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化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路徑

2022-06-09 01:47許源田修勝覃梅艷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1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許源 田修勝 覃梅艷

摘要:湖南紅色文化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由湖南無數革命前輩、早期知識分子和人民群共同創造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革命文化,其歷史底蘊厚重,內涵十分深刻。[1]懷化紅色文化是湖南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懷化紅色文化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著名的黨史人物燦若繁星,感人的紅色故事不勝枚舉。本文將從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現狀分析及路徑探索三方面來進行分析。

關鍵詞:懷化,紅色文化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紅色文化蘊含著深厚的精神養料,擁有著強大的紅色基因。紅色文化的融入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更富有歷史的厚度、現實的深度、思想的深度,對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基本的規范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是極好的思政課教育素材,同時也促進了地方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一、懷化紅色文化資源概述

懷化,一座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許多英勇的革命先輩曾在這片土地上浴血奮斗,留下了豐富多彩且獨具民族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懷化地區紅色文化資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向人們展示各自的吸引力。眾多物質形態的紅色文化資源,如粟裕故居和紀念館、向警予故居和紀念館、通道轉兵紀念館、滕代遠紀念館、湘西會戰紀念園、懷化烈士陵園、靖州新廠戰斗舊址群等等,涵蓋了長征、抗日戰爭等紅色主題,折射出堅定信念、頑強拼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負重進取的崇高精神品質。其中,偉大的長征精神在懷化尤為突出,作為紅軍長征的重要轉戰地,先后有紅七軍團、紅六軍團、中央紅軍三支工農紅軍踏足此地,3支紅軍隊伍足跡遍布五溪大地,播撒了革命火種。特別是中央紅軍通道轉兵,是長征這部英雄史詩中激動人心的重要篇章,生動闡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在老百姓中傳頌著的“一擔皮籮”“豬嘴吐銅錢”“一副擔架”等紅色故事,更是見證了紅軍和老百姓之間的情深意切。該地區所包含的戰爭遺跡、紀念館、紅色故事以及蘊含的紅色精神都是是在思想政治領域開展教育的寶庫,值得挖掘其深刻的精神價值。

二、懷化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提供了量多質優的教育素材,堅定學生理想信念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沒有靈魂的人不能站立;沒有靈魂的國家也不能堅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風骨,是一個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是一個民族被擊潰仍能重新站立起來的資本。[2]隨著信息高度網絡化與文化多元化的不斷發展,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迎來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正處在黃金發展期,但學生掌握的知識有限、判斷力不足,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精神文化的引領和滋養。為了更好地落實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融入紅色文化,成為當前教學過程中一個難以替代的部分。懷化紅色文化蘊含著懷化地區革命黨人的偉大的歷史實踐、光榮的革命傳統,如走出了共和國十大將之首粟裕、中國共產黨唯一一位女創始人向警予、新中國鐵路事業奠基人滕代遠、“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黨和國家事業的杰出奠基者、開拓者等,必然有助于高校思政課給學生注入愛國主義靈魂,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開闊視野,為塑造大學生良好品德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用理想之光照亮人生的奮斗之路,用信仰的力量去創造美好未來。

(二)豐富了高校思政課學習體驗,提升高校思政課的感染力

自建黨以來,針對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大多以教師教授時政內容和黨的經典著作為主,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及時而全面的掌握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正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然而,要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和馬恩原著經典作品,需要有極高的理論基礎和扎實學識。當前,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興趣喪失,導致意識形態和政治路線的教育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因此,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成為當前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環。懷化地區的紅色文化底蘊深厚,高校思政課教師可以從懷化地區紅色事跡、歌謠、遺址以及故事等眾多紅色文化資源中選擇一些符合教學目標的內容,用心用情講訴革命人物的成長經歷、革命英雄的英勇事跡,在紅色故事里感受偉大的革命精神、追尋紅色的記憶,以及組織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等,在游學體驗的實踐中,感悟紅色基因的內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體驗式的學習,區別于語言學習的外在影響,它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訴求,圍繞學生在頭腦上、心理上的變化,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改造。

(三)創新了紅色文化話語表達,提升紅色文化吸引力、號召力

由于全球化、信息和觀念的多元化和蔓延,紅色文化教育面臨著各種挑戰,如語言環境的減少、演講內容缺乏生命以及語言交流缺乏平等。我們必須積極利用時間的碰撞現實和連通,并提高對話的能量,促進形成一個紅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們在課堂上宣揚的革命精神,可以幫助增強學生對當地紅色文化的認同感,以及基于紅色故事和紅色文化資源的教育價值可以提煉出深入人心的信念。其次,通過整合當地的紅色文化進教室,紅色文化的傳播的速度增加,使得紅色文化的表達轉變為年輕人喜愛的形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有助于改善一些紅色文化區域人流量少的現狀和促進當地的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一個民族振興發展的基石,是國民素養的重要體現。作為國家重要的社會組成部分,其發揮著傳授文化知識、傳遞精神文明,促使受教育者朝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加深對紅色文化的學習,對抵御歷史虛無主義、堅定文化自信、彰顯中國特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懷化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灌輸式”教學理念仍在高校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論課為主陣地,以書本知識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盡管部分教師理論水平較高,但是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理念的教學下,引發了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下降、對所學知識厭倦等問題。當今青少年,信息碎片化的生活已成常態化,傳統枯燥的教學只會讓他們更加難以集中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在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時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態調整改革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激發對紅色文化的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這不僅有利于課堂氛圍的提高,而且更能促進學生對紅色文化滲透的豐富情感的領悟。

