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實踐

2022-05-30 21:29林智敏
校園英語·中旬 2022年7期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主題意義核心素養

摘 要:本文主要聚焦《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所提出的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實踐探究。以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為例,探討了如何在聽說課中具體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念,提出主題意義是教學活動設計的基礎,文本解讀是教學活動設計順利進行的要求。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初中聽說教學;主題意義;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林智敏,晉江市深滬中學。

一、引言

現階段的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雖然較為重視語篇類型、語篇知識、文化知識等課程內容要素,但仍停留于表面,較為膚淺;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目標仍較多地設定為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未能真正實現英語學科的育人目標。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是值得一線初中英語教師思考的問題。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英語學習活動觀這一教學主張的核心是以育人為導向、以核心素養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由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系列層層遞進、相互關聯的活動。

英語學習活動觀有助于引導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主動探究意義,進行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的英語學習活動,整合舊知,構建新知,并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將知識發展為自身能力,將能力最終轉化為自身素養,以達到指向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的目標。

二、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教學內容選自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2 Section B。本文將主要結合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四個環節,闡述英語學習活動觀視域下的初中英語聽說課的教學實踐。

(一)創設情境,引入文本主題意義

Look at the activity title “ Job Fair”. Today we are going to have a job fair . I will be the boss, and I'll choose a suitable boy or girl. He/She will be the one who can do something different or who can do something very wel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show your abilities.

本活動為聽前活動,主要目的為:一是創設文本Job Fair 的具體語境,引出本課主題意義:學習并學會表達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培養多種能力;二是引導學生關注本課的最終學習目的,即表達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培養多種能力,敢于并善于進行自我推薦,從而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所倡導的用語言做事的理念。本課的主題意義線索是Job Fair,因此筆者基于學生現有知識,設計了相關活動,創設了具體語境,引入主題意義。

學生觀看一個有關“史上最強鸚鵡”的短視頻,并回答以下問題:

1. Which animal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2. 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3. What can the parrot do in the video, give us some examples?

4. Why do you think the parrot can do so many things?

在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聽說教學中,教師應強化學習任務的引領性。因此,筆者通過播放視頻來輔助創設語境,幫助學生關注本課的主題意義,即如何表達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利用學生對短視頻的興趣點,通過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思考Parrot如何展現自己的能力以及為什么它有這么多種能力,激發學生對主題意義的興趣,并能盡快做好聽前準備。

(二)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學習理解類活動

筆者基于主題意義,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學習理解類活動來感知、注意、獲取、梳理和整合與文本有關的語言知識,主要是學習運用情態動詞can 談論會做和不會做的事情,從而實現對主題意義的探究。

1.感知與注意活動。筆者呈現Section B部分對話文本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預測并嘗試描述。

【設計意圖】

教師希望通過看圖預測和看圖描述等感知和注意活動,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繼續探知的欲望。并在聽前和讀前先進行預測,降低了聽讀難度。

2.獲取和梳理活動。

A.筆者播放文本聽力音頻, 檢測預測成果,并在聽完第二遍后完成1b 的聽力任務。

【設計意圖】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聽音頻,引導學生獲取文本信息,梳理文本內容。設計聽力理解問題的目的在于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從而體現英語語言學習的綜合性,即做到語言、文化和思維的結合。

B. 筆者播放文本視頻,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并將重點短語和句型處畫線。

【設計意圖】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視頻跟讀和朗讀,引導學生進一步獲取對話信息,通過重點詞句的圈劃,引導學生進一步梳理對話內容,加深對文本知識的理解。

3.概括與整合活動。筆者設計了“森林運動會”的PK游戲,幫助學生進行文本內容的梳理和復習。

【設計意圖】

通過幾個簡單的can的一般疑問句進行文本內容的概括和整合,幫助學生記憶文本內容,以達到概括整合文本信息、理解文本語言所表達的意義、培養分析理解能力的目的。

(三)深入學習文本,開展應用實踐類活動

1.描述與闡釋活動。

The teacher show students a short video.And tell students “I can sing Chinese songs,but I can't sing an English song.”then ask students the question:What can you do?

With the help of some pictures and phrases,students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what they can do and what they cannot do in English. Students try to work in groups. They act as different kinds of animals,they speak out what they can do and what they cannot do.

【設計意圖】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圖片和詞組,引導學生對can和can't的用法進行操練,嘗試學習描述和闡釋自己的能力,為最終實現自我推薦的學習目標作準備。

2.分析與判斷活動。

Students finish two exercises about the “Or” questions.

【設計意圖】

本活動主要目的是進行選擇疑問句的操練,引導學生鞏固這一新知,培養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3.內化與運用活動。

①Students try to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what the partner can do in pairs.

②Students finish 2 in pairs. Make up conversations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2.

【設計意圖】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進一步操練和內化有關能力表達的相關知識,并引導學生學會表達和最終展示自己的能力,促進語言運用的自動化,助力學生將這些新知識轉化為自我推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并提升核心素養。

(四)遷移情境,內化所學,開展遷移創新類活動

Students try to think about a question:?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you to attract the HR manager(人力資源部經理) in a job fair?

Then students discuss with their teammates. Som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own ideas in front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show them a poem as following:

A man can do a lot if you want.

Be a capable(有能力的)man.

If you try again and again.

Learn from others.

It is possible (可能) to realize(實現).

Time will tell.

You are the best one.

The teacher capitalized the first letters of each line, and they form a new word“Ability”.

The teacher says: “If you want to be somebody, you should work hard and learn from others and show your ability. ”Then students read the poem.

【設計意圖】

本部分主要為語篇知識的遷移和創新。筆者引導學生探討語篇背后的價值取向和主題意義,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并表達自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通過小組討論探究的方式,學會利用多元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強調了自身努力和向他人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

Some students try to write a small letter to show out themselves after a given example. Some others try to write down the sentences with the structure: I can..., I can't...

【設計意圖】

本活動為一個分層次的輸出性活動,體現了“教—學—評”一體化,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結合語篇情境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并學會通過書面形式展示自己的能力。

Students choose the best group in this class, and express the reasons quickly.

【設計意圖】

本活動通過學生根據課堂表現票選最佳組別,培養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和尊重他們、向他人學習的價值觀,并給本課情境收尾。

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踐行和體現了英語學習活動觀理念:1.以Job Fair為活動主題,進而圍繞主題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體現產出結果導向。2.整節課活動設計層層遞進,思維層次也是逐步深入。3.整節課突出了一條主題意義主線——Ability。4.幫助學生學會表達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實現課程最終的育人目標。5.具體情境的設置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體現了英語學習活動觀所的理念:學生能夠圍繞主題意義,運用所學語言進行個人意圖、觀點和態度的表達。

三、結語

聽說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聽說是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主要途徑。初中英語聽說課中,教師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努力設計有情境、有層次、有實效的英語聽說學習活動,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實踐證明,在初中英語聽說課中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具有重要意義。

在英語聽說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師首先應該尋找和確立文本的主題意義,在此基礎上,對聽說課的教學過程進行設計。教師需要創設情境,引入文本主題意義;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學習理解類活動;深入學習文本,開展應用實踐類活動;遷移情境,內化所學,開展遷移創新類活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張獻臣.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聽說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2):1-7.

[3]王薔,錢小芳,吳昊.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內涵、架構、優勢、學理基礎及實踐初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7):1-6.

猜你喜歡
英語學習活動觀主題意義核心素養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探索和創新高中英語課堂活動
例談高中英語課堂中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下)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上)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勞娜古迪蓀詩歌主題研究
小學品德課堂主動參與策略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