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育人的路徑研究

2022-06-12 11:12韓雪董萍李云飛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9期
關鍵詞:網絡育人三全育人高校輔導員

韓雪 董萍 李云飛

摘要:在“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輔導員應清醒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網絡育人所面臨的問題。將網絡育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從加強溝通引導、形成團隊合力、運用網絡資源入手,帶領學生走出認知偏差、暢通思政教育的發聲途徑,以實現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育人;高校輔導員

新時期,網絡的迅速發展直接地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社會行為和文化傳承,推動著人類精神文化生活向網絡的延伸和開拓展,推動了高校教育教學方式的創新和大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促進了高校網絡文化的快速發展?!叭恕钡奶岢龊桶l展,推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朝著更高的目標前景和更加扎實的育人實效穩步邁進。因此,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整合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載體,加強隊伍建設,優化實踐路徑,提高育人實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育人面臨的問題

網絡文化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在網絡空間形成的文化活動、文化方式、文化產品、文化觀念的集合[1]。網絡文化是信息、文化、人三者共同發展的產物,是現實社會文化的延伸和多樣化的展現,同時也形成了其自身獨特的文化行為特征、文化產品特色、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一)網絡輿情信息的紛雜給大學生造成“認知偏差”

當前,網絡信息傳播迅速,新聞爆出后總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有些網友憑借個人的主觀判斷、夸大其詞,掩蓋了事實真相,這給大學生帶來了“認知偏差”。一方面,很多輿論話題是有目的、有組織精心編造出來的,而有些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到這些輿情背后的險惡,嚴重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另一方面,新媒體上仍然傳播著大量的虛假報道和激發恐慌的言論,這極易給大學生造成焦慮情緒和恐慌心理,對大學生身心健康不利,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了消極影響,給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二)網絡育人給高校輔導員帶來“新角色”

在新媒體時代下,“如何實現線上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有效的收集好學生各類信息數據”“如何實現由‘面對面到‘屏對屏的轉變”“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等對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高度。大學生對于一些實時熱點會產生很多困惑和疑問,亟須高校輔導員正面解答疑惑。面對網絡鋪天蓋地的各種信息以及網絡的各種新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對輔導員的職業素養及知識儲備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其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育人面臨的機遇

(一)育人環境的改變為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機遇

由于新時期網絡發展傳播,備受高校、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關注,這給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機遇”[2]。高校和家長十分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動態,網絡上有諸多關于大學生心理疏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另外,高校輔導員通過網絡如微信、QQ群等轉發正能量的信息,從正面積極宣傳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做好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將愛國主義情懷、思想道德、責任意識教育有機結合,激發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素材

高校應完善網絡育人平臺,將文化傳承、思想滲透、實踐教育等通過網絡傳遞給大學生,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國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都是有利于課程思政的素材,激勵大學生學好本領、強身健體、報效祖國。在我國各地出現疫情時,一線醫療專家、抗疫工作者無怨無悔逆向而行的感人事跡,志愿者不圖回報的奉獻精神,這都給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育人提供了鮮活的素材。

(三)“新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徑

當今,意識形態工作的主戰場、最前沿的途徑是互聯網。新時代全社會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網絡思想政治工作[3]?!靶旅襟w+”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具備時效性與多元性的特點,這也必將成為未來的趨勢。一方面,為了豐富大學生的學習資源,教育部在網絡平臺上免費推出線上各類課程,其中涵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類資源,豐富的線上課程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極大便利的條件;另一方面,在技術層面上,為了保證在線授課、視頻會議、數據填報等各項工作的開展,“騰訊會議”“釘釘”“學習通”等各個學習平臺都在對平臺技術進行提高,以確保應用軟件在使用中通暢與便捷。多途徑、多平臺的支撐和保障為“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較大幫助。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育人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溝通引導,引導大學生走出“認知偏差”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高校輔導員要及時關注學生需求、積極回應學生疑惑,才能切實為學生解決問題。首先,輔導員要根據不同學生特點來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特別是要重視家庭貧困學生、心理異常學生以及成績較差學生的思想動態,與這些學生積極運用線上資源進行溝通;其次,輔導員與學生家長要加強溝通,讓家長明白學校和家長目標的一致性,希望家長多關心、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并且保證學生的網絡上學習和生活質量;最后,輔導員與學生干部要加強溝通,一方面要督促學生干部做好榜樣帶頭作用,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干部做好網絡正能量的“宣傳者”、不良情緒的“開解者”,幫助學生塑造積極樂觀的好心態。

(二)形成團隊合力,體驗高校輔導員的“角色代入”

高校要做好頂層設計,出臺具體方案,進一步保障和加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以緩解輔導員自身的“角色壓力”。高校對各部門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網絡育人的職責明晰化、規范化,各部門教師要把“三全育人”落實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學生干部要發揮好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及時答疑解惑,啟迪學生思想,滋養學生心靈,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三)運用網絡資源,暢通高效思政教育“發聲途徑”

高校大學生在假期期間,輔導員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主導作用弱化,使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聲”受到阻礙。輔導員應不斷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化解“發聲”受阻的局面。輔導員可以借助各大平臺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輔導員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線上解決同學提出的問題,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通過微信朋友圈、QQ、微博、抖音等自媒體了解學生動態,并且積極主動地和學生談心談話以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通過對正能量文章進行轉發、對錯誤觀點進行揭露等方式來“發聲”,幫助學生在事實面前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戰斗力。

參考文獻:

[1]黃燕.高校網絡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實現路徑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8(9):82-86.

[2]韓雪,吳文平,張詩程,董萍.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現狀及提升策略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3):55-56.

[3]彭繼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高職輔導員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2(6):69-72.

作者簡介:韓雪(1990-),女,遼寧營口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通訊作者:李云飛(1987-),男,遼寧遼陽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高職教育研究。BDC7B5A9-DF41-4EAA-BB3C-0C89CAFEB255

猜你喜歡
網絡育人三全育人高校輔導員
淺析高校易班平臺的育人優勢
“生活世界”理論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模式構建啟示
基于易班平臺的第二課堂教育探討
“網絡育人”價值生成機制建構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