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地域文化主題的眼鏡盒敘事設計研究

2022-05-30 01:14孫家琪萬萱
設計 2022年16期
關鍵詞:材質眼鏡消費者

孫家琪 萬萱

關鍵詞:地域文化 眼鏡盒 敘事設計 眼鏡盒敘事 文創產品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2)08-0116-04

引言

國家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實現其快速騰飛。地域文化是中國珍視的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同時市場對地域文化主題眼鏡盒的需求日益增加。眼鏡盒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其設計不僅需要從審美上考慮,更需要考慮為消費者創造一種情感體驗,這是為消費者服務,也在推動設計行業以及文創產品市場的發展。

一、概念的釋義敘事設計:

敘事原本是文學理論上的一個詞匯,屬于敘述學的范疇。荷蘭學者米克巴爾提出“敘述學是關于敘述,敘述文本,形象,事件,以及講述故事的文化產品的理論”。而正是這種最初的概念成為了后來敘事研究逐漸擴展到非文學等各個領域的基礎,包括心理學,文化,藝術等研究,并且已經完全超越了語言與文字,成為人們傳遞情感的一種工具。

地域文化:由于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特別是在交通運輸條件不便的情況下,不同的地域所產生的文化上的差異很難消逝,會長期保存,于是形成不同的文化。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

二、對國內市場現狀的調查

目前國內線下實體店包括大光明眼鏡,寶島眼鏡,精明眼鏡等。經過調研發現,眼鏡店著重于眼鏡本身的設計以及使用,關于眼鏡盒并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沒有將眼鏡與眼鏡盒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設計的意識。其中材質大多是鐵質和PVC塑料眼鏡盒,開啟方式為翻蓋式,扁平型,盒子表面上有卡通圖案或是純色。

在網購平臺上,眼鏡盒的圖案以及結構的設計更加的多元化。悅動紫禁眼鏡盒是故宮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其設計靈感來源于《朱瞻基行樂圖》,設計者提取畫面中射箭、蹴鞠、馬球、捶丸、投壺五種運動,對歷史原貌進行真實而概括的描繪,場面宏大不乏生動細節。用戶在翻開眼鏡蓋的過程中,圖案從拉弓射箭到箭在靶心,寓意為百發百中,體現出使用過程中的互動性;“本人不在”,“游春去啦”的文字又為眼鏡盒增添了趣味性,如圖1。

在網購平臺上,筆者根據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后的評價中得出,目前眼鏡盒在包裝的基本功能,即保護功能上基本達到了消費者的需求。其中便攜功能和創意是最受關注的部分,同時消費者也十分看重眼鏡,眼鏡盒,眼鏡布三者為一體的整體效果以及使用過程中的感受,如圖2。

筆者針對用戶對目前眼鏡盒的需求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問卷接受調查的人群80.61%在18—30歲之間,81.82%的消費者會在眼鏡專賣店購買眼鏡盒,而只有15.91%的消費者會在旅游景點相關商店購買。以下表格是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對眼鏡盒的設計偏好,如表1。

三、國內眼鏡盒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認為目前市面上眼鏡盒最大的缺點是圖案不夠好看,其次是趣味性不足。目前地域文化主題的眼鏡盒存在但不是特別多,且在設計方面做的還不夠,有很多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具體總結為以下三點:

(一)文化傳遞弱。許多眼鏡盒選取的表達點不能很好地代表當地的地域文化,文化的創意不夠明顯,或者只是簡單地對已有的圖片進行復制粘貼,沒有再設計的痕跡,使得消費者對眼鏡盒的文化性沒有更多的期待值,無法吸引消費者。

(二)整體聯系弱。目前市面上的眼鏡盒大多只考慮到眼鏡盒本身的設計,而忽略了設計眼鏡盒和眼鏡布放置在一起的整體效果,以及將眼鏡放入眼鏡盒之后,結合眼鏡布三者最終的呈現效果。

(三)行為體驗弱。在單純地滿足消費者的視覺體驗,即對眼鏡盒表面圖案的期待之外,更好的行為體驗也是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眼鏡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會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避免產品同質化。

