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二十四節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APP設計與研究

2022-06-06 05:32王盟韓睿潔陳雨露劉雨晴劉明
科學與財富 2022年2期
關鍵詞:二十四節氣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盟 韓睿潔 陳雨露 劉雨晴 劉明

摘?要: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信息化時代下,通過設計APP平臺,將抽象的文化概念轉化為容易理解的視聽覺形式,創新二十四節氣的保護與傳承的模式,以此加強對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宣傳,可以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二十四節氣文化,使其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飲食養生;APP設計

一、二十四節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016年11月30日,中國 “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將二十四節氣及其相關活動以遺產的名義確定下來,加強了廣大民眾對于二十四節氣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宣傳保護二十四節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二十四節氣傳承途徑主要是通過固定的景觀、地方民俗活動以及藝術形式傳播。以上傳播途徑多為線下途徑,雖然直觀,但受限于時空地域因素,傳播范圍較小,而且所需成本較大。對于生活在都市的人們來說,或許要靠著朋友圈的“提醒”,才想起在冬至這天為自己煮一碗餃子。這使得我們與二十四節氣似乎已經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脫鉤”。

因此,在當今科技日益發展,在農業生產不再完全依賴靠天吃飯的情況下,對于二十四節氣的傳承與保護如何做到不形式化,如何更加深入地探尋其精神內核以及其存在對于現代和未來社會的意義,使之在新時期更加鮮活、生動、充滿活力地傳承下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設計與研究“尋味二十四節氣”APP的必要性

1.APP在文化推廣,展示與傳承中的優勢

在數字化多媒體技術不斷發展,新興文化形態以新媒體方式不斷傳播的時代背景下,APP憑借自身所具有的高普及率、個性化定制推送、迅速便捷[和高用戶黏度,將會成為傳播、應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新平臺。所以,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對二十四節氣相關知識進行數字化保存,同時通過互聯網平臺打破時間與空間壁壘拓展線上傳播,將對二十四節氣的傳承起到積極作用。

2.應用市場上二十四節氣類APP現狀

目前在手機應用市場中具有節氣相關應用,例如“節氣+日歷”,“節氣+天氣”這樣的組合經常出現,同時還有以節氣為主題的美圖佳句欣賞類軟件。例如在App store中僅找到“節氣時光”、“節氣物語”兩款應用,且這兩款應用中對節氣的介紹并不多,通過實際使用這兩款軟件后,發現并不能讓用戶了解二十四節氣。 軟件市場上幾乎沒有節氣知識科普與傳播類軟件。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與中醫傳統理論有機融合,進行科學養生類的科普軟件也極少。因此,以APP技術為支撐,開發“尋味二十四節氣”這一將科普、健康相結合的軟件具有必要性。

3. “飲食+節氣”形式的優勢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衣食住行的重要參照,通過成千上萬條節氣諺語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例如,“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冬至餃子、夏至面,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等。不同地域的在同一節氣還有不同的飲食,如大暑節氣到來時,為了應對高熱,廣州一帶有吃仙草這一消暑的甜品的習俗;而山東南部地區則有“喝暑羊”的習俗,即在大暑那天喝一碗滾燙的羊肉湯,出汗之后起到帶走暑熱、強身健體的作用。由此可見,雖然節氣容易被忽視,而飲食與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飲食切入,將時令美食與節氣相關聯起來,可有效提升大眾對節氣的關注度,對二十四節氣的傳承與保護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三、“尋味二十四節氣”APP的設計策略

1.主要架構

在尋味二十四節氣APP設計中,遵循以用戶為中心,由多模塊有序組成。根據用戶所在地域、口味喜好,用戶可收到節氣變遷的推送,進入軟件自主查看時令食物、節氣養生食譜等相關信息。節氣與食物的科普部分,采用文字輔以精美圖像及視頻的形式,讓用戶感受時節變遷之美,了解中國二十四節氣。

2.內容設計

APP 的內容設計主要分為首頁與內容頁。首頁為APP正常打開、用戶無操作時的初始顯示頁面。首頁會隨節氣變化每日改變。首頁頁面設計簡單大方,配有對應節氣相關美圖,用戶點擊右下角小房子狀圖標后便可查看有關節氣的詳細科普。

內容模塊以科普為主,包含豐富的二十四節氣知識、應季養生食物以及當季養生菜譜。內容頁分上中下三個模塊。在頂部搜索欄中輸入節氣或食物名稱都能找到相關內容。中間為科普模塊。包含豐富的二十四節氣知識、時令食物以及當季養生食譜。點擊食物圖像還可查看其介紹,和以該食物為原材料的食譜。點擊食物圖像還可查看其介紹,和以該食物為原材料的食譜。模塊之間相互之間銜接緊密,使用戶使用路徑更為清晰,用戶體驗更良好。

四、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APP的設計越來也豐富,利用APP設計來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與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提出二十四節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APP設計策略,以二十四節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為出發點、以節氣對應時令食物與養生食譜為切入點,讓用戶從日常飲食的變化中,感受節氣變遷,從而對二十四節氣產生興趣。向用戶科普節氣知識的同時傳達順應節氣,健康生活的理念。把節氣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讓與節氣相關的文化成為一種生活儀式甚至特定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二十四節氣才不會僅僅是過去留下來的傳統遺產。

參考文獻

[1] 張婷,彭麗. 基于用戶體驗的非遺APP設計與應用研究[J]. 包裝工程,2020

[2] 王暢. 二十四節氣非遺保護與開發平臺級文創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20

[3] 袁怡,曲逯明宇.二十四節氣的當代價值及傳播策略探析[J].湘南學院學報,2019

第一作者:王盟,女,1978-10,漢族,遼寧省大連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日語教育

第二作者:韓睿潔,女,1999-10,河南省鄧州市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日語+軟件工程。

第三作者:陳雨露,女,2000-04,河北省武安市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日語+軟件工程。

第四作者:劉雨晴,女,2000-12,遼寧省錦州市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日語+軟件工程。

第五作者:劉?明,男,2001-02,遼寧省鐵嶺市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日語+軟件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1年度大連交通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順時而“食”——尋味二十四節氣”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二十四節氣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