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適應性研究

2022-06-11 01:24王琦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7期
關鍵詞:適應性工匠精神職業教育

摘要: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構建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是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新方向。增強職業適應性是高職技術技能人才適應技術的快速更迭,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應對勞動力市場變革的需求。工匠精神具有“育德”“育技”的雙重內涵,培養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素養、緊密對接產業發展方向和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提升專業技能,構建系統的職業教育適應性動態調整機制,是以工匠精神為高職技術技能人才賦能,提升其職業適應能力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探索路徑。

關鍵詞:工匠精神;職業教育;適應性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1]。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適應性已經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突破口。而工匠精神不僅包含“育德”(職業精神),還包含“育技”(職業技能)層面的豐富內涵,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開拓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探索路徑。

一、工匠精神與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內在邏輯

以工匠精神培育來增強高職技術技能人才的適應性,首先要厘清工匠精神和職業教育適應性的內涵。工匠精神在“道”的層面要求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在“技”的層面要求具有專業的職業知識與精湛的職業技能?!坝隆迸c“育技”的完美融合,使其成為新時代職業院校培養德技并修人才的重要育人方式。

適應性是從生態學引申而來的概念,在教育領域是指學生畢業后對于工作崗位和社會經濟需求的適應能力等。我們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歸根到底是要適應社會需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與服務人的全面發展。當前,忽略了適應性或者適應性不強,導致技術技能人才無法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的現實困境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工匠精神視域下研究高職技術技能人才職業適應性,就是利用工匠精神在人文向度和技術向度上的豐富內涵為,構建起高職學生追求工匠精神的職業價值觀,培養核心競爭力的職業能力。具體而言,就是以工匠精神為高職學生賦能,促進職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提升職業幸福感。

二、增強高職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適應性的必要性

(一)增強職業適應性,適應技術的快速更迭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技術的更迭日新月異。技能是運用技術的能力,是另一種形式的技術,其與技術是相伴相生的,因而技能也處于不斷更迭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今天所習得的技能有可能不再適用于明天的社會,所以我們必須要有相應的解決方法,幫助個人提高和更新在整個職業生涯和生命過程當中的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以及社會的發展進步”。例如,人工智能技術就讓工業、服務業等行業領域不具備新技能的勞動者無法勝任當前的工作。因此,以擁有較高水平“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為主要特征的高職技術技能人才,其培養目標、培養條件和培養評價等方面都需要隨著技術的更迭及時進行調整。

(二)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內涵也不斷提升。但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職業教育仍然存在過于追求辦學層次提升,未能充分扎根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辦學,專業設置缺乏前瞻性和預見性,類型特色不足,難以跟上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等問題。當前,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的速度加快,由原來的低端產業鏈條向中高端產業鏈條發展邁進,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這一背景下,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活力和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力,是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深刻改變了我國的產業發展格局,大量傳統行業產業重新洗牌,加劇了產業鏈、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對此,“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迫切需要職業教育培養適應產業高端化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產業發展邁向高端化和現代化,不斷增強適應性。

(三)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適應勞動力市場變革需求

“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我國加快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睘閷崿F這一發展目標,需要大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產業工人為支撐,因此要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緊密圍繞產業發展變革方向,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方向,以適應和滿足勞動力市場需求。麥肯錫咨詢公司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世界大約800個職業中,有2000多個工種存在被人工智能技術替代的可能,未來十年,將會有4億以上的勞動者被智能機器人取代。除此以外,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出現了大量的新職業、新工種、新崗位,在這一趨勢下,為避免更多的勞動者陷入“被替代性”失業,并為新興職業提供充足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教育必須加強對勞動力市場需求的研究和預判,在適應勞動力市場變革需求,在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同時,通過專業設置、課程建設,適當預測勞動力市場需求,提升對動態勞動力市場的適應性。

