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山黑水育明珠

2022-05-30 10:48秋水流光
求學·文科版 2022年10期
關鍵詞:學校

秋水流光

對黨創辦、領導、發展的新型高校而言,紅色基因是它們精神血脈里最深的共同烙印。堅持為黨和人民服務的教育方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這就是高校紅色基因的內核。

本期我們將與同學們一起走進白山黑水,共同探尋東北這5所知名高校背后的紅色基因。

吉林大學

七十余年風雨變遷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70多年前,吉林大學由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一直在黨旗的引領下不斷向前。吉林大學的歷史是一部傳承紅色基因的成長史,是一部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拼搏的奮斗史,同時也是一部聽黨指揮、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發展史。

學校紅色基因的傳承

21世紀初,應國家高等教育改革需求,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吉林大學。如今,由這6所高校共同組建成的新吉林大學,承擔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

原吉林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后由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它的前身是東北行政學院。東北行政學院是為培養建立鞏固的東北革命根據地和迎接新中國誕生所需的革命干部和專業人才在哈爾濱市建立的。首任院長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主席林楓兼任。

至2000年6月合校前,歷經了50余年發展和建設的吉林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高素質人才,取得了許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原吉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為適應東北工業發展和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興建對專門人才的需要,經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和國家高等教育部共同協商一致同意,將華中工學院的汽車及內燃機專業、交通大學和山東工學院的汽車專業調整出來進行合并,在長春成立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

至2000年6月合校前,學校走過了40余年的風雨歷程,已發展成為以汽車、農機為優勢和特色的,工、管、理、文相結合的多學科全國重點大學,成為我國汽車工業和機械工業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的前身是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為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晉察冀軍區衛生部決定在醫務訓練隊的基礎上籌建衛生學校。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師諾爾曼·白求恩直接參與了學校的創建工作。1939年9月18日, 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在河北省唐縣牛眼溝村正式成立。

至2000年6月合校前,這所創建于抗日烽火中的學校,歷經了60余年的發展和建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醫學人才,造就了許多著名的醫學專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原長春科技大學的前身是東北地質??茖W校,是為適應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決定成立的地質專業學校。1951年12月1日,東北地質??茖W校正式成立。首任校長由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四光兼任。

至2000年6月合校前,學校歷經了近50年的發展和建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礦產資源普查、勘探、開采、保護和綜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豐富了我國地球科學的理論研究。

原長春郵電學院的前身是東北郵電學校。為支援解放戰爭,加速恢復與建設東北解放區的郵電通信,1947年東北郵電管理總局根據中央的指示,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創建了東北郵電學校。首任校長由東北郵電管理總局局長陳先舟兼任。

至2000年6月合校前,這所作為我國東北地區唯一的信息通信類工科高等學校,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類人才。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大學幾經改建而來的,其辦學歷史可追溯到清朝末期開辦的北洋馬醫學堂。

至2004年8月并入吉林大學前,學校見證了百年的滄桑歲月, 成了一所以軍事獸醫教育和軍事后勤教育為特色,為國家培養大批高素質軍事后勤人才的高等軍事學校。

學校精神的塑造者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痹诩执髮W初創時期,大量優秀干部和教師就響應黨的號召,從延安來到東北,為學校的早期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堪稱高等教育史上的“南水北調”?!爸袊孔踊瘜W之父”唐敖慶、“兩彈元勛”朱光亞、“光化學研究先驅”蔡鎦生等一大批頂尖專家學者不計個人得失投身吉林大學的建設,在白山黑水間奉獻學術人生。

2015年,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于吉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續寫了唐敖慶“一門多院士”的佳話。2009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擔任母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帶領團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用生命書寫下“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感人事跡。

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原吉林大學校長劉中樹說:“先生們既是吉林大學事業發展的開拓者與探索者,也是學校精神的塑造者,他們的風骨值得一代代吉大人永遠銘記?!倍鴦⒅袠浔救送瑯邮窃诋厴I時服從組織安排,扎根吉林大學辛勤耕耘63年的奮斗者。

