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旅館建筑設計中總平面布局分析

2022-06-14 03:40劉皓菊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建筑設計

劉皓菊

【摘要】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山地地形下旅館建筑的布局設計成為設計領域的研究熱點,但由于山地地形存在的特殊性,旅館建筑設計的難度也相對較高?;诖?,本文對山地旅館建筑設計中的總平面布局工作進行了分析闡述,并重點探討了當前常用的幾種布局模式,以期為今后的山地旅館建筑設計工作提供參考借鑒,不斷提高設計水平。

【關鍵詞】山地旅館;建筑設計;平面布局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1.016

引言:

山地旅館通常是各種山地度假風景區的主要建筑,在山地旅館的建筑設計中,如何將山地環境與文化元素與旅館建筑設計相融合,一直是設計領域重點研究的一項內容。在設計工作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則是山地旅館的總平面布局,相對于平原地區的旅館建筑設計而言,山地旅館設計的三維關系較為突出,因此,需要基于山地旅館建筑設計的特點,對其總平面布局做進一步研究。

1、山地旅館建筑設計前期的準備工作

1.1地形分析

山地旅館與平原地區旅館相比在建筑設計上存在較多的差異,因此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地形分析是首要任務。在這項任務中,主要是對山地旅館設計涉及到的區域內所包含的不同特征的山地進行歸類整理,為建筑形式方面的設計提供初步參考。在此基礎上,則需要應用GIS技術(圖1),對目標區域的高程情況、坡度情況和坡向情況數據做進一步的采集和分析,根據所獲得的數據信息,確保設計工作能夠最大化利用區域內的平緩低段,盡量避開山坡投影對建筑采光方面所帶來的不利影響[1]。

1.2空間序列的選擇

在以往的設計工作中,通常根據實際設計的需要采用基于軸線控制、地形學信息或是折中性質的空間序列,這些空間序列設計各有特點,但其缺點也都較為突出。為盡量規避上述問題,在空間序列的選擇上,建議優先采用以回形單元為主的空間序列,這種空間序列具有“二象性”的特點,能夠充分適應山地復雜的走勢,且這種方式也有助于消除建筑與環境之間的沖突問題。

1.3場地概念的生成

為確保山地旅館建筑設計能夠與山地自然環境之間形成有效融合,在場地概念的生成上,可借鑒我國古代建筑的布局思想,采用半開放的設計方式,讓環境吐納在建筑的空隙之間,這種模式相當于對原有環境的“邀請”的姿態,能夠確保后續的山地旅館建筑處于反客為主的地位。在具體的工作中,主要是對不同層級的建筑結構進行分形處理,以達到有機融合的目的。

1.4空間基本單元的建立

考慮到不同的平面布局模式各有優缺點,因此在山地旅館建筑過程中需要進行空間分析,以優選最為合適的平面布局模式,或是多種模式的組合應用。為實現這一目標,其首要任務則是對具體的設計要素進行細化,將設計要素化為基本相似的“基本單元”,再結合“基本單元”的模數和尺度,整合各個專業學科的知識,對其進行論證和推敲。具體來看,論證和推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從山地旅館的整體規模與規格考慮。山地旅館的整體規模和規格直接影響到整個建筑的造型體量、空間形態、乃至整體的平面布局。一般來說,考慮山地區域的環境承載能力,應當優先選用小而輕薄的體量進行布局。

二是從基本單元的使用效率情況予以考慮,為提高使用效率,可優先選用板式或“回”字形平面形式進行設計布局,同時,考慮到安全的需要,建議在平面的對角處設置疏散樓梯。

三是從戶外空間尺度進行分析考慮。戶外空間尺度實際上是基本單元體量的最小要求,山地旅館必須具有足夠的戶外空間尺度,才能充分滿足游客戶外活動的實際需求,避免造成視覺上的壓迫感。在實際的布局過程中,通常會引入“黃金矩形”的理念,對空間尺度進行優化設計,以符合人的審美要求[2]。

2、山地旅館建筑設計中建筑與總平面布局的組織關系

2.1線網聯系型

在線網聯系型的組織關系中,基本框架結構通常由垂直于等高線的大踏步和道路所組成,這些道路發揮著聯系的作用,將各個相對獨立的建筑和功能區相連接。在山地旅館建筑設計中,各類建筑通常是分散設計,這種設計方式將建筑“化整為零”而掩映于山林之中,充分實現了建筑與自然的協調,但在這種設計模式之下,通常需要大量的管線鋪設工作,造成造價成本居高不下,且交通路線的迂回也帶來了諸多不便。

