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萬城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播工作

2022-06-09 02:04張青青
海風 2022年5期
關鍵詞:文物保護遺址文物

統萬城遺址是陜西省境內一處重要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對研究十六國時期匈奴后裔建立的大夏國都城有著重要的意義。由于其獨特的建筑方式,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尤其是含有的少數民族建筑模式是一筆重要的文物財富。同時,統萬城遺址還是靖邊縣旅游業的一個重要的文物古跡旅游景點。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不斷提升發展,參觀統萬城遺址的人數逐年增加,這對文物遺址保護而言是一種現實壓力。筆者在工作中思考如何兼顧文物保護的同時,加強文物文化傳播功能,根據工作經驗提出自己的見解,希望為遺址文物保護行業提供經驗借鑒與參考。

統萬城坐落于今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北,在2012年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淺談會上,靖邊縣統萬城成為旅游開發項目。在近十年的統萬城旅游項目開發過程中,文物保護單位對統萬城進行了保護性的開發,遵照歷史遺跡建筑特點和國家頒布的文物修復標準,進行了搶救性修復,實現了文物保護與發揮文化傳播功能價值方面的平衡與協調。隨著開發時間較長、文物所在地氣候、參觀游客的個人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文物遺址保護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文物遺址自身所具有的屬性又不能適應當前文化宣傳、文化傳播的新形勢。筆者在工作中,結合以往文物保護工作的經驗,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1]。

一、統萬城的文物保護工作

(一)統萬城遺址的文物價值

獨特的少數民族政權歷史研究價值。統萬城建成在距今約1600年前的十六國時期,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匈奴民族建立的政權——大夏國的都城,具有研究少數民族政權的獨特歷史文物價值。在該城落成之時,就具有鮮明的少數民族特點和相關歷史人物個人的特性。在過去的歷史資料中,每當提及大夏國政權建立者赫連勃勃,就必提到統萬城這一相關建筑,該遺址已經與赫連勃勃這一歷史人物緊密相關,統萬城建筑過程中存在壓榨底層勞動人民的史料,也成為研究赫連勃勃本人統治特點的一個佐證。

(二)相關歷史時期研究價值

研究此處古代建筑遺跡,能夠了解其建設過程中所處十六國時期戰亂紛爭的歷史大環境,從側面反映出當時匈奴國君殘忍暴戾的統治風格,以及匈奴等少數民族統治下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政治環境。同時統萬城在宋代遭遇官方焚毀、破壞等歷史,也能夠反映少數民族統治地區與中原地區進行民族融合的漫長演變過程,對于研究歷史人口遷徙,民族融合有一定價值。

(三)是歷史建筑與歷史自然環境研究價值

統萬城獨特的建造方式造就了現有的遺址外形,并以此被稱為“白城子”,據史料記載該城使用的澆筑方法較為獨特,幾乎沒有相同建筑技法的遺址保存下來,具有一定的建筑研究價值。該城歷經千年雨雪風霜洗禮和人為破壞,原有高40多米的城墻現在仍存有高10余米的遺址,對研究建筑物建造方式與所處自然環境的關系也有一定價值。

可見統萬城作為遺址文物,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著極其獨特和重要的價值。注重做好保護工作,是開發和研究遺址文物價值的前提,也是將這一寶貴的世界歷史遺產延續下去的主要手段。

1.統萬城遺址相關保護措施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統萬城就被國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確保該項遺址不遭受工程爆破挖掘等人為性的損壞。2006年,統萬城作為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開始啟動,標志著統萬城遺址成為國家核心標志文物。十四五規劃中又提出,大遺址保護項目有助于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屬于國家戰略性文物保護對象。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該名單是我國參照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進行評定的,為保護具有世界性意義的文物設立,強調對該類遺產進行專項保護、規范日常管理。

2014至2015年,榆林市文物局還組織了對統萬城的科學性修復,該工程經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專家論證,按照國家頒布的文物修復相關準則,在保護原有文物遺址的基礎上,對統萬城進行了科學系統的修復,包括修補、回填、加固等工程手段,并且就周圍環境進行了相應治理。這些措施讓統萬城殘存不多的建筑遺跡得以系統修繕,延續建筑壽命,以更好的面貌作為旅游資源展示給游客。

2.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

2017年4月統萬城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主要工程是建設一座兼顧文物保護和展示的地下博物館,經過多方考證、專家論證,將統萬城遺址進行文物保護、文化傳播、旅游觀光等全方位開發。文物保護部門統籌兼顧各方面需求,履行部門職能,設計采取消隱的手法打造一個下沉式的建筑體,建筑材料結合夯土,柳條等當地材料和工藝,力求新建筑外觀與遺址環境氛圍完美協調。這一工程的落成將改善遺址現在的環境狀況,為發揮統萬城遺址作為文物的功能,進一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做好基礎準備。

