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實踐中學生勞動素養的提升

2022-06-11 17:16陳靜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6期
關鍵詞:種植勞動現狀

陳靜

摘要:現代學生的發展標準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學校教育中通常比較注重學生智力發展,對于學生勞動能力的培養不足。家庭教育中家長也常常將學生視為掌上明珠,因此不讓學生接觸勞動活動。這導致學生對于父母的依賴性強,不愿意參與勞動。但勞動素養是學生應當具備的關鍵素質,對于學生未來獨立生活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就種植實踐提升學生勞動素養的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勞動;種植;現狀;措施

引言:勞動素養是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在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也會涉及學生的勞動能力。學生不懂得為什么要勞動,即使參與勞動,很多勞動的必要技巧學生也不知道。所謂“十指不沾陽春水”,在以前勞有所得的環境中非常罕見,但對于現在的學生而言,其實非常常見。由于現代社會,學生階段學生不再需要幫助家中勞動,也不再需要勞動才能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勞動在學生教育中的地位逐漸降低,對于學生勞動素養的培養仍然缺乏。因此,分析種植實踐中學生勞動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一、分析學生勞動教育現狀

由于現在學校的環境有限,學生在學校能參與的勞動種類較少。雖然學校教育中也包含勞動教育的內容,但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內容其實很少。很多學生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不說種植技術等難度較高的內容,即使是簡單的疊被子、做飯等家務活動,部分學生都無法完成。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增添勞動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宣傳勞動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是必要的。通過種植活動,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術,更能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走進自然,愛上自然,真正懂得保護自然。

二、探究在種植實踐中提升學生勞動素養的策略

2.1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在農業社會時期,學生作為家庭中主要勞動生產力,通常具備種植的技術與能力。但目前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家庭對于學生更大的要求是完成學業,認真學習等等,對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低。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也會涉及學生實踐內容,但多以觀察為主。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情況較少。如能在種植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學生發展無疑是有幫助的。不僅如此,種植實踐能提高學生與大自然的親近度,使學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任何農作物的生長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得來的,而是農民伯伯辛苦工作一整年才能收獲的。

例如,在種植實踐活動中,學生通常需要在種植活動中,通常會涉及挖坑、埋入種子種子、埋土、澆水幾個部分。但學生的勞動能力有限,因此教師在選擇種植作物之前,應當先了解作物需要挖坑的深度、澆水的量多少等技術上的內容,以便在學生操作時進行指導。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多嘗試。部分學生可能因為以前從沒有類似經歷,因此持旁觀的態度,不參與活動。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簡單的步驟開始,如利用鏟子挖土等,逐漸過度到較難的部分。當學生完成全部工作后,獲得的成就感、滿足感是以前很難體會到的。

2.2培養學生獨立意識

現代社會由于家長對于學生的要求,主要希望學生能獲得一個好成績,認真學習,所以通常在家中不會安排學生完成家務等勞動。學生對于勞動的了解很少。在種植實踐活動中,由于沒有家長的協助,學生只能靠自己的雙手來完成任務,能提高學生的獨立意識。使學生明白很多時候,只能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想要的結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小組成員間互幫互助,互相解決自己不能完成的內容也是重要的部分。

例如,在種植實踐活動當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例如水桶較重,學生憑一己之力無法挪動水桶?;蛐枰诘目虞^深,學生很難挖動等等。如果在家中時,學生通常會依賴父母。但是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任務小組。小組成員間可以合力抬起水桶,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對于自身能力的估計會得到提高,學生會明白自己并不是除了學習一無所長。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提高學生勞動熱情,培養學生獨立意識。

2.3鼓勵學生親近自然

種植是一種適合學生參與的活動。同時,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了解自然,親近自然。在真正動手參與種植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農民伯伯種地的場景。也可以邀請農民伯伯講解平常是怎樣進行種植活動的。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放置一些常見的農業工具的圖片,引導學生說出他們的名字。學生可能會認為種植是一種很簡單的勞動,殊不知,農業工具中凝聚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智慧結晶。由于勞動教育的缺乏,很多學生不僅不懂得種植技術,甚至無法辨別各種米的種類,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解有關內容,提高學生參與種植實踐活動的興趣。

例如,在種植實踐活動前,教師可以使學生思考自己最喜歡的蔬菜、水果是什么,作為種植的對象。由于學生對于種植過程并不了解,很多時候學生并不知道自己最喜歡的作物生長于什么樣的環境,需要什么樣的溫度,甚至不知道他們是生長于樹上,還是生長于土地中。這都是學生應當了解的內容,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下自己查閱有關資料,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作物。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使學生觀察土地中的小動物。也可以使學生觀察自己種植的作物逐漸生長的過程。在觀察自己的作物生長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大自然蘊含著無限的生命力量,也更能體會到農民伯伯種植一種作物的艱辛與不易。

結束語:綜上所述,種植實踐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勞動素養,使學生在勞動中體會種植的不易。一方面,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嘗試,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不能事事都依賴父母,依賴老師。另一方面,學生在種植過程中,能真正走進大自然,愛上學生們生活著的這片土地,這有利于學生真正理解保護環境、珍惜糧食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建龍.新時代中小學生如何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活動[J].天津教育,2022(03):129-131.

[2]劉永勝.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有效實施途徑與策略[J].新課程,2021(37):29.

猜你喜歡
種植勞動現狀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淺談有機農業種植中病蟲害防治的原則和方法
甜玉米的種植管理技術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