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化時代中國詩詞與會計課程思政融合教學創新

2022-06-02 13:18劉霞玲
關鍵詞:業財融合會計詩詞

劉霞玲

摘 要:詩詞與會計實現融合教學的基礎源自兩者悠久的歷史淵源。本文基于智能化時代業財融合的需求,重構會計教學知識點,挖掘詩詞與會計兩者共同的思政元素,課前、課中、課后各教學環節開展形式多樣的會計與詩詞的融合,使學生和教師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均得以提升。

關鍵詞:會計;課程思政;詩詞;業財融合

中圖分類號:G416?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4-2346(2022)01-0078-06

1? ? 問題的提出

詩詞與會計實現融合教學的基礎源自兩者悠久的歷史淵源。詩詞與會計兩者作為古老中華文化的傳承,均重視道德的教育。最原始的中國會計以當事人為主,以解決個人對組織的忠誠與能干問題為核心目標,重視職業道德教育?,F在,日常財務工作逐步由智能機器人取代,會計數據信息儲存的方式、數據信息的內容以及數據信息的分析工具都發生了改變。會計技術進步了,但并沒有改變會計的本質。盡管會計法律法規制度不斷完善,但利潤操縱案件頻頻曝光,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屢屢發生,以至于會計界出現更多誠信危機。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如何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如何將嚴謹的專業知識變得有溫度、有趣味,潛移默化滋潤學生心靈,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會計課程思政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

理論層面,會計與古詩詞結合的相關研究文獻較少,趙麗生在《中國會計文化》[1]一書中的專題《詩詞中的會計花絮》,談到詩人如蘇軾、蘇轍、辛棄疾等把會計規則、會計工作寫入詩詞。詩詞與會計課程思政的融合主要在一些名家講座中有所涉及。楊雄勝等認為,會計已經陷入困境,信息化已經把我們帶到了全新而充滿挑戰的神奇地段。[2]莊智華認為,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應是一個多種人文學科和會計相結合的教育。一些人文學科對于學生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的培養具有直接的作用,這些學科與會計的結合又將為學生提供一個比較科學的會計職業道德的思維方向。[3]楊瑞平等認為,會計專業課教學中可將會計職業道德、職業判斷等知識放在課堂上讓學生與教師面對面交流,有利于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塑造。[4]王曉亮等認為,通識教育視域下會計學專業課程應融入思政元素,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利于實現卓越會計人才培養目標。[5]

相比思政課程,會計專業教師在親和力、信任度方面都具有思政課教師無法比擬的優勢,應在會計專業課授課過程中挖掘思政的理論元素。提升專業課教師主體意識以及提高教學技能是專業課融入思政元素的著力點與立足點。專業課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式,積極挖掘專業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內容,強化育人功效,做到思想性與知識性的統一。

實踐操作層面,隨著課程思政建設的推進,會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也不斷改革創新,目前大都是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在教師引導下,對現實社會中的財經真實案例展開討論,切入誠信、主權等品德教育。這種方法有一定的警醒作用,但難以使學生從內心產生共鳴。智能化時代,人工智能無法替代人類智能,人類需要人文滋養,古老的中華詩詞與會計結合,有利于促進會計與人文的結合,為智能化時代會計人才培養提供一種新思路。

2? ? 詩詞與會計課程思政的融合路徑

為實現詩詞與會計的有效融合,我們基于業財融合的需求,重構會計教學知識點。除會計基礎知識外,將企業的所有業務自上而下分為銷售與收款、購貨與付款、投資、籌資、稅收以及薪酬六大類業務循環,會計教學知識點圍繞六大類業務循環展開,挖掘詩詞與會計兩者的共同之美,切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會計職業道德等思政元素,并配套相應的詩詞,將科學嚴謹的會計與富含情感的詩詞結合。為方便和學生互動產生共鳴,我們精選膾炙人口、易于理解的名家詩詞進行融合。詩詞與會計課程思政融合的路徑是“重構會計課程知識點、梳理思政元素、精選名家詩詞”。

