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選方用藥規律研究

2022-05-30 10:48易亞舟易精誠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2年12期
關鍵詞:咳嗽變異性哮喘用藥規律臨床治療

易亞舟 易精誠

【關鍵詞】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臨床治療;用藥規律

咳嗽變異性哮喘又稱“過敏性支氣管炎”“隱匿性哮喘”“咳嗽型哮喘”,是臨床常見病,在小兒群體、中年群體中高發[1]。該病多由呼吸道感染、哮喘等誘發,患病患者常見慢性咳嗽、刺激性干咳、夜間咳嗽加重、晨起咳嗽加重、鼻塞、咳痰、惡風、畏冷等臨床表現,部分患者伴有流涕、噴嚏、納差、咽喉瘙癢、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存在嚴重影響。該病復發率較高,病理生理改變與哮喘病高度一致,臨床常采用抗生素藥物、止咳平喘藥物、糖皮質激素藥物、β受體激動劑等進行治療,雖然能夠改善癥狀,控制疾病進展,但容易產生依賴性、不良反應,綜合效果并不理想[2]。這就需要加強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療法探究,不斷提高咳嗽變異性哮喘近遠期治療效果。研究發現,咳嗽變異性哮喘在中醫領域屬于“咳嗽”“痙咳”“肺痹”等范疇,其形成與邪氣外侵、肺脾氣虛、衛陽失充等相關,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采用具有解表散寒、養陰清肺、止咳平喘、化痰化瘀、清熱瀉肺、益氣健脾、理氣止咳、溫腎健脾、宣肺解郁等功效藥物進行治療。經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治療經驗不斷豐富,中醫治療取得較好效果[3]。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中醫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選方用藥規律,提高中醫用藥水平,為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實踐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份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治療醫案進行研究,采集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

納入標準:(1)經臨床各項檢查確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參照《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4]、《中國兒童咳嗽診斷與治療臨床實踐指南(2021年版)》[5]等相關標準);(2)醫案信息完整、齊全;(3)中醫內治。

排除標準:(1)中醫外治;(2)中西醫結合治療;(3)合并心臟、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嚴重器質性病變;(4)以咳嗽變異性哮喘并發癥治療為主。

1.2 方法

借助電子病歷系統、檔案管理系統等收集研究對象臨床資料,包括患者性別、年齡、診斷結果、中醫治療處方等。根據《實用中藥學》[6]、《中藥大辭典》[7]對所研究醫案中的藥物名稱、性味等進行規范處理。參照既有研究經驗搭建數據庫,并利用相關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頻次=分類頻次/藥物總頻次×100%。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癥狀,中醫證型,藥材使用頻次,藥物性味、歸經情況,核心藥物組合與新方組合,用藥規律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 軟件進行處理數據。在保證數據準確的基礎上構建咳嗽變異性哮喘中藥治療處方數據庫,采用聚類分析法、關聯分析法等探究中藥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用藥規律。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分析

200份醫案中咳嗽變異性哮喘癥狀共計36種,按照出現頻次由高至低排序,位于前八位的癥狀為咳嗽、夜間或晨起加重、咳痰、惡風惡寒、咽喉瘙癢、鼻塞、納差、胸痛,其中96.00%為咳嗽、92.00%為夜間或晨起加重、88.00%為咳痰、84.00%為惡風惡寒、70.00%為咽喉瘙癢、68.00%為鼻塞、52.00%為納差、44.00%為胸痛癥狀,見表1。

2.2 中醫證型分析

200份醫案中38.00%屬于表寒里飲型、25.00%屬于風痰犯肺型、12.00%屬于風邪犯肺型、8.00%屬于痰濕蘊肺型,這幾種證型在臨床中較為常見,除此以外,也存在風寒犯肺型、痰濁阻肺型、燥邪傷肺型等其他證型,見表2。

2.3 藥材使用頻次分析

200份醫案中使用中藥材132種,每首處方平均出現(9±2)味,出現3次以上藥物56味,出現10次以上藥物39味,出現20次以上藥物21味,百部、甘草、蟬蛻、麻黃、防風、杏仁、麻黃、鉤藤等藥物出現頻率較高,中醫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藥物類別眾多,以化痰止咳平喘藥、解表藥、補虛藥等為主,見表3。