2.2空間主從型

這種組織關系以一個主體空間作為核心部分,其他部分則環繞該主體空間,并與主體空間保持聯系,從而打造一個向心結構。在這種組織關系之下,山地旅館建筑的層數與山地環境的尺度成正比,主體空間通常用于山地旅館的客房部分、公共場所和后勤服務部分。整體來看,這種組織關系的使用效率相對更高,所占用的土地資源也相對較少。

2.3踏步層臺型

踏步層臺型的組織關系與空間主從型相類似,但相對而言,這種組織關系的細化程度更高。在實際設計工作中,通常由設計人員根據地形建立若干個平臺,打造一個在高度上錯落有致的空間體系,在該體系下,山地旅館建筑的各個功能區也就分別形成了各自相對獨立的組團,各個組團之間以連廊、庭院等過渡空間相連,形成疏密有致、形態豐富的整體形態。相對而言,這種布局組織關系的優勢更為突出,在實際設計工作中的應用比例也較高[3]。

2.4空間序軸型

在這種布局組織關系下,設計人員通常按照山地的地形,組織若干個空間,將建筑串聯成序列,形成明顯的空間序軸,而后在空間序軸上布置若干個建筑。事實上,空間序軸型的布局組織關系也可稱之為前幾種方式的靈活整合,在整體的設計理念上還是更加側重于建筑與環境、人之間的關系,確保建筑、環境、人三方面之間的有機融合。

3、山地旅館建筑設計中常見的總平面布局方式

3.1分散式布局

分散式布局(圖2)是起源較早的一種山地旅館建筑布局方法。由于山地地形下適合建筑旅館的土地面積較小,且分布較為零散,因此分散式布局的理念和方法也就應運而生。在這種布局方式下能夠盡可能利用有限的可用土地,將山地旅館建筑分散于自然山體環境之中,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但需要注意的是,當分散式布局中各個建筑和功能區的分散度過高時,會造成室外交通、排水、暖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和成本陡增,給項目可行性帶來一定的影響??紤]到這種情況,分散式布局方式的應用范圍實際上相對較為有限,一般來說,采用分散式布局進行山地旅館設計時,通常應當在具備以下幾個前置條件時進行:(1)山地區域地形較為破碎;(2)山地區域存在大量的雜生灌木和高大喬木等植物;(3)山地區域存在自然水系。

在具體的工作中,通常根據所測量得到的標高,將旅館建筑的不同功能區分別平行布置于不同標高的臺地上,再根據地形走向,確保旅館建筑的各個功能區能夠沿著山體坡線展開,確保旅館建筑與山地環境的有機融合,且在坡向和風向上亦不存在矛盾。

3.2集中式布局

分散式布局雖然使旅館建筑與環境之間實現了高度融合,但帶來的工程量和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受此影響,設計人員開始考慮采用集中式布局方法(圖3)。集中式布局方法主要是將旅館的客房部分、公共部分和后勤服務部分等多個功能區集成在少數體量較大的建筑當中。一般來說,這種布局模式下,如因功能上的需要而擴充建筑層數,則重點需要控制建筑與山體背景的視覺比例,以避免對山地景觀造成較大的影響。

在實際設計工作中,為充分整合山地旅館建筑的各項功能,通常采用水平方向上的廊道將各個功能區相連接,并使用庭院穿插其間,通過采用這種設計方式,使用有限的土地面積營造了相對較為舒展的山地旅館建筑布局。

3.3組聯式布局

組聯式布局實際上也可視作細化后的集中式布局,在這種布局模式之下,山地旅館中的多個功能區各自形成幾個相對獨立的組團,組團形式多樣,既可以相對集中,又可以圍繞庭院曲折延展,各個功能區之間的聯系則依靠連廊和庭院等加以實現。這種布局方式疏密有致,且形態豐富,整體性較為突出。整體來看,組聯式布局的可行性更高,其實現了各個功能區的充分整合,且有效克服了單一采用分散式布局或集中式布局的不足。

