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原創性貢獻

2022-05-30 10:48邱海平
學習與研究 2022年5期
關鍵詞:原創性貢獻創新

[摘要] 習近平經濟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作出的原創性貢獻主要包括:創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為核心并由一系列具體思想方法組成的思想方法體系和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核心并由一系列具體工作方法組成的工作方法體系,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論;創造性地提出了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為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供了全新的系統理念和解決方案;通過創新發展已有范疇和術語、提出新概念和新術語、借鑒和吸收西方經濟學中的合理成分,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及體系。

[關鍵詞] 習近平經濟思想;?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創新;? 原創性;? 貢獻

[中圖分類號] D619?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2)05-0004-05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在方法、理念、范疇、理論及理論體系等多方面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作出了原創性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價值。

在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創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認識論和實踐論基礎。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和世界發展新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認識論與實踐論的有機統一,創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動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方法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有機統一。思想方法即認識方法,工作方法即實踐方法。實踐是認識的根本來源,認識是實踐的思想先導。認識與實踐、知與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的發展過程。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具體運用和體現,是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及其有機統一,形成了由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組成的創新性方法體系。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思想方法是由以實事求是這一根本思想方法為核心和一系列具體思想方法組成的體系。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思想方法上的中國化表達,是我們黨的根本思想路線,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根本思想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下,鮮明提出堅持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戰略思維等一系列具有時代特征的具體思想方法,為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方法基礎。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工作方法是由以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根本工作方法為核心和一系列具體工作方法組成的體系。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保障,也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問題的根本工作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的工作路線指引下,鮮明提出“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等一系列具有時代特征的具體工作方法。這些工作方法在實踐中的運用是習近平經濟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習近平經濟思想所體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實踐相結合的思想結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論分析和解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深刻理解和系統把握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基本內涵及其內在邏輯的重要基礎。

提出新發展理念這一最具標志性的原創性理論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眲撔?、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最具標志性的原創性理論成果。新發展理念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原創性貢獻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一是從新發展理念五個方面內容來理解,二是從新發展理念的系統性層面來理解。

從第一個層面來看,創新發展理念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出發揭示了社會經濟運動規律,社會生產力水平及其發展在其中具有基礎地位和作用。創新發展理念賦予創新各方面豐富內涵,并突出強調了創新在當代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第一驅動力地位,從而創造性地揭示了當代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和新機制。創新發展理念為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引領。以創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構建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的重要領域和方向,是超越西方主流經濟學的重大理論機遇。

協調發展理念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發展協調性整體性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了社會勞動時間必須按比例分配于社會生產各部門,以及社會生產各部類之間必須保持一定比例關系的客觀規律。協調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發展平衡與不平衡的辯證關系,從我國發展不平衡的突出問題出發,強調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國內經濟循環與國際經濟循環之間等方面的內在聯系和發展的協調性整體性規律,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發展協調性整體性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

綠色發展理念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于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綠色發展理念立足當代世界和我國發展的客觀趨勢和內在要求,不僅強調了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對于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且突出強調了經濟發展與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創造性地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人類經濟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提升到新高度。

開放發展理念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刻揭示了資本的本質及其發展的內在動力,說明了資本在世界范圍的擴張必然推動國際分工、世界市場和經濟全球化發展并引起世界發展不平衡的歷史趨勢。開放發展理念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條件和內在要求,深刻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和發展趨勢,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追求。

共享發展理念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刻批判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的不合理性,科學揭示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的本質特征。共享發展理念反映了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揭示了共享與發展的辯證關系,指明了發展必須依靠人民的社會主義根本道路,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歷史視野、實踐特性和時代內涵。

關于新發展理念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原創性貢獻,更需要從新發展理念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出發來理解。新發展理念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的系統理論。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解決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新發展理念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全新的系統認識,是當代先進的、系統的、科學的發展理論。

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及體系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實踐的過程中,通過“術語的革命”、理論創新和體系創新,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每門科學都是由具有獨特含義的范疇、概念或術語構成的思想體系。范疇、概念或術語是科學理論的基本組成單元,理論創新往往首先從范疇、概念或術語的創新或革命開始。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一卷英譯本的序言中深刻指出:“一門科學提出的每一種新見解都包含這門科學的術語的革命?!绷暯浇洕枷胧怯梢幌盗蟹懂?、概念或術語組成的理論體系,通過多種方式、多種層次的“術語的革命”,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范疇體系、概念體系或術語體系。