在歲月激流中前行,精神的力量彌足珍貴。在1996年吉林大學50周年校慶之際,“求實創新、勵志圖強”的吉林大學校訓正式發布。這八字校訓背后,凝結的是一代又一代吉大人的接續奮斗,以及他們創造的一項又一項輝煌成就。

求實創新 勵志圖強

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奶牛,首次揭示了SAMHD1蛋白在人體內的重要細胞學功能,首臺排灌動力機械內燃機水泵,全國首例肝極量切除術……吉林大學的諸多“第一”填補著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空白。

70多年來,一代代吉大人牢記初心和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學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多出科研成果,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

學?,F有學科門類齊全,下設52個教學單位,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有本科專業14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8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4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覆蓋17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18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堅持“統籌謀劃、規范管理、科學運營”的指導方針,采用“校企分開,放管結合”的管理模式,打造“以資本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罂毓伞顿Y企業為核心”的管理機制,積極深化校辦產業改革。依托學??萍?、人才優勢,通過校地聯動、校企合作、扶持自主創業等多種方式,推進學??萍汲晒a業化。目前,吉大出版社、吉大致遠、吉大通信等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賡續紅色基因 凝聚奮進力量

東北師范大學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而且是中國高等教育“延安模式”的直接繼承者。東北師范大學作為延安大學的直接延續,具有深厚的紅色基因。

輾轉多地 堅持辦學

1946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東北局宣傳部部長凱豐的指示,東北文藝工作團團長、東北局宣傳部文委副主任舒群籌建東北公學,并奉命聘請東北文藝工作團成員張松如(公木)及時任沈陽市市長、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的著名病理學家白希清教授參加籌備工作。

1946年2月下旬,東北局決定將東北公學改名為東北大學,任命張學思兼任校長,白希清、舒群任副校長,張松如任教育長。至此,一所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的大學,迎著紛飛的戰火,在東北大地上誕生了。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

建校伊始,在本溪市委的大力支持下,舒群、張松如、張東川、黃耘等率領全體教職員工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他們一邊整修校舍,籌集教學設備,一邊分赴各地招生。經考試,預科、研究室和行政訓練班共錄取學生270余名。但是,在開學之際,國民黨反動派向本溪、撫順進犯,學校被迫轉移到安東(現遼寧省丹東市),撤退時,將行政訓練班交給遼寧省政府,預科和研究室的學生隨校轉移。

而后,學校在戰火中輾轉于丹東、通化、梅河口、吉林、長春、哈爾濱,1946年6月定址于佳木斯。

1946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向晉察冀中央局書記聶榮臻發電指示,延安大學遷校隊伍繼續前往東北,與東北大學會合。根據中央的指示,暫停于華北聯大的延安大學人員和部分華北聯大人員,速赴佳木斯東北大學。

1946年5月中旬,張如心等率領延安大學100余名教師、干部從張家口出發,經赤峰、洮南、白城、齊齊哈爾,6、7月間到達東北局駐地哈爾濱。同時,他們在哈爾濱還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招生。1946年8月底,張如心等率領近200名師生到達佳木斯,與舒群、張松如等先期抵達佳木斯的東北大學師生勝利會師,完成了延安大學遷校隊伍離開延安的最終目的。在佳木斯這座山水環抱的美麗城市,東北大學開啟了新的歷史征程。

至1946年10月,東北大學各院、系、班的領導干部和教師,是由兩大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前延安大學和華北聯大的領導干部、教授、專家;一部分是東北知名的教授、學者。這兩部分領導干部和教師組成了一個新老干部結合、師資力量較雄厚、學術水平較高的陣容。因此,學校是延安大學主要的承繼校之一。

