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教育融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實踐路徑

2022-06-07 11:37陳昌虎
知識窗·教師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體育教學高職院校

陳昌虎

摘要: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當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逐步落實,如何針對高職教學活動落實思政教育工作就成了重要的教育問題。文章以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活動為論述對象,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的同時,探究了將思政教育融入高職體育教學活動的可行方式,為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持。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思政教育 ?路徑

受到教學定位與社會輿論評價的影響,高職院校在高等教育體系中一直扮演著“邊緣人”的角色,相關教學指導工作不受重視,教學體系建設落后,導致整體教學質量很難得到提升。要想讓高職人才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全面適應時代的要求,高職院校必須緊密把握當前的育人要求,將思政教育融入各個教學細節,讓思政教育發揮全新的育人功能。

一、思政教育活動的時代價值

(一)育人價值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技術型人才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高職院校的發展迎來了春天。結合當前的教育指導需求與用人需求來看,高職院校已經形成了以技能教育為核心、文化教育為補充的特有教育指導模式。但從整體的教學思路來看,思想政治教育脫軌的問題依舊存在。對高職院校來說,思政教育脫軌、教學模式不成熟已經成為教學環節存在的“老毛病”,高職學生的價值觀與就業觀受到社會現實的嚴重影響,以物質享受、物質追求為自身發展的第一目標;價值觀混亂,未來發展方向不明確,導致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在高職學生身上頻繁表現出來。而在思政教育體系的引導下,社會主流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靈藥”進入高職院校,其從當前、未來兩個角度勾勒教育藍圖,以發展、需求為基準建立對應的人才培養模式,讓人才在受教育、受指導的過程中不斷成長,養成鮮明的時代意識與奉獻精神。在思政教育理念下,高職學生得以成為一個全面的“人”,從而在思想上、行為上接受思政教育工作的引導,明確思政教育活動的一般方向。

(二)教育補充價值

在以黨史、黨章、時代精神文明為核心的思政教育指導體系下,思政課正在全面發揮育人價值,“思政教育一個都不能掉隊”的教育指導思想順利成型。但結合教學活動的有關指導要求來看,高職院校對思政教育指導工作的落實、建設并不全面。第一,教育資源與教學條件的缺失問題。在教學指導活動中,高職院校無法明確掌握教學指導活動的核心方向,教學體系的整體育人質量偏低,教學功能較差,學生缺乏接受思政教育的必要環境與必要條件。第二,教學素質與教學技能的脫軌問題。面對社會上的復雜思想浪潮,高職院校并不能給出科學可用的引導理念,導致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公信力。因此,高職院校要重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心社會現象與教育現實,對社會主流思想、教育思想形成合理的評判,在源頭上解決教育活動存在的負面問題。同時,高職院校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能夠在高職思想教育活動中設置教育底線,讓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共產黨的引導下健康成長,讓學生全面適應思政教育的育人要求,糾正自身的錯誤思想。

二、高職體育教學與思政教學融合的難點分析

(一)教學內容難以融合,教學工作難落實

體育教學是以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幫助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為第一目標而設計的教學活動,強調學生外在體能素質的提升。思政教育活動則重視學生內在思想與行為能力的綜合表現,強調學生思想意識和政治觀念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活動從截然不同的兩個角度入手,教學指導工作很難實現有機融合。當部分教師嘗試在體育課程中導入思政教學理論時,相關教學活動會出現諸多問題:思政理論占據了體育課程的授課時間,“喧賓奪主”;學生強行融合思政理論與體育知識,導致課程教學活動主體不明。其實,在思政教育活動中,教師讓學生初步了解政治現象與社會現實,培養學生的發展觀,使學生形成出色的思政意識,才能保障思政教育活動的質量。但面對復雜的教學要求,體育技能與思政理論存在矛盾,教師很難在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中加入思政元素。

(二)高職學生思政意識不堅定,教學難落實

教師必須讓學生在思想形態上接受和理解思政教育,才能為體育教學活動與思政教學工作的有機融合創造必要的條件。但從現實的體育教學活動來看,思政意識不堅定、思想態度不鮮明是高職學生存在的首要問題。如部分學生對社會現實與歷史發展缺乏理解,將思政教育活動與淺薄的思想教育活動混為一談,缺乏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部分學生受到當前社會負面信息的影響,形成了以偏概全的消極行為意識,在評價社會現實與主流價值觀時,沒有強調馬克思主義思想與唯物史觀的應用,全盤肯定、全盤否定的問題極為明顯,在思政教育活動中隨波逐流,思政教學活動很難取得預期中的成果。

