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模式構想與實踐

2022-05-30 10:37汪學均王輝鐘燚湯瑩瑩黃志芳
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 2022年10期
關鍵詞:智慧教室教學模式

汪學均 王輝 鐘燚 湯瑩瑩 黃志芳

摘? ?要:近2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在線課程資源和在線教學平臺建設蒸蒸日上。當下,隨著中國高等教育課程建設由規模擴張轉入內涵式發展,在線課程資源和在線教學平臺應用問題應該得到重視。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模式、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實踐是落實該應用問題的重要舉措。文章按教學內容(分理論內容為主和實踐內容為主兩種)和教學策略(分替代性教學策略為主和生成性教學策略為主兩種)兩個維度探索四種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以四門課程為例,經過多輪迭代更新,提出具有一定實踐參考價值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TS模式、PS模式、TG模式、PG模式。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教學模式;在線課程資源;在線教學平臺;智慧教室

中圖分類號:G43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8454(2022)10-0084-09

一、研究背景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從未停止建設在線課程。2003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1]2003—2010年,教育部共評審通過國家精品課程3910門。[2-9]2011年10月,《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包括精品視頻公開課與精品資源共享課。[10]2012—2016年,教育部共評審通過精品視頻公開課992門[11-18]和精品資源共享課5397門[19-22]。2015年4月,《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發布。[23]2017—2020年教育部共評審認定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390門。[24-26]2017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17—2020年開展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的通知》發布。[27]2018—2019年,教育部共評審認定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401項。[28][29]2019年4月,教育部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該計劃核心任務主要有三項,其中第二項是實施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30]。2019年10月,《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中國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簡稱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31]2020年11月,教育部認定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118門,其中,線上一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1875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728門、線下一流課程146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84門。[32]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國家級在線課程建設成就相當可觀,不過相比之下,應用的力度有待加強。

近2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建設在線課程的“硬指標”總是落實得很好,但應用在線課程的“軟要求”就比較難以評審、認定。新科技革命浪潮奔騰而至,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對教育核心需求的轉變,高等教育正處于深刻的根本性變革之中。面向新變革,中國高等教育從規模擴張全面轉向內涵式發展。[30]就在線課程而言,如果說搭建平臺、開發課程是規模擴張,那么應用課程就是內涵式發展。2015年4月,《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提出,要堅持應用驅動、建以致用,除了建設、認定在線開放課程,還要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在線學習、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實現課程和平臺的應用與共享,創新課程應用模式。[23]2019年10月,《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應強化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解決好教與學模式創新的問題,杜絕信息技術應用的簡單化、形式化,強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解決好創新性、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問題,杜絕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現象。[31]將在線課程資源和在線教學平臺應用到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先解決好混合式教學模式問題。

高等教育課程的差異性不同于基礎教育課程的整齊劃一。高等教育課程千差萬別,線上線下教學具體怎么混合沒有一定之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不像傳統教學有“五步教學法”之類經典、成熟、簡潔的教學模式可供遵照。本研究在劉邦奇提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新三段十步”教學模式[33]基礎上考慮課程內容、教學策略的類別,進一步探索更具實踐參考價值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系列模式。

二、理論基礎

(一)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34]結構框架側重指教學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的空間分布;活動程序側重指教學環節(學生自學、教師講授、練習測驗、評價反饋等)的先后順序。比如班級授課、小組教學、個別指導,其核心區別是教師和學生空間分布方式不同;傳統教學、電化教學、多媒體演播教學、在線教學、智慧教學,其核心區別是教學媒體不同;傳統學習、電子化學習、移動學習、泛在學習、智慧學習,其核心區別是學習內容的載體不同;傳統教學、翻轉課堂,其核心區別是教學環節順序不同;接受式學習、探究式教學,其核心區別是教學環節內部構成不同。根據教學實際需要的不同,對教學要素、教學環節等要素進行恰當的設計、組合,就能演繹出各種教學模式。

