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仁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2022-06-06 06:31田曉玲
科學與財富 2022年2期
關鍵詞:鄉村旅游

摘?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勝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年。本文以銅仁鄉村為例,結合旅游景點下已有的鄉村旅游產業,研究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潛力價值,并借助各鄉村的異域文化和獨特自然景觀等優勢,與脫貧之際的鄉村振興產業相結合,形成產業合力,延長并拓展鄉村產業的附加值及產業鏈,從而有效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旅游,景點打造,振興鄉村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從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以來,鄉村的發展顯而易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近幾年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為鄉村的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發展機遇。但在如火如茶進行的過程中,也伴隨著一定的挑戰有待應對。再者,現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第二任務初期,即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梢妼嵤┼l村振興任務的艱巨,而鄉村旅游產業作為振興鄉村不可或缺的部分,對其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在銅仁地區,有一條由西向東的“玉帶”----銅仁鄉村振興產業帶,她起于國家 5A 級旅游景區梵凈山,沿著百里錦江止于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三江交匯處,全長43.742公里,設置了農耕文化體驗區、特色田園鄉村、民宿客棧等一系列旅游項目,建設了一批生產、生活、生態“三同步”,一二三產業“三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構成了銅仁千百年來積淀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民族風情和傳統節慶,形成了鄉村獨有的文化特性。同時,作為連接梵凈山與銅仁市區的紐帶,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是發展戶外運動、探索自然奧秘、感受古村風情、領略民族風采、樂享田園風光、回歸閑適生活的絕佳勝地。銅仁鄉村振興產業帶依山臨水,沿江而建,形成了以鄉愁文化走廊、康養度假走廊、精品賽事走廊、智慧健身走廊、體旅特色走廊,從桃源銅仁沿悠悠錦江直抵神奇梵凈山,民族村寨、傳統村落、現代農業盡收眼底,匯聚了生態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傳統文化,鄉村旅游、戶外運動、康養娛樂、休閑度假、體育賽事已成為主要業態,為打造山地戶外賽事集群,戶外運動目的地奠定了基礎,為銅仁旅游新時代融合發展帶來新格局,也為貴州省創建全國旅游示范區貢獻了銅仁力量。

一、銅仁鄉村旅游的發展優劣勢

(一)銅仁鄉村旅游發展的優劣

1.政策優勢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亦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黨和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對農村發展進行政策扶持,如加強基層組織;出臺扶持政策,鼓勵外出人員回鄉創業;提供學習平臺,培養鄉村建設人才;加強返鄉下鄉,創業的扶持和支持力度。以銅仁市政府為例,在以梵凈山為龍頭產業的基礎上,在全區開發打造了眾多鄉村旅游景點,以松桃苗王城、江口云舍村、石阡堯上村最為典型。在此基礎上,各鄉村旅游的開發也為后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和相關方案實施。從2011年起,銅仁市出臺了鄉村旅游發展的全面安排和部署的相關政策實施,銅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將對發展鄉村旅游業的開發提供更多機會,進而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速度創造更多可能。

2.產業合力優勢

所研究的是銅仁鄉村在經過脫貧攻堅這一戰果下,利用鄉村現有的扶貧產業基礎,再與各鄉村的旅游景點形成產業合力,從而延長和拓寬振興鄉村產業鏈的潛在價值,發掘并挖掘鄉村振興產業的熱動能。亦是要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制度機制,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著重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和發展活力,確保脫貧后能發展、可持續。特別是脫貧后的鄉村地區,尤其是帶有民族性、典型性、區域性、新穎性的旅游振興產業,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其潛在的旅游價值尤為豐厚。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進行獨具特色的旅游產業發展,形成所謂“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風景”的鄉村振興產業,將當地的旅游產業與鄉村其他基礎產業有效融合為一條振興鄉村的產業鏈,形成鄉村產業合力優勢。