(二)挖掘敏感度與宣傳利用度在紅色文化資源挖掘中收效甚微

向警予、滕代遠、粟裕等革命英雄人物家喻戶曉,但說起他們的英雄事跡卻鮮為人知。對紅色文化資源來說,重要的是如何將品牌“打亮”“打響”,以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從而更好的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承。以2021年懷化市紅色旅游景點接待游客人數為例,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全國各地引發空前的“紅色旅游熱”。據懷化新聞網報道,端午小長假期間,我市接待情況居前三的景區分別是溆浦縣穿巖山風景區(3.491萬人次),黔城古城(1.845萬人次),通道轉兵紀念館(1.728萬人次)。據湖南日報報道,同一時間段,韶山旅游區共接待游客7.29萬人次,彭德懷紀念館接待游客2.22萬人次;婁底市雙峰蔡和森紀念館,每天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接待人數達最大承載量90%以上。從數據對比中,可得到以下幾點信息:1.懷化紅色景點與同省其他景點相比競爭處于劣勢,受游客關注度較低;2.部分紅色景點挖掘深度不足,紅色底蘊略顯單薄。因此,就全省范圍內來看懷化紅色旅游景點在影響力上收效甚微。這極大的限制了當地紅色文化的推廣。所以,對當地高校學生而言,面對眾多紅色文化,卻無法深入了解,也就難以對其產生文化認同感。

(三)形式主義以“隱形”變異的方式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堅持自我革命”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著重強調:“黨中央發揚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盵3]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過程中,形式主義作風以“隱形”變異的方式普遍存在。例如,盲目貫徹落實黨中央的精神召開學習會議、班會、報告會等,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表面形式,忽視了教育所帶來的結果。這嚴重違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導致學生在會議中敷衍了事,甚至是產生厭煩情緒。一方面,決策者的做法未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要,并以實際行動給學生上了一趟“形式主義作風思想課”,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對這種行為的厭煩導致其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更加降低,極大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效果。

四、懷化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路徑

(一)改變教學理念,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的原則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泵鞔_回答了新時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學生、發展學生什么能力的問題。因此,傳統的灌輸理念在學校尤其是高校的教學中遭到排斥。但是“灌輸式”教學也有其可取之處?!芭械奈淦鳟斎徊荒艽嫖淦鞯呐?,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會轉變為物質力量;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盵4]這是馬克思、恩格斯所闡發的關于“灌輸論”的重要性,即理論對于指導實踐的重要性。正如工人階級不會憑空產生革命思想一樣,沒有教育,學生也不會獲得系統的理論知識。馬克思重視實踐的作用,但同時也注重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正如“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理論只要正確,就能指導實踐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能更好的指導生產關系的變革;反之就會本末倒置,無法揭示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導尤為重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經典紅色故事的講述者,教師以其扎實的理論知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將紅色文化資源自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用紅色文化陶冶人、用紅色精神激勵人、用紅色人物塑造人;提高學生的身心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以理想和信仰為基礎,始終堅持灌輸和啟發的原則,既做學生的成長成才引路人、更要做學生品格修養的“大先生”。

(二)編寫懷化地方特色教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是育人的主要陣地,利用好高校這一前沿陣地,更好地將懷化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教材是教師教學的直接依據,教師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學生應該是“用教材”學,而不是“學教材”。這充分說明課堂、教師和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堅持“課堂本位”“學生本位”,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培養情操、錘煉意志,做到知情意三者的有機結合,就要充分利用好懷化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講好懷化紅色故事。根據懷化地區發展的獨特歷史,制定富有懷化地區特征的書本教材,加深該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對教育的深遠影響:1.重視教師和教材的作用,講述偉人故事。以紅色人物故事為出發點,將深奧的理論知識貫穿故事脈絡的情節中,讓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通過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得到闡述和延伸。讓學生們在聽一段歷史人物的演講中,學習紅色文化革命烈士的故事,學習他們的偉大精神。2.重視課堂的啟發引導作用,在紅色旅游景點中“沉浸式”學習。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采用虛擬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使其在“學”“思”“辯”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三)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讓思政課“活”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毙聲r代下,我們要思考思政課如何通俗易懂、活潑生動的問題,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課成為一個真正備受歡迎的課程。思政課不是純粹的理論教學,而是在理論教學的前提下更多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思政課的教學是否成功不是評論分數的高低,而是依據學生的理論修養是否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否改善。要更多的舉辦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寓教于樂,通過紅色故事宣講會、情景劇表演等藝術性的方式演繹紅色故事,讓思政課走出三尺講臺,以更多樣的面孔展現在學生中,讓思想政治教育無時無刻的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內化于學生的精神準則,外化于學生的自覺行動。

參考文獻

[1] 田修勝,胡樹祥.發揚紅色傳統,傳承老區精神,培育時代新人——以湖南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9,(06):78-81.

[2] 張馨月.青島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J].大眾文藝,2022,(04):149-151.

[3]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文件匯編[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4.

[4] [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1.許 源,女,懷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本科生。

2覃梅艷,女,懷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本科生。

通訊作者:田修勝,男,土家族,懷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副教授。

項目基金:湖南省教育廳一般項目“湖南紅色文化融入當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及實現路徑”(項目編號: 20C1473 )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利用會寧本土紅色資源開展班級德育工作
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的路徑探討
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網絡傳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分析
全面依法治國環境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啟示
貴州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現狀及法律保護對策
SWOT理論視域下商洛市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的戰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