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檢驗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分析

2022-06-03 01:37曾瑩楊梓瑩劉虹虹
食品安全導刊·中旬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食品安全應用

曾瑩 楊梓瑩 劉虹虹

摘 要:近年來,我國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這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是一種潛在的危害。以此為背景,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本文針對食品檢驗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進行論述,有助于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關鍵詞:食品檢驗技術;食品安全;應用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Food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ZENG Ying, YANG Ziying, LIU Honghong*

(Wuzhou Testi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Wuzhou 543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problem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China, which is a potential hazard to people’s health.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food safety.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od safety; application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較之以往得到了顯著改變,人們開始愈發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梢哉f,食品安全不僅關乎人們的身體健康,還影響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等其他層面。我國在近幾年頻頻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如地溝油事件、土坑酸菜事件等,給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以此為背景,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食品檢驗技術,有助于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1 食品檢驗的定義

食品檢驗,就是有關人員參照某些化學或生物等學科的理論知識及技術,將之與現行的食品安全標準相結合,對食品所使用的生產原料、半成品等進行科學檢驗,并以檢驗結果為依據,判定該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標準。食品檢驗所涉及的對象眾多,如添加劑、營養成分等。當前,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食品檢驗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完善,這些技術均具備良好的精準性,檢驗結果的精確度高達百萬分之一。同樣,食品檢驗工作需包含眾多指標,比如微量元素、食品添加劑等[1]。而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會依據不同食品的特征,進而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檢驗方法,在此環節,各個指標所對應的檢驗方法也有所差異。

2 食品檢驗工作的特點

2.1 樣品類別繁雜

食品主要是指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以食用或是飲用為目的的成品及原料,同時,參照傳統文化而言,兼具中藥材屬性的食物也可被納入食品的范疇,如此看來,食品所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且樣品類別也較為繁雜。正因為如此,加上檢驗指標眾多,各項指標均要采用與之相對應的檢驗方法,致使食品檢測分析技術變得更加復雜。

2.2 檢測種類過多

2.2.1 重金屬污染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上升,同時工業化進程也在持續推進,這直接導致礦產資源被大量開采,原有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這不僅不利于綠色經濟的發展,還影響了食品安全。目前,對人體健康造成較大影響的重金屬元素主要包括汞、鉛等,而這些元素也成為了食品檢測工作需要涵蓋的檢測項目。

2.2.2 獸藥殘留

當前,我國的牲畜養殖業為了滿足人們對肉類產品的旺盛需求,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但目前所采用的動物養殖方法存在明顯不足,如獸藥殘留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有關檢測數據顯示,青霉素在肉類食品中的殘留量已高達7%。為了有效改善該現象,我國農業部特出臺相關規定,即規定工作人員在檢驗動物性食品中是否含有標識殘留物時,必須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這種檢驗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借助高壓輸液系統,將液體視為流動相,而后在具備固體相的色譜柱中泵入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是比例不同的混合溶劑,當成分在柱內完成分離之后,便使用檢測器開展檢驗工作。

2.2.3 農藥殘留

就目前的農業生產情況而言,在全世界范圍內,共有1 400余種化學農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農藥,如有機磷、有機氯等大致有400種。由于我國農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農民在農產品的種植過程中會廣泛使用農藥,與此同時,難免會出現對農藥不合理使用的現象,進而導致部分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超標,因此,食品檢驗工作必須涵蓋農藥殘留的檢驗。

2.3 檢測成分含量過低

參照過往的樣品檢測經驗可知,食品檢驗的成分含量多數較低,通常情況下是ng,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達到pg級別[2]。

3 食品檢驗分析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意義

以食品加工生產階段為起始,中間會歷經市場銷售、消費者購買,直至消費者使用,全過程的安全就是食品安全。做好食品風險評估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與諸多環節息息相關,然而,在這些環節中難免會存在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因此工作人員出于確保食品安全的考量,就要做好精確分析。食品風險評估包含生物學、農學等學科內容,這就需要多種技術為該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目前,食品檢測分析工作可以較好地確保食品的安全性,從而對影響食品安全質量的不確定因素作出有效評估。同時,食品檢驗技術對食品加工廠和銷售方而言,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食品檢驗分析技術的正確應用,有助于監管部門對食品開展有效的監控,此舉將會顯著提高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4 我國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

國內大中城市的城鄉接合部及其下屬鄉鎮都存在嚴重的違法生產與經營問題。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許多食品生產廠家規模小、資金少、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工藝較為落后,衛生操作流程也不規范,常發生不合理添加食品添加劑的情況,這會導致許多不符合安全檢驗標準的食品進入市場中。

5 食品檢測技術的應用現狀

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以抽樣檢測或是對整體流程進行監督和抽樣調查的方式開展此項工作,相關人員可借助現有的食品檢測技術分析食品是否具備良好的安全性,此舉會進一步提高食品檢測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范圍和應用深度。當前,監管部門主要依靠現代化的檢測設備開展食品檢測工作,以此分析食品內含成分及化學元素。工作人員對上述內容開展檢測,可以確保食品質量符合我國的有關標準,

