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2022-05-30 21:29林嫦娥
校園英語·中旬 2022年7期
關鍵詞:雙減背景有效性

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學生的學習壓力有所減輕,傳統教學模式也有所轉變。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更應明確英語作業的重要性,提高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有效性,以優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本文主要探究了“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作業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雙減”背景;初中英語作業;有效性

作者簡介:林嫦娥(1993.10-),女,福建廈門人,廈門市梧侶學校,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雙減”政策實施后,初中英語作業設計逐漸發生了變化。為了更好地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保障學生進行有效學習,英語教師應當提高對作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初中英語教師想在減少學生負擔的同時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就需要從英語作業設計著手,提高學生設計的有效性,使學生通過完成作業掌握更多英語知識。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學生缺乏完成作業的主動性

部分學生對英語作業缺乏正確認知,只是將作業當成一種負擔,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業,他們也不會好好完成,甚至還存在逃避學習和抄襲同學作業的情況。在這種狀況下,即使教師對英語作業進行了有效設計,但對這部分學生無法起到任何作用。

(二)學生無法有效進行時間管理

“雙減”政策實施后,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學生有了大量的課外時間,缺少時間觀念的學生會變得更加散漫,不具備時間管理觀念的學生會將大把的課外時間用在玩耍和娛樂上,他們從心底里抵觸英語學習,這更不利于英語作業設計有效性的提升。

(三)學生難以利用課后鍛煉口語

英語口語學習和運用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關鍵一環,所以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但因為英語口語使用環境受限,導致學生在課后有效鍛煉口語,即使教師布置了口語交際之類的作業也收效甚微。

二、“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策略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學科素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深度有效的英語作業設計則是一個關鍵的突破口。在“雙減”背景上,提高初中英語作業的有效性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改變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作業布置和設計不僅是英語教師的工作,更是英語課程學期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傳統的英語作業缺少趣味性和探究性,使英語學習變得沒有吸引力,不能擴展英語學習的范圍,限制了學生的想像力。因此,應該通過改變和充實英語作業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多重感官,使其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在完成英語作業的同時,還能通過閱讀和表演來加深對英語知識的了解和掌握,逐漸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1. 基于內容,從“枯燥”到“有趣”。教師應積極改進作業的形式及內容,讓學生不僅僅是完成作業任務,更能通過有趣的作業形式學習到更多課本之外的英語知識,將完成作業的“痛苦”變成“成就感”。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發覺不少學生的發音不規范,可以布置“英語配音”或“模仿秀”等作業,讓英語作業形成更為生動有趣,真正起到鞏固課堂所學的作用。

案例1:

在教學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 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時,教師可設計如下作業:

(1)在課堂與同學分享你最喜歡的電影或最近正在看的書或電視劇,可以模仿電影、電視劇中的經典臺詞,再說出你喜歡它的原因。

(2)嘗試對單元文章進行流暢閱讀,回答“How to Learn English?”。

(3)在課堂對同學和老師講述你平常遇到學習問題時會用怎樣的辦法去解決,可參考以下幾種方式來回答:“①I study by making word cards.② By working with friends.③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 or by listening to tapes.”。

作業(1)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迅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同時讓同學們之間相互了解。作業(2)回歸到課文學習,結合課文內容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作業(3)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交流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共享學習途徑。這種作業形式更容易將學生代入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既能在同學面前分享自己的愛好,給單一枯燥的英語學習增加了樂趣,讓學生更愿意“打開”和“放開”自己,在較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多渠道學習方式也能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

2.延伸課文,變“生硬”為“生動”。鞏固課堂所學、拓展創新思維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三點是作業設計有效性的體現。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要抓住學生對課文感興趣的點,鼓勵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和實踐,把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發掘英語的用法,使學生的家庭作業由“生硬”變為“生動”,從而使他們更加積極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案例2:在教學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 3“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 ”,教師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如下作業:

周末,邀請關系較好的同學一起去逛街,在商場或街道中找不到目標店鋪或洗手間的時候,用本單元所學句型來向同學詢問:①Excuse me, where is the bathroom in the mall?②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bathroom is?③Do you know where the clothing store is?為了給你說明衛生間或服裝店的具體位置,同學可以有如下回答:“①Sure, The clothing store is on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shopping center.②Sorry, I'm not sure how to get there.”。

教師可以嘗試設計一些開放性作業,引導學生將英語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種作業形式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效果,還能增強對課本內容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英語口語有多么重要,同時鞏固本單元所學知識,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增強英語學習信心。

(二)舉一反三,循序漸進

教師在設計英語學習活動的時候,盡可能創設出真實的語言使用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對文本進行全面的理解,發掘與生活相關聯的素材。在“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應該在減少基礎知識型任務的前提下,與他學科的內容進行適度銜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

1.注重融合,創設學習情境。英語教學中的聽、說、讀、寫、看這五項技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在課堂上要加強對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應當從學生感興趣的點出發,作業內容和學習方法盡量要貼近現實生活。同時注意與其他單元知識及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英語。

案例3:在教學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 9“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時,教師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如下作業:

(1)說說你最喜歡哪種類型的音樂,會運用“I like/love/prefer music that...”來表達喜歡的音樂,可聯系音樂課所學或課外經常聽喜歡聽的音樂作品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比如電子音樂、輕音樂、民謠、搖滾樂、爵士樂、民族音樂、古典音樂等,再講述為什么這類音樂比較吸引你。

(2)在課堂上播放一首充滿正能量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聽了這首作品的感覺,比如,exciting、sad、happy、scary等,且闡述自己有如此感受的原因。

該作業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特點進行融合,給學生在課堂上創設出音樂氛圍,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讓他們在音樂的烘托下積極地融入英語學習中。

通過完成上述作業,讓學生學會談論自己的喜好,通過表達個人喜好來提升學生欣賞美的水準。教師要強調知識運用的靈活性,指導學生通過創新思考來解決問題。

2.創新思維,實現真實語用。英語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在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創新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同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在英語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給學生創設一個更加具有實際意義的交流環境,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學到知識、學會語言,從而增強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案例4:在教學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 13“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時,教師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如下作業:

(1)針對“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2)簡單說說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不利于地球持續性發展的行為,如“People are throwing litter into the river.”你碰到這類事件會怎樣去處理。

(3)請給父母或身邊的親戚朋友寫一封闡述保護地球重要性的信,在家中布置一些保護地球之類的英文標語來時刻提醒自己。比如,“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To save the earth is to save the future. ”。

通過完成以上作業,學生可以在實際的環境中學習到一些重要知識,而且可以練習英語口語,并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效果,從而促進其不斷鞏固所學英語知識,增強對英語的認識。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既要減少學生家庭作業量,又要確保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提高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從轉變作業形式入手,注重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以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打開眼界、活躍思維、增長見識,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牛晶.初中英語作業管理的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D].山西大學,2020.

[2]孫慧芳.初中英語作業布置如何“減負增效”的有效性探究[J].校園英語,2021(23):177-178.

[3]王維英.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英語單元作業設計探究[J].校園英語,2021(44):181-182.

[4]王紅艷.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作業分層設計的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21(A4):67-69.

猜你喜歡
雙減背景有效性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晚清外語翻譯人才培養的背景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