(二)課程內容與教學策略

課程內容是為實現課程目標,要求學生系統學習的知識、技能、行為經驗的總和。[35]課程內容可分為理論性內容和實踐性內容兩大類。理論性內容(Theoretical contents)對應布魯姆教育目標體系中的認知領域和情感態度領域,實踐性內容(Practical contents)對應布魯姆教育目標體系中的動作技能領域。

教學策略是指在一定情況下達到特定教學目標最有效的方法論體系,具體指根據認知規律和學生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外部事件。[34]教學策略分為替代性教學策略和生成性教學策略兩大類。替代性教學策略(Substitutive instruction strategy)對應接受式學習,教師先把初學者所應經歷的認知過程具體化為詳盡的教學材料,再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傳授給學生。生成性教學策略(Generative instruction strategy)對應探究式學習,教師預先把初學者所應經歷的認知過程設計成問題、項目、任務、情境、資源等,再讓學生自主學習、協作探究、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

在線教學師生不必在同一時間趕到同一教室按同一節奏上課,在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節奏等方面靈活性好,但部分學生可能因缺少紀律約束、忙于其他事務而導致在學習上投入不足。面授教學現場感好,教師能通過學生表情等獲得直觀的反饋信息,確保教學更加有的放矢,但班級授課因統一步調而導致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等難以實施。近年來,人們寄希望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希望它能集在線教學、面授教學二者優勢于一身。本研究將在線教學平臺、在線課程資源、智慧教室、本地教師等作為教學條件,在此基礎之上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研究思路如圖1所示。

在線教學平臺及其所搭載的在線課程資源、教學管理功能共同支持學生開展在線學習,在線教學平臺及其所搭載的課堂互動功能、教學管理功能支持本地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智慧課堂教學,二者通過恰當的組合構成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線上教學、線下教學的混合,需要做到揚二者之長、避二者之短。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系列

教學模式理論構想

本研究按教學內容(分理論內容為主和實踐內容為主兩種)和教學策略(分替代性教學策略為主和生成性教學策略為主兩種)兩個維度探索四種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模式(見圖2):適應理論性教學內容為主和替代性教學策略為主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TS模式),適應實踐性教學內容為主和替代性教學策略為主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PS模式),適應理論性教學內容為主和生成性教學策略為主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TG模式),適應實踐性教學內容為主和生成性教學策略為主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PG模式)。

本研究選擇理論性教學內容為主的課程和實踐性教學內容為主的課程,分別采用替代性為主的教學策略和生成性為主的教學策略,由本地教師指導學生綜合應用在線教學平臺、在線課程資源開展在線學習,以及在智慧教室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的TS、PS、TG、PG教學模式。

四、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系列

教學模式實踐探索

本研究選擇的在線教學平臺是北京世紀超星信息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超星泛雅高等教育在線教學平臺;它可以用瀏覽器訪問,也可以用學習通APP訪問;它支持線上教學和智慧課堂教學;本研究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以理論性為主的示例課程是“現代教育技術概論和教育傳播學”,以實踐性為主的示例課程是“二維動畫設計和教育技術專業實踐”;本研究在采用教學策略方面,以替代性為主的示例課程是“現代教育技術概論和二維動畫設計”,以生成性為主的示例課程是“教育傳播學和教育技術專業實踐”。即,以這四門課程為例,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系列教學模式,其中:以“現代教育技術概論”課程為例探索TS模式,以“二維動畫設計”課程為例探索PS模式,以“教育傳播學”課程為例探索TG模式,以“教育技術專業實踐”課程為例探索PG模式。

(一)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TS模式

“現代教育技術概論”課程是師范生公共必修課,理論性教學內容教材篇幅24萬字,教學時間12學時,教學周期6周,每周2學時;有慕課可用。根據這些實際情況,本研究為這門課程選擇的教學策略是以替代性的為主。在線學習任務分配到6周,學生在線完成;智慧課堂教學開4次,師生集中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TS模式可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概括。課前:教師告知學生在線學習任務安排;學生在線瀏覽視頻、完成測驗、討論留言;教師查看數據、研判學情、精準備課。課中:師生在智慧教室精講精練、及時反饋、交流釋疑。課后:學生完成作業、同伴互評,教師抽查。教學流程如圖3所示。

