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優兩高”戰略下青海省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路徑研究

2022-06-10 01:35吳英杞
現代鹽化工 2022年2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

吳英杞

關鍵詞:一優兩高;清潔能源示范省;生態文明

“一優兩高”戰略主題鮮明、內涵豐富,蘊含了生態、生產、生活三者是一個有機整體的統一觀;體現了把保護生態作為首要前提的優先觀;順應了經濟已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觀;反映了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向追求美好生活方向發展的轉化觀[1]。尋找“雪山牧場也是金山銀山”的轉型路徑,不斷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逐步形成生態優先、引領科技優質發展和資源經濟產業體系,逐步形成綠色消費和高品質綠色生活方式。2019年,青海能源局在清潔能源發展國際高峰論壇上隆重發布《青海能源發展報告(2018)》,分能源綜合、能源消費、能源供應、能源技術、能源政策和行動展望6個篇章,力求以客觀準確的統計數字為支撐,更好地從總體上把握青海省能源發展主脈絡。當前,青海省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雛形初顯,清潔能源開采創歷年新高,精準實施了一系列光伏扶貧項目。但是,距離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建設國家清潔示范省的實踐中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清潔能源產業結構落后、清潔能源利用率低、綠色科技水平落后等。盡管提出了建設特高壓工程項目,但是仍未形成多部門合作的局面??v觀全國,這些問題既是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時出現的共性問題,又是青海省需要借鑒其他經驗教訓并及時止損的問題[2]。

1“一優兩高”戰略下青海省清潔能源的定位與優勢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素有“三江之源”和“中國水塔”之稱,具有特殊且重要的生態地位。青海又是清潔能源大省,在具有豐富水電資源的同時,又擁有獨特的太陽能資源,風能資源占有量也居全國前列。青海是當之無愧的綠色能源生產基地,綠色發電也就成為青海著重發展的項目。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于2019年研究形成了以綠電指數為核心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以綜合反映綠色電力發展總體水平。綠電指數從綠電開發、綠能共享、綠色生活3個維度出發,評價分析青海綠色電力的發展水平。綠電開發維度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光伏投產比例測算推出;綠能共享則根據新能源利用效率、綠色電力市場化比例以及電網綜合線頻率綜合得出;綠色生活方面運用平均銷售電價、電能占終端消費比例和單位地區生產值電耗推算。3個維度將綠色電力的開發與運用結合起來,根據這一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窺探青海綠色電力的發展程度。2019年,青海綠電指數得分為81.6分,較全國平均水平高1.7%,表明青海能源清潔轉型的示范效應逐步顯現。青海綠電開發水平在2019年達到最高的88.0分,電力生產清潔高效、污染物排放低,可見青海在綠色電力開發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近年來,青海的清潔能源開發和利用水平較高,風、光等清潔能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清潔能源裝機和發電量規模占比高,形成了清潔高效的能源供給結構。同時,源側電價下降明顯,尤其是光伏在全國電力市場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綠能共享水平次之,電網支撐能力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電力市場化交易水平較高。依托目前的電網能源資源配置能力,青海的清潔能源能與大用戶直接交易、跨省區交易,有效支撐了清潔能源的并網消納。但是綠色生活水平指數較低,2019年得分78.0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表明青海綠色用能的能效水平有待提升,是當前發展的薄弱環節。

在分析青海清潔能源的存量和開發后不難看出,青海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基礎框架已經構成。能源儲備與開發不再是當下捉襟見肘的問題,關鍵問題在于:第一,大量的清潔能源轉化為電力如何消納?第二,通過何種途徑將清潔能源轉化為經濟效益且獲得最大化的收益?第三,經濟效益從哪些方面獲取,怎么才能避免青海陷入其他國家曾面臨的“能源貧困”?

