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康復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胸腔鏡肺葉切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22-05-30 22:18黎海玲胡艷波
健康之家 2022年1期
關鍵詞:快速康復理念臨床護理路徑肺癌

黎海玲 胡艷波

摘要:目的:快速康復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胸腔鏡肺葉切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肺癌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所用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接受快速康復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比兩組術后恢復質量、并發癥、疼痛程度以及肺功能。結果:觀察組術后胸管拔除時間、尿管拔除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快速康復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疼痛,加快患者恢復進程。

關鍵詞:肺癌;胸腔鏡肺葉切除;快速康復理念;臨床護理路徑

現代臨床中一種發病風險較高的肺癌,致死率逐年遞增,給我國眾多居民的生命質量、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帶來了嚴重影響[1]?,F代臨床治療肺癌患者過程中,諸多研究學者倡導、提倡微創治療,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減輕對患者身體的創傷[2]。隨著腔鏡技術的出現,由于符合微創治療理念而被廣泛用來治療各類疾病,尤其是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目前已成為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3]。盡管手術的創傷相對減輕了不少,但是依然有部分患者因為手術應激而導致康復時間延長[4]。本研究旨在探討快速康復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胸腔鏡肺葉切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21年2~10月收治的112例肺癌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所用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觀察組男30例,女26例;年齡53~69歲,平均(60.6±11.5)歲;手術時間90~116 min,平均(103.8±6.7)min。對照組男31例,女25例;年齡52~69歲,平均(60.9±11.4)歲;手術時間89~118 min,平均(104.1±6.9)min。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術前磁共振、CT以及術后病檢證實為肺癌;符合胸腔鏡肺葉切除術適應癥;術前無放化療史;簽署研究知情書。

排除標準:心腦血管疾病;肝腎障礙不全;精神病史;伴有感染或傳染性疾病;術中轉變手術方式;術后入住ICU。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術前溝通,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疑惑,做好相關告知、解釋說明工作,講解手術流程,強調術后早期康復鍛煉、促排痰、有效咳嗽以及體位護理的必要性;術前4~8 h禁止飲食飲水。術后各項活動鍛煉不量化,且不規定活動時間,以患者意愿為主,同時常規指導患者飲食、常規宣教,對疼痛評估、止痛方案無要求。

觀察組接受快速康復臨床護理路徑干預:(1)患者進入醫院病房第1天,醫護查房,查看患者診斷情況,確定擇期手術時間;護理人員自我介紹,并耐心的、全面的向患者介紹主治醫師、病區環境、規章制度;主動詢問患者既往病史,測量體溫,評估患者機體營養水平,記錄患者身高、體重,幫助患者修剪指甲,擦拭皮膚,做好安全告知,禁止患者抽煙喝酒,將肺康復鍛煉技巧告知患者;每隔1h進入病房看一次患者。(2)入院第2天到手術前1天,采集患者血尿和糞便,做好全面檢查,貫徹落實醫囑,根據護理級別按時觀察患者,待到檢查結果符合手術標準后,開始擇期手術,并且在術前24 h向患者說清楚注意事項,尤其是禁止飲食飲水的時間,通常術前2 h禁止飲水,術前6 h禁止飲水;術前主動與患者深入溝通,通過術前訪視,減輕患者負性情緒;詢問女性患者的月經史,協助患者促排痰,鼓勵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在病床上提前進行排尿排便練習;主治醫師告知配合要點,說明注意禁忌,麻醉師準備鎮痛泵、麻醉藥品、操作儀器。(3)手術當日,為患者取下身上的裝飾品,比如項鏈、戒指、假牙等,為患者穿上手術衣,監測體征,術前導尿,遵醫囑規律用藥。將患者推送至手術室之后,可以為患者提供50 ml糖水。術后床頭抬高35°,保持半臥位,待到患者意識完全蘇醒后,溫柔按摩,活動上下肢體,飲用少量溫水,若無嗆咳,6 h提供流食。鼓勵患者咳嗽,促排、咳出深部痰液;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時更換切口敷料,預防感染;持續心電監護,遵醫囑氧療,照顧患者日常生活起居,清潔皮膚,合理科學飲食,多飲水,促排便。(4)術后24 h考慮拔管,統一疼痛評估標準,實施多模式鎮痛方案,根據患者疼痛評估結果,對VAS評分<5分的患者,給予非藥物止痛,如注意力轉移、音樂播放、短視頻播放等;對VAS評分≥5分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藥物止痛或鎮痛泵止痛;提供維生素豐富、熱量十足、優質蛋白且富含纖維素的綠色食物,鼓勵患者盡快下床步行,心電監護過程中鼓勵患者適當活動;體位引流之后再進行霧化吸入,必要時震動排痰。(5)術后第2~3天,依然鼓勵患者咳嗽,促排痰液;補充營養,停止心電監護,誘導患者離床,在病區內緩慢步行,5次/d,10 min/次。(6)術后第4天一直到出院前24 h,胸管拔除,主動爬梯,提供營養支持,實施肺康復鍛煉,比如練氣功、瑜伽、吹氣球;主動詢問患者每日排尿排便頻率、次數。(7)出院當日拆線,根據護理級別按時觀察患者,要求患者遵醫囑規律服藥,囑咐其居家休養期間繼續進行功能鍛煉,提前與患者約好復診時間。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胸管拔除時間、尿管拔除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兩組術后6 h、24 h、48 h疼痛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胸管拔除時間、尿管拔除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VAS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雖然胸腔鏡手術能夠有效幫助肺癌患者切除病變的肺葉,創傷性也相對較輕,但是術中實際操作過程中容易牽拉正常組織,導致患者疼痛不適,以致于患者在疼痛刺激作用下,不愿意主動咳嗽排痰,延長患者肺功能康復時間,增加住院費用[5~6]。為了提高肺癌患者恢復質量,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期間有必要加強快速康復護理,進一步減少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因素,促使患者更快回歸社會、回歸家庭。

快速康復臨床護理路徑集合了多個學科,并將一系列高效的護理措施進行有機整合,包括肺康復、營養管理、疼痛護理、運動指導、心理疏導等,同時在每個操作階段進行精細化管理,每個流程給予規范化操作,統一要求,合理評估,嚴格路徑選擇,避免了手術延誤導致的住院時間延長,故而有效加快了患者術后恢復進程[7~8]。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術后胸管拔除時間、尿管拔除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快速康復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疼痛,加快患者恢復進程。

參考文獻

[1]馬欣.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8):173-175.

[2]段函宇,劉子嘉,許廣艷,等.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快速康復外科多模式鎮痛管理[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21,43(1):136-143.

[3]張俊,羅湘玉,張立,等.多模式聯合預防性鎮痛對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快速康復的影響[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21,40(1):11-15.

[4]孔麗蕓,楊娟,付金鳳,等.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28):216-218,222.

[5]張靜,張桃.基于快速康復的全程化護理在肺葉切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8):65-67.

[6]楊慧,陳瑞云,魏立,等.快速康復操對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20,42(6):555-558.

[7]張婧.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1):1908-1910.

[8]韓曉霞,馮光強,孫曉麗,等.快速康復外科對肺結核病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患者臨床康復的效果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20,35(1):84-85,87.

猜你喜歡
快速康復理念臨床護理路徑肺癌
中醫防治肺癌術后并發癥
對比增強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肺癌腦轉移瘤檢出的研究
快速康復理念用于肩袖損傷圍術期護理和術后功能恢復中對患者的影響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保留股骨頸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圍術期護理的研究
快速康復理念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
臨床護理路徑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研究
臨床護理路徑對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影響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療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外科腹外疝患者護理中的快速康復理念應用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