1948年7月3日,東北大學遷往吉林市,與吉林大學合校,仍稱東北大學。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后,李冀帶隊接收沈陽東北大學(原東北地方政府創建)文、理(部分)、法商學院的80余名教職工、700余名學生。師生在代校長崔九卿、訓導長龐英、總務長趙石萍的帶領下,合并到長春東北大學(中國共產黨創建)工作和學習。1950年4月,根據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東北大學易名為東北師范大學,隸屬教育部,成為一所以培養新型的中學師資為目標的高等師范院校。

立德樹人 銘耀杏壇

成仿吾,被稱為“長征路上的教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適應戰爭形勢發展的要求,成仿吾受黨中央委托,在陜北成立公學,培養革命先鋒隊。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成仿吾被選為代表出席大會。他向毛主席保證,要扎根教育事業,為黨為國培養人才。

1952年,成仿吾調任吉林長春,擔任東北師范大學校長。這期間,他創辦了東北師范大學馬列主義教學部,開設了4門政治理論教育課,親自擔任馬列主義基礎教研室主任,和老師們一起打磨授課講義,提高教學質量。成仿吾堅持開展時事政策教育、共產主義品德教育,他每年都按期給全校師生作形勢分析報告,向新生宣傳延安精神和長征精神,教育學生堅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在那個年代,東北師范大學為國家教育事業源源不斷輸送了大批政治素養優良的青年教師。

“時代楷?!编嵉聵s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1948年,鄭德榮冒著解放戰爭的炮火,來到東北師范大學學習。在張如心、張松如等一批理論家、教育家的教育和熏陶下,鄭德榮堅定了理想信念:“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的理論,給了我信仰的力量,我要站在真理這一邊!”1952年,鄭德榮留校任教。在長達67年的教學和研究生涯中,他始終與共產黨同心同向同行,撰寫出版了《中國共產黨是怎樣誕生的》,主編了《中國共產黨歷史講義》等著作教材50余部,是改革開放后,教育部最早推行使用的全國高校通用黨史教材。

鄭德榮退休后,仍堅守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第一線,共培養博士生49名,完成3項國家課題、5部學術著作和70余篇專業論文。

“烽煙滾滾,雪海茫茫,東北群英融匯一堂。越過平原,跨過松江,智慧的大隊在戰斗中成長。燃燒著青春的火焰,沐浴著黨的陽光,揚起那科學的風帆,泛游知識的海洋。前進、前進,向著勝利向著未來;前進、前進,向著科學文化的高峰……”

聆聽東北師大學子演唱這首澎湃激昂的校歌,深深感受到一批無產階級思想家、教育家不遠萬里從延安奔赴東北傳播新知、為黨育才的赤膽忠心。在他們的精神引領下,東北師范大學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校友教師群體,如“大漠里永遠閃耀的紅燭”支邊教師馮志遠、“優秀邊陲兒女”郭力華、“最美山村女教師”馬憲華等。

一代又一代東師人不畏艱難,不斷創新,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在一個又一個歷史轉折點,堅定理想信念,為中國基礎教育服務,開創了別具一格的教師教育模式,成功實現了“文科振興繁榮,理科提升突破,工科培育成長”的全學科發展格局,為支撐國家需要源源不斷地輸送合格教師和拔尖創新人才。

“人民教師的搖籃”

學校以教育教學為立校之本。建校70多年來,學校形成了“為基礎教育服務”的鮮明辦學特色,被譽為“人民教師的搖籃”。20世紀50年代,我國著名教育家成仿吾提出了為中小學教育服務的辦學思想,學校首開中國高師函授教育之先河;20世紀80年代,學校主動服務農村基礎教育,走出了一條享譽基礎教育界的“長白山之路”;20世紀90年代,實施“優師工程”,為基礎教育培養優秀教師;進入新世紀,啟動實施“教育家培養工程”,探索“U-G-S教師教育新模式”?!皟瀻煿こ獭焙汀癠-G-S教師教育新模式”先后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學校以科學研究為強校之本。近年來,學校的學科建設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2017年9月公布的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學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6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入選數量位列全國第19位,為“211院?!敝?。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A類學科6個(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獲評A+),B類學科15個。34個學科入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學?,F有藥物基因和蛋白篩選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和14個部級重點研究基地,有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農村教育研究所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四項,其中,材料科學研究領域的兩項、統計學研究領域的一項、化學研究領域的一項成果獲此殊榮;獲得第七、第八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四項,其中,歷史學研究領域的三項、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領域的一項成果獲此殊榮。