四、地域文化主題的眼鏡盒設計的研究價值

通過調查了解到,市場上大部分的眼鏡盒設計感不足,而在地域文化的基礎上,這些眼鏡盒并不能很好地傳遞其中的文化內涵,形式單一,并沒有從整體上來進行設計,同時在行為體驗上沒有滿足消費者更高的需求,目前,消費者不僅注重眼鏡盒的圖案是否美觀,更加注重眼鏡盒所賦予的精神層面的內容,69.39%的消費者都更加期待“故事性” 的眼鏡盒。因此,通過設計的方式在眼鏡盒上講述地域文化的故事,毫無疑問成為目前眼鏡盒市場新的方向,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刺激文創產品市場,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五、基于地域文化主題的眼鏡盒敘事設計方法

首先要針對地域文化的不同元素特征,如服飾、飲食、建筑、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挖掘符號化語言,并將其進行解構重組,構建所要傳達的文化故事,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由“物”到“事件”,從眼鏡盒的形態表現到使用眼鏡盒的動態體驗,進行眼鏡盒的設計表達,最終得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設計出能夠讓用戶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眼鏡盒。

(一)托物敘事,營造感官世界

托物敘事是指以“物”的角度來講故事,這是一個靜態的過程。此過程的首要焦點在于眼鏡盒的表面圖案的設計,通過插畫、抽象圖形等方式將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結合起來,帶給消費者不同的文化感受,以此來解決地域文化主題眼鏡盒目前存在的文化傳遞的問題。其次,從眼鏡盒的形態,色彩和材質出發,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1.從眼鏡盒的形態變化敘事

眼鏡盒的形態要在基本的保護功能前提下,隨形轉換,將功能特性和形態特性進行結合。觸發消費者由于日常生活的習慣而留下的潛意識,消費者能在潛意識中正確使用眼鏡盒,從而保證敘事的完整性。在滿足功能的條件下,形態變化會引發消費者的聯想,形成情景,達到敘事的目的。

利用產品的形態變化來傳遞文化不乏許多優秀的設計作品。小乾隆茶器系列由神話言品牌的設計師創作,設計師以“乾隆造型+茶具功能”為創意來源,上方茶蓋和乾隆的帽子結合,下方茶壺與乾隆的衣服結合,茶壺形態通過擬人化的設計達到人與茶具的完美融合,將歷史文化融入了現代時尚生活之中,獲得了消費者的一致肯定。此系列茶器在2014—2015年獲得了“Good Design Award”國際大獎和“臺灣精品獎”,如圖3。

同樣,云耕也是完美利用產品形態的設計作品之一,由SerenaMin產品設計師及團隊成員共同設計完成。此款燈具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的農耕文化,提取梯田的意象,在燈罩的形態上完美融合,靈活的設計形態超出功能的層面,給人一種前衛、高級的視覺感受,如圖4。

2.從眼鏡盒的色彩表現敘事

不同色彩反映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少數民族則是典型的例子,各民族服飾以及各類用具的標志性色彩代表著少數民族長時間沉淀下來的歷史文化,也是精神財富,不同民族的文化風俗存在差異,其對待色彩的偏好也就不同。比如,壯族的服飾主要以紅、黑、藍為主,壯族有著以黑為貴的審美價值,而在漢族則忌諱在婚嫁、節日中使用黑色。[1]因此,在選取色彩的時候也要注意尊重當地文化,避免碰觸忌諱。同時不同色彩也會影響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存在差異。從調查問卷中得出,僅針對眼鏡盒,45歲以上的人群大都喜歡深沉穩重,灰度較高的色彩,而18—45歲的人群則更加偏好清新淡雅的色彩。

3.從眼鏡盒的材質角度敘事

選擇合適的材質會帶給消費者良好的體驗,材質的選擇至關重要。在目前眼鏡盒市場上,材質多種多樣,包括塑料、鐵質、鋁制、皮質、木質、紙質等,其優缺點以及選用的場合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筆者通過網絡調研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將眼鏡盒材質的優缺點總結如表2:

材質帶給消費者的感受基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潛意識的體驗。比如,木制品會讓我們聯想到大自然中的樹木,甚至是鉆木取火,所以木材會給人更加親切自然以及溫暖的感覺;而鐵質、鋁制是經過人類加工產生,其溫度,軟硬,粗糙程度都給人不一樣的觸感,雖然脫離自然,但卻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給人一種高級又現代的感覺。

在選擇材質進行敘事時,除了考慮單一材質,也可異質結合。利用不同材質帶給人的感受,巧妙的結合或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陶與木或竹的混搭,在日常比較多見,以此雅韻茶盤為例,陶質部分用仿石釉燒出特殊顆粒的表面質感,黑色呈現內斂沉靜的禪風,竹質部分采用高溫高壓的拼竹工藝,將陶與竹兩者材質有機結合,呈現優雅,獨具韻味的中國風,從材質的角度完美體現中國茶文化,如圖5。

