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職藝術類院校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探討

2022-06-11 07:36張文明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7期
關鍵詞:教育培養三全育人高職學生

張文明

摘要:在新時代教育改革實踐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必然要求,而堅持“三全育人”要求,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诖?,本文從高職藝術類院校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為切入點,分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下理想信念教育措施,希望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培養

引言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力量之源。在新時代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藝術類院校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也受到了關注。根據國家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導,高職藝術類院校教育工作者應明確“三全育人”的要求,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促進學生堅定理想、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堅持全員參與,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在高職藝術類院校思政教育中,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調動全員參與需要學校加強科學規劃和組織,健全教育教學機制,這樣則能夠形成人人育人的格局,為各方力量的協調配合創造條件。

首先,學校應以各個院系為中心,發揮教育引領作用。明確“領頭人”的示范效應,院系領導主動投身思政教學一線,全程跟蹤聽課、獨立授課,以先鋒模范的堅定性為思政教育的有序順利推進提供保障。一是緊密結合學校、學院兩個層級的教學工作,使其共同發力,學校著眼于宏觀布局,統籌教務、人事、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等職能科室做好配合工作,為學工、研工以及德育中心等實施廣泛的思政教育提供助力,從整體上謀劃設計好課程思政方案,為有效實施、系統研究和深入創新課程思政提供針對性較強的理論支撐,進而實現思政的育人價值。二是把理想信念教育真正放到學校全面重點工作體系中進行推動實施,強化學校和院系、教師、教研科室等在構建課程思政過程中的具體職責,優化目標明確、管理有序、評價科學的教學管理體系,從而全面加強一線教師的綜合教育、教研能力,彰顯大學生思政教育“指路人”的風采。

其次,學校應當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效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要想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調動全員參與,關鍵的是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是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只有他們在課堂上保持鮮明的授課風格,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將理想信念滲透到學生心中?;诖?,教師應緊緊圍繞學生的主體發展需求,根據專業課程特點積極拓展課程內容,開展主題豐富、層次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確保能夠全面客觀地實施教學評價。例如在“新時代青年的理想與信念”這一主題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采取隨堂討論和分組辯論的方式引導學生自由發言,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時代背景下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深化學生對新青年這一概念的理解,潛移默化地實現對學生的教育熏陶。

最后,學校應重視學生的評價與反饋,綜合判斷理想信念教育成效。在教學評價中,一方面關注學生獲得感方面的理性維度,評價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的獲得感,考查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感受到的歷史,體會到的思想情感等;另一方面關注學生發展持續性方面的實踐維度,從學生價值觀的長遠改造進行分析,展現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踐行情況。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參與到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發揮主體優勢,提高教育效果。

二、推動全過程協同,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全過程育人強調的是從實踐層面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培養,構建時時育人的格局。高職藝術類院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應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把握學生的成長階段,進而設計教學活動、構建教學過程,形成科學合理的育人鏈條。

具體來看,高職思政教師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首先要積極開展對藝術生的調查和研究,通過關于道德、信念、理想、人生等方面的問題,全面了解學生,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確定學生理想信念培養的目標。其次,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打破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圍繞學生的情感體驗、自主探究設計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社會生活經驗以及對未來的規劃思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并在正確的價值引領下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再次,積極組織實踐活動。理想信念的教育不應該停留在口頭上,還應融入到學生的實踐活動之中。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內設計主題演講、課堂討論、小組辯論、案例分析、觀看影片等活動,引導學生接受理想信念的熏陶,促使學生表達自己的理想信念;此外,教師還應拓展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社會生活之中,并以自己的藝術特長展現并踐行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最后,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式。理想信念的考核與評價應側重學生的發展過程,例如教師應重點考核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學習、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能力,考核學生在藝術創作中表現出的理想等等,這樣才能實現對學生的動態分析,檢驗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并推動教育工作的不斷改進優化。

三、加強全方位聯動,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全方位育人強調的是協調空間要素,構建處處育人的格局。高職藝術類院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應實現校內外、校際之間、線上線下的聯動,從空間上構建理想信念教育網絡,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培養。

具體來講:第一,通過校內外聯動展開教學實踐。學校應加強與政府、企業以及社會組織的溝通,獲取多元化教育資源,組織實踐活動,落實理想信念教育任務。第二,通過校際之間聯動展開教學實踐。高職藝術院校應積極建立區域校際協同育人機制,例如搭建線上校際合作平臺,促進師資力量的整合與共享,搭建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組織實踐活動,實現溝通與教育等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校際之間的優質資源,打破校際之間的隔絕狀態,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開展。第三,通過線上線下的聯動展開教學實踐。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學校應不斷完善線下教育體系,運用線上教育的輔助,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教育實踐效果;構建線上教育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網絡環境中樹立理想、堅定信念。

結束語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培養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青年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只有這樣才能為讓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根據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高職藝術類院校根據“三全育人”的要求,引導全員參與,推動全過程協同,加強全方位聯動,能夠構建全面協調的理想信念教育體系,提升教育的廣度、效度和深度?;诖?,教育工作者應深入實踐,加強探索與研究,促進教學創新,以提高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賀巧.基于“三全育人”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踐路徑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08):42-45.

[2]承湘宇,唐紫微.以“三全育人”理念推進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態[J].中國航班,2021(17):120-122.

[3]鐘雅.“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職藝術院校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藝術大觀,2020(16):77-78.3732297C-7843-482F-935B-D0EF424322C3

猜你喜歡
教育培養三全育人高職學生
民辦高校輔導員共情能力在五年一貫制大學生教育培養中的應用實踐
增強學生職業能力,服務當地區域經濟
淺析小學教育的人才培養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