2.1? ? 會計基礎知識

知識點1:會計概述。思政元素:系統化思維與批判性思維職業素養、團隊合作精神、積極進取心、慎獨等。

課前導入孔子的會計之道:孔子,中國官廳會計的鼻祖,他對會計的表述:“會計當而已矣”。這是中國古代文獻第一次出現“會計”專業名稱,也是對會計概念的第一次定義。課堂教學中融入詩人的會計情結,著名詩人如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等都可稱為會計的行家。蘇轍:“粗知會計猶堪仕”,蘇軾:“卻畏有司書簿帳”。失意時,要勇于面對,如毛澤東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孤獨時,與自己和解,如蘇軾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不畏強權,不卑不亢,如蘇軾的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要直面人生,相信未來,如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最后送同學一首《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同時可播放詩詞音樂,在音樂欣賞中鼓勵同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斷進取。

知識點2:財務報表。思政元素:財務報表體現全局觀、系統化思維,結構美、和諧美、對稱美、平衡美、簡約美等會計之美。詩詞對稱、簡約、有秩序,講究韻律和聲調的平衡,體現詩人的真情實感,給人和諧統一的美感。兩者有很多的共同美。

課前導入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睆倪@首詩中感受會計對稱、平衡之美,導入全局觀和系統化思維。課堂教學中融入與全局觀關聯的詩詞,如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杜甫《望岳》:“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王維《終南山》:“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與批判性思維關聯的詩詞,如杜牧《題烏江亭》:“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與王安石《烏江亭》:“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李商隱《賈生》:“不問蒼生問鬼神”與王安石《賈生》:“誰道君王薄賈生”。劉禹錫《秋詞》:“我言秋日勝春朝”,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選1首體現全局觀的古詩詞,談談詩詞與會計中的系統化思維與批判性思維。

2.2? ? 銷售與收款業務

知識點1:貨幣資金核算。思政元素:誠信、道義、親情等比金錢重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有積極進取心。

課前導入李白的《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鼓勵學生樹立信心,積極進取、生財有道,有很多東西比金錢更重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課堂教學中融入相關詩詞,如王貞白《白鹿洞二首》:“一寸光陰一寸金”;王安石《詠商鞅》:“一言為重百金輕”;杜甫《春望》:“家書抵萬金”;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選1首寫“金”“銀”或貨幣有關的古詩詞,談談對金錢的看法。

知識點2:往來款項核算。思政元素:往來要講誠信,信守諾言。往來可能存在幕后交易、收賬難問題,要廉潔自律,堅守會計職業道德。

課前導入李白的《唐詩紀事》:“海岳尚可傾,吐諾終不移”。鼓勵學生不忘初心,誠信做人,克服困難,堅守職業道德底線。課堂教學融入與誠信關聯的相關詩詞,如李白《俠客行》:“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王安石《詠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選1首關于誠信的古詩詞,談談在交易往來過程中的誠信問題。

知識點3:銷售收入、成本、費用核算。思政元素:商業交易時遵守自由、平等、公正、誠信、法治等核心價值觀;開源節流、量入為出等理財觀念;杜絕浪費、愛惜財物等消費觀念。

可融入與“賣”相關的詩詞。課前導入李白的《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引入公平交易等商業規則。課堂教學融入與銷售關聯的相關詩詞如白居易《賣炭翁》:“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蘇軾《浣溪沙》:“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馬致遠《壽陽曲》:“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釋智愚《頌古一百首》:“洛陽路上相逢著,盡是經商買賣人”;鄭燮《漁家》:“賣得鮮魚二百錢,米糧炊飯放歸船”;杜甫《春水生二節》:“南市津頭有船賣,無錢即買系籬旁”;曾鞏的理財之道:“用之有節,則天下雖貧,其富易致也;用之無節,則天下雖富,其貧易致也”,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商品交易與詩詞》,選1首含“買”或“賣”的古詩詞,對比古代的商品交易和現代的商品交易,談談現代社會應遵守的商品交易規則。