在實際的設計環節中,組聯式布局的應用需要結合山地區域的地形進行巧妙構思,根據建筑平面及旅館建筑的幾個主要功能,每個功能對應一個組團,按照山地區域的地勢進行布置,在連接各個組團時,不應局限于連廊的單一模式,而是要融入更多的亭臺等要素,打造多元化的內部空間,提高山地旅館建筑的觀賞性。同時,如山地的坡度較為明顯,則可采用不同組團高度依次逐級升高的方式進行布局,以取得最優的采光效果,同時也能夠與山地背景的充分融合[4]。

3.4混合式布局

嚴格來說,混合式布局并非一種獨立的布局方式,而是將分散式布局、集中式布局和組聯式布局進行靈活地組合應用,從而充分發揮出這三種布局的優點,并規避其局限,使建筑形態更為豐富。一般來說,混合式布局更適用于規模較大的山地旅館建筑設計中,受到山地區域可用土地面積較小的影響,混合式布局的應用比例還相對較低。

近年來,隨著建筑設計領域的不斷發展,研究人員對于小規模的混合式布局應用也展開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具體來看,這種布局方式在實際應用中,主要結合目標區域的環境特點進行考量,確保旅館建筑的各個功能區都能夠很好地“借用”周圍的自然景觀。在設計過程中,通常以標高較高的一塊區域作為設計的中心點,并順應山體等高線的變化,從中心點開始,逐步布置其他的建筑和功能區。對于一些地形過于復雜的區域,適當提高分散式布局的應用比例,對于地形相對平緩的區域,則可適當進行整體布局,以滿足實際需要。

4、山地旅館建筑總平面布局和設計中的其他工作

4.1形式與風格的選擇

由于我國古代建筑的布局思想在設計山地建筑中更具優勢,因此在形式與風格的選擇上,也要以這種理念為核心展開布局設計,當然,這種理念也需要與現代建筑技術相適應,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具體來看,為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進行傳統元素的抽象提煉,可參考已有的建筑如何進行布局,并結合目標區域的地形情況,對所需的傳統建筑布局元素按照類型進行整理抽象,再對這些要素的應用進行規劃。其次,基于我國古代園林的布局手法,對建筑與山地景觀的關系做進一步的處理,這種布局的精髓在于,追求“步移景異”的體驗,將山地旅館的景觀作為整體的最佳觀賞點,并以其他景觀相襯托,形成靈活多變的布局[5]。

4.2平面布局的優化

在山地旅館建筑設計中,由于因地形因素限制而難免導致建筑功能區相對較為分散,因此在整體布局中各個功能區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沖突就不容忽視。為最大程度上化解這種矛盾沖突問題,基于復合空間組構的理念和方法則是一個切實可行的途徑。在這種理念下,設計人員通常引入一套基于空間可達性分析的組構研究方法,來指導山地旅館的建筑設計。一般來說,為提高設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主要通過以下兩方面的工作加以實現。

一方面是對部分功能區的屬性進行適當的調整,特別是對于主干交通“侵入”到分支系統當中的情況,可將被“侵入”的空間部分的屬性進行轉變,將其劃歸到主干系統中,成為公共空間的一部分。當然,這種方法的局限性也較為突出,容易影響客房區域的面積。另一方面則是基于“復合中心”的理念,將主干系統進行分解細化,這種方法對于客房面積較大的區域更加有效,當然,也容易造成資源利用率偏低的情況,進而增加設計和建造的成本。鑒于以上兩方面工作的特點,在實際設計工作中,也需要根據需要加以取舍。

結語:

總而言之,山地旅館建筑設計中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山地旅館建筑設計中對平面進行布局時,也要本著創新思維加以進行。在實際的布局設計工作中,要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多種理念和方法,結合實際情況,選用最為適宜的總平面布局模式,確保能夠充分利用山地地形的特點,切實提高設計和布局水平,打造更為優質的山地旅館。

參考文獻:

[1]王瀅,楊帆.建筑設計與節能環保[J].房地產世界,2021(24):31-32.

[2]徐含成.生態建筑設計分析[J].房地產世界,2021(23):28-30.

[3]梁浪.建筑平面設計構思要素分析[J].河南建材,2019(05):265.

[4]許浩天,石團團,沈念俊.基于自然采光模擬的建筑平面設計優化分析[J].安徽建筑,2018,24(06):35-37+60.

[5]殷奇楠,胡裕琦,呂越.居住建筑平面戶型設計分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07):107.

猜你喜歡
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中構成藝術之美探討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城市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的和諧性研究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試論建筑設計階段控制工程造價的策略與方法
傳播學對建筑設計的影響研究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英國國家科特斯洛劇場
淺談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