2“一優兩高”戰略下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存在的問題

2.1技術研發力量薄弱

清潔能源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但青海的高端人才在這方面有極大的缺口,技術研發方面的力量薄弱。雖然部分綠色能源產業的制造能力較強,但是因為核心技術不足,仍然高度依賴外部的能源裝備,對于特定的核心部件往往停留在引進、消化、吸收層面,自主研發的實力遠不如東部地區。在實地調查研究的過程中,H企業負責人表示,引進的技術經過消化、吸收之后,原本先進的技術就不再領先。某風力發電制造企業大多是通過購買國外的技術和許可證進行生產,由此可見,企業實現技術獨立化、自主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2工業集中度低

青海光伏風電設備制造雖然陷入技術創新瓶頸,但尚未形成完整有序的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之間關聯指數小,產業布局不夠合理,合理的分工與合作在同一地區還有可能實現,但跨市合作很難完成。自主研發和高新技術在清潔能源產業的含量不高,產業鏈低端、附加值低,生物質能、地熱能的利用缺乏基礎技術,設計研發、裝備制造、工業項目等環節完整的產業鏈尚未形成,制約了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

2.3融資困難

清潔能源產業甚至是產品的融資體系相應的金融結構不完善,新的抵押擔保、信托、可轉換債券、互聯網融資等創新融資工具使用較少。目前,風能、太陽能等項目的資金和貸款在項目融資結構中占比近90.0%,且大部分項目多依賴銀行貸款。風電和光伏設備生產貸款權被總部撤走,基本采取限制性條件,對清潔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3“一優兩高”戰略背景下青海省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路徑

青海省處于東西開放的交匯處,擁有極為有利的地理位置,既能與西亞、中亞以及東歐國家展開廣泛的合作,又能同祖國內陸深入交流,擴大清潔能源的市場。將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方略納入“一優兩高”戰略,符合青海省推進的生態脫貧政策。在貧困地區,利用清潔能源項目推動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合理有序地開發清潔能源的同時,又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不僅要在欠發達地區推行,在城市生活中,也要將清潔能源逐漸轉化成城市用電,建設智慧清潔城市。通過城鄉聯動,推進青海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

3.1培養、吸引技術人才是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的基礎

近年來,青海逐步發展起來,但是與其他省份相比,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尤其是高新技術領域的成果、專利遠不如中、東部地區。青海不妨與其他清潔能源示范省份合作交流,就某一問題,集合多省市地區一同攻關克難。同時,青海還可與中亞地區開展能源產業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青海需培養的技術人才不僅要有能力解決清潔能源實際發展問題,還要在具備技術創新能力的同時,擁有生態平衡意識,不能以污染環境為代價進行技術革新。青海的清潔能源項目在剛起步時,未必非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購買技術,可以考慮用技術租賃代替技術購買,學習東部地區建設綠色技術銀行,用資源換取高新技術。

3.2重視培育清潔能源產業,促進產業升級

未來的產業布局應向更高水平發展,避免選擇與環境和生態保護背道而馳的行業,如簡單粗放的礦產挖掘等。要繼續走循環綠色發展道路,優化產業供給,尤其應使資源在企業、園區和行業之間實現互利共享,注重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節能減排,制定激勵機制,鼓勵循環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加快產業轉移示范區的建設,以開發區、工業園區為載體,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和產業配套設施水平。在環境保護方面,制定工業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標準,嚴格遵守節能環保規定。在專業技術領域,建立環境保護領域的技術聯盟,完善節能、環境保護和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節能環保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注重產業間的集聚和融合,倡導跨境一體化,發展飛地經濟,更好地發揮特色產業園區的引領作用和輻射作用[3]。同時,要制定青海統一的產業目錄,逐步明確限制、禁止和淘汰的產業清單,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高排放的工業項目,提高生產能力,促使企業快速進行科技創新,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綠色制造的技術水平。

3.3綠色能源產業差異化

國家對綠色能源的補貼力度已不似以往,促進了新能源項目的非授權上網和平價上網,使青海清潔能源的發展面臨價格不占優勢的困境。中央或青海政府若能對青海當地的新能源企業采取差異化的政策,以0.3247元/kWh的熱能脫硫標準價為參考,對超過新能源參考價格0.2277元/kWh的一方給予補貼,支持青海省清潔能源產業的后續發展。