2.3? ? 購貨與付款業務

知識點1: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有形資產核算。思政元素:遵守文明、自由、平等、公正、誠信、法治等核心價值觀;廉潔自律,抵擋物質誘惑,遵守會計職業道德。

可融入與“買”相關的詩詞。課前導入《木蘭詞》:“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在詩詞欣賞中引入古代商品交易,引申現代物質極度豐富的社會,如何抵擋誘惑,遵守職業道德。課堂教學融入購買業務關聯的詩詞如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買死百里奚”;杜甫《后出塞五首》:“令媛買馬鞍,百金裝刀頭”;白居易《買花》:“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谱瓢俣浼t,戔戔五束素”;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白居易《以詩代書寄戶部楊侍郎勸買東鄰王家宅》:“勸君買取東鄰宅,與我衡門相并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秋瑾《對酒》:“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和實物資產關聯的詩詞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李煜《虞美人》:“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選1首與購買業務有關的古詩詞,談談如何合法取得財產物資。

知識點2:無形資產核算。思政元素:從企業品牌價值引出個人內在價值,注重個人品德修養。

課前導入鄭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鼓勵同學多讀書,注重個人品德修養,不畏困難,提升個人無形價值。課堂教學中融入不斷提升自我關聯的詩詞如莊子:“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杜甫《春望》:“家書抵萬金”;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選1首不斷提升自我的古詩詞,談談自己的職業規劃。

2.4? ? 籌資業務

知識點1:借款取得與歸還核算。思政元素:坦蕩做人,正大光明,不欠人情;從校園貸等引入貨幣時間價值理念和正確的消費觀。

課前導入王守仁《泛?!罚骸半U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在詩詞欣賞中教導同學防坑防騙,坦坦蕩蕩誠信做人,有借有還。課堂教學融入與時間價值關聯的詩詞如王貞白《白鹿洞二首》:“一寸光陰一寸金”。與不畏困難關聯的詩詞如毛澤東《長征》:“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水調歌頭游泳》:“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曾鞏《城南》:“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選1首關于借貸的古詩詞,談談目前校園貸情況以及個人失信的危害。

知識點2:所有者權益核算。思政元素:主權教育,富強、民主、愛國等核心價值觀。從企業所有權引入國家主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課前導入詩經《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引入我國生命至上的偉大抗疫精神和戰略成果,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課堂教學融入與愛國詩人關聯的詩詞如屈原《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岳飛《滿江紅》:“待從頭,收拾山河,朝天闕”;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聞軍官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于謙《立春日感懷》:“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戴叔倫《塞上曲二首》:“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王昌齡《出塞二首》:“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所有權/主權與古詩詞》,愛國,是詩詞中常見的主題,屈原、岳飛、辛棄疾、于謙等眾多愛國詩人寫就許多經典的愛國詩篇。請同學們分享1首寫家國情懷的古詩詞,從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懷談談國家主權與企業所有權維護的意義。

2.5? ? 投資業務

知識點:交易性金融資產等。思政元素:投資要冷靜,養成慎獨、反思、獨立思考習慣;大浪淘沙、注重投資回報、投資風險等投資觀念。投資堅持平等、公正、法治、誠信等核心價值觀。

課前導入李紳的《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引出投資回報等理財觀念,同時鼓勵同學多讀書,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回饋社會。課堂教學融入與投資回報關聯的詩詞如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張維屏《新雷》:“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毛澤東《卜算子·詠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與投資心態關聯的詩詞如陶淵明《飲酒》:“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蘇軾《定風波》:“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選1首關于投資心態與回報的古詩詞,談談投資與投機的區別。

2.6? ? 稅收業務

知識點:稅收的計算與繳納。思政元素:愛國、富強、民主、公正、平等、法治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準扶貧政策,關心貧苦人們。