(二)銅仁鄉村旅游發展的劣勢

總的來說,當前我國鄉村旅游業文化含量和附加值不高,鄉村旅游業發展后勁不足,這是制約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一,“兩靠”式簡單思維和發展模式,趨向同化發展方向。鄉村旅游是鄉村產業振興的一條基本路徑,對其集中表現出來的簡單化利用、同質化競爭問題尤其需要高度關注。傳統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思維不利于鄉村旅游發展;不經過充分調查、論證,比著葫蘆畫瓢式的同質化競爭,其結果往往是一敗涂地。樹立科學的鄉村旅游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挖掘當地的旅游資源稟賦,培育自己的拳頭產品,靠個性化的產品增強自身競爭力。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簡單模仿、東施效顰,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其二,發揮品牌帶動倍數效應不足,鄉村旅游產業結構不健全。產品是企業的生命。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沒有一個適銷對路的品牌,對于弱勢的鄉村旅游業至關重要。一個好的品牌,對于行業發展具有乘法倍數效應。鄉村旅游業要想實現彎道超車,必須十分注重產品品牌的生產和培育,發揮品牌的龍頭作用,保持鄉村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其三,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基礎得不到保障。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保障?!笆奈濉睍r期,重點是全面提升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水平,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剛性需求。用動態的眼光和全域視覺,著力加強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以滿足人民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為導向,補齊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全面提高鄉村旅游現代服務水平,以科技賦能鄉村服務。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等現代科技手段,用技術創新引領服務水平提高,推動鄉村旅游業由傳統服務行業向現代旅游業的根本轉變。[2]

1.旅游品牌特色不夠凸顯

旅游有三大核心吸引力,即景觀核心吸引力、文化核心吸引力、業態核心吸引力,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襯托,相互彰顯,共同強化旅游地的特色、主題、品牌和形象,但不得不說給人有辨識度的第一眼還得是業態核心吸引力。旅游人看到的第一眼是景區的內容,即所展現在眼前的所以,若給人以獨特的地域文化視角展現旅游景點,旅游品牌特色是凸顯的。但現在山寨版景區過多,無地域性文化特色,無代表性景區,旅游標識更是千篇一律。

2.旅游產業單一,創新力不足

隨著利益至上的不良意識泛濫,現大多鄉村旅游經營戶執著于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產業質量的提升,更是放棄了品牌特色和文化品位的發展與創新,造成產品重復,山寨貨的泛濫;再者品牌意識也不強,沒有一套完整的銷售系統。鄉村旅游的經營者大多是當地農戶,文化素質水平低,長遠意識薄弱,出售的農產品、飯菜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加上缺乏旅游營銷、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因而難以形成特色品牌,品牌特色更不夠新穎等。

3.體驗與宣傳不符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興起,了解地方旅游景區早已是易如反掌,但其景區的實際性卻有待斟酌。因互聯網帶來的便捷,人們的旅游攻略基本可直接從網上查找,但又因網絡所帶有的一定缺陷,如虛擬屬性,致使人們并不能更直接地感知景點的實際情況,而可能因網絡的宣傳熱度,隨著人云亦云而盲目選擇旅游景點,很多時候旅游體驗往往以不佳結束,而長期以往,將給旅游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不利。

4.核心載體不夠突出

當前出行者文化素質越來越高,對旅游景區的文化要求也提高,因而文旅品牌意識也要增強?,F大多數鄉村旅游經營戶缺乏對于當地民間、民俗文化的挖掘, 忽視了鄉村性是鄉村旅游的核心特征,更不能結合自身進行市場化改革,也無法突出鄉村特色。所以打造出來的景點更是千篇一律的,而沒有達到眼前一亮的效果,毫無吸引力,旅游者沒有得到理想的旅游體驗,旅游景點的宣傳力更沒有達到效果,對于文旅品牌的打造及推廣也無實效性作用。

二、銅仁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對策建議

以銅仁鄉村旅游為例,銅仁大多鄉村旅游業沒有將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凸顯出來,如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不夠,龍頭產業發展力不足,自己的文游品牌宣傳不到位,旅游區核心載體不夠鮮明等。除此之外,創新精神動力不足、文化價值挖掘不夠、鄉村旅游品牌優勢的發展欠缺及旅游業同化現象發展泛濫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1.挖掘文化底蘊,開發特色化產業

所謂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因而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得有一個度,堅持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的規律,特別是保持鄉村獨特的文化氣息,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鄉村的生產生活方式,是鄉村文化的表現形式;鄉村的村名、歷史事件,風俗習慣等,都是鄉村的歷史沉淀。游客去鄉村找尋的鄉愁,是對兒時記憶的懷念,這些也是鄉村文化獨特的表現。游客對鄉村的向往,包含有對不同文化的向往,深度挖掘文化內涵,讓民族的語言、文字及歷史等重新展示在人們面前,豐富了民族文化,同時也讓游客更了解這一民族和這個鄉村,助力文化振興[3]。

