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翻轉課堂在思政課程中的應用“限度”

2022-05-30 10:48陳風華
新課程·上旬 2022年31期
關鍵詞:思政課程限度翻轉課堂

摘 要:思政課程在運用翻轉課堂時要“適度”,即適應思政課程獨特的價值內涵:鮮明的政治方向、科學的思想意識以及合理的價值導向。為此,廣大思政教師在應用翻轉課堂時,要注意幾個事項:一要嚴格審查課前學生的自學視頻,保證政治方向的正確性;二要特別注意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和情感交流,凸顯教學過程的思想性;三要自覺利用課余加強課后價值引導,鞏固學生的思想認識成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思政課程;應用;限度

隨著教改和課改的深入發展,翻轉課堂在各個學段以及各個學科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各種課程教學開始運用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教育實務中,不少思政課程的教師也照貓畫虎地將翻轉課堂搬到思政課教學中。然而,翻轉課堂不能簡單地運用到思政課的教學中,而要建立在教師對教學方式以及課程特點的深刻理解之上。因此,為了避免翻轉課堂在思政課程中的濫用,我們必須思考三個問題:翻轉課堂的適用性在何處?翻轉課堂應用在思政課程中的限度在哪里?教師該如何把握這個“度”?上述問題關系著翻轉課堂在思政課程中運用的成效。

一、思政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需改進

傳統的思政課教學中,學校和教師理念滯后、教材內容陳舊貧乏、課堂規模過大等因素導致大多數思政課教學模式單一、枯燥,普遍存在著教師照本宣科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灌輸的現象,一本書、一張嘴、一個課件,教師教得沒勁,學生學得無趣,思政課應有的育人功能無法實現。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政課教師缺乏激情,創新性教學動力不足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應當教授給學生專業知識,也負責將各種人生道理傳遞給學生,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但現實情況是,不少思政課教師越來越“佛系”,不想管、不愿管,把立德樹人拋諸腦后?!叭绻處煻紲厝帷鹣?,不敢管不愿管,恐怕難以維持正常教育秩序,實施有效教學,難以把行為走偏的‘熊孩子拉回正軌,培養各類社會有用人才更會成為一句空話?!鹣邓枷胍矔跓o意中傳導給青少年學生,讓他們不思進取。導致這種狀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盵1]

第一,學校沒有真正重視思政課教學,沒有真正把思政課作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有的學校甚至隨意壓縮思政課課時、授課教師人數,思政課教師在獲得科研項目、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等方面也被邊緣化,致使思政課教師教學積極性受挫,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豐富授課內容,改進教學方式。

第二,社會對教師苛責,導致思政課教師不敢矯正學生的不正確言行,缺乏正能量傳遞,引領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動力。思政課教師稍有讓人不滿意的言行,就會引來社會輿論的無限聯想和瘋狂吐槽,引來學生甚至家長不理智的“糾纏”,招致學校甚至有關部門的嚴厲追責,使他們慢慢地變得心灰意冷、謹小慎微,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聞不問。

第三,不科學、不合理的教學評價促使思政課教師出于自身利益,不僅不會對學生嚴格要求,甚至為了不被學生在評教時打低分而迎合、遷就學生,有的甚至底線失守,被學生所左右。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評估機制也存在不科學、不合理之處。其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學生評教主客體雙方易帶情感色彩,導致學生評教結果失真;學生評教沒有體現優勝劣汰的公平原則,導致學生評教活動流于形式”[2]。

(二)思政課教材內容不鮮活,教材版式單一呆板

《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建設……國家統一開設的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全部由國家教材委員會組織統編統審統用……[3]因此,思政課教材必須圍繞國家和教育部指定的教材和教學大綱,以確定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為主。盡管明確了應在教材中及時融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經驗、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最新研究進展[4],注重提升思政課教材的政治性、時代性、科學性、可讀性[5],但對社會熱點問題關注不夠,最新的一些理論研究成果和國家政治時事的宣傳講解、討論研究也不夠及時、深入,在傳遞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也比較薄弱,不夠堅定。另外,在版式上,高校思政課教材一直以來主要出版的是傳統的紙質教材,盡管其修訂頻率已經相對較高,但是它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學科知識以及信息的承載量等畢竟有限并難免滯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的反映不能做到及時充分跟進和更新……[6]

(三)思政課課堂規模大,教學模式單一

除了中小學,大多數學校思政課普遍實行合班教學,甚至采取不同專業合并教學,100至300名學生擠在桌椅固定的空間,教師基本上是單向地照本宣科地灌輸,即便是普遍應用、操作簡單的PPT展示,教室中后位置的學生由于距離原因也無法看清;師生互動的多向交流討論更是難以開展;來自不同專業、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等差異性較大,課堂管理難以落實。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思政課的教學質量,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聽課,要么沉睡,要么玩電子產品,要么看其他課程的書籍等。盡管近些年來思政課在嘗試各種翻轉課堂、體驗式教學、互動式課堂等,但普遍存在的各種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

二、翻轉課堂的內涵及其適用性問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將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上課”和“作業”進行顛倒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知識傳授這一環節從教室搬到了學生家中,由學生自主完成,而在課堂上集中解決學生的知識消化問題,從而幫助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課上知識傳授、課后知識消化的模式,將學生自學、問題探究、小組討論、小組展示等多種教學方式融為一體,是一種混合式的教學方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分為課前和課中兩個部分。在課前階段,學生自主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后進行針對性的課前練習,提前熟悉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在課中階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課堂展示、教師答疑等環節來針對性地解決各自的問題,從而達到內化知識的目的。

