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柳詩教學策略例談

2022-05-30 01:38唐曉莉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關鍵詞:教學研究語文教學

唐曉莉

內容摘要:詠柳詩是小學古詩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習詠柳詩要能感知繪景的生動和詠物的妙趣。教學實施要依策而行,吟詠音韻以達涵泳效果,感知畫面以體味情致,激發想象以提升審美。

關鍵詞:語文教學 詠柳詩 教學研究 小學古詩教學

詠柳,最先源于《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是古詩中最美的詩句。詩人詠柳,悲喜各有?;笢乇骸皹洫q如此,人何以堪”,賀知章《詠柳》優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周邦彥深情贊柳:“煙里絲絲弄碧”,詠柳一直是詩人所嗜。在搜韻網檢索,含有“柳”字詩詞多達59311首,僅唐朝就有3391首,柳詩盛行。部編版小學語文詠“柳”詩共8首,分別是:二年級的高鼎《村居》、賀知章《詠柳》和杜甫《絕句》,四年級的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劉禹錫《竹枝詞》,五年級的王之渙《涼州詞》和六年級的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翃《寒食》。詠“柳”詩教學,應從三端努力:吟誦、體味和想象。

一.沉潛涵泳,吟誦音韻

“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尚書·舜典》),詩歌的語言不僅凝練優美,同時還具有音樂性。詩歌魅力有一半藏在聲音里,可從聲律角度來品讀古詩,重在韻腳、聲調和節奏,形成優美旋律,以解詩歌之妙趣。誦讀是學習古詩最基本的策略,溫儒敏指出:要想教好古詩,最好的辦法就是朗讀。

1.讀準字音。一要讀準聲韻。朱熹主張:“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笨辞迤匆舴侥茏x準字音,尤其要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鼻邊音等難區分易出錯的字音。如賀知章《詠柳》“萬條垂下綠絲絳”句,要注意區分“條”與“絳”的讀音。二要讀準聲調。如高鼎《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句,“長”表生長之意,不念“cháng”,念zhǎng。有如“一行白鷺上青天”,“行”表數量,不念“xíng”,念“háng”。三要讀準韻腳。如韓翃《寒食》,“花”“斜”“家”屬平聲麻韻,用現代漢語念為“huā”、“xié”和“jiā”,明顯不是同韻字,唐代“斜”字讀sia(xia),和今天上海話“斜”字讀音一樣。因此,在當時的音韻是和諧的。斜,一般作韻腳,讀作“xiá”,“入竹萬竿斜”、“遠上寒山石徑斜”。

2.讀清節奏。一是平仄相協。有規律的平仄在詩中構成一種抑揚頓挫的鮮明節奏。平仄在詩詞中是交錯的,如王維:“渭城朝雨挹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本渲衅截剖墙惶娉霈F的,似竹節一樣,一節一節而成;句間平仄是對應相反的,形成整飭有力。如晏殊名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鄙暇淦截茷槠狡截曝破狡截?,下句平仄為仄仄平平仄仄平,錯落有致,相映成趣。二是節奏相應。律詩基本句式為五言和七言,可分為兩個較大的節奏單位:五字句可分為二/三、七字句可分為四/三。七言句節奏,杜甫《絕句》屬四一二節奏,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备叨Α洞寰印穼偎亩?、四一二節奏混合,“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p>

3.讀美韻律。其一,讀響韻腳。押韻是將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安排在同一位置上反復出現,使詩歌具有鏗鏘婉轉、流暢回環的韻律美。韻的發音不同,形成的情感也不同,朗讀時要注意隨情讀韻、以聲傳情。一是隨情讀韻。如賀知章的《詠柳》,“高”“絳”“刀”以“ao”為韻腳,押豪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回環往復之美。開口呼發音氣流不受阻,聲音洪亮雄厚,表達詩人愛柳、贊春的喜悅心情。二是以聲傳情。如王之渙《涼州詞》,“間”“天”“關”押韻,韻中介母婉轉,表達委婉,情調悲而不失其壯,成為“唐音”代表。韻腳也暗示著情感,要依韻讀出情致。如《白雪歌》:“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鼻皟删湄坡曌?,撮口呼,暗示著冬的冰雪凝滯;后兩句平聲字,開口呼,預示著春的春暖花開。

