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下高職英語線上線下教學改革研究

2022-05-30 22:45李榮芳
校園英語·下旬 2022年7期
關鍵詞:線上線下課程思政高職院校

摘 要:課程思政是新時代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將從課程思政和高職英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出發,分析當前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現狀,闡述高職英語線上線下教學改革的意義,最后提出課程思政下高職英語線上線下教學改革的路徑,旨在深化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和提升職業教育的育人質量。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線上線下

作者簡介:李榮芳(1984-),女,內蒙古包頭人,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教育生態環境的變化,教學理念有所更新,高職英語教學已經從傳統的語言學習轉變為職業技能培訓,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把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目標和思政教育目標進行有效融合,在培養學生英語職業技能的同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和價值引領工作,成為當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方面的重要研究內容。

一、課程思政和高職英語教學

課程思政和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是兩個不同的研究范疇,看似并無關聯,但是都服務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

(一)內在的關聯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課程思政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融合,最大限度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最大程度提高思政育人的成效。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作為公共基礎課程,不僅承擔著培養學生英語素養的任務,同時也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任務。通過英語課程學習,培養學生的文化思辨能力,使其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

(二)融入的可能性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2021年版)》,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由基礎模塊(128-144學時)和拓展模塊構成?;A模塊的課時量為課程思政的融入提供了時間保證。課程目標方面,新課標明確提出“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能夠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用英語進行有效溝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要實現這一目標,也需要融入課程思政。

二、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現狀

當前,高職院校都進行了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課程思政教學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對課程思政認識不足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過于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和英語等級考試的通過率,對課程思政的認識不足,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政素養的培養。

(二)過于強調英語文化的輸入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應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的文化思辨能力。但在當前的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英語文化的輸入,對于西方文化進行全方位講解,忽視了中國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缺乏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很強的功利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部分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只是為了通過英語等級考試,最終順利拿到畢業證書。實際上,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不僅具有工具性,同時還有一定的人文性。通過英語課程學習,學生可以擴大國際視野和增強人文素養,從而提高個人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最終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高職院校英語線上線下教學改革的意義

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具有重要意義。

(一)提高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構建線上線下英語混合式課堂,突出“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教師不再一味地進行知識灌輸,而是引導學生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完成知識的探究式學習。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英語課堂,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信息檢索整合能力。在知識共享的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教學資源更加豐富,英語教師要對繁雜的教學資源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重構,為線下課堂教學提供資源。教師在進行混合式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拘泥于傳統的黑板教學,可以借助線上教學平臺優化教學內容。在線上線下課程建構的過程中,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可以得到不斷訓練和提升。

(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將線下課堂學習和線上“碎片化”學習進行融合,給學生提供更具包容性的學習模式。高職院校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靈活安排學習時間,針對學習中的重難點進行重復性訓練,從而不斷完善個人的知識結構。線上英語學習資源豐富,新穎的平臺展示形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在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日常線上學習都會留下記錄,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進行客觀評價,引導學生變被動英語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意識?;旌鲜浇虒W可以幫助學生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發現學習問題,主動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借助線上平臺和資源找出問題的最佳解決途徑。

(三)培養學生的持續性學習習慣

高職院校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英語教學,教學環境、師生關系和學習設備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開辟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新局面。首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變了傳統的以紙質教材為重心的枯燥教學模式,以社會實用型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強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性和自主性,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和手段,為學生營造出更加貼近現實生活的語言場景。其次,師生關系不再局限于傳授者和接受者的對立關系,師生在平等的關系下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師生之間的雙向評價,教師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高效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學生之間通過小組協作的形式進行學習,取長補短和共同進步。再則,移動智能學習平臺對學生來說,不再僅僅是單純的學習工具,逐步變成學生英語學習的智能幫手。學生通過移動智能平臺實現英語學習資源的分類和整理,學生可隨時隨地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四、課程思政下高職英語線上線下教學改革的路徑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給高職院校開展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基礎和便利。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平臺,有效擺脫線下教學時間限制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將線上和線下課堂進行有機融合,讓英語碎片化學習成為可能。教師要充分利用雨課堂、學習通和We Learn等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完成線上練習和討論,同時在線下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強化,將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英語教學中。

(一)課前的線上準備工作

任何教學模式的提出和實施,都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院校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需要英語教師對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在課前,教師要把傳統課堂教學中的課件和預習資料上傳到學習平臺,同時教師要對教學單元的主題進行深度挖掘,明確教學單元的課程思政目標,以單元主題為主線,結合行業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等內容,通過各種資源來融入教育內容。例如,對“Relationships”這一章節進行備課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單元主題進行分析,明確單元課程思政目標。教師要通過網絡等搜索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文字和視頻材料,教師也可以自行根據學生實際開發思政教育資源,整理上傳到學習平臺。

在做好相關教學資源準備工作以后,教師需要對教學資源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從而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效開展課程思政教育。

(二)課中的線下教學融入

在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體和知識的學習者,教師變成課堂知識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和小組學習。在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移動終端發起簽到,節省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在線上課前準備的輔助下,教師也不用像傳統課堂那樣進行單詞和語法等知識點的講解,只需要將學生的課前線上學習所反饋的問題進行整理和講解,幫助學生快速解決英語學習中的疑難點,從而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內化和鞏固。

例如,在講解“Relationships”這個單元的時候,教師已經提前在教學平臺上發布了預習材料,學生也進行了相關內容的預習和思考,因此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自由發言。在學生發言結束后,其他學生可以進行提問,教師作最后的點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講解TextA的過程中,通過梳理Second-Child Policy的政策變遷時間線,引導學生分析獨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優缺點,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通過文章學習,對比中西方在家庭觀念方面的差異,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學習Text B的過程中,通過觀看微課和主題討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充分認識到親情在人生中的價值和地位。通過線下課堂的教學引導,學生不僅提高了英語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樹立正確的家庭責任意識,通過課程思政的線上線下融入,促進了英語課程的育人目標的實現。

(三)課后的線上強化學習

在完成線下英語課程教學工作后,教師要根據當前社會熱點,充分利用相關資源,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后的英語練習活動中。如,教師可以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相關內容,將其制作成視頻資源發布在學習平臺上,學生課后在線上平臺學習過程中會受到正確的價值引領。與此同時,教師要做好課后學生線上作業的批改和統計工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程度。在線上學習平臺的輔助下,教師擺脫了傳統作業批改和數據統計的枷鎖,實現了作業批改和數據分析的智能化操作。對于學習中還存在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在線平臺發起私聊,幫助學生分析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輔導,打破了時空的局限。通過課后的線上強化學習,教師可以有效達成英語課程教學目標,從而讓課程思政教育成效最大化。

五、結語

高職院校要立足學生基本情況,遵循大學英語教學規律,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思政教育切入點,借助現代化教學平臺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實現英語課程的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2021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朱文君,崔雪紅,張興華.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探究[J].英語廣場,2022(6):98-100.

[3]陳捷.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研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2(1):58-60,64.

[4]蔣夢菲.融合課程思政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J].英語廣場,2021(36):78-80.

猜你喜歡
線上線下課程思政高職院校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基于AHP方法對線上線下協同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
網絡平臺效應對傳統大型零售企業線上商業模式選擇的作用機理探討
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對我國零售行業O2O模式的分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