對這門課程所包含的密集的理論性知識內容,本研究讓學生首先通過瀏覽在線課程教學視頻、完成在線作業、參與在線主題討論的方式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各種錯誤,教師在智慧課堂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這是在混合式教學情境中線上線下綜合應用替代性教學策略。

在以替代性教學策略為主的教學活動中,作業是學生外化知識、應用知識的主要情境,也是教師檢查學生是否掌握知識的重要方法。在以“現代教育技術概論”課程為例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TS模式的過程中,評價上研究者在作業環節應用同伴互評(每名學生被在線教學平臺隨機分配批閱3名學生的作業,每名學生的作業被在線教學平臺隨機分配給3名同伴批閱),研究者這樣做的意圖一方面是給學生增加一次溫習功課的機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的情境。學生瀏覽視頻、翻閱教材時,內部認知活動主要是識記、理解;完成作業、參與討論時,內部認知活動主要是分析、應用;給同伴評價作業時,學生必須先將書本知識、參考答案進一步內化為評價標準,然后對同伴的回答做出價值判斷,這時的內部認知活動主要是綜合、評價。實施作業互評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學生比較容易忘評、誤評,需要教師加強監督管理,圖3中的教師抽查作業、學生在線申訴、教師受理重評等正是為了處理這些情況。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PS模式

“二維動畫設計”是教育技術學專業選修課,課程以實踐性的內容為主,教材篇幅38萬字,教學時間32學時,教學周期16周,每周2學時;有慕課可用。根據這些實際情況,本研究為這門課程選擇的教學策略是以替代性的為主。在線學習任務分配到16周,學生自主完成;智慧課堂教學開11次,師生集中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PS模式可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概括。課前:師生告知學生在線學習任務安排;學生在線瀏覽視頻、實操練習、提交習作;教師批閱習作、在線展示優秀習作。課中:在智慧教室,教師讓優秀習作作者演示作品,全班欣賞,教師點評;再在學生中巡視觀察,接受學生提問,個別指導;然后以學定教,大屏演示講解共性問題。課后:教師查看數據、研判學情,發出學習預警、推送拓展任務,在線指導學生個性化學習。教學流程如圖4所示。

“二維動畫設計”課程內容包括基本繪圖技術、高級繪圖技術、基本動畫技術、高級動畫技術、AS編程等,針對這些內容,研究者都是讓學生先看在線課程視頻中的演示與講解,每看一集視頻之后立即自主實操練習。實操練習分兩個層次,一是模仿,二是創新。模仿是指操練與視頻中的演示完全相同的內容,創新是指用相同的繪圖或動畫技術表達自擬的主題。習作是學生學習過程的輸出,教師主要根據學生的習作判斷學生掌握的情況,然后用線上線下混合式展示的方法來分享優秀習作,激勵學生持續努力,直至完成整門課程的學習。課堂教學時間除了演示分享優秀習作以外,教師最主要的活動是到集中在線自主學習的學生中巡視觀察,主動指出學生的問題,或接受學生的提問,及時進行個別指導。教師從批閱習作、傾聽分享、答疑互動中捕捉共性問題,必要時在課堂上集中演示講解。課堂之外的時間,教師通過在線教學平臺學習行為大數據報表研判學情,對學習進度顯著落后、習作質量顯著低劣等表現出懈怠和困難的學生給予提醒、勸告、幫助,對學習進度超前、習作質量上乘等表現出興趣和天賦的學生推送拓展任務、提出拔高要求,之后教師在線答疑、遠程演示或遠程協助,開展在線個別指導。鑒于課程的特殊性,課外時間,教師也接受學生預約到工作室當面提問。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TG模式