三、下增強高職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適應性的途徑

(一)培養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素養

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四個課堂”的關鍵作用。第一,充分發揮專業課堂在在工匠精神培養中的主陣地作用。積極將工匠精神與專業課程在內容上進行銜接,培養學生專業敬業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態度。第二,發揮第二課堂滲透工匠精神培養。通過工匠精神主題演講比賽、工匠故事演說、大國工匠進校園講座等活動積極宣傳工匠精神,潤物無聲提升專業技能,增強職業信心。第三,充分利用大師工作坊、大師車間、校外工匠精神研學基地等實踐課堂,通過沉浸式學習使學生與大師零距離接觸、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傳承工匠精神。第四,充分利用虛擬社群第四課堂弘揚工匠精神,宣傳大國工匠、能人巧匠的先進事跡,提升學生的職業認同感,使工匠精神轉化為內在的自覺執行。C4639910-78AE-4201-945A-F943BB0FFBC5

(二)建立緊密對接產業發展方向和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提升職業技能

一是要以產業市場需求為導向,動態調整專業結構,實現專業與產業“聯姻”。尤其是在當今的數字經濟時代,要緊密圍繞和面向產業高端和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加快對現有專業的數字化改造升級,加快布局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5G技術等具有數據驅動、跨界融合、人機交互特征的專業,全面對接新時代發展的需要。二是要以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為主線,加快課程體系建設。一方面,尤其是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傳統課程體系進行升級改造,樹立大數據思維,明確學生應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融合新工藝、新技術、新知識,重構課程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要打破傳統學科邊界,注重不同學科體系課程的交叉融合,加快推動多學科共融共通的模塊化課程研發,培養綜合素質高、跨界能力強、創新能力突出的時代新人。三是根據職業教育內涵建設要求,深入實施“三教”改革。在教師建設上,推動學校教師與企業技師的互兼互聘,理順校企師資培養機制和人員雙向流通渠道,形成“雙軌并行、雙向培育、雙元選拔、雙重考核”為主線的“雙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教材建設上,要加快破除知識本位的桎梏,重點圍繞新發展階段的產業發展方向,編寫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新型“活頁式”教材。在教法改革上,強化教學過程的職業性、開放性和實踐性,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課堂運用,鼓勵并推動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開展基于項目化、模塊化的分工協作式教學改革,以提高課堂教學與實訓教學的質量。

(三)構建系統的職業教育適應性動態調整機制,實現適應性的開拓創新

職業教育的適應性不僅受外部的產業需求與個人需求影響,技術與政府等要素的參與更會增加其適應性的復雜性。搭建一個動態系統的分析框架去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符合科學發展觀,更是職業教育自身特性的必然要求。其一,形成從目標、內容到結果的系統分析體系。在適應目標中,要兼顧產業與人的需求。在適應內容上,系統的治理視角與多元的發展路徑是職業教育適應性的必然選擇。進入“十四五”時期,建立“政府—行業—企業—社區—學?!彝ァ倍嘣献鳈C制,有利于落實多元主體的利益訴求。通過“雙高計劃”、提質培優計劃等不斷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實現適應性的開拓創新。在適應結果中,職業教育的現代化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問題不僅是職業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需求,更是適應產業現代化與最終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要求。其二,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職業教育大數據平臺,提升“服務經濟社會”與“服務人”的契合度。發展性研究視角是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必然選擇。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的各要素不斷更迭進步,因而適應性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發展的問題。如果認為滿足當前需求就可以“一勞永逸”,那么職業教育的發展便很容易出現“不匹配”“不對稱”或是“結構性矛盾”等。因而,通過信息化手段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是職業教育面對未來與引領創新的一種表現。

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技術更迭和社會發展變化飛速的時代,高職人才培養應該要使受教育者能適應未來的生活。工匠精神是對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培養的高度概括,以工匠精神為引領培育既具備職業技能又具備較職業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是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一條比較容易接受、可行的途徑。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EB/OL].[2020-11-03][2021-02-20].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作者簡介;王琦,女,1988年4月,籍貫:湖南,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新聞傳播、職業教育。C4639910-78AE-4201-945A-F943BB0FFBC5

猜你喜歡
適應性工匠精神職業教育
國內外適應性學習的研究熱點、演進路徑與發展建議
針對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適應性的相關探究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從《孫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聯想到雕塑與環境的適應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