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與管理

2022-06-04 06:32王有文
食品安全導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互聯網建設管理

王有文

摘 要:近幾年,隨著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斷發生,人們開始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目前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國內社會重點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本文針對國內當下食品安全監管狀況進行分析,同時對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建設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給出合理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管理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rnet +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WANG Youwen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Wuwei 733299,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occurrence of food safety accidents, people began to pay high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At present, this probl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livelihood issue that the domestic society focuses 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China and gives reasonable opin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Keywords: internet +;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國內政府相關部門十分注重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通過創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機制以及采取可靠的監管方式,確保為人們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盡管國內對于食品安全監管控制力度較大,但是當前國內食品安全狀況與人們的目標需求間還具有較大差距。近幾年,互聯網+技術日益成熟,開始滲透到各行各業之中,將其與食品安全監督政策進行融合,慢慢構成了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新體系,此種體系不僅結合運用了互聯網+相關的一系列先進技術,同時更是強化了食品安全監督,有效避免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現。

1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現存問題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等各種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其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領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運用,學術界也針對此方面展開了細致的研究探索。食品安全牽涉到的供應鏈主要涵蓋了種植/養殖、加工、流通以及消費等多個環節,每一環節均存在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可能性?;谖锫摼W這種新型信息網絡技術,可以創建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從而使得自源頭至餐桌的整個供應鏈中的食品能夠得到全程自動化的動態跟蹤,這對于提高食品安全性、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效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但是,國內目前的自動智能化網絡食品安全信息監控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例如信息監控不夠系統、專業,沒有對信息進行實時集成分析,無法滿足目前政府部門、生產人員以及消費群體對于食品安全信息的獲取需求。因此,創建健全、合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才能更好地為實現食品安全管控保駕護航[1]。目前,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所建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主要是針對互聯網、物聯網、電子技術等信息技術,在加工、運輸、消費等多個環節中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來確保食品安全性,對此展開研究分析,其具體存在下述幾點問題。

(1)目前主要停留在多個或是單一信息技術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運用,未能做到和食品監管體系建設充分結合,未能和經營體系內其他要素加以結合實行頂層設計。由于食品經營管理機制中的資金、信用系統與經營主體都會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內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能單獨、片面地從某個單一層面展開設計分析。

(2)欠缺和食品經營管理模式發展革新趨勢的緊密聯系,未能做到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不斷創新優化。不論是互聯網,還是物聯網、電子技術,其在食品監控體系內的運用均并非是能一步便達成的,而是隨著食品和互聯網食品經營體系的創建和改良持續發展而來的,食品監管體系應當具備自我創新和發展的能力,但是在過往的研究中,大多欠缺對此方面內容的詳細分析與探索實踐。

2 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和管理建議

2.1 健全立法,加強監督

當前互聯網食品市場在安全監督管理方面仍具有較多的漏洞,和傳統的門店銷售模式相比有著較大差異,所以在制定有關法律政策時,必須將互聯網的特殊情況考慮在內,例如日本實施的《食品衛生法》中有作出規定,不論是網絡渠道還是門店渠道進行銷售的食品,都應取得當地相關部門的營業許可后方可正式經營[2]。國內也可參考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優秀經驗,對于我國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加以改進,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完善。提高互聯網市場經營管理人員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責任意識,使其認知到食品安全監督管控的重要意義,在法律層面提升監管強度。提高互聯網食品領域的原料采購、儲存、包裝以及物流運輸標準,為全方位建設高質量、安全可靠的食品市場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對當前行業標準內容進行健全,推動國內互聯網食品市場環境獲得有效優化。

2.2 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模式

(1)在互聯網+背景下,創建包攬食品生產、運輸與銷售等環節的全過程監督管理鏈條。通過對現有審批制度進行改進,采取更為簡化的審批方式,合理減少審批時間,加強對審批階段的嚴格監督管理;施行食品安全許可電子證書,創建網上信息公式機制,強化對辦證后公司的監督管理,公司在領證之后,負責監管的部門需要在一個月內開展核實調查工作,同時還需要對公司進入流通領域的食品實行不定期的檢查;大力鼓勵公司創建大數據模型,并且要對公司內部的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進行全過程公示,以確保做到對各個階段食品監控信息的全面獲取與了解。

(2)實行陽光廚房建設。所謂的陽光廚房主要是指餐飲公司憑借視頻直播或者是可視化廚房等方式,全面展示食品的生產、加工全程,將廚房加工階段作為重點監督對象,同時基于互聯網+為此方面的工作提供技術支撐??梢韵仍诖笮筒惋嫻九c學校食堂設置試點,在生產的重要場所區域裝設攝像頭,使監管人員和消費者均可以憑借視頻直播觀看食品加工全程,實現對食品質量的全方位控制,有效排除各種潛在安全風險[3]。

2.3 探索新的市場準入模式

2.3.1 明確網絡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條件

提升食品生產以及批發公司的入市門檻,提升食品公司的內部管理能力;實行網絡食品經營持證準入機制,對于全體從事網絡食品經營的主體須在登記注冊之后才能進行經營,要讓網絡交易平臺提供方承擔相應的監督管理責任。