可融入與“稅賦”相關的詩詞。課前導入白居易的《重賦》:“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愅饧右晃?,皆以枉法論”。詩詞中體現了我國的稅收政策與目的,樹立公正、法治價值觀。古詩詞中描寫由于稅負重,老百姓生活困難,教導學生珍惜現在的生活。課堂教學融入與稅收有關的詩詞如白居易《觀刈麥》:“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白居易《買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杜甫《兵車行》:“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王冕《悲苦行》:“今年老小不成群,賦稅未知何所出”;張籍《野老歌》:“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齊己《寄監利司空學士》:“寬容民賦稅,憔悴吏精神”;湯顯祖《聞都城渴雨時苦攤稅》:“當知雨亦愁抽稅,笑語江南申漸高”,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詩詞與古今稅賦》:選1首包含“稅”“賦”的古詩詞,談談古代稅收的作用。結合當今社會你所了解的稅種,談談這些稅的目的和法治的重要性。

2.7? ? 工薪與人事業務

知識點:貨幣與非貨幣薪酬分配與發放。思政元素:愛崗敬業、誠信友善、廉潔自律、友善等價值觀和職業道德。

課前導入杜甫的《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鼓勵學生克服將來工作中的困難,愛崗敬業,同時介紹諸葛亮的敬業精神。課堂教學融入與工作崗位、環境和態度關聯的詩詞如張九齡《感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白居易《從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太傅分司》:“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閑人”;辛棄疾《破陣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與誠信友善關聯的詩詞如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杜甫《又呈吳郎》:“堂前撲棗任西鄰”;陶淵明《雜詩》:“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蓖醪端投派俑问裰荨罚骸昂却嬷?,天涯若比鄰”,等等。課后開展主題討論,選1首關于愛崗敬業、誠信友善的古詩詞,談談你期望的薪酬以及如何應對工作中可能的棘手問題。

3? ? 詩詞與會計課程思政融合教學的方法與手段

3.1? ? 開發、收集整理會計與詩詞課程思政教學資源

教師事先在超星學習通等信息化課程平臺建課,完善教學資源。課件內容事先融入詩詞,課件設計插入有關的詩詞書法作品,以便于課中教學融入相應的詩詞欣賞;知識點與詩詞融通的話題討論通過課程平臺發布。平時利用空余時間大量積累數字詩詞,作為學生小組活動,數字(1~9)飛花令、詩詞對壘與接龍開展的素材。另外,收集中國知網等互聯網會計與詩詞的文獻,學習強國等平臺詩詞慕課、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視頻,有關會計詩詞的著作如《中國會計文化》。

3.2? ? 課前引導學生進行會計與詩詞思政的融合

課前安排學生進行相關的詩詞誦讀、詩詞書法作品欣賞與詩詞音樂展示,在美的享受中進入課程學習。教師事先布置學習小組任務,會計與詩詞,小組作品成果要求學生選一首詩詞,與會計聯系起來,動手制作PPT,用美篇、抖音、PPT等信息化手段進行展示,加入聲音、視頻等元素,利用信息化課程平臺進行展示分享,讓學生在音樂和詩詞美的享受中進入學習狀態。在作品制作的過程中,學生要對素材進行收集、篩選、制作、整理,并將會計與詩詞兩者融合,發現詩詞與會計的共同之美。課前讓學生自己感悟會計與詩詞之美,這樣不但能讓枯燥的會計變得更有詩意,讓學生感受到會計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有溫度的人生,從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學習到相關的專業知識,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掌握、拓展與深化。同時教師再通過小組互問和追問等方式,并融入思政元素,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讓課堂生動起來,師生也更多互動和交流,小組作品展示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和創新精神。

