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如何進行群眾文化創新

2022-06-09 02:04鄭智
海風 2022年5期
關鍵詞:群眾藝術建設

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新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也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與時俱進,并不斷創新。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開展的整體質量和水平,讓其可以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作用,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此促進我國文化建設以及國民文化素養的提升。

我國社會經濟和群眾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尤其近些年,發展速度驚人。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滿足物質生活要求的同時,人們開始重視精神方面的滿足。特別是城市化建設發展,城鎮人口密集,社會壓力增加,人們都需要一個可以釋放壓力、放松心情、相互交流的機會和方式。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增強人民生活的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就實際情況分析,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還有很多問題,文化內容不足、相關設施較少、缺乏相關意識等,都不利于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進行。所以,想要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作用,首先要了解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特點,針對新時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具體的解決,才能保障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1]。

一、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特點

(一)呈現多元化發展

新時期互聯網等科技的發展,在增強人們交流的同時,也使人們有了更強的獨立自我意識。一方面,敢于展現出自己獨立的美,逐漸開始自我欣賞和參與,使審美開始朝著多元化發展;另一方面,伴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科技的進步以及傳媒技術的不斷完善,廣播、電視、電腦、乃至現在的“自媒體”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得愈發廣泛,極大地拓展了人的視野,同時物質生活的提高,也使人們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追尋不同的文化選擇,促進了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多元化發展。

(二)文化形式等更新速度加快

新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網絡信息的時效性,都極大地促進了群眾文化形式的發展。人們在文化選擇上有了更廣泛的空間,同時受到信心爆炸的沖擊,多元化的文化形式和內容不斷涌現,人們有了更多選擇的同時,也有很多傳統的優秀文化因形式單一、難以適應新時期的文化需要而逐漸走向沒落和消亡[2]。

二、新時期群眾文化創新的策略探究

(一)做好文化活動各項環節的準備工作

在前期準備階段,相關的部門首先要根據組織策劃活動的類型對各類活動相關的資料進行整理,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工作準則以及規章制度,并對活動策劃中各個環節需要落實的經費進行確定,并辦理好相應的法律手續,然后安排好工作人員的崗位,做好人員分工工作。在活動中期準備階段,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文化活動的內容進行籌備,如要做好節目的排練、人員的籌備等等。當活動進入后期準備環節后,還要做好一些細節的收尾工作,如工作人員要首先就各項文化活動進行現場彩排,然后對各類藝術節目的次序進行排序,并做好座位安排以及各類票證的打印以及發放工作,組織安檢工作以及各類人員的崗位等等。

(二)加強藝術人才培養力度

基于新時期背景下,只有加強藝術人才的培養力度,才能加速建設當今社會的精神文明。于此,群眾文化館應利用自身的文化功能,以此幫助社會將文化藝術工作質量有效提升。在此過程中,文化館需重點強調人才專業知識與技能,以此為核心內容,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文化館可結合教育培訓活動,開展技能培訓,激發藝術人才的潛在力量。其次,針對當地傳統民間藝術,文化館人員應加大保護意識,制定保護方案,結合精神建設,并投入文化藝術保護資金,從不同層面對當地民間藝術做出有力支持。同時,文化館應開展各種豐富的傳統藝術活動,鼓勵民間藝人踴躍參與,加深藝術人才的聯系,以此建設融洽的文化娛樂氛圍,向世人展示當地優良的傳統民間文化藝術,最終推動群眾文化藝術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群眾藝術文化是新時期背景下,較為重要的娛樂途徑,相較于其他文化類型,群眾文化藝術更符合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在大力建設群眾精神文明的同時,還能為群眾帶來豐富的娛樂活動。新時期對文化館也提出了全新標準,要求文化館必須不斷加強創新意識,敢于突破傳統陳舊的文化藝術工作常態,順應新時期的文化藝術發展需求,為我國社會培養大量的文化藝術人才[3]。

(三)強化科技創新

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其中,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的貢獻有目共睹。很多群眾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喜歡和習慣使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等新媒體技術,我們應該高度重視通過網絡來吸引更多的社會群體,關注群眾文化、參與群眾文化,以拓展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量,也可以將其運用到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這種方式會極大地影響人們的文化生活。當然,群眾文化工作者還可以挑選幾個試點小區建立局域網,來推動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同時,也可以在小區微信群中發布各種活動消息。實踐證明,利用互聯網可以迅速拉近群眾間的關系,對進一步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切實可行。