創新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已有的范疇和術語,通過對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賦予其新內涵。比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經濟制度”主要是指一個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及其決定的分配制度。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主要是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制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一新范疇,并明確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都確立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豐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經濟制度”這一范疇的理論內涵,深刻揭示了生產資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經濟體制這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經濟制度”理論的重大創新。又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資本”范疇主要是指以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以雇傭勞動制度為特征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資本”越來越成為普遍的資源配置和組織形式,也成為市場體系中的重要主體和經濟活動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和內在需要,我們黨繼承并創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資本”這一范疇,賦予其新的內涵。一方面把它理解為一定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另一方面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實際,提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外資”等概念,從而拓展了“資本”這一范疇的內涵,突破了把資本與社會主義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在深刻總結我國資本發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偉大創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必然會有各種形態的資本,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边@是我們黨對“資本”認識的又一次升華。

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經濟概念和術語。為了科學準確反映2012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了“經濟發展新常態”這一概念,并對其豐富內涵進行了全面闡述?!敖洕l展新常態”是對我國經濟發展作出的總體性重大判斷,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中高速發展的客觀趨勢和內在要求,鮮明提出了“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1為進一步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奠定了理論基礎。為了適應、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新發展理念”,進而提出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改革思路,制定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目標,推動我國經濟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推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實踐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還創造性地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混合所有制改革”“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發展格局”等一系列具有確切理論內涵和鮮明施政理念的新概念新術語。這些新概念新術語具有內在的邏輯關系,是一個完整的概念術語體系,不僅反映了黨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的科學認識,而且反映了黨推動改革和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路和政策著力點。

借鑒和吸收西方經濟學中的合理成分。在當代中國經濟學的話語情境中,西方經濟學并不是一個地域概念,而是特指西方主流經濟學即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關于如何科學對待西方經濟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并不排斥國外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西方經濟學關于金融、價格、貨幣、市場、競爭、貿易、匯率、產業、企業、增長、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有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一面,要注意借鑒?!?正是從這樣的原則立場出發,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科學分析我國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我們黨合理借鑒和吸收了西方經濟學的某些概念和術語,例如“全要素生產率”“比較優勢”“資本要素”“資源配置”“制度性成本”“按要素分配”等,擴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話語體系,體現了我們黨科學對待國外理論成果的開放態度。

通過“術語的革命”,習近平經濟思想進一步實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和體系創新。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取得的理論成果進行了系統回顧和總結:“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對發展我國經濟提出了獨創性的觀點,如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理論,提出統籌兼顧、注意綜合平衡,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農輕重協調發展等重要觀點。這些都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造性發展”“30多年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們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改革開放前我們也沒有這方面的實踐和認識,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指明了我們黨的政治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本質聯系,即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運用;深刻指明了我們黨創新發展政治經濟學的思想路線和根本方法,即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刻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屬性,即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刻指明了我們黨的政治經濟學的重大意義,即不僅有力地指導了我國的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深刻揭示了習近平經濟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關系,即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繼承和創新發展。

關于習近平經濟思想在理論體系上的創新性,可以從兩個層次來理解:一是習近平經濟思想在概念和理論上的創新,豐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概念和理論,極大豐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內容,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推向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新境界、新階段。二是2020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概括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框架,闡明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論邏輯及其體系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啟示我們,習近平經濟思想是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規律的政治經濟學,是由政治立場和根本宗旨、基本經濟制度理論、體制改革理論、經濟社會發展理論、黨和國家宏觀管理和調控理論、企業產業區域理論、對外開放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多層次理論構成的完整理論體系,體現出鮮明的認識論與實踐論、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國內與國際、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歷史現實與未來等有機統一的方法論特征和理論品格,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作出了具有歷史意義和時代特征的原創性貢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習近平.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J].求是,2020,(16).

(作者簡介:邱海平,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梓材”講席教授)

責任編輯 / 王煥宇

猜你喜歡
原創性貢獻創新
沈陽師范大學原創性學術著作評介
——開闊的價值理論與經濟實踐的視野
沈陽師范大學原創性學術著作評介
——社會組織如何參與社會治理
沈陽師范大學原創性學術著作《民間敘事與區域史建構》評介
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貢獻
為加快“三個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貢獻
貢獻榜
海洋貢獻2500億
列寧帝國主義理論的歷史原創性與當代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