博學篤行 夯實國家之本

1948年,東北地區即將全境解放,廣大農村實行了土地改革,以迅速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力。1948 年8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鑒于客觀形勢發展對農業技術干部的需要,決定建立一所農學院——東北農學院,委派哈爾濱特別市第一任市長劉達為院長,開辟了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創建普通農業高校的先河。1994 年,東北農學院與黑龍江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合并,組建成東北農業大學(以下簡稱“東農”)。

大志宏圖 辦好大學

建校之初,劉達等第一代東農的領導者和建設者堅持現代大學理念,遵循教育規律,高瞻遠矚,大志宏圖,把東農的建設目標定位在一流大學上。學校在王兆屯(現中醫藥大學校址)建大樓、聚大師、購設備,聘用南斯拉夫籍專家設計飛機型教學主樓及大禮堂、生物館、化學館,提出“美觀、堅固、適用,50年現代化,100年不落后”的設計要求,體現了建設一流大學和百年樹人的戰略思想。

為了建立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學校在接收原國民黨東北大學農學院、原國民黨長春大學農學院、原哈爾濱市第一技術??茖W校農學科、原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農學系及原沈陽農學院留下的教師的基礎上,多次赴沈、京、滬、寧、杭等地聘請教師,短短數年就形成了以王金陵、許振英、余友泰等為代表的高水平教師隊伍,保證了從建校開始便以足夠的力量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為以后的師資隊伍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開課伊始,便成立了俄文班,1950年又招來大學本科畢業生58人成立了俄文研究班。絕大部分學生畢業后留校從事翻譯蘇聯教材及教學文件工作,共譯出蘇聯高等農業院校各專業教學大綱141份,教材36種85分冊,由高教部公開出版,供全國農業高校選用。學校還聘請了11位蘇聯專家先后到校任教,并于1953 年開始了研究生培養工作,僅1953—1956年就招收研究生124名,研究生教育初具規模。

東農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堅持高起點、高目標,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為新中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思想政治素質好、基礎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創造了東農大豆新品種、哈白豬、養豬生產線、遙控拖拉機、微生物菌肥等一批聞名全國的科研成果,其中,干飼料養豬生產線被毛澤東同志稱為“我國第一條養豬生產線”。(來源:東北農業大學? ?徐建成)

博學篤行 明德親民

如今,東北農業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特色,農、工、理、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同時也是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入選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學?,F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學科群、10個省級一級重點學科,學校的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是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之一,現有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個本科專業,10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個專業入選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

學校主辦的期刊《東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東北農業大學學報(英文版)》《中國馬鈴薯》《飼料博覽》《中國乳品工業》《乳品與人類》《農業經濟與管理》《大豆科技》《黑龍江紡織》,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新時代的東北農業大學,將緊緊抓住國家“雙一流”建設的有利時機,繼承“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弘揚“勤奮、求實、奉獻、創新”的校風,滿懷信心地向著國際知名、國內同類院校一流、具有我國北方現代農業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學型和開放式的高水平農業大學奮進!