以銅仁市區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為例,目前,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主要以茶文化、府城文化、市井文化、儒家文化、紅色文化及科普文化六大文化體驗為特色,構建梵凈茶苑、府街、中南門老街、團結廣場、書院文廟及東山組團等七個功能組團。以商業為脈絡、文化為引領,打造教育基地、文化高地、旅游勝地。這里山水相連,山城相依,具有小橋流水的韻味,小家碧玉的品質,小城故事的內涵,承載了黔東地區眾多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和厚重的人文底蘊,是今人回顧銅仁歷史、找尋鄉愁記憶的一扇窗口。作為“一帶雙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底蘊和產業特色足夠鮮明。

2.借助龍頭產業,拓寬鄉村旅游產業鏈

梵凈山位于銅仁印江縣、江口縣、松桃縣交界處,為武陵山脈的主峰,海拔 2494 米,原始生態保存完好,1982 年被聯合國列為一級世界生態保護區,佛教文化內涵豐富,是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近幾年,銅仁市以“梵天凈土、桃源銅仁”為口號,大力打造以梵凈山為首的一批生態旅游景點,效果明顯。[4]

以梵凈山為起點至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三江交匯處的銅仁鄉村振興產業帶,是形成銅仁鄉村產業合力最典型的代表。其中的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傳統文化,鄉村旅游、戶外運動、康養娛樂、休閑度假、體育賽事等成了生態風景區與歷史文化區的橋梁。此外位于梵凈山景區內或周邊的村寨還有松桃苗王城、江口云舍村、寨英古鎮、印江團龍村等,離梵凈山較近的村寨有搭扒洞、夾巖鄉等。隨著梵凈山景區旅游的發展與響力的不斷增強,加上這些旅游村寨本身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會為銅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潛在價值及其發展空間。

3.打造“旅游人”宣傳效應

常規的旅游景區宣傳主要有海報宣傳、網絡宣傳、短視頻APP、打造網紅景點等。宣傳對于旅游業的發展,特別是景區的聞名度來說,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特別是現在流行的拍攝短視頻、網紅景點打卡等的新型旅游景點宣傳方式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因而借助“旅游人”的旅游心得,特別是旅游人對旅游過程的整體感想及旅游人推薦的特色景點等,制作成短視頻,放于旅游宣傳APP中供給需要的人參考,對于旅游業的發展和旅游人來說,這是兩全其美。因而打造這種新型的旅游景點宣傳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為旅游業的發展開拓新的發展空間,而且也會形成旅游經濟的新增長點。

梵凈山和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無論是相關旅游部門還是前來旅游的游客們,都有在抖音上宣傳景區的熱門景點,對于有旅游該景區想法的游客們獲取的資料就更為全面,旅游者就可根據短視頻以及系列游客們的建議或者推薦來制作旅游攻略,自然游客們的旅游體驗美感就會同比相對增加。

4.打造特色旅游核心載體

旅游景區的聞名一定少不了系列核心景觀、建筑物或者其他核心載體作為支撐。隨著旅游業同化發展模式泛濫,個性化旅游發展顯得格外重要,堅持旅游業差異化發展,突出旅游業的異域特色,相當于從一開始就站穩腳跟,對于旅游業后期的發展態勢,特別是發展長期性旅游業來說是起到積極作用的。

如北京有天安門,上海有東方明珠電視塔,黃山有迎客松,鳳凰古城有吊腳樓等,它們都具有作為自己地域性文化代表的建筑、景觀,這些建筑、景觀,承載的或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區域的象征,亦或是旅游人心中執念的沉淀,是旅游人千里跋涉的追求。再如銅仁的梵凈山,有蘑菇石,有棉絮嶺,有紅云金頂等,異域化旅游發展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也很鮮明。這些核心載體會是旅游人心中執念的寄托,是吸引游客的核心所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新華網 .

[2]周期森.發展鄉村旅游要善做“加減乘除”.山東社會科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2021.5.

[3]陳美璘 黃華芝.南盤江流域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研究 ———以黔西南州為例.(興義民族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貴州興義562400).

[4]馮萍.淺析銅仁地區旅游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銅仁學院學報,2011,(4).

基金項目:2021年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編號:S202110665052)

作者簡介:田曉玲,女,1998年4月22日出生,貴州省沿河人,在讀本科生,銅仁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

指導老師:張競水

猜你喜歡
鄉村旅游
鄉村旅游新業態“親子農場”發展研究
新常態下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實踐困境及對策
四川山地特色鄉村旅游農家樂景觀設計探析
安順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鄉村旅游供應鏈優化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