3.3? ? 會計業務長時間操作時進行詩詞游戲融合思政教學

會計課程學生操作很多,大都是數字計算,數字是會計之魂??菰锏臄底钟嬎銜r間太長學生會很疲憊,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也在緊張不停地操作。為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適度放松,長時間枯燥的數字業務操作后,利用課間間隙進行數字飛花令等詩詞游戲,可緩解緊張學習狀態,活潑課堂??梢苑纸M采用“1對多”的方式在釘釘或學習通班級課程平臺進行數字飛花令詩詞對壘接龍,每次飛1個數字,由1個主隊對壘其他所有小組,并制定好游戲規則。也可以采用詩詞接龍、你說我猜、出口成章、關鍵線索猜詩、填字填句等多種方式補充。游戲過程中,教師可插入孔子和唐宋八大家如蘇軾、蘇轍等的會計從業經歷和會計思想,了解詩詞名家的會計情懷。在緊張的會計數字操作時欣賞詩詞,聆聽詩詞音樂,進行數字飛花令游戲,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字的溫度,感受詩詞與會計之美。

3.4? ? 課后與課前、課中各教學環節聯動開展與詩詞思政的融合

課堂教學中講解專業知識點時,課件插入詩詞書法,融入相關的詩詞、詩人介紹,課后通過學習通課程平臺開展相關主題討論。各教學環節聯動開展專業知識點與詩詞思政的融合,學生全過程參與,可促進師生互動和了解,提升課程思政效果。如知識點,財務報表的學習。首先小組作品展示《會計與詩詞》,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詞與音樂引導進入學習狀態,引出詩人蘇軾的會計理財思想、資產負債表左邊資金占用和右邊資金來源的等式以及各報表項目的區別,進而感悟報表的對稱美、平衡美、結構美,引出會計全局觀和系統化思維的重要性,不但可以深入理解會計報表的結構和對稱,還可以培養會計人應具有的全局觀和多角度看問題的素養。課后在學習通平臺發起主題討論,選1首體現全局觀的古詩詞,談談詩詞與會計中的系統化思維,主題討論活動結束,教師進行點評,引導正確的道德觀。詩詞全過程融入會計各項目教學內容,一步步引導深入,鞏固思政教育成果。

3.5  ? 課程考核注重思政教育的體現

課程考核采用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分個人表現與小組表現兩部分,課程思政部分側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個人表現體現為課堂表現、學習通簽到、討論話題參與情況、任務完成情況、學習積極性等;小組表現考察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與小組成員合作情況等,采用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學生分成2~3人小組,一學期會安排幾次小組作業,小組任務的作品制作、展示,在組長的安排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小組成員的團結合作體現思政教育中的誠信、友善價值觀,個人的學習結果體現愛崗、敬業等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趙麗生.中國會計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13-116.

[2]楊雄勝,繆艷娟,陳麗花,等.仰望會計星空 靜思會計發展[J].會計研究,2020(1),67-76.

[3]莊智華.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研究與分析――對若干異議的評述和回答[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7(1):83-85.

[4]楊瑞平,吳秋生,王曉亮.通識教育下的《中級財務會計》教學改革研究[J].財會月刊,2019(2),72-77.

[5]王曉亮,史江波,楊瑞平,等.通識教育視域下卓越會計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財會通訊,2020(4),161-164.

Teaching Innov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of

Accounting Courses with Chinese Poetry in Intelligent Era

LIU Xia-ling

(School of Business,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ingbo,Zhejiang 315211,China)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oetry and accounting is derived from their long history.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and finance in the intelligent era,this paper rebuilds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accounting teaching,excav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mmon to poetry and accounting,and carries out various forms of integration of accounting and poetry in all teaching links before,during and after class,so as to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Key words: accounting;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n courses; poetry;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and finance

猜你喜歡
業財融合會計詩詞
詩詞書法作品
【詩詞篇】
背詩詞的煩惱(下)
背詩詞的煩惱(上)
通信運營企業基于客戶效益的業財融合研究及應用
業財融合助力企業發展探究
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會計統計發展探究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論實施業財融合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業基于價值的業財融合分析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