弘揚兵工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

在遼沈大地的熱土上,有一所與共和國同齡的學?!蜿柪砉ご髮W,它作為“兵工七子”之一,受命于兵工人才稀缺之際,成長于國防建設現代化之中,為國防建設發展不斷輸送兵工人才和技術支持。

“共和國裝備部”

1948年4月,解放戰爭進入決戰階段。為保證戰爭需要,也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培養急需的兵器工業專門技術人才和管理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這個“共和國裝備部”應運而生。這正是沈陽理工大學的前身。

輝煌的起點注定了沈陽理工大學與共和國兵工事業血脈相承之源,更錘煉出沈理工人“愛國奉獻、自強不息、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高貴品質——這也成了沈陽理工大學不變的兵工魂。

1960年4月,沈陽工業學院組建而成。學校成為一所以兵器設計與制造為主的國防兵器工業高等院校,并成為兵器工業部下屬本科高校,即享譽國防工業領域的“兵工七子”之一。

從此,學校身系國防安全,肩負軍工事業人才培養的重任,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學校經歷了沈陽第一機械工業學校、沈陽工業學院、國營勁松機械廠、沈陽機械工業學校的變遷。1979年1月,經第五機械工業部批準,恢復沈陽工業學院。1988年6月,沈陽第一工業學校并入沈陽工業學院。2004年,學校更名為沈陽理工大學。

“沈理工速度”

學校經歷了建校、合校、分校、停辦、復辦、改辦工廠、恢復辦學、再次合校等過程,歷代沈理工人發揚“愛國奉獻、自強不息、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1984年,學校參與研制的炮引-24引信成果獲國防科技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1985年,學校研制的24型航空炮彈引信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1年9月,學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條碼技術推廣應用新聞發布會。1993年,學校被沈陽市政府命名為“火炬型科研院?!?,并連續七年獲此殊榮。另外,學校還成為國家經貿部批準的百家具有外貿進出口經營權的科研所、科研院校之一……

近年來,學校針對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不斷強化特色,凝練主攻方向,不斷加強人才和團隊建設,做強、做大優勢領域,科研實力得到明顯提高,科研工作實現快速發展?!笆濉币詠?,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1156項,其中,縱向項目386項、橫向項目770項,科研到款1.56億元。學校獲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項,國家國防科工局、裝備發展部等型號及預研項目31項。學校獲省部級以上獎項13項。學校獲得授權專利421件,發表SCI、EI學術期刊論文518篇。前不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1年度集中接收期項目的評審結果,沈陽理工大學共獲批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資助直接經費共計208萬元。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學校將繼續按照總體部署,夯實研究基礎,扎實穩步推進科研工作,努力以“理工速度”實現學??蒲袑嵙蛯W術水平的快速提升與發展。

“沈理工力量”

歷經七十余載的銳意進取和不斷發展,沈陽理工大學以鮮明的辦學特色、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受社會好評。學校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兵工精神的優秀人才。他們中有東海艦隊副政委蔣洪運將軍,甘肅省原省委書記陸浩,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原董事長兼黨組書記徐斌,有“地雷大王”林溪石,抗美援朝戰士儲澤英、盧占江、趙福仲、高志遠,有國防科研工作者許長興、蘇立航、王紹慧,他們曾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受閱裝備的研制;有歷史文化傳承者、沈陽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專業陶瓷方向2014屆碩士生孫天舒,他放棄多家企事業單位的橄欖枝,投身遼瓷事業,專注于恢復、傳承遼文化;也有優秀文藝工作者王端端,她作為央視4套的主持人,先后主持了《新聞早報》《西部新聞每日資訊》《中國新聞》《環球360》《新聞60分》等節目……

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學生的綜合能力,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大力提倡和廣泛動員學生開展各類創新實踐競賽、調研科研競賽,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創造條件。沈理工學子也積極參加科技學術創新、學科競賽,以及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充分展現了沈理工學子積極拼搏、自強不息、追求卓越、斗志昂揚的精神風貌。

擦亮育人底色,用紅色基因涵養時代新人

作為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國工業體系建設親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以下簡稱“大工”)由黨創辦、受黨領導、為黨服務、與黨同行,自誕生之日起,紅色基因便深深鐫刻在大工人的血脈中,成為學校薪火相傳,不斷發展壯大的力量之源。

