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與心理健康

2016-11-18 16:09譚敏捷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心理健康

譚敏捷

摘 要:藝術教育,是當今幼兒園活動課程五大領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對學前兒童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文章重點分析了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與其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認為藝術教育在對幼兒的心理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藝術教育與健康教育相輔相成,為幼兒健全人格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心理健康

1 藝術教育與情緒情感

要重新審視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與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實質聯系,我們首先需要深刻了解什么是藝術教育,什么是心理健康。

1.1 藝術教育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是以藝術品為媒介和主要手段進行的教育活動,其范圍包括藝術知識教育、藝術技能教育和藝術審美教育。一般認為,藝術教育可分為普通藝術教育和專業藝術教育兩大類。普通藝術教育其目的是通過藝術審美途徑來提高受教育者的藝術修養和總體素質,這一類就是包括幼兒園在內的學校的非藝術專業的藝術教育。而專業藝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各類藝術專門人才來滿足社會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藝術啟蒙教育,其實質主要是完成藝術教育中的藝術審美、創美任務。作為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應該為幼兒創設和營造一個美好的音樂環境,將生動活潑的形式幫助幼兒建立起快樂的橋梁,給幼兒帶來愉快與美的感受。

1.2 情緒情感與幼兒心理健康

情緒和情感是與人的特定的主觀愿望和需要相聯系的,歷史上曾將他們統稱為感情。情緒主要是指一種感情過程,即個體的需要與環境情境相互作用的一個過程,如開心的時候人會喜形于色、憤怒的時候會橫眉怒向。情緒存在著較大的情境性、短暫性,應激性,它會隨著具體情境的改變而改變,也會隨著特定需要的不同滿足程度而發生變化。而情感則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往往被用來描述某些穩定的或者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感情,如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等等。

情緒、情感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情緒積極向上,具有良好的情緒和情感狀態。在生活中,幼兒也會遭受著各種外在的壓力,難免會產生一些不良情緒,這些情緒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和人際交往,而且如果這些不良情緒得不到釋放和合理疏導,時間一長,幼兒就會出現性格或者行為上的問題,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2 學前藝術教育對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聯系

2.1 音樂教育與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成長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音樂用來表達人內心情感,是聲音的表現藝術。在學前階段,兒童能夠通過音樂作品帶來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來發展自身的情感,兒童在學習音樂時,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美,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獲得美的感受。同時,積極樂觀,活潑健康的兒童音樂作品,可以憑其生動的藝術形象,啟發幼兒的想象,激發他們的情感。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音樂氛圍中成長,潛移默化中發掘幼兒的潛能,促進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塑造幼兒活潑健康的個性,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2.2 舞蹈律動與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的身體發育黃金時期,幼兒通過參加活潑生動的舞蹈活動,節奏鮮明的舞蹈律動活動,不僅可以增長其體力,同時可以促進其他生理機能發育,比如關節的靈活性、腿部肌肉的發育等。同時,在舞蹈教學中,教師親切的目光,伴隨著輕快的音樂,柔和、清晰簡單的語言,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幼兒能在這在充滿活力、優美的舞姿的啟發、引導下受到感染,幼兒的性格情操得到陶冶,通過面部表情、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培養幼兒熱情、開朗、大方、活潑的性格特征。

2.3 美術活動與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美術被稱為“視覺藝術”,美術活動的目的就是通過塑造出一定的藝術形象來反映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作用于人發視覺感受,引起人大情緒律動,給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3 ~ 6歲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能用多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通過大腦去思考、理解、再現、加工、想象審美對象,表達自己對審美對象的認識和情感。

藝術教育的真正魅力不在于表面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在于從深處喚醒和激發了人與生俱來的潛在的潛能?,F今的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忽視教育與人發展的實質聯系,重新審視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與幼兒心理發展的實質聯系,有利于幫助我們重新樹立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教育價值取向,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

3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應樹立的價值取向

3.1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走向綜合化,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

幼兒園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又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輔相成,全面和諧發展的觀點提示我們,兒童音樂教育活動應該是集創造、表演、欣賞及唱歌、舞蹈、奏樂為一體的,任何單一形式的唱歌、誦讀、舞蹈是不存在的。我們要從塑造幼兒完美人格角度出發,將學前教育藝術課程教學內容的綜合化、教學手段綜合化,把幼兒的認知、情感、行為、能力的培養統一在一個過程中,用藝術教育趣味性、情景性和游戲性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體性,使幼兒享受到美感,受到陶冶,具有審美素質,進而建構幼兒健全的人格,最終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3.2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必須以尊重幼兒為基礎,課程、內容及方法的構建應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第一,學前藝術教育必須以尊重幼兒為前提,這樣才能在實施過程中對幼兒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奧爾夫認為,“教育應該順應兒童本性”、“兒童是音樂活動的源頭,一切音樂活動均產生于兒童的內在需要”,“我追求的是通過要學生自己奏樂,即通過即興演奏并設計自己的音樂,以達到學習的主動性”。為此我們要從幼兒出發,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幼兒是一個全方位不斷發展的人,幼兒本身都具有身心發展的潛能,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這些潛能,使幼兒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第二,我們要多去研究和了解學前兒童。多去了解和研究幼兒的差異性,我們的教育要面向每個學前兒童,教師不僅要研究和了解幼兒興趣和需要的差異性,我們的家長也應該多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與不同階段的需要,不能將興趣愛好等強加在幼兒身上。了解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提出與他們相匹配的期望與要求,設置藝術教育的“最近發展區”,使藝術教育課程更加合理、內容更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摒棄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僵硬過激做法,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夏志剛,張瓊輝.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4.

[2]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修訂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 樓必生,屠美如.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猜你喜歡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如何促進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
淺析學前兒童的雙語教育
藝術教育在精神文明構建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