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山深處蠟染忙

2022-06-12 00:41郭小旭
鄉村地理 2022年1期
關鍵詞:蠟染布料苗族

郭小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我們從凱里市區出發,一路向南,沿著鄉村公路在崇山密林間蜿蜒向前。兩小時后,終于在苗山之巔見到了世外桃源般的苗族古村落——排莫村。

排莫村位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揚武鎮。村寨沿小溪依山而建。由送竹、排莫大寨、翁排三然寨3個自然村寨構成。村子四周峰巒疊嶂,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放眼望去,高低錯落的吊腳樓,灑落在山間,與周圍的梯田、小溪形成一幅安居祥和的田園村居圖。

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排莫村傳統風貌保留較完整,村民百分之九十是苗族。過去苗族祖先為了躲避戰爭而遷徙到大山深處,自給自足,世代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傳統農耕文化。2012年,排莫村被列為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

走進排莫村,寨門上“東方第一染”幾個字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帶路的楊支書告訴我們,排莫村最出名的就是苗族蠟染?!耙耘拍鍨橹行?,方圓幾十公里以內的苗族婦女個個都會蠟染,寨寨都有蠟染能手,家家都有蠟染珍品?!睏钪榻B,蠟染是排莫村的驕傲,有上千年的歷史,是貴州蠟染藝術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蠟染致富能手張世秀的蠟染坊。這個家庭式的作坊看起來簡樸,但門頭上的牌匾“世界蠟染看中國,中國蠟染看排莫”揭示了排莫蠟染技藝的地位。

一棟兩層木屋,一樓布局了畫蠟、浸染、脫蠟、縫合、展示等空間。大大的染缸、懸掛的染布、陳年的縫紉機、蠟染特色的掛歷……處處充滿了苗族蠟染的文化氣息。

二樓的工作間內,張世秀正和村里的畫娘們一起用蠟給布料作圖。沒有圖紙,沒有樣品,只見小小的蠟刀在畫娘們手中不斷飛舞,各種栩栩如生的圖案便呈現在布料上。

“丹寨苗族被譽為最后的鳥圖騰部落,在蠟染中,我們保留了各種形式的鳥圖騰元素,錦雞、喜鵲、燕子等等,都是常見的鳥紋……”張世秀一邊給我們介紹蠟染紋樣,一邊帶我們參觀畫娘們制作的成品。這些蠟染圖畫,有的是動植物紋,有的是幾何紋,有的是二者結合、流暢律動的線條,豐富多變的圖案,飽滿生動,靈動生趣,展現出畫娘們高超的技藝和天馬行空的創意。

隨后我們參觀了張世秀蠟染坊的展廳,里面擺放了各種布料制作的成品,一些富有現代創意的蠟染手工藝品精致生動。穿過懸掛在房間的藍白相間的蠟染布料,仿佛置身于藍色海洋,多情而浪漫,蠟染的魅力讓人陶醉其中。

和張世秀攀談之間我們了解到,她從小跟著長輩學習蠟染技藝,但早年間迫于生活壓力,也曾擱置一身手藝,與村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選擇外出務工。但隨著丹寨苗族蠟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和喜愛,蠟染產品逐漸有了市場,蠟染技藝重受重視,加之2002年家鄉的交通得到改善,她決定放棄在外的高薪職業,回到家鄉發展蠟染事業。

回鄉創業的張世秀憑借一身手藝以及在外務工時學習到的經營理念,帶領村里的蠟染能手成立了蠟染合作社。一路發展至今,以張世秀為代表的村民們將蠟染做得有聲有色。村民們憑借雙手脫了貧、致了富,張世秀希望將蠟染技藝更好地發展和傳承下去,不僅要讓苗寨的人們臉上有光,還要讓村子的發展越來越好。

對蠟染技藝的堅守,讓張世秀成為苗族蠟染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先后獲“丹寨工匠”和“黔東南工匠”稱號。她的蠟染坊也成為了丹寨苗族蠟染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除了蠟染,張世秀的工坊二樓還修建有民宿,很多遠道而來的蠟染愛好者和鄉村旅游的游客都會選擇在這里小住,不僅可以體驗蠟染制作,還可以細品寧靜的山村美景。

走出蠟染工坊,在錯落的青瓦木屋間穿梭,斑駁的石階,灰青的木板,讓人心靈格外沉靜。在這里,你可以放慢腳步,放松心靈,看古村老樹、青山遠斜,聽鳥語蟲鳴、神秘傳說,聞花香品米酒,學一次苗族蠟染,坐在古樹下冥想,與落日余暉一起夢回故鄉……(責任編輯/謝予謙)

村寨信息:

區位: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揚武鎮排莫村

交通:貴陽—廈蓉高速—余安高速—金鐘大道—850鄉道—排莫村

鄉村特色:吹奏蘆笙、跳蘆笙舞,欣賞苗家刺繡、苗族蠟染,品嘗苗家長桌宴美食3D9DA23B-BC33-40CE-B479-FC871C05EBA2

猜你喜歡
蠟染布料苗族
王翀:割舍不斷的蠟染情
蠟染的紋飾探討
智海急流(一)
丹寨蠟染千年
補妝
洗水soft fabric
小裁縫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銀飾”
挾布黑板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