“教育傳播學”是教育技術學專業必修課,課程以理論性的內容為主,教材篇幅35萬字,教學時間32學時,教學周期16周,每周2學時;有慕課可用。根據這些實際情況,本研究為這門課程選擇的教學策略是以生成性的為主。在線學習任務分配到16周,學生自主完成;智慧課堂教學開11次,師生集中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TG模式可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概括。課前:教師告知學生在線學習任務安排,學生在線瀏覽教學視頻、在主題討論區留言發表觀點;課中:在智慧教室,教師集中串講、發布隨堂練習,學生聽講并參與互動答題,看教師投屏反饋;然后教師主持主題討論,先讓學生圍繞主題分組討論,然后全班分享,之后教師根據學生課前網上、課中臺上針對主題的發言內容,表揚出色的觀點,補充空白的區域;最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觀察,主動與學生個別交流,或接受學生的提問,及時給予個性化指導。課后:學生在線完成單元測驗,教師及時批閱反饋,學生在線質疑,教師在線解惑。教學流程如圖5所示。

“教育傳播學”課程目標有兩個:第一是掌握傳播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第二是應用傳播學原理理解處理文化傳播、教育教學中的相關問題。對目標一的內容,本研究以慕課視頻、課堂串講為主要方式完成新授;對目標二的內容,本研究以在線主題討論、課堂合作分享為主要方式幫助學生完成意義構建。生成性教學策略主要應用于實現課程目標二。全課程討論主題有25個,分布于各章節中,每周進入主題討論環節時,學生要結合已學的傳播學知識、教育學知識,以及過去十幾年來接受教育的經歷和生活經驗深入思考,課前在線留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在主題討論區查看、參與、評價學生的主題討論,課中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一步各抒己見,然后各組派代表到全班分享,之后教師補充總結。課中主題討論環節的分組方案、組內交流、分享投屏、多主體評價等由學習通(學習通系本研究所采用的在線教學平臺的移動客戶端APP的名稱)“分組任務”來支持。25個討論主題都是開放性問題,師生的共識是在課前和課中兩輪討論的基礎上達成的。學生(包括往屆)的主題討論留言都成為課程目標二的學習資源。每個單元測驗的試題都涵蓋課程目標一和課程目標二。

(四)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PG模式

“教育技術專業實踐”是教育技術學專業必修課,課程以實踐性的內容為主,教學時間64學時,教學周期4周,該課程沒有統一的慕課視頻和面授教學,所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個別指導,開課單位為每名學生確定一位指導教師,要求每名學生獨立完成一個實踐項目。根據這些實際情況,本研究為這門課程選擇的教學策略是以生成性的為主。學習任務分配到4周,學生自主嘗試為主,教師個別指導為輔;智慧課堂教學開1次,師生集中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PG模式可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概括。課前:教師第一、二、三周通過在線教學平臺依次發布作業一(申報實踐項目)、作業二(項目中期檢查)、作業三(上傳項目成果),學生依次完成,教師依次批閱并個別指導。課中:每位學生上臺對自己的實踐作品進行展示、陳述、答辯,教師團隊用學習通評分,現場大屏亮分。課后:教師發布作業四(實踐結項報告),學生在線提交,教師在線批閱。教學流程如圖6所示。

實施“教育技術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的過程,首先是師生雙選,開課單位為每名學生確定一位指導教師(一位教師可指導1~5名學生),然后師生商議確定實踐項目選題(學生每人一題,可以是多媒體課件設計開發、教育網站設計開發、教育APP設計開發等,完成項目所需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學生在先修的各門課程中已經學過,本課程是對“一技之長”的一次專門演練和檢閱),之后各位學生做自己的項目,可以查閱資料,也可以向同學和教師請教,不過每位學生要做出自己的實踐作品。指導教師因學生需要隨時在線下或線上給予指導、幫助,課程周期過半時指導教師進行中期檢查。這門課程的課中環節是“專業實踐展播”,與畢業論文答辯的場景類似,經指導教師評價合格的實踐作品才能進入展播環節,3~5位專業教師組成專業實踐作品展播答辯委員會,學生上臺展示、陳述自己的實踐作品,評委提出1~3個問題,學生立即回答,然后各位評委用學習通評分,現場亮分。展播結束三天之內,學生在線提交統一格式的專業實踐結項報告,結項報告分實踐過程、創新之處、不足、展望等幾個部分,指導教師在線評閱、在線反饋。