其二,吟誦韻律。古詩把聲調四聲分成平、仄兩類,用“—”“|”代表平聲長,仄聲短,除了入聲字,一首詩就可以簡單地標出平仄符號。吟誦原則是“平聲讀長仄聲短,聲調準確音飽滿。入聲短促急收藏,韻字拖音意綿長?!毙W生若按照平聲長音仄聲短促去誦讀,誦讀能變得更加有趣。如白皛老師在《詠柳》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詩句朗朗上口的特點,采用吟誦的方式,來感受到整首詩的感情基調和意境,通過反復誦讀,特別是在標出平仄之后,千古名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兩句中,節奏起伏波動,前半句節奏低沉,多用來表達細膩,悠長地情緒,賀知章筆下的柳樹不是蒼勁有力地柳樹,而是如同少女般婀娜迷人。吟誦時,自然聲音就會變得細膩、悠長,因此可以用吟誦的方法體會出作者的情感,在吟詠之間慢慢體會,慢慢感悟,慢慢再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感受到詩的意境。

二.體味情致,陶冶性情

葉圣陶說:“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痹伭娎L景精妙,要讓學生想象畫面,想象場景。創設情境教學,讓學生融入畫面,通過多媒體的圖片和優美的音樂,帶情入境,體味場景或細節,增強吟詠效果。

1.在畫面中領會情境。教學中,可充分利用音樂與圖畫結合的方式,想象詩的畫面,領略意境。如想象《詠柳》場景:高大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柳葉,柔柔的柳枝從高處垂落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飛舞的綠色絲帶一樣。通過多媒體圖畫結合,呈現畫面,在場景中理解詩的感情。在此基礎上,可以結合繪畫的方式,讓學生拿起畫筆,想象畫面,畫下心中之“柳”,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提高在畫面中領會情境的能力。又如戴建榮教《送元二使安西》,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帶領學生學習詩句的同時,利用詩句呈現的畫面,引導學生感受詩人所處的環境。移情入境,讓學生回憶與好朋友離別時的情感,引發情感共鳴,巧妙引導學生感受詩人的情感,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理解中學古詩。

2.在情境中想象場景。在“柳”詩教學中,根據展現的畫面,能使情境逼真化,學習趣味性增強。如教《涼州詞》,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把作者想要表達的悲憤之情讓學生理解。通過場景再現,將詩中復雜難懂的語句用圖畫展現出來,把詩句描寫的場景變得更加直觀,理解起來更容易,再配合情景音樂來烘托氣氛,給學生一個大的想象空間,學生通過對詩詞的理解,培養出更豐富的情感。

楊曉敏老師在分析情境教學時,通過場景教學法在“柳”詩教學中的應用,把詩句中的景象生動地描繪,組成一幅優美的畫卷,同時可以啟發學生思考,發散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進行豐富的想象活動。楊老師讓小學生在“柳”詩描寫的情景中,陶冶情感去感悟生活的美好,同時不斷提升思想境界,促進學生品格的完善,為以后的全面發展打下厚實的情感基礎。

三.品悟意象,提升審美

王國維說:“文學之事,內足以撼己,外足以感人,意境二者而已?!币饧粗饔^情意,象即客觀物象,意象是融入了人的主觀情意的審美形象?!傲币庀笫俏覈诺湓娫~意象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其內蘊豐富,是離愁別恨的代表,是故鄉愁怨的象征,也是年華易逝的感慨,有時也指象征美女、喻指愛情和借代小人等等。因此,品味詠柳意象,需進行多端思維展開想象。

1.窮形盡相品“柳”形。一是柳姿動人?!傲痹诠糯说脑娋渲杏兄^佳意象,能表達出詩句的美感。如賀知章《詠柳》動人。前兩句狀柳為“碧玉”,美貌動人。描寫柳樹,柳樹不是碧玉,柳枝也不是絲帶,詩人卻偏要說它是,除了形態特征的相似外,更主要的是詩人想借珍貴的物品來寄托珍貴的感情。后兩句摹柳為人情,細膩感人。柳絲柳葉之美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是詩人覺得這么精致的美用毫無心機的大自然來解釋是不夠的,應該是有意裁剪、精心加工的結果,這就是詩人想要表達的審美價值?!安恢本鋼Q話語為疑問,屬轉句之妙,絕句上品,往往在第三句變換為祈使、否定、疑問,或者感嘆,讓學生不僅感受到柳的美,還感受到語言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二是柳色清新。王維《渭城曲》“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綻新,一者春天到來,柳芽吐綠,二者雨后春色更清新,“柳”色之新暗示著“留”客之心,愈是清新,更是傷心。楊柳愁人,“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鄭谷);柳色撩人愁怨,“青青南陌柳如絲,柳色鶯聲晚日遲”(武元衡),“波光迎日動,柳色向人深”(陸游)。三是柳態優雅。蘇軾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痹娧凼侨妰热莸哪埸c,是詩中最精煉最傳神的某個字??邸霸娧邸苯虒W能事半功倍,如高鼎《村居》,“拂堤楊柳醉春煙”寫村中原野上的楊柳,“拂”與“醉”,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枝條柔軟而細長,輕輕地拂掃著堤岸。春日的大地艷陽高照,煙霧迷蒙,微風中楊柳左右搖擺。詩人用了一個“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寫活了楊柳的柔態;寫活了楊柳的神韻。緊扣“醉”字,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萬種風情的柳樹,想象五彩繽紛充滿活力的春天,想象春光明媚之中孩童天真燦爛的笑臉,想象互相追逐放飛風箏的笑聲。