二、統萬城保護與文化傳播面臨的問題

(一)遺址作為旅游資源屬性單一

統萬城遺址年代久遠,遺址和文物損毀和丟失較多,現在可供展示、展覽的內容較為單一,仍然以參觀游覽為主,互動體驗內容較少,參觀內容也以遺址實物為主和多媒體影視資料等內容。近年來,雖有所增加,但仍顯不足。遺址古跡在宋代遭到過官方焚毀破壞,還曾有居民居住,遺址本體上有多處窯洞,雖然經過修復,但仍難以保留遺址的原始面貌。作為旅游資源,參觀內容少、屬性單一,將難以形成用戶粘性,不利于提高參觀瀏覽量,進而影響遺址作為文物的文化傳播功能。

(二)遺址文化宣傳手段有待加強

陜西省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共有6處,統萬城遺址就是其中一處。蘊含的文化內容有多項世界級的獨有特點,單現有的宣傳手段很難把遺址所具有的文物研究價值、參觀價值和在我國文物研究中的定位等直觀地面向游客展示。尤其是在陜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顯示,陜西省作為文物古跡保有大省,不可移動文物就有近8萬處,其中,古遺址就有23000余處,可供游客選擇參觀的遺址較多。因此,統萬城如何能在眾多同質化的旅游資源、歷史古跡中脫穎而出,宣傳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遺址周邊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提高

統萬城遺址在靖邊縣以北58公里的白城子村,基礎設施,如交通、食宿等方面雖然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不足以應對未來較大的游客參觀量。類似的,如北京八達嶺長城、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距離周邊所在城市較遠,設置有專項旅游線路車?;A設施不到位,還會讓遺址文物研究工作滯后,遺址公園項目的建設落成,為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研究工作提供了落腳點,能夠為進一步發掘遺址文物文化價值保駕護航。

(四)遺址文化傳播功能需要進一步加強

除傳統的參觀講解外,文物保護單位一直以來都在不斷探索,增加一些互動式展品,提升沉浸式參觀體驗,創新參觀模式,在原有的文物遺址相關歷史文化知識方面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拓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文物遺址社會教育職能。由于統萬城遺址代表的歷史時期較短,大夏國政權總計存續二十四年,可供發掘的歷史資料有限,僅從遺址本身開發文化信息,難以滿足現代文物管理開發和文化傳播需求。

三、統萬城未來發展構想

即將竣工驗收的統萬城遺址考古公園項目,可以發揮文物保護、文化傳播職能作用,運用多媒體網絡等技術,開發線上線下多途徑創新型參觀模式,深耕遺址文化向縱深探索。

(一)遺址相關保護措施

一是,將現有一級做好防護措施,不再繼續遭受人為和動物等因素破壞。文物保護單位計劃在原有修復加固等基礎上,安排專人進行詳細查看,定期全面巡察,查找遺址仍然存在修復點。力求將日常維護保養與周期性大規模工程修復相結合,延長遺址展覽壽命,將我國特有的文化遺址長期保存下去。

二是,將遺址進行數字化保存,建立3D圖像資料,結合VR、AR技術轉換為數字資源,讓游客有更獨特的參觀體驗方式,既有全方位的數字化場景,又有實物進行細節展示,將實物展覽與虛擬體驗相結合。

(二)聯合做好遺址旅游資源開發

統萬城遺址的旅游資源開發方向與游覽人群要有清晰的定位,結合我國最新的旅游業發展行業風向,充分發掘適應人群,有針對性地將統萬城遺址具有的文化內涵向特定人群傳播。例如,近年來,廣受好評的研學旅游項目,就較為貼合統萬城作為歷史文化古跡這一特點,能夠利用遺跡文化價值,吸引學生深入思考與歷史文化學習,使旅游業、文物歷史、參觀游客之間三者共贏。

(三)遺址文化傳播功能提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建成文化強國,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等新型廣受網民喜愛的宣傳方式。結合統萬城遺址相關歷史人物資料,編寫宣傳推廣劇本,推出輕松幽默又不失文化底蘊的短視頻節目,其中需要進行文物資料再次加工,相關部門購買社會化服務,進行平臺的維護與運營,并設置專人專崗對相關歷史資料進行加工編撰,吸引足夠的社會關注量,讓人們發現我國歷史遺址中的這塊瑰寶。

參考文獻:

[1]張仕駿.統萬城歷史遺址開發與保護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2):102-103.

作者簡介:張青青(1978.10-)女,漢族,陜西省靖邊縣人,助理館員、大學本科 研究方向:文物保護管理與宣教。

猜你喜歡
文物保護遺址文物
淮安市加強對泗州城遺址的建設引導
考古學家怎樣發現遺址?
我給文物當“醫生”
文物的棲息之地
文物保護利用信息化建設研究
大河村遺址仰韶文化房基保護加固修復
元上都遺址出土石刻的保護與研究
地下文物保護首要舉措考古勘探程序應前置
當前文物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