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護理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療效分析

2022-05-30 06:08孔懌文萬銀珠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2年13期
關鍵詞:安全護理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飲食護理

孔懌文 萬銀珠

【摘要】目的:針對安全護理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療效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作為此次實驗研究的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進行研究,實驗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安全護理方式進行干預(45例),對照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常規理方式進行干預(45例)。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的藥物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出現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率為6.67%,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率為22.22%,實驗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經過護理后,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95.56%,對照組80.00%),實驗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安全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并發癥出現的概率,提高患者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并應用。

【關鍵詞】安全護理;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老年人群;飲食護理;滿意度;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13-0068-03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又稱肺心病,是由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進而導致右心室結構和(或)功能改變[1]。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我國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咳嗽、咳痰、喘息、活動后感心悸、氣短、乏力和勞動耐力下降是其臨床特征[2-3]。慢性肺心病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北方地區高于南方地區,農村高于城市,慢性肺心病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4]。引起本病最常見的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統反復感染??梢鸨静〖捌湓l病急性加重。肺動脈高壓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突然間出現咳嗽、喘息、胸悶,尤其是在活動之后,癥狀會更加明顯。如果病情比較嚴重,不僅在白天會出現頭痛噬睡等癥狀[5],夜間還有可能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該疾病的主要發病群體在老年人群中[6],所以在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中采用安全護理是非要有必要的,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滿足不了患者的需求,此次實驗選擇了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作為此次實驗研究的對象,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安全護理進行對比,具體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作為此次實驗研究的對象,在實驗進行前,均對患者進行護理前的數據統計,并進行篩選。將其隨機分為兩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45例,女性22例、男性23例;年齡49~76(63.39±3.91)歲;病程1~5(3.48±1.39)年。對照組45例,女性21例、男性24例;年齡47~79(63.91±4.35)歲;病程1~6(3.18±1.61)年。本次的護理情況針對此次研究的患者資料對比,均無差異性(P>0.05),所以最后的研究結果是有參考價值的。

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均被診斷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患者或患者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患有惡性腫瘤、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哺乳期女性;自主能力喪失,依從性差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意識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的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告知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和基本知識。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察,發生任何異常,及時通知醫師,并實施相應的處理措施?;颊哂腥魏我勺h時醫護人員需及時作答。同時,還需要注意對患者實施常規的環境護理,保持患者居住環境的整潔,注意預防褥瘡等發生,做好飲食護理、呼吸道護理等[7]。

(1)實驗組患者采用安全護理進行干預。應在實施護理干預之前,建立相應的安全護理小組,并挑選責任心較強,且具有較充分的經驗的醫護人員,可以由護士長承擔組長一職,并對組內的成員展開相應的安全護理知識的培訓,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臨床的護理操作技能等,并在結束一段時間的培訓之后,對組內成員展開相應的考核,依據其考核結果,對組內的醫護人員展開再次具有針對性的培訓。其次,組內的醫護人員應制定并完善相應的安全護理管理制度,并實施相應的組內的討論,并安排好督導員進行巡視,并加強醫護人員的交接班工作,嚴格查看每日的登記情況、藥品配制等,避免發生失誤,誘發安全問題等,并在護理之后針對每天的健康護理進行有效評估,對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有問題發現及時匯報和整改。

(2)醫護人員需對患者建立檔案,不僅是要對患者的基本信息,比如性命、年齡、家庭住址等進行相對應的登記,還要同時記錄下患者的病史、過敏史等詳細的情況,更方便日后的干預工作的展開,需要注意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和記錄,交班人員需對每一位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好記錄的交接工作[8-9],便于下一位醫護人員能夠直接清楚的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可以節約交接的時間,直接對患者展開更加具有針對性、科學性的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同時還需注意應定期對醫護人員,展開相應的評價及會議探討等,提升醫護人員對安全護理的認知及護理技能,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給予患者更加完善的護理干預措施。

(3)在患者入院時,應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建立嚴格的風險評估表,并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實施相應的風險評估,將存在安全風險的患者進行相應的篩查,將具有安全風險較高的患者,及時的排查出來,并依據其篩查的具體結果,制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盡可能地將失誤降到最低。

(4)注意進一步加強醫院的感染管理,醫護人員應嚴格執行手衛生操作。針對使用完后的醫療器械,護理人員需對其進行嚴格的消毒,按照規定進行擺放,針對加強氣管插管、呼吸機、泌尿道插管等無菌技術操作,設置專人進行監督,對于器械等出現的感染事件,應及時實施相應的記錄,并追究其問題產生的原因,且及時實施整改及完善,避免出現再次感染的情況。

