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礪前行的青年水電科技工作者

2022-05-30 10:48
科研成果與傳播 2022年2期
關鍵詞:水文動態衛星

在2022—2024年度北京市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中,北京水力發電工程學會舉薦培養了3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們以青春之我在科技報國的道路上奮斗不息。

把解決實踐需求作為創新的原動力

當前,我國正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大規模的城鎮化對水文循環產生了重要影響,加之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國城市水問題和城市化的水文效應日益突出,城市極端暴雨洪澇災害、城市缺水、城市水生態退化等問題日益突出。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中國水利學會城市水利專委會青年委員梅超博士一直堅持圍繞城市化導致的水問題開展研究,與團隊一起取得了城市智慧水務系統和海綿城市系統構建模式等多項成果,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城市水問題治理實踐,先后服務于東營市智慧水務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水系統建設等。

在東營市智慧水務系統建設中,針對城市防汛排澇監測、預警、預報與調度的實際問題,梅超和團隊一起突破了城市積水監測不穩 定的技術難題,通過積水監測設備改進和監測數據清洗等多種方式,實現了多源積水監測數據的穩定匯集,支撐了城市智慧水務大數據中心建設,相關成果獲得發明專利3項。針對城市防汛排澇調度指揮自動化程度不高,人員、物資和工程等多要素調度不協調的問題,和團隊一起提出了“以事件為中心的城市洪澇智慧調度模式”,以監測和模擬等作為洪澇事件預警的來源,通過自動化生成防汛調度方案,支撐城市防汛會商研判,實現對城市洪澇事件進行全過程管控。梅超作為技術支撐人員,現場駐場開展城市智慧水務建設超過200天,服務城市防汛排澇會商10余次。相關成果獲得了第九屆中國水利信息化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并被推薦為山東省新型智慧城市省級優秀案例。

在北京大興機場海綿系統建設和評估中,梅超和團隊一起參與了機場海綿系統構建和評估,提出了海綿機場系統構建模式,多次赴現場開展監測、踏勘和調研,結合數據監測、數值模擬和技術分析,系統評估了機場海綿體系的運行現狀,為進一步提升機場海綿體系運維有效性、科學性提供了技術支撐。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是國家對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要求,作為一名科研和生產一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梅超始終堅持把解決實踐需求作為創新的原動力,從實踐中發現研究問題,通過創新研究又把研究成果服務于解決實際問題。面向未來,努力通過科技創新,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為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一份力量,是梅超始終追求的方向。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遙感水文追夢人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楊媛博士長期從事遙感水文、陸面水文模擬、氣候變化等多領域交叉研究。圍繞衛星降水,創新性地提出了將衛星降水產品應用到傳統的最大可能降水統計估算中,為缺少觀測資料但同時強降水、洪水災害頻發的流域提供了點面結合的最大可能降水估算結果,更有利于該地區的水利工程設計和防洪預警;研發了基于動態貝葉斯算法的多源衛星融合算法,考慮不同衛星降水產品的誤差特性和觀測優勢,進而提高了衛星降水產品的質量,生產了青藏高原、重點流域以及全國的多尺度多源融合降水產品,為下游水文水資源的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撐。

圍繞陸面水文模擬,提出了一種適用于大尺度高分辨率模型的參數率定方法,優化了參數空間分布,有效改善了模型模擬效果,同時也為缺少或者無資料地區的模型研究提供了可能;構建了全球徑流動態高分辨率模擬系統,實現了對全球百萬條河流長時間序列小時尺度徑流高精度模擬,彌補了無資料地區觀測較少的缺憾,為后續水資源災害風險以及遙感衛星研究提供技術支撐;研制了全球小時洪水事件數據集,揭示了洪水多發區和多發時段,對全球防洪減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該數據集受到了眾多科技工作者的關注,被用于洪水物理機制、城市洪水風險、清潔能源與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研究。

圍繞衛星徑流,針對即將發射的第一顆地表水觀測衛星SWOT,提出了一種衛星徑流反演算法,充分結合模型模擬結果和衛星觀測數據,反演全球流域時空連續的徑流序列,為后續該衛星的四級產品研發以及全球徑流遙感觀測提供了技術支撐。

2020年入職三峽集團以來,結合集團業務需求,進一步開展遙感水文應用研究,建立和集團業務緊密相關的遙感水文數據庫及查詢平臺,總結編寫《遙感水文數據應用技術指南》企業標準,利用“遙感+”模型,開展水電工程生態效益綜合評估、少資料流域氣象水文數據構建、流域徑流模擬預報等工作,助力集團的水電開發、梯級水庫調度運行、生態大保護業務。

仰望星空,解讀浩瀚太空中的眾多衛星數據;腳踏實地,立足于陸面水文過程,楊媛始終帶著滿腔熱情,用心做事,努力追逐著自己的遙感水文夢想。

新型電力系統高性能動態仿真技術探路者

新型電力系統高性能動態仿真技術是一種面對新型電力系統的創新性仿真技術,主要解決新型電力系統中直流輸電工程及電力電子化設備對復雜拓撲結構、精細化響應過程以及快速仿真速度的需求,可以克服傳統電力系統仿真面臨的仿真模型不全面、數值算法不精確的困境。新型電力系統高性能動態仿真技術需要著重開展高性能數值仿真算法及復雜設備仿真模型的研究。

在仿真數值算法方面,為滿足高性能電力系統動態仿真計算的需求,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仿真中心高級工程師戴漢揚博士研究了具備A穩定特性的高階收斂精度的電力系統動態仿真譜虧損校正積分算法(Spectral Deferred Correction, SDC),并在電力系統全過程動態仿真軟件PSD-FDS中開發實現。他提出的算法能夠進行高精度動態仿真分析,收斂精度高達(10-8),計算結果準確可靠。

在新型電力系統的仿真建模與分析方面,他結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QI專項《特高壓交直流混聯大電網運行關鍵技術標準研究》及多項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參與了13次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大型水電站、火電廠以及新能源發電基地的仿真建模工作。作為主要研究人員,戴漢揚基于PSD-BPA程序構建了LCC-VSC-HVDC多端混合直流機電暫態仿真模型,填補了我國多端混合直流仿真模型的空白,在白鶴灘、祿高肇、烏東德直流輸電工程的規劃、調度方式計算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此外,他構建了電化學儲能電站的機電暫態及中長期動態仿真模型,并在PSD-BPA及PSD-FDS中開發實現,為新型電力系統開展儲能電站參與電網調控功能的仿真分析與科學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仿真分析工具。

戴漢揚主持國家電網公司重大科技項目1項,參與研究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等10余項,編制國家標準3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項,入選北京市科協2022—2024年度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發表SCI/EI論文12篇,獲得授權、受理發明專利14項,撰寫電力系統專著1部。面對新型電力系統帶來的重大挑戰和技術需求,戴漢揚將攜手研究團隊,突破傳統仿真技術的瓶頸,為新型電力系統探索、構建準確可靠、高效實用的新一代高性能動態仿真技術。

猜你喜歡
水文動態衛星
國內動態
國內動態
國內動態
miniSAR遙感衛星
繼往開來 守正創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質勘查院
水文
水文水資源管理
動態
靜止衛星派
水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