五、討論

以后,本研究將在所選示例課程中改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流程,并在高等學校其他課中繼續探索更加豐富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模式。本研究已做的和將要繼續做的實踐探索除了完善、豐富、發展這些模式本身之外,還有這些方面的意義:

第一,增強高校課堂魅力。傳統的師講生聽課堂具有教育裝備落后、教學數據保存不全、師生信息交流不暢、學習資源供給不足、評價方式落后單一等劣勢,課堂對學生吸引力不強。而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不僅保留面授教學的優勢,而且能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基于超星泛雅一平三端(平臺、移動端、教室端、管理端)[36]的現場互動、基于大數據的學習分析等,能大大增強高校課堂的魅力。滿堂灌、被動聽消失了,主動學、個性化實現了。

第二,推動高校課堂革命。班級授課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它的基本特點是規?;?、標準化,它所培養的人才“千人一面”,越來越不符合信息時代、智能時代的需求。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給教育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給課堂變革創造了條件。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將講授新課、批改客觀題等重復勞動交給在線教學平臺完成,教師騰出手來處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因材施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終身學習能力,使脫胎于工業時代的傳統課堂逐步朝智能時代的智慧課堂變革。

第三,改進高校教學評價。在線教學平臺不僅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支持便捷的學習操作,而且記載全部的學習行為數據,這不僅提升課程學習過程體驗,而且能優化課程學業成績評價策略。本研究的示例課程全部采用過程性評價、表現性評價,使傳統教學的“一錘定音”式評價轉型升級到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的“一路走來”式評價。

第四,增加教學平臺利用率。在線教學平臺是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的核心環境。中國很多大學都已擁有在線教學平臺,這些平臺所具有的支持MOOC、SPOC、智慧課堂的強大能量未被充分釋放。讓這顆“智慧的芯”運行起來是當下大學實現新時代、新技術環境下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學平臺“智慧的芯”需要耦合到授課教師“智慧的心”才能真正發揮威力,本研究正是為了解決如何耦合的問題而開展的。

第五,推動在線課程不斷改進。有可供利用的在線課程資源是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重要條件,在備課時,在利用在線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師生發現在線課程學習資源和在線學習過程設計的不足之處,隨時對其進行改進(或提出改進的意見),從而保持在線課程的生命力持續旺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EB/OL].(2003-05-06)[2022-09-07].http://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s5664/moe_1623/s3843/201010/t20101018_109657.html.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公布2003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名單的通知[EB/OL].(2004-02-10)[2022-09-07].http://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s5664/moe_1623/s3843/201010/t20101018_109656.html.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關于公布2004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名單的通知[EB/OL].(2005-02-07)[2022-09-07].https://news.imu.edu.cn/article/newsx/zh00560.htm.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劃撥2005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經費的通知[EB/OL].(2006-01-16)[2022-09-07].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1001/t20100129_124802.html.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劃撥2006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經費的通知[EB/OL].(2007-02-06)[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0702/t20070206_ 124551.html.

[6]教育部,財政部.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批準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EB/OL].(2007-11-27)[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moe_1623/s3843/200711/t20071127_93857.html.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批準2008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EB/OL].(2008-09-29)[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moe_1623/s3843/200809/t20080929_93858.html.

[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批準2009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EB/OL].(2009-10-17)[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moe_ 1623/s3843/200910/t20091017_93859.html.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批準2010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EB/OL].(2010-07-07)[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moe_1623/s3843/201007/t20100726_93849.html.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EB/OL].(2011-10-12)[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moe_1623/s3843/201110/t20111012_126346.html.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公布首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EB/OL].(2012-04-26)[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204/t20120426_ 135404.html.

[1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公布第二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EB/OL].(2012-12-17)[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s7209/s6871/201212/t20121219_ 146264.html.

[13]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公布第三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EB/OL].(2013-05-30)[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s7209/s6871/201306/t20130604_ 153010.html.