2.4 藥物性味、歸經情況分析

對中醫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處方中藥材性味進行統計分析:常用藥物中以溫性藥物、平性藥物、寒性藥物為主,未見涼性、熱性藥物,根據頻次從高到低順序排列“溫>平>寒”;常用藥物中苦味藥物居多,其次是辛味藥物,未見淡味藥物;常用藥物中肺經居首位,其次是胃經、肝經、脾經,心經、膀胱經、心包經、大腸經、小腸經出現頻次較低,未見三焦經,見表4。

2.5 核心藥物組合與新方組合分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對中醫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處方中藥物進行聚類分析結果顯示:聚類至9類時,處方藥物基本穩定,故以聚10類結果為準,設置相關度為8,懲罰度為2,提取處方核心藥物,進行核心藥物組合、新方組合探究分析,最終確定麻黃、杏仁、紫苑、桔梗、半夏、蟬蛻、地龍、百部、甘草等藥物為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治療核心藥物,核心藥物組合4首,潛在新處方4首,見表5。

2.6 用藥規律分析

以支持度設置為40,置信度0.80,統計頻次40次以上的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處方中藥物組合,得到藥物模式14個,涉及麻黃、杏仁、蟬蛻、百部、地龍、桔梗、紫蘇、五味子、半夏、甘草、細辛、地龍等藥物,麻黃與杏仁組合置信度最高為0.966,見表6。

3 討論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種特殊類型支氣管哮喘,以慢性咳嗽為主要癥狀,常在夜間、晨間、運動后加重,多在兒童中、中年女性群體中發作,雖然沒有直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但嚴重損害了患者身心健康,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8]。從本次研究中可知,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表現眾多,除咳嗽癥狀外,患者也可能存在咳痰、惡風、惡寒、咽喉瘙癢、納差等癥狀,且多數患者存在夜間或晨起加重問題,這可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患者出現食欲不振、精神不濟、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等問題,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學習、運動、作息[9]。臨床認為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咳嗽”“痙咳”“肺痹”“喘證”等范疇,病位在肺,與胃肝、脾、腎、心等臟腑器官關聯,病因病機在于素稟不足、衛陽失充、痰飲內伏、外邪入侵、風寒束肺、肺失宣肅、氣耗血瘀,如小兒素稟不足,后天失養,則衛陽失充,外感風邪,不得表散,毛竅閉塞,肺氣損耗,風痰阻肺,致小兒反復咳嗽[10]。根據病因病機,中醫提出了解表散寒、宣肺化痰、化痰止咳、健脾益氣、理氣止咳、清熱化痰、宣肺解郁、燥濕化痰、疏風解表、止咳平喘、滋陰養肺、溫腎健脾、扶正固本、化痰化瘀等眾多療法,并取得了較好成果[11]。特別是在中醫辨證治療、治未病、整體治療等理念指導下,咳嗽變異性哮喘治療方案不斷完善,患者近遠期療效大幅度提升。

中醫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時,為保證治療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需要根據臨床表現、中醫證型遣方用藥。本研究在對200份醫案進行分析時,發現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證型眾多,表寒里飲型、風痰犯肺型、風邪犯肺型、痰濕蘊肺型、風寒犯肺型、痰濁阻肺型、燥邪傷肺型、肺陰虧虛型、脾腎陽虛型等較為常見[12]。就表寒里飲型咳嗽變異性哮喘而言,病機在于肺脾失調,復感風邪,邪熱郁閉,肺氣失宣,脾氣不暢,見口渴咽痛、胸脹胸痛、咳嗽氣喘、痰黃粘稠、發熱惡寒、身體沉重等癥狀,治療以解表散寒、宣肺疏風、清熱除煩、化痰平喘為主,可用藥物有麻黃、杏仁、甘草、桂枝、生姜、芍藥、石膏等[13]。就風痰犯肺型咳嗽變異性哮喘而言,病機在于外感風邪,不得表散,侵入肺腑,損耗肺氣,肺氣不宣,則喉癢、氣急、咳嗽、鼻塞、惡寒、肢楚、口渴,治療以疏風驅邪、宣肺止咳、解表理氣為主,可用藥物有麻黃、杏仁、桔梗、甘草、荊芥、百部、紫菀、白前、桑葉、甘草、陳皮、沙參、桑葉等。就痰濕蘊肺型咳嗽變異性哮喘而言,病機在于臟腑氣化運行失調,形成痰濕,痰濕內蘊,留滯肺腑,肺氣不宣,則咳嗽、咳痰、胸悶、納呆、神疲體乏,治療以化痰化瘀、健脾燥濕、理氣止咳、滋陰養肺、健脾益氣為主,可用藥物有半夏、陳皮、紫蘇、甘草、白芥子、白術、萊菔子、細辛、黨參、茯苓等。本次研究的是200份醫案中共涉及132味中藥材,統計分析藥材出現頻次,發現39味中藥材出現10次以上,21味中藥材出現20次以上,對高頻率藥材進行統計,發現中醫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時,使用麻黃、杏仁、百部、甘草、蟬蛻、防風等藥物的頻次較多,麻黃(發汗、散寒、宣肺、平喘、消腫等)、蟬蛻(疏風、解熱、定驚、解攣等)、防風(發表、祛風、除濕等)等藥物屬于解表藥,杏仁(祛痰、止咳、平喘等)、百部(清肺、止咳、消毒等)屬于化痰止咳平喘藥,甘草(補脾益氣、止咳、潤肺、解毒等)屬于補虛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咳嗽變異性哮喘治療需求,達到癥狀改善、病情緩解等效果[14]。