從翻轉課堂的運行模式可以看出,這種教學模式對于知識性很強的理工類學科課程適用效果顯著。事實上,翻轉課堂本就產生于理工科教學過程。2007年,美國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將自制的教學視頻發布到網上幫助缺席的學生補課,并讓缺席的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結果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后面逐步運用到其他理工學科課程中,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而對于人文學科,翻轉課堂一直存在著適用疑慮。一些學者指出,在文科類課程中,如政治、歷史、語文等人文類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會涉及多學科的內容,而且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溝通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7]因此,思政課程在運用翻轉課堂時不能嚴格照搬翻轉課堂的運轉程序,要將思政課程自身的特點融入翻轉課堂的應用中,保證思政課程能夠發揮真正的育人效果。

三、思政課程的價值內涵決定著翻轉課堂應用的“限度”

思政課程不僅有著學科屬性上的差別,還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內涵。從中學思政課程標準中可以看到,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是中學思政課程的根本指導思想。其中,政治認同就是要擁護黨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和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主要回答了“為誰培養人”和“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茖W精神就是要培養馬克思主義科學精神,自覺地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躬行實踐,幫助中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這主要回答了“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想政治理論課起著基礎保障作用。[8]從中可以看出,思政課程有它獨特的價值內涵,集中表現為鮮明的政治方向、科學的思想意識以及合理的價值導向。翻轉課堂的使用要緊緊把握思政課程的內涵價值,這是翻轉課堂之于思政課程的“度”。唯有如此,翻轉課堂才能在思政課程中真正發揮效用。

四、在思政課程中“適度”應用翻轉課堂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實現思政課程的教育目標,翻轉課堂要不斷地適應思政課程獨特的價值內涵。為此,廣大思政教師在運用翻轉課堂的過程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要嚴格審查課前學生的自學視頻,保證政治方向的正確性

翻轉課堂之所以稱之為“翻轉”,就是因為將傳統的“課堂”和“作業”顛倒了,學生在課前的“作業”做得怎么樣直接關系著翻轉課堂的成效。對于思政課程而言,學校和教師一定要仔細篩查學生的課前自學視頻,一定要確保學生課前自學視頻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9]從中可以看到,思政課程必須注重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和思想意識認同。因此,學生課前的自學視頻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現實的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節約時間,對學生的自學沒有引起重視,草草地尋找幾個相關視頻塞給學生,根本沒有檢查自學視頻的質量。由于教師沒有仔細審查學生的自學視頻,這不僅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違背了思政課程的價值訴求,這無疑增加了思政課的枯燥性。

(二)要特別注意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和情感交流,凸顯教學過程的思想性

在運用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有一個基本意識,那就是翻轉課堂作為思政教學的載體,它發揮的只是工具意義,而思政課程的思想屬性仍需要教師自己把握?!霸诜D課堂積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過程中,有的教師沒有把握好翻轉課堂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辯證關系,沒有理解翻轉課堂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意義與助推價值,模仿式地塑造翻轉課堂的新形勢,一味地迎合學生的‘新鮮需求,從而忽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和價值塑造?!盵10]中學的思政課也極易出現類似問題,究其原因就是教師未能認識到師生互動以及情感交流的重要性。思政課程的價值塑造和思想引領更多地需要通過課中的師生互動和情感交流實現。在師生互動中,教師和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師生之間更容易進入深層思維狀態,這樣才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教師在解答學生的疑惑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在傳達教師自身對教學知識的情感態度,并且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朝著教師的理解方向發展,而這個過程必須通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實現,然后才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對于思政課而言,接受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樹立共產主義信仰是思政課的核心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思想交鋒,通過師生間的“移情”“共鳴”來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導和情感接受。通過課中的師生互動和情感交流,學生才更容易接受思政課所蘊含的思想意識形態,更容易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要自覺利用課余加強課后價值引導,鞏固學生的思想認識成果

中職生正處于未成熟狀態,對事物價值的認識具有模糊性、暫時性和片面性,所以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具有重復性。這不僅是由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決定的,也是思政課程本身的訴求。思政課程不在于追求形式上的創新,而是注重效能,應當更多地專注其內涵發展。思政課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的觀念和意識進行塑造,保證學生的思想意識與國家的思想意識一致,這是一種價值引領。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多元文化的時代背景要求教師把握思想主線,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意識引領。因此,第一時間搶占學生的思想空地對于思政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余跟學生一起學習黨和國家關于思政課程重要文件的精神,了解先進模范人物事跡,撰寫相關學習感悟,開展相關主題班會等,通過一系列的引導活動幫助學生鞏固已有的認識成果。

參考文獻:

[1]陳立武.警惕教師“佛系”傾向[J].中國教師報,2021-06-09.

[2]李偉娟.高校學生評教的利弊分析及其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

[3][4][5]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胡衛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形態教材建設的探索與思考: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輔導用書編寫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8).

[7]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4):46-51.

[8]王學儉,許斯諾.“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的戰略意義、力量來源、基本要求和實踐舉措[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4):15-24.

[9]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EB/OL].(2019-03-18)[2022-07-24].http://news.cctv.com/2019/03/18/ARTINv91EXwKxYAdhFpdzJUL190318.shtml.

[10]趙亮,周松.高校思政課翻轉課堂的應用問題及其對策[J].廣西社會科學,2020(11):185-188.

作者簡介:陳風華(1979—),男,土家族,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思政課程限度翻轉課堂
對高校思政課程創新的探索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論正當防衛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咳停合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建立與驗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