(5)應在患者實施醫治的過程中,為患者更加適合其自身病情的飲食計劃,可以患者自身的喜好為基礎,指導其進食易消化低鹽食品,禁止食用油膩辛辣食品。多服用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的含有優質蛋白比較豐富的魚、蛋、雞、肉等食物,多進食蔬菜、水果,不宜食用過飽,以免增加心臟負擔。

(6)勞逸結合,生活有序,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做到茶飯有規律,生存起居有常、不過度勞累、心境開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0]。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出現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 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統計數據以[ n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 x(—)± s )表示,采用 t 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使用。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3例(6.67%),對比對照組并發癥10例(22.22%),實驗組數據值相對更低,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43例(95.56%),對比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36例(80.00%),實驗組所得數據值更高,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病幾率也逐漸上升,該疾病在臨床上又被稱之為 CPHD,其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群[11]。而隨著我國老齡化現象的日益加劇,該疾病的患者也逐漸增加,該疾病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種,其患者的病程相對較長,患者在住院時容易發生院內感染、褥瘡等不良情況,這將會進一步引發護患糾紛,而常規的護理措施其護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患者普遍在護理后的滿意度較低,且護患糾紛發生的情況相對較多。為此,需要尋求更加有效、積極的護理措施,改善這一現象[12]。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在疾病中的護理工作要求也越來越高,安全護理是護理工作中重要的舉措,此次實驗中實驗組患者采用的安全護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14]。安全護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專注于優化護理過程和護理內容,體現對患者的精細化、科學化護理,保障護理安全,能夠在實施護理計劃之前,給予醫護人員更加專業的培訓,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強其安全意識,為后期展開護理服務,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在生活當中比較常見,該患者在采用了安全護理后,有效將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提升,并改善護理服務質量,提升護理的安全性,降低患者感染事件的發生,在患者入院時建立詳細的檔案,加強交接班的工作,均能夠進一步了解患者的詳細信息,并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展開有效的護理干預,將交接班時間進一步縮短,給予患者更加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促進患者康復的同時,將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糾紛率降到最低,更加注重器械的消毒處理,有效規避了發生感染等事件,進一步確?;颊叩陌踩?,同時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說明安全護理在護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5-17]。

綜上數據可得,兩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3例(6.67%),對比對照組并發癥10例(22.22%),實驗組數據值相對更低,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43例(95.56%),對比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36例(80.00%),實驗組所得數據值更高,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實驗組的護理措施相對效果更優。

綜上所述,針對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安全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并發癥出現的概率,提高患者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嘉.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護理模式應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的護理效果[J].實用醫技雜志,2020,27(12):1741-1742.

[2] 周慧慧.穴位貼敷聯合中醫護理措施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2020,29( S1):169-170.

[3]劉倩,江德鵬.安全護理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9,48(3):483-486.

[4]熊露萍.安全護理干預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7):2818-2819.

[5]崔二平,胡萍萍,邱冬霞.焦點解決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8):3419-3421.

[6] 何靜.綜合護理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應用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1):1680-1681.

[7]賀芳燕,周圣春,王芳,等.互動式護理模式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314-316.

[8]盧丹.綜合護理模式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質量評分的影響及效果評價[J].飲食保健,2018,5(44):6-7.

[9] 徐京,李梅,莫緒明,等.口腔運動干預在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喂養技能改善中的實踐與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19):1773-1777.

[10]范召玲.人性化護理模式應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3,22(4):287-290

[11]王金鳳.責任制整體護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9):85.

[12] 謝育艷.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的臨床分析[J].健康必讀,2019,28(8):178-180.

[13] 楊紅.探討安全護理模式對慢性肺源性心臟?。ǚ涡牟。┗颊叩母深A效果[J].家庭保健,2019,25(28):99.

[14]高雪.安全護理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8(9):115-115,142.

[15]常麗萍.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醫療裝備,2016,30(1):200-201.

[16]章珊珊,王婉.安全護理干預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中的價值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雜志,2019,18(37):218-219.

[17]曾亞英,謝珊鳳.整體護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護理中的臨床療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20,10(23):52-54.

(收稿日期:2021-10-12)

猜你喜歡
安全護理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飲食護理
在手術室安全護理中安全干預的應用價值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老年護理發展現狀及趨勢調查研究
淺談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糖尿病患者的中醫飲食護理相關問題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研究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消化道出血臨床治療觀察
硝普鈉微量泵注射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的臨床觀察和護理
健康教育在產科新生兒安全護理中的開展效果
高位截癱患者的護理干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