(二)以情敘事,創造精神空間以情敘事是指

以“事件”的角度來講故事,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消費者從拿到眼鏡盒,打開眼鏡盒,取出眼鏡(或放入眼鏡),關閉眼鏡盒,整個動態的過程都可以帶給使用者不同的感受,將消費者納入整個故事之中,使其成為控制故事的一員,隨著消費者不同的行為操作,故事的呈現形成差異化,由此與消費者形成互動,趣味性增強,也就達到了精神上的愉悅,通過“事件”解決眼鏡盒目前存在的行為體驗的問題。

消費者拿到眼鏡盒時,第一步是觀察其外部設計,設計師可在眼鏡盒的不同面或是角度設計展示不同的場景。在打開眼鏡盒這一操作過程中,眼鏡盒內部與外部可形成聯動性。比如,外殼上的圖案延伸到內部,形成空間的聯系,或是內外存在幾個獨立卻又相關聯的故事,類似于續集,讓消費者自己來發現并探索其中的奧秘??紤]取出眼鏡(或放入眼鏡)這一過程,眼鏡盒內部可設計將眼鏡融入情景化的圖案之中,在加入眼鏡之后,呈現另一個不同的場景,重點把握眼鏡盒在使用時和未使用時故事呈現的差異性。使用完畢,關閉眼鏡盒,回到最初的場景之中。

眼鏡盒和眼鏡布一般是配套產生的,除去用眼鏡盒來講故事,眼鏡布的設計也至關重要。設計要從整體出發,考慮眼鏡,眼鏡盒,眼鏡布三者之間相互配合,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解決整體聯系的問題。為創造“事件”,設計師要以文學領域的敘事理論為基礎,從起因,經過,結果三者出發,利用順敘,插敘,倒敘等手法,為消費者呈現一個完整且動態化的故事。

(三)方法使用過程

首先,設計師應該從各個渠道了解目標用戶對眼鏡盒的需求,包括網絡問卷,線下調研等方式,確定用戶的喜好,然后了解需要進行傳播和弘揚的地域文化,對其進行符號元素的拆解,將相關聯或重要的元素進行重組,搭建想要向用戶傳遞的故事,設計過程中采用眼鏡盒的敘事設計方法:托物敘事和以情敘事進行呈現,最后設計的眼鏡盒滿足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用戶也能感受到設計師想要傳遞的地域文化,如圖6。

六、眼鏡盒設計實踐應用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增加。筆者以四川省成都市的地域文化為基礎,針對目前市面上眼鏡盒存在的問題,將結合上文提出的基于地域文化主題的眼鏡盒敘事設計方法進行設計實踐。

(一)提取地域文化符號元素:成都市的符號元素非常多,從動物,建筑,美食,歷史,名著等都可以提取出有用的設計元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作為中國國寶的大熊貓,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川劇,以及獨具特色的四川火鍋,它們無疑成為成都市的文化名片。除此之外,成都也擁有著獨特的生活氣息,包括頗具生活化的茶館,麻將和寬窄巷子等。

(二)發掘特色構建生動故事:這一過程是將選取的元素進行解構重組,構建故事。筆者旨在模仿成都市民悠閑自在的生活場景,傳遞成都市的文化特色,因此,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大熊貓作為主要人物形象,川劇以及麻將作為成都市民熱愛的休閑活動,對其場景進行真實而概括的描繪,構建出成都市民圍坐打麻將,欣賞川劇的故事,營造其樂融融的氛圍,頗具感染力。

(三)托物敘事,營造感官世界:接著,將此故事利用其設計方法輸出運用到眼鏡盒上。此方法焦點于圖案的設計,通過插畫的方式將寬窄巷子和茶館不同的場景融入同一畫面之中,其中大熊貓是主視覺元素,并做了擬人化的處理,不同的大熊貓有著不同的角色,在選取的場景之中變臉,吐火,打麻將,賣糖葫蘆等,不同角色的大熊貓表情和姿態也是做出了不同的設計,比如在打麻將的時候,有手舉麻將馬上胡牌的興奮神情,也有開心瞇眼的看客,在舞臺上,有認真表演的川劇演員,也有在一旁圍觀看戲的賣糖葫蘆的商販,將其駝背踹手的狀態生動展現,這些成都市民休閑熱鬧的生活場景分別在眼鏡盒的不同面進行展示。其次,在形態,色彩和材質上做了不同的考量。

