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的措施探討

2022-06-03 01:37黃佳琪谷樂薛雪
食品安全導刊·中旬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完善措施食品安全

黃佳琪 谷樂 薛雪

摘 要: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也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針對我國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完善我國食品質量監督體系的有效措施,以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完善措施;食品安全

Discussion on Measures to Improve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HUANG Jiaqi, GU Le, XUE Xue

(Jilin Province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s,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issues. Food safety is not only 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but also affect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iew of var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China’s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improvement measures; food safety

我國當前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新食品材料層出不窮,而對應的質量監督標準滯后,導致對新食品產品無法檢驗判定、不能充分落實食品質量監督機制等,都是影響食品安全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因素。因此,需要針對這些問題找出有效措施,以完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確保食品安全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和諧穩定發展。

1 我國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食品安全認知單一

我國逐漸深入經濟體制改革,執行了簡政放權政策。在此背景之下,市場的活力與動力得到了充分激發,社會創造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更多的市場主體開始參與到食品質量監督工作當中,在這種趨勢下,我國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不論是在建設方面還是在發展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部分發達地區已經建立了相關的網絡數據庫,并且建設了物聯網食品質量監督體系。雖然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建設得到了有效的推動,但是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認知仍舊相對單一,各方面的認知仍舊存在許多漏洞,或多或少會存在認知不全面的問題。并且,受到傳統認知的影響,只認為食品安全與人體健康有著直接聯系,卻忽視了與社會經濟以及生態環境發展等方面的聯系,因此導致最終的認知過于片面[1]。

1.2 食品質量監督標準更新較為緩慢

由于我國許多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存在差異性,因此導致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食品質量監督標準,其標準的更新存在差異性。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在食品質量監督的更新方面能夠緊隨國家的相關需求,而一些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在食品質量監督的更新方面較為遲緩,缺乏國家標準、相關企業或者機構研究,食品質量監督方法不夠全面,不能作為判定依據,無法滿足質量監督要求。并且,由于新食品材料層出不窮,而對應的質量監督標準滯后,無法檢驗判定新食品產品,就導致農村與城市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受到地區經濟發展以及食品材料更新的影響,食品質量監督的實際工作始終難以完善[2]。

1.3 食品檢測體系尚未完善

與發達國家完善、先進的監測體系相比,我國食品檢測體系已經形成,但仍存在諸多問題。在進行食品檢測的過程中,企業的自我檢測是基礎,政府部門與專業檢測機構要發揮補充作用。然而我國食品企業缺乏自我檢測意識,政府檢測占主導地位。調查發現,大多數企業不具備食品檢測能力。自“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企業的自檢率急劇下降。目前,我國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資金投入不足、檢測制度不完善、檢測設備落后、設備分配不均以及檢測人員操作水平不高等問題,這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很大[3]。

1.4 食品質量監管部門不清權責

我國食品監管具有一定的執行體系,從執行體系的構成中不難發現,執行體系在實踐中不清晰,結構呈現復雜的網狀結構,部分之間的權力交叉重復。食品質量監管不可避免地會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在問責時,很可能出現沒有一個部門愿意承擔責任的情況。另外,如果監管人員出現失職或者違法的行為也將無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這顯然不利于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由于食品質量監管部門權責不清,可能會出現部門爭相奪利、逃避責任等問題,影響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質量[4]。

2 食品質量監督體系的基本原則

2.1 強化安全標準、管控方式以及監督體系

食品安全標準不能存在差別化以及類別化的情況,在針對安全標準以及管控方式方面不能存在差別化對待。食品安全類別與標準升級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卻可以細化到不同類別。若想提升食品類別安全標準,則需要強化食品管控方式以及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在對食品進行管控時,需要經過初檢、再次核檢以及三次復檢,并以此為基礎對食品進行抽查管理,通過不同類型的管控方式來強化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從而有效提升食品的安全質量[5]。

2.2 運用互聯網作為食品質量監督的工具

在傳統的食品質量監督過程中,質量監督體系的初檢環節至關重要,這要求在后續的二次核檢以及三次復檢的環節上進行跟蹤監督。但有些廠家在實際的質量監督過程中暗自降低標準,導致最終的結果達不到相應的要求,就直接將食品投入市場中。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對食品進行集中監管,運用互聯網作為食品質量監督的工具。我國當前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且已經具備較為完整的規模,使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對食品質量監督的實時追蹤,并且將詳細的食品質量數據以及結果通過互聯網進行公開,使購買者清楚地了解所購買食品的相關數據,從而做到購買更加安心,食用更加安全?;ヂ摼W技術的應用可以為食品質量監督帶來更加快捷方便的分層化管理效果[6]。