2.3.2 加強網絡食品經營戶實名制管理

需要對具有登記條件的網店實行準入登記,強化對網店日常巡查監督管理,基于“權責明確、合理分配、容易操作和信息共用共享”的基礎原則,對“網店實名制”監督管理的責任、義務以及權限加以合理劃分。此外,應當強化對數據檔案的建設工作,創建《網絡食品經營者監管臺賬》與《網絡食品經營者備案臺賬》,采取網格化監督管理方式,對提供網絡交易平臺的網站摸清底細,仔細、準確、全面地采集整理網站和網店經營人員的有關信息

資料[4]。

2.3.3 加強交易平臺自律

廣播電視臺、網絡交易平臺以及電臺等渠道必須要提高其自我約束意識,切實將自身責任落實到位,合理履行平臺提供者的主體責任,并對在平臺上發出的網絡食品銷售信息進行嚴格審核,定期向監管部門匯報平臺中網絡銷售食品的有關狀況。

2.4 建立食品可追溯機制

創建互聯網+食品可追溯機制,把互聯網食品中與安全和管理有關的信息全部進行公開匯報,并對互聯網經營者所售出的食品設立專門的檔案進行管理,并把食品的有關信息、產品種類、產地、原料信息、生產與保質日期、生產批次、物流信息及質量檢查報告等一系列信息制成二維碼的形式,確保消費者在購入食品時,可以基于對二維碼的掃描了解此食品自生產到加工運輸以及銷售期間的每一項信息。通過創建互聯網食品市場可溯源機制,能夠反過來促使體系的實施推動互聯網+食品質量的提高??勺匪蒹w系不但可以確保產品信息得到公開,而且當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基于可追溯機制可以減少產品生產加工各個流程的排查耗時。

2.5 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大部分消費者在互聯網食品市場中不慎購入三無產品、存在質量缺陷的產品時,不了解保障自身合法權利的途徑,并且部分平臺維權流程煩瑣,導致受害者的維權成本較高,消費者最終容易選擇放棄維護自己的權利,如此更加縱容了不法商戶的違法行為。政府有關部門與互聯網平臺需要按照法律規定,基于各路媒體、網絡公共平臺及時將非法商戶名單向大眾公開,并對有關互聯網食品市場監管規章制度進行實時、準確、深入的解讀分析,公布消費警示信息,指導消費者選擇正確的渠道與方式實行維權等。還需要加強對食品質量安全知識的科普,提高消費者對三無偽劣產品的辨別能力。要強化平臺經營人員的自我約束和管控,提高經營者的責任和法律意識,號召經營者自覺遵守相關秩序和

準則[5]。

2.6 建立線上舉報機制

消費者欠缺維權意識、維權難度太高也會使得互聯網不良經營者更加肆意售賣劣質、假冒產品。對此,需要實行線上舉報制度,鼓勵消費者積極投入到監督互聯網食品質量的行列中,在自身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需要向相關部門或者是平臺投訴、舉報,充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監管部門應對違背有關規定和法律的經營者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并將其納入征信體系之中,同時還可以對舉報者給出對應的獎勵?;趧摻ň€上舉報制度,鼓勵廣大消費者對市場實行監督,讓互聯網食品市場環境變得更加健康、有秩序。

2.7 加大地區及部門協作

(1)綜合各個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信息。對于當前食品安全監管狀況,政府應當整理職能部門所掌握的監管信息數據,憑借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點,采取政府牽頭、部門合作的模式,基于對各個職能部門信息數據的共享以及相關公司的參與,以最快的速度創建出綜合性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平臺。主要由政府部門公開食品的生產、批發公司的基本信息,食品生產、批發公司公布食品生產與管理安全信息,使得食品安全信息更加透明和易于獲取,從而能夠更好地接受來自社會各界、公眾以及媒體的監督管理。

(2)健全網絡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合作議事制度。食品安全屬于一項社會化工作,需要對政府創建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合作議事制度加以改進,建設健全的網絡監管聯合會議制度和各部門內部合作協調制度,從而做到對各項信息的共用共享,并落實異地協助取證、保存、拍賣、銷毀及案件移交等多項機制的合理聯合,盡可能做到互聯、互能、互動的網絡食品交易與相關服務行為的全面監管體系,以此使得在對網絡食品安全實行監督、檢查和違規行為查辦懲處時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具體來說,可以重點從以下幾方面開展:①創建食品安全定期研究討論制度,強化對各個省市之間的合作聯系,針對怎樣落實食品安全戰略,進行定期研究分析;②創建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交流制度,全面展現出食安辦統籌指導的作用,在各個領域組織進行合作共建,以更快的速度構成區域性聯合監督管理機制;③創建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聯合打擊預防制度;④創建食品安全輿論情報交流共享制度;⑤創建區域食品安全緊急合作制度,以此有效提高區域內食品安全緊急事故處理解決水平;⑥創建重要活動食品安全保證合作制度;⑦創建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共同分享制度,推進建設食品質量檢驗報告互認制度,提升檢測資源的利用效率;⑧創建食品安全信用獎勵懲罰制度。

參考文獻

[1]馮婷婷,汪超,張郁,等.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研究的文獻計量及可視化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2,13(2):641-649.

[2]陳慧.食品安全謠言精準治理的突出問題與實現路徑[J].乳業科學與技術,2021,44(6):63-68.

[3]翁怡.以互聯網技術破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困境[J].品牌與標準化,2021(5):68-71.

[4]王廣平,宋金奇,程婕,等.食品安全監管合規性體系信息化建設路徑研究[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21(4):

78-87.

[5]劉藝.我國食藥安全類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實踐與理論反思[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0(3):

1-15.

猜你喜歡
互聯網建設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