(四)重視群眾文化創新的同時落實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人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的大環境,各地要基于互聯網來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模式。由于互聯網已經累積了大量的忠實用戶,很多群眾都通過互聯網聚集在一起,所以,利用互聯網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利用互聯網這個大平臺開展群眾工作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需要強調的是,文化工作者在利用各種主流網絡媒體和應用軟件時,要進一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確保創新群眾文化工作模式的健康運行[4]。

(五)挖掘多元藝術工作渠道

群眾文化建設要想實現長足發展,就需加大經濟投入力度,深度挖掘各種經濟渠道,以此實現群眾文化藝術工作得以良性成長。鑒于此,工作人員可與當地政府密切合作,深入分析政府的經濟規劃政策,請求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向群眾文化藝術工作投入建設資金,推動群眾文化藝術工作順利前行。其次,政府也應深刻認識到群眾文化藝術工作的重要性,針對人民群眾創造的優秀文化藝術作品,應采取相應的激勵機制,以此幫助更多的群眾,建立強烈的文化藝術創造意識,有效提升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同時,政府應利用自身的政治優勢,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中,并向參與文化藝術工作的社會力量,采取相應的政策獎勵。如此一來,不僅提升了當地的市場經濟發展,還為群眾文化藝術工作加大了經濟儲備。社會力量可利用文化藝術人民群眾中的積極作用,幫助自身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開辟嶄新的商業契機。

立足于新時期背景下,群眾文化建設還應順應政府政策,努力創新出群眾文化藝術途徑,在不斷完善傳統藝術推廣與傳播的前提下,深入融合全新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人員在創新文化藝術形式的同時,也是賦予文化藝術全新內涵的過程,更是穩健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在創新過程中,群眾文化建設人員應深入地方特色,將其有機融合到文化藝術工作當中,幫助當地的物質文化走向長期健康發展,使其在當地人民群眾中,得到良好的精神延續。另外,優秀的文化藝術創新形式,還有利于群眾文化工作進一步明晰發展方向。

科學技術為社會各個領域帶來了不小的便利。群眾文化建設人員應緊抓信息化的宣傳優勢,利用各種信息手段,加強新文化藝術的宣傳工作,如短視頻平臺、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群眾傳達先進的文化藝術形式,或創新出符合當地群眾心理需求的文化藝術形式,以此吸引大量的群眾粉絲,并加速文化藝術的傳播速度。群眾文化建設管理人員應充分利用群眾的力量,做好新時期下的群眾文化藝術創新工作。

(六)鼓勵創新發展,全力推進文化建設

1.要有創新的工作理念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群眾文化工作者作為文化的傳播者,不能因循守舊,故步自封,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分析社會形式,緊跟社會前進的腳步,用先進的思想作為武裝,引領群眾文化不斷創新前行[5]。

2.要有創新的運行機制

立足文化本體,鼓勵引導企業參與到群眾文化設施建設,提升改造、運營管理。將創新、前沿的高科技引進村社,推動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抓住時代熱點,采用政府購買方式,提供文化服務新項目,豐富群眾活動形式,提高群眾的參與熱情。還要有創新的人才機制。各級主管部門要制定一套系統的人才培養機制,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提供學習提升的機會。

三、結語

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給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任重而道遠。文化強,則民族興,作為一名群眾文化工作者,應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永不懈怠的精神,一往無前,朝著為群眾謀求更多文化福利的目標奮勇前進。

參考文獻:

[1]張偉.從群眾文化視角看音樂和舞蹈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價值[J].明日風尚,2018(20):141,117.

[2]劉進有.淺談新時期抓好基層黨建的思路和舉措[N].北大荒日報,2018-10-23(3).

[3]張紹桉.關于做好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5(16):12.

[4]謝艷芳.論工人文化宮在群眾文化創新建設中的作用發揮[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7):370.

[5]張英萍.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的優化及創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4):148-149.

作者簡介:鄭智(1966-),男,滿族,東勝,大專,群眾文化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猜你喜歡
群眾藝術建設
寒露
紙的藝術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吃瓜群眾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眾前來省作協吊唁陳忠實先生5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7期)2008-12-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