲病發生規律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