2.悠遠無盡詠“柳”情?!霸娋壡槎_靡”,詠柳詩語言細膩,情感更豐富。一樣的柳卻蘊含著不一樣的情。柳色清新。如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煙柳碧草春正好。柳條無情。如韋莊《臺城》:“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柳條飄拂不解情。前者柳色清新暗示風調雨順生機勃勃的一年之春,滿含希冀與期待;后一首柳枝無奈卻是繁華如夢的感傷,怨柳無情,任朝代變化,依舊翠綠婆娑,仿佛無動于衷地面對一切幻滅的悲哀。柳詩教學的靈魂在于激發情感,挖掘柳詩背后隱藏著的作者濃烈的情感。于楊柳的關切,只不過是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內蘊的一個借口或托辭,“柳”是詩人心情表露的直接載體。柳知曉離愁,李白《勞勞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劉禹錫《楊柳枝詞》:“長安陌上無窮樹,只有垂楊管別離”。柳理解別恨,如《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表達的是作者對邊境士兵苦難生活的同情和對統治者昏庸無道的憤恨之情。玉門關外難折柳,笛聲似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學生通過這首“柳”詩可以理解戰爭的殘酷以及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折柳送別,“留”情無限?!澳昴炅?,灞陵傷別”(李白《憶秦娥》),柳成為了離別的代稱。王維《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最為經典,陽關三疊以吟唱,飲酒相送以壯行,折柳相贈以留別,以柳示“留”表牽掛顯惜別。戴建榮執教《送元二使安西》,以“讀、唱、吟、舞”來理解這首柳詩。先引著學生們有層次地讀:讀通詩句,讀懂詩意,用古詩平仄聲調的規律誦讀;再領著學生深情地唱,和著古曲《陽關三疊》的旋律唱詩;然后與學生一同水到渠成地吟詩,半讀半唱,讀唱聯合,如癡如醉表達古詩特有的音韻美;最后,“言之不足,舞之蹈之”,在吟誦的同時又通過形體語言再現詩的意境,抒發情感。如此激情飛揚的教學課堂,把孩子學習古詩的踴躍性極大的調動起來,思維被激活,想象之門被開啟,個性情感被喚醒,讓學生在充滿情趣的吟詠中,既讀懂了詩句,又充分地感受到依依難舍的惜別之情。

3.遺貌取神品“柳”韻。詠柳,詩人未太追求細致刻畫,工巧形似,很多時候重在描繪“柳”的神態,表現“柳”的內在精神和神韻情趣。詩人詠柳,只在乎自己剎那間所感受的景致氣象,有點中國寫意畫味道,追求“氣韻生動”不求形似,遺貌取神。詠柳情致各異,“柳”詩情趣不一。柳有身份,如韓翃《寒食》?!坝?,雖是普通柳樹,卻因載種皇家院落而成“御柳”,非柳使然而是人為分別,柳樹冷眼旁觀“中官走馬傳燭”,等級森嚴,純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绷星槿?,如劉禹錫《竹枝詞》和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皸盍嗲嘟健?,楊柳不管愛情,只顧自己青綠,“道是無情卻有情”,有心之人即能聽懂《竹枝詞》;“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點贊張籍,是“春草”非“煙柳”,為比德之語,是對張籍清新詩風的贊譽。柳愛憎分明。王之渙《涼州詞》有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楊柳寓情深。一者,指《楊柳枝》曲調,其音凄苦,聽之令人黯然。一者,實指楊柳,楊柳何苦被怨恨,楊柳也似情感分明,替人受“淚”,也寫出了邊塞的凄苦,所以,明代楊慎《升庵詩話》說:“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币彩怯械览淼?。

參考文獻

[1]崔增亮.小學古詩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應曉琴.詩韻律之美[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4.

[3]王崧舟.美在此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4]孫紹振.名作細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楊曉敏.情境教學法在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2016(3).

[6]白皛.古詩吟誦教學法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2(7).

項目:湖北省教育學會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2020年課題項目“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古詩分類教學研究”(編號:HBJSJY2020-075)

(作者單位:湖北省松滋市新江口小學)

猜你喜歡
教學研究語文教學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交替傳譯中聽記平衡教學研究
中職高考與教學研究
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