我國應當始終堅持做好食品安全檢測工作,并給予科研人員充分的支持。依靠新技術進一步拓展現有的檢測功能,以期使技術能充分發揮出自身應有的價值。對于傳統食品檢測分析工作而言,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且該過程應用到的設備價格十分昂貴,整體操作流程的要求也非常嚴謹,設備在使用期間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專業人員只能在實驗室內借助專業設備開展檢測工作,無法做到現場抽樣檢測。一般情況下,食品檢測工作所涉及到的種類和數量都十分巨大,工作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測工作。依據目前情況來看,急需一種便于食品檢測人員開展檢測工作、耗時短、操作方便的檢測技術,以滿足食品檢測工作的需要。

6 食品檢驗技術存在的問題

6.1 重復檢測

目前,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有多個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而這些部門之間多進行各自管理的工作方法。就食品安全問題而言,并未有指定部門予以專門負責,這就造成這些問題可能存在監管不力的狀況,尤其是某些關鍵環節缺乏有效監管,導致整體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難以順利推行。

6.2 過于依賴進口設備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工作較之以往相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檢測設備方面。目前,我國在食品檢驗工作中所應用的各類檢驗設備多依靠進口,未能實現設備國產化,從而導致我國的食品安全工作難以順利發展。與此同時,檢驗工作所用的各種檢測方法和檢測技術也多是借鑒國外經驗,未能全面參照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特點,這也有礙于食品安全檢驗工作的推行。

6.3 檢驗靈敏度低

目前,我國在行政處罰工作中無法應用食品快速檢驗結果,該結果只能適用于前期的初篩工作,這從某種角度上而言,極大地限制了食品安全檢驗工作的有效推行。針對初篩后可能出現不 合格的產品,仍需進行實驗室檢測,但此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工作效率較低,某些保質期較短的食品根本無法采用這種檢驗工作。

6.4 定性分析難

目前,我國的食品檢驗工作缺乏統一的規范,導致檢測人員無法對食品進行全面的定性分析,阻礙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開展。比如,在我國各省市普遍存在的地溝油問題,處理該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現場查處,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參照現行的食品檢驗要求無法對該問題進行定性[3]。與此同時,食品安全檢驗標準也不盡完善,難以滿足食品安全檢驗工作的各項所需。

7 食品檢驗分析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

7.1 光譜檢測

光譜檢測技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環保性、污染性,這些特性都是化學檢測分析技術所不具備的。光譜技術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工作人員參照化學元素對光產生的不同反應,從而判斷食品內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質,以及這些物質的種類。該項技術需要借助先進的設備才能開展檢驗工作。同時此技術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檢驗出食品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際含量,進而判定其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7.2 酶聯免疫分析

酶聯免疫分析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以酶作為標記物,并且借助酶催化反應所具備的專一性,將之與其對應的特異免疫性反應充分結合,從而達到提高靈敏度的目的,以此規避應用在放射免疫技術中的放射同位素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與此同時,本項技術主要應用于食品污染源檢測,如檢驗農藥殘留、大腸桿菌等。此技術的主要特點在于,能對污染源開展定性和定量分析,且可以有效提高靈敏度,以此達到減少檢測成本的目的。這種檢驗方法具有良好的精確性、科學性和穩定性。

7.3 生物傳感器分析

生物傳感器檢驗技術同其他食品檢驗技術相比,最為明顯的特征即為自身的應用時間已達數十年之久,且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此項技術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使用特定的方法轉換作為敏感材料的生物活性成分的濃度,使之成為能用于檢測的電信號。當前,生物傳感器分析檢驗技術較之以往相比,已經得到了創新,其中融入了免疫技術,使得該項技術的檢驗靈敏度得到有效提高,同時,還可以節省檢驗時間[4]。

7.4 生物芯片技術

目前,生物芯片主要分為蛋白芯片、微流控芯片和基因芯片。生物芯片技術是一項涉及多個學科,比如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的新型檢驗技術,這項技術將不同生物分子借助有關陣列模式進行有序排列,從而形成固相表面,促使其與目的靶向分子產生相互作用,并在同期發生特定反應[5]。工作人員針對靶向分子與芯片之間產生的反應進行測定時,可借助酶標法或同位素法,而后采用高精度掃描儀,對結果進行詳細記錄,并借助各種專業軟件分析結果,最終的檢測結果表現形式為測度結果總量,這項檢驗技術的主要針對對象是諸如活體細胞一類的

物質。

7.5 電化學檢測分析

電解分析、極譜等方法共同組成了電化學檢測分析技術法。工作人員為了分析食品內是否含有比如氰化物一類的任何有毒有害物質,就會觀察極譜波峰。電化學檢測分析技術的顯著優勢是應用方式十分便捷、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缺點則是必須對待檢測的食品樣品進行預處理,倘若此項工作不能妥善完成,那么檢測結果會受到影響。由此可知,這項技術在日后亟需相關人員予以優化。

8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食品檢測所具備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敘述,并以此為背景,介紹了食品檢驗分析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將有助于降低工作難度,有效提高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丁少恒.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食品,2019(18):132-135.

[2]張玉蓮.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食品質量安全中的主要作用[J].科技與企業,2016(2):72.

[3]肖紅.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J].中國食品,2018(8):138-139.

[4]李璟.淺析食品檢測技術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現代食品,2017(21):47-49.

[5]馮路平.我國食品檢驗技術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探討[J].中國化工貿易,2017(16):65-66.

猜你喜歡
食品安全應用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