[14]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公布第四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EB/OL].(2013-11-08)[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s7209/s6871/201311/t20131111_ 159561.html.

[15]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五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EB/OL].(2014-04-04)[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s7209/s6871/201404/t20140409_167525.html.

[16]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六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EB/OL].(2014-10-15)[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s7209/s6871/201410/t20141027_177363.html.

[17]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七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EB/OL].(2015-04-13)[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s7209/s6871/201504/t20150415_189451.html.

[18]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八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EB/OL].(2016-02-01)[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s7209/s6871/201602/t20160223_230198.html.

[19]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名單的通知[EB/OL].(2016-06-28)[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s7209/s6872/201607/t20160715_271959.html.

[20]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項目名單及有關事項的通知[EB/OL].(2013-10-29)[2022-09-07].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1310/t20131030_158958.html.

[2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公布第三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項目名單及有關事項的通知[EB/OL].(2013-12-20)[2022-09-07].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1312/t20131223_161106.html.

[2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公布第四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絡教育課程)立項項目名單及有關事項的函[EB/OL].(2014-01-03)[2022-09-07].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1401/t20140107_161994.html.

[23]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EB/OL].(2015-04-13)[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504/t20150416_189454.html.

[24]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EB/OL].(2017-12-26)[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moe_ 1623/s3843/201801/t20180112_324478.html.

[25]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公布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EB/OL].(2019-01-08)[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moe_1623/s3843/201901/t20190121_367540.html.

[26]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20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高職)認定結果的通知[EB/OL].(2020-11-25)[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 737/s3876_qt/202012/t20201209_504385.html.

[27]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17—2020年開展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的通知[EB/OL].(2017-07-11)[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945/s7946/201707/t20170721_309819.html.

[28]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公布首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結果的通知[EB/OL].(2018-05-31)[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945/s7946/201806/t20180615_340000.html.

[29]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公布2018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結果的通知[EB/OL].(2019-03-06)[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945/s7946/201903/t20190326_375434.html.

[30]萬玉鳳,董魯皖龍.掀起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革命”[EB/OL].(2019-04-30)[2022-09-07].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601/mtbd/201904/t20190430_380195.html.

[3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EB/OL].(2019-10-24)[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3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EB/OL].(2019-10-24)[2022-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11/t20201130_502502.html.

[33]劉邦奇.智能技術支持的“因材施教”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以智慧課堂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20(9):30-39.

[34]劉志華.教學系統設計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51-154.

[35]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6]北京世紀超星信息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一平三端智慧教學系統[EB/OL].(2019-10-24)[2022-09-07].http://fanya.chaoxing.com/portal/introduce.2021-02-24.

作者簡介:

汪學均,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原理、方法與應用,郵箱:wangxuejun@hubu.edu.cn;

王輝,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郵箱:604192903@qq.com;

鐘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郵箱:840075796@qq.com;

湯瑩瑩,碩士研究生,通訊作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評價,郵箱:1162962810@qq.com;

黃志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適應性學習路徑推薦、數字化教學資源設計與開發等,郵箱:20160006@hubu.edu.cn。

Conception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Smart Instruction Model

Xuejun WANG, Hui WANG, Yi ZHONG, Yingying TANG, Zhifang HUANG

(Normal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Abstract: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and online instruction platform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field has been booming. At present, as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hifts from scale expansion to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pplication of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and online instruction platforms. Exploring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smart instruction mode, and carrying out the 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smart instruction,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is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learning content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ory contents and practice contents) and instruction strateg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substitutive instruction strategy and generative instruc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takes four courses as examples, and explores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smart instruction. After several rounds of iteration update, it puts forward TS Mode, PS Mode, TG Mode, PG Mode for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smart instruction, which has certain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smart instruction; Instruction mode;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Online instruction platform; Smart classroom

編輯:王天鵬? ?校對:王曉明

猜你喜歡
智慧教室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工作流2.0的智慧教室設計與研究
淺談未來教室
淺談基于智慧教室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與實施
智慧教室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新思路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