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階段地下