3.4重視和支持清潔能源取暖項目

青海的經濟發展較為緩慢,財政支出常常依靠國家財政補貼,自籌資金的能力較弱。但在發展清潔能源方面,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就有獨特的發展模式。該地位于黃河的源頭,海拔高,自然環境相對惡劣。一年當中,瑪多縣需要供暖的時間長達10個月,傳統的供暖設施煤炭消耗量極大,加之瑪多縣自身沒有足夠的煤炭儲備,每年用煤需要從外地運輸,進而提高了供熱成本。此外,當地居民普遍采用傳統的燃煤方式取暖,煤炭很難充分燃燒,最終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對黃河源頭的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在調研上述情況之后,通過專家示范、創新技術的應用和國家電網扶貧資金的支持,在該地區的民族寄宿學校成立了清潔煤電加熱示范項目,經過兩年的持續運營,瑪多縣已成為青藏高原第一個全縣清潔示范區。同樣處于供暖困境的還有三江源地區,該地區是青海省非常重要的生態保護區,也是國家設立的生態保護公園,該地常用青蒿生產能源供暖。為了改善該地的供暖情況,三江源地區開始進行清潔供熱改造,未來,國家會將三江源地區的清潔供熱項目納入新一輪規劃中,以擴大改造規模,通過支持青海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方案,對城鎮、農牧區清潔供熱設施和配套基礎設施(包括電網基礎設施和節能改造建設)給予全額補貼,并將為網絡外的農民提供的光伏能源也納入贈款范圍;為三江源地區清潔供暖的運行提供補助金,以確保青蒿渠項目的持續運行[4]。

3.5建設“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試點省”勢在必行

大量的政策可以使青海更好地利用清潔能源,進而達成全面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污染能源的目標。但就目前來看,青海發展清潔能源處于起步階段,在可預見的將來,任何清潔能源,例如風能、水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都有望促進青海能源結構的進一步升級。在實地調研過程中,雖然已經出臺的政策為設定的目標和預測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根據可操作的計劃和策略來制定政策對于實現既定目標是必不可少的。青海未實現清潔能源轉型也是能源赤字持續存在的緣由之一,鑒于火電廠的老化和過度使用的壓力,能源短缺問題可能會加劇。如果青海打算在能源開發和保護環境方面協調發展,進一步滿足省內的需求以及拓展省外甚至是海外市場,清潔能源轉型是必然的。以上論述表明,必須強化政策協調和清潔能源發展體制改革,以吸引私人部門投資,促進可清潔能源子部門發展。

近年來,國際上流行的可再生能源技術(RET)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其分散和模塊化,這項技術可以促進滿足包括農村地區在內的多種能源需求的部署。大多數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模塊化性質,提出了低投資的要求以及利用當地現有資源就可以獲得收益,使其成為投資商認真考慮的選擇。

除了采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外,政府還可考慮將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分出一部分交由私營部門,由他們制定計劃、設置發展目標,這也是青海吸引潛在私人投資者進行投資的新方式。發展清潔能源必須有堅定的信念,確保項目能按計劃實施。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確保政策協調暢通,這有利于促進能源部門的重組、建立有利的運營環境以及消除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營造清潔能源發展的良好氛圍。

實踐一小步,能源轉型一大步。為落實“一優兩高”重大戰略部署,青海省全面實施清潔能源發展建設,并開展廣泛的供暖建設和改造工程。這項規模龐大、生態優先、技術進步的清潔能源行動,將給青海地區的人民帶來更加智慧、綠色的新生活。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態文明發展水平測度評價
讀《有機馬克思主義》
論周秦生態倫理文化及其當代價值
淺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落實策略
淺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落實策略
我國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問題研究
發揮檢察職能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研究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