2.3 嚴格的食品質量監督執法

食品質量監督工作離不開專業的隊伍以及嚴格的執法力度。法律始終是對行為的有效約束,食品安全關系著社會民生,因此具備一定的直接性與真實性。只有嚴格的食品質量監督執法,對不良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強有力的打擊,規范食品質量監督工作,才能保證食品質量監督工作足夠專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不良廠商的僥幸心理,使食品生產商家提高食品的質量標準,保證我國的食品安全,維護人們的健康[7]。

3 完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建設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公開透明的食品質量公示機制

為有效提升食品質量監督質量,進一步激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到食品質量監督工作中去,就需要建立公開透明化的食品質量公示機制,以此為基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在為社會工作提供便利條件的同時為食品質量監督樹立足夠的威望。食品質量公示機制足夠公開透明,人們才能積極參與到食品的選購以及監督工作當中。通過采取該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食品質量監督效率以及水平,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避免不安全食品給人們帶來的健康問題。人們參與到食品質量監督工作中的同時,能夠使食品安全問題更加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只有食品安全得到保證,才能夠促進其他行業的高速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8]。

3.2 加強整合食品質量監督資源

加強整合食品質量監督資源是完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之一。進一步規范食品質量監督標準,保證食品質量監督工作科學合理,才能保證食品安全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相關部門整合衛生、質檢、工商等部門的資源,各部門之間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完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有效提升我國食品質量監督水平。另外,還需要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從中借鑒有價值的經驗,結合我國當前食品安全的實際問題,考慮如何促進食品安全發展,并且為完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找出全新的發展思路。同時,需要確保完善質量監督體系結構,提升質量監督技術水平,不斷整合食品質量監督資源,實現有效管理,促進我國社會經濟以及生態環境可持續

發展[9]。

3.3 完善食品質量監督機制

加強食品質量監督工作與相關質量監督機制的規范性,使兩者能夠充分融合,有效提升食品質量監督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完善食品質量監督機制。在制定市場準入原則時,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分析出市場發展的實際需求,做到更加科學合理。相關管理部門需要結合市場準則并以法律法規為基礎來提升質量監督效果,保證食品質量監督工作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避免食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在完善食品質量監督機制的同時,還需要重視食品質量檢驗技術與手段,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積極培養專業食品質量監督管理人才,進一步完善食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機制。

3.4 健全法律法規,明確監管權責

若想實現有序開展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就需要以法律法規作為基本的工作保障,這也就意味著需要積極建立并完善與食品質量檢驗有關的法律法規。在我國,食品安全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先進國家的做法,因此在應用中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要想更好地實施這些法規,就必須從自身做起。當然,不能照搬照抄,要在學習這些法律法規的同時,使之適應中國本土的情況,形成中國的特色。另外,要明確監管責任,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理念,簡化煩瑣的監管流程,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重疊,加強各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而不是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部門之間需要彼此配合,完善食品監管體系。在具體健全食品質量監管體系時,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分析重點內容,例如立法、執法以及具體的懲處措施,等等。要堅決維護食品質量監管相關法律法規的嚴謹性與智發行,明確監督權責,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從食品生產、運輸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嚴格控制食品質量,保證消費者所接觸與購買的食物都是足夠安全的[10]。

4 結語

食品安全問題與人們的身體健康、生態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發展有著重要聯系,為更好地完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就需要充分理解并分析當前所面臨的相關問題,進一步完善質量公示機制,進一步優化食品質量監督體系與監管機制,并建立完善的食品質量數據庫,充分提升食品質量監督質量與效率,實現食品質量監督專業化,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春蕾.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及監督工作要點分析[J].中外企業家,2020(16):234.

[2]王初萌.淺析我國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食品,2020(1):120-122.

[3]王媛媛.基于“三無”食品問題的食品質量監督體系快速構建[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3):794-799.

[4]張亞鳳.食品質量監督管理與檢驗體系的探索[J].民營科技,2017(8):55.

[5]趙佳.做好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措施[J].現代食品,2018(2):36-37.

[6]周建輝.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抽樣中的問題及策略[J].中國標準化,2019(12):178-179.

[7]張宏瑞,劉志紅.食品質量監督管理及標準探討[J].食品界,2018(6):61.

[8]劉新霞.食品行業質量監督檢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現代食品,2017(23):34-36.

[9]俞夢,黃英釗.引入完善食品質量監督機制[J].質量與標準化,2017(9):46-49.

[10]王宏業.食品質量檢測技術要點分析[J].黑龍江科學,2022,13(4):152-153.

猜你喜歡
完善措施食品安全
淺談激勵制度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論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規制
談談我國會計準則的實施與完善
互聯網金融監管問題探討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類課程教學新探索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