家國之愛,譜寫七秩長歌

大工樂章里,愛國是最動人的音符;逐夢征程上,報國是最鮮艷的色彩。從最初的大連大學工學院,到獨立建制的大連工學院,再到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學校形成了如今的“一校兩地三區”辦學格局。大工的名字在變、形式在變,但為國育才、緊跟時代的理念和初心從未更改,紅色基因自立校之日起就融入了大工的血液里。

誕生于新中國成立前夕,那時的大工叫作大連大學工學院,由黨創辦,與國同行,老院長屈伯川懷揣科教興國的理想,招賢納士,艱苦創業,勇開風氣之先。1950年,根據形勢需要,大連大學取消,大連工學院成立。此后,大工僅用十一年便躋身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成為新中國“四大工學院”之一,奠定一流學府基業。改革開放后,大工抓住“211工程”“985工程”戰略機遇,實現建設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歷史跨越;進入新時代,學校踐行“四個服務”,投身民族復興偉業,勇擔科教興國大任,躋身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序列。

春秋弦歌,守正創新;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秉承“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大工的品牌和實力不斷積淀發揚,一代代大工人賡續精神血脈,堅之于心,行之于力,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勇創時代之輝煌。

教育之愛,播撒桃李春暉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已走過七十多年的大連理工大學始終不忘立德樹人初心,勇擔科教興國大任,一代代大工人在學校的濡染下刻苦鉆研、努力奮進,成了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創造了無數佳績,為國效力,為校爭光。

回顧歷史,“大工精神”從大工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根植在大工教育者的靈魂之中?!皟蓮椧恍恰痹獎淄醮箸?,著名力學家錢令希,中國軍事通信工程奠基人畢德顯,催化科學奠基人之一的張大煜,內燃機事業先驅者之一的胡國棟,水利工程事業開拓者之一的李士豪……這些熠熠生輝的名字照亮了一代代大工學子成才的道路。

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大工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形成了雄厚的師資力量。學?,F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職教師中的兩院院士3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0人,國家級青年人才48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0人,“973計劃”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級領軍人才22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8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數據截至2022年3月)

真理之愛,永攀科學高峰

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從人類文明到浩瀚星空,從細胞生物到自然規律,無論是人文社科還是科學技術,揭開真理的面紗,拓展人類的智識,都是無數大工人的崇高追求。

傳承紅色基因,一片赤心報國,一批批大工人前赴后繼,把夢想刻進時代,把職責扛在肩上,把汗水灑在了祖國需要的地方。中國的第一臺激光器、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臺4.5兆伏靜電加速器、第一臺激波管、第一臺微波氣象雷達、第一根無縫鋼管、第一艘核潛艇、第一枚液體燃料探空火箭、第一座現代化油港、第一座現代化漁港、第一座現代化軍港、第一臺硬脆材料復雜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術與裝備、第一座萬噸級海水淡化裝置等的研發設計都凝聚著大工人的智慧,都有大工人的付出。

以創新之動力,襄助復興之偉業。由王輝輝博士擔任第一完成人的“率先闡明多物理量條件下誤差場鎖模定標的物理規律”研究入選了2021年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類”重大成果;由大工機械工程學院高性能精密成形研究所提出的“鋁合金超低溫變形雙增效應的物理機制是什么?”成功入選十大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前沿科學問題;由大工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鄒麗教授牽頭完成的“我國首套深海礦產混輸智能裝備系統‘長遠號海試成功”項目入選2021年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

我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胖五”、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創造下潛深度世界紀錄的“蛟龍號”、國產航母、C919大飛機……一項又一項“國之重器”上都閃爍著大工智慧。

歷史上,新中國的多項科技第一見證了大工人科教興國的榮光;新時代,“大國工程”“國之重器”上的大工貢獻亦彰顯了大工人強國復興的新擔當。

在攀登科學研究高峰的路上,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多年來始終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廣大師生以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為己任,秉持著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在所從事的領域孜孜以求,縱是再艱險的陡峭山路,也一定將之征服。

猜你喜歡
學校
我為什么要上這所學校
再回學校
School 學校
學校熔化了
我的學校
學校100天慶祝日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