1.形態設計。眼鏡盒的造型在形態上選取了三棱柱的造型,在達到保護眼鏡的功能外,可當作手機支架使用,采用可折疊的結構,隨形轉換,同時隔斷出 “切面換景”的視覺效果,面對不同切面體會不同的故事,不使用時可進行折疊,便于收納,易于攜帶。

2.色彩設計。色彩上以粉色和灰色為主,低飽和度顏色輔以明亮活潑的色彩,它給人親和溫暖的感受,色彩上的平衡感和跳躍感符合成都熱鬧愉快的生活氛圍。畫面細節部分點綴有橙色,綠色,藍色以及黃色,這些顏色飽和度較高,賦予產品生機和活力,展現成都大熊貓可愛、活潑、熱情的基調。

3.材質設計。眼鏡盒在材質上選擇了PU超細纖維,手感舒適細膩,且利用其防水抗摔并輕便的特點,提高了眼鏡盒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結合數碼印花的工藝,印刷清晰,十字壓紋使得眼鏡盒更具有品質感,結實的外殼結構和絨布內襯則更有利于保護眼鏡。如圖6。

(四)以情敘事,創造精神空間

消費者首先觀察眼鏡盒的不同面,一面是在小巷中圍坐打麻將的市民,旁邊茶館的旗子和銀杏葉緩緩飄動,一面是市民圍坐在熱鬧的戲臺下觀看川劇表演,旁邊站著同樣被表演吸引的糖葫蘆商販。作為“事件”而言,動態的過程以眼鏡盒的開啟方式為準,其打開方式為翻蓋式,在打開眼鏡盒這一操作過程中,翻蓋處的設計作為亮點,眼鏡盒外部是戲臺上一個川劇演員準備吐火的姿態,外部即開蓋后就是吐火之后的狀態,將眼鏡盒蓋子上的圖案延伸到內部,形成了空間上的聯系,有一種故事還在進行之中的感覺,且形成了故事差異化,消費者可以控制此故事的發展進度,參與其中,在使用過程中體會樂趣。

同樣,針對整體聯系的問題這一點上,眼鏡盒和眼鏡布進行了配套設計。在此眼鏡布的設計中,筆者將打麻將和川劇表演的場景融為一體,并在場景中加入“搓麻將”和“川劇”的氣泡,仿佛是場景中的角色活了過來,身臨其境,在與消費者對話,嘩啦啦的麻將聲,熱鬧的看戲鼓掌聲,巧妙地運用四川方言讓整個場景更加的生動形象,氛圍感十足。

配套的眼鏡盒和眼鏡布,從整體出發,考慮了眼鏡,眼鏡盒,眼鏡布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體現了整體性的這一作用,解決了整體聯系弱的問題。

最終呈現的眼鏡盒滿足了用戶的需求,解決了目前市面上眼鏡盒文化傳遞弱,整體聯系弱和行為體驗弱的問題,消費者可以在此眼鏡盒之中,從托物敘事和以情敘事兩個方面感受到成都的地域文化,仿佛身臨其境,在滿足用戶對眼鏡盒的基本需求之上達到了宣傳成都市文化的目的。

結論

在這個迅速發展的時代,千篇一律,毫無新穎性的設計已經無法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從本質上來講,深挖文化內涵,讓作品充滿“靈魂”,并有意識的去探討人、物、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才是設計師們應該追求的方向?;诘赜蛭幕臄⑹略O計,是用敘事的方法來講地域文化,敘事設計的特點是動態的,聯系的,多元的。本文利用眼鏡盒作為載體,從“物”和“事件”兩個角度來敘事,環環相扣,系統地總結了基于地域文化主題的眼鏡盒敘事設計方法的使用過程,將此方法運用于市場上的設計作品之中,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秀和有趣的作品,最終在傳播優秀地域文化的同時,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體驗,提升品牌價值,促進文創產品市場的發展。

猜你喜歡
材質眼鏡消費者
眼鏡布不是用來擦眼鏡的
消費者網上購物六注意
眼鏡知識知多少
衣服材質大揭秘
眼鏡為什么打了折還那么貴
知識付費消費者
都是眼鏡惹的禍
悄悄偷走消費者的創意
悄悄偷走消費者的創意
外套之材質對比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