在對中醫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處方中藥物性味、歸經情況進行分析時,發現中醫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處方中藥物以溫性、苦味為主。溫性藥物通常具備散寒、祛風、溫陽、救逆、除濕等功效,在對于風寒感染、風濕感染具有較好治療效果,可通過祛風散寒、健脾暖胃、扶陽固本、滋陰補腎等改善患者癥狀,促進患者陰陽協調??人宰儺愋韵幏街谐S盟幬锫辄S、黨參等均屬于溫性藥物??辔端幬锬転a、能降、能燥、能堅,在解表、瀉熱、降逆、通便、止咳、平喘、養陰、活血、化瘀、化痰等方面存在較強優勢??人宰儺愋韵幏街谐S盟幬镄尤?、半夏、陳皮、厚樸等屬于苦味藥物??人宰儺愋韵颊叨啻嬖陲L寒感染,存在氣虛、陰虛等特征,故臨床治療過程中所用藥物以溫性、苦性藥材較為常見??人宰儺愋韵m然病位在肺,但和五臟六腑密切相關,根據中醫整體治療原則,需要在調節肺臟的同時,注重脾臟、腎臟、肝臟等其他臟器調節[15]。本研究中200份醫案中,高頻率藥材多歸肺經、胃經、肝經、脾經。以麻黃為例,歸肺經、膀胱經,性溫,味辛、微苦,可通過解表、宣肺、平喘改善患者咳嗽、咳痰、惡寒等癥狀[16]。

咳嗽變異性哮喘中藥處方聚類分析、關聯分析結果顯示,麻黃、杏仁、紫苑、桔梗、半夏、蟬蛻、地龍、百部、甘草等藥物屬于咳嗽變異性哮喘核心藥物,常見的藥物組合由麻黃-杏仁,蟬蛻-杏仁,百部-杏仁,麻黃-蟬蛻-杏仁,麻黃-百部,麻黃-杏仁-地龍,蟬蛻-桔梗,紫蘇-杏仁等,核心藥組為麻黃-杏仁、麻黃-蟬蛻-杏仁、蟬蛻-杏仁-地龍、麻黃-杏仁-蟬蛻-地龍,潛在新方為麻黃-杏仁-細辛-五味子-半夏-地龍-甘草,紫苑-前胡-紫蘇子-黃芪,百部-紫苑-荊芥-柴胡,百部-蟬蛻-枇杷葉-杏仁-地龍等[17]。無論是常見藥組、核心藥組、新方藥組,均體現了中醫辨證治療、整體治療思想,明確了藥物合理選擇與搭配對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可為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方案制定提供指導,促進咳嗽變異性哮喘治療效率與效果提升。

綜上所述,了解與掌握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治療選方用藥規律對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治療綜合療效提升存在積極影響,利于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探究的不斷深入與完善。

猜你喜歡
咳嗽變異性哮喘用藥規律臨床治療
基于數據挖掘的龍華醫院風濕科治療干燥綜合征用藥規律與特色分析
中醫藥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辨證及用藥規律分析
1例重癥肌無力合并咳嗽變異性哮喘及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藥分析
小兒腹股溝疝的臨床治療進展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