(三)思政教育模式脫離現實,教學價值低

當社會環境不斷改變,思政教育正在向著求真、求是、求實的方向演變。但從高職體育教學工作來看,思政教育與現實生活之間依然“涇渭分明”,受到不同教學體系的影響,教師希望借助思政理論的頻繁傳輸,提升課程的思政教育價值,讓思政教育活動在課堂教學環節發揮功能。這種生搬硬套的教學模式脫離了教育現實,使得學生不得不站在理論的高度審視思政教育的核心要求,面對“假大空”的思政理論教育模式,虛無主義甚囂塵上,負面行為屢禁不止,紅色信仰岌岌可危,生活在安逸年代的高職學生沒有經歷過風浪的考驗,自然無法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核心育人價值。當現實與理想再次脫軌,思政教育活動更無法發揮出育人功能。

三、高職體育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策略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先行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高職學生,思想比較脆弱,面對社會環境中的復雜信息與不良誘惑,很容易在繁雜的世界中迷失自我。結合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來看,思想上脆弱、行動上遲緩的學生并不在少數。由于缺乏思政教育工作的引導,學生以當前的片面現實形容整個社會,歷史虛無主義極為明顯,詆毀英雄等行為較為常見,他們信仰已經模糊,責任愈發淡薄,根本不愿意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接受思政教育。

教師可建立對應的思政教育指導機制,將思政教育融入高職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行為上、思想上進行改變。在體育教學活動前,教師應向學生說明體育教學的意義和歷史,在語言中加入思政元素,如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靠的是堅強的體魄和不屈的意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靠的是一腔熱血和鐵一般的精神。結合民族歷史,學生能感受到體育教學、體能素質與國家發展之間的必然聯系?!绑w育強國”的教育口號在數十年前已經落實,從現有的人才培養計劃來看,體育不僅能提高個人身體素質,還能建設祖國,提高民族榮譽感。因此,教師必須意識到,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能夠為相關教學活動的后續落實提供新的保障。同時,在固定周期的教學活動之后,教師應圍繞體育與國家、體育與個人責任等話題引導學生書寫學習總結,激發學生腦海中的愛國意識,讓學生有所積累、有所成長、有所進步,借由實踐活動實現體育教學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二)實踐踐行思政教育,活動配合

高職體育課程是自由度、互動性較強的專業教學指導課程,如果為了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強行改變課程的教育指導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便大打折扣。作為引導者與教育者,教師必須在教學活動中積極踐行思政教育,讓學生在訓練體育技能的同時,感受思政教育的核心內涵。對當代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來說,思政教育是秉承著愛國主義思想、民族自豪感等美好素質的優秀教育理論,將思政教育融入體育課堂,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感受紅色精神與時代精神。

另外,針對不同的體育訓練,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活動項目。以長跑、短跑等訓練為例,教師可以圍繞“重走長征路”這一話題開展體育訓練活動,要求學生進行長距離、高速度的體育訓練活動,感受革命先烈“星夜兼程”的艱難處境,借由體育運動重現歷史現實。對鉛球、鐵餅等投擲類運動項目,教師可設計體育游戲,如在固定距離設計標靶,將標靶視為新時代的侵略者,要求學生以打倒侵略者為目標,在體育訓練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單一的訓練是枯燥的,強行融入體育訓練,只能磨滅學生學習思政知識的興趣,所以教師可結合民族體育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在1936年,體育運動員劉長春作為中國運動員參加紐約奧運會,舟車勞頓,水土不服,這個參加奧運會的中國第一人沒有取得好的名次。多年之后,中國舉辦奧運會,舉世矚目。在“體育故事”的背后,是國家地位與能力的變化。這樣一來,教師將思想教育活動配合體育教學要求同步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能夠實現體育教學與高職教學的有效融合。

(三)貫徹思政教育理論,改善教學

在高職教育指導活動中,無論是體育教學還是思想政治教育,都以“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教學方式為主。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學活動與思政教育理論并不能進入學生的視野,學生對思政知識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為了讓學生主動貫徹思政理論,教師可以將思政教育知識帶入體育課堂,在學生的主動配合下完成思政教育工作,更好地落實教學指導任務。

在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圍繞思政教育理念獨立設計教學活動,借由學生的實踐,參與布置充滿思政意識的高職體育課堂。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從體育運動項目、思政教學指導要求等角度入手,借由實踐、宣傳等模式構建全新的高職體育教學制度。部分學生立足于現實,將投彈訓練、體能訓練與體育課上的身體素質訓練結合起來,依靠實踐計量等方式測試兩者之間的差異,在行動上學習革命先烈的偉大奉獻精神;部分學生結合歷史故事創作體育訓練計劃,將革命時期的訓練計劃帶到體育課堂,接受“革命時代的體能訓練”。學生提出的思政教育融合方案是天馬行空的,但都是以個人喜愛的方式對革命歷程的追思。

參考文獻:

[1]朱寧,都希.“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價值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9(67).

[2]謝大靜,張德文.“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模式探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

[3]于連坤.價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析[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19(3).

[4]袁佳彬.體育思政理念下高職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10).

[5]鄧敏.高職院校公共體育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徑探析[J].當代旅游,2019(5).

[6]錢慧文.高職體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

(作者單位: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體育教學高職院校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游戲融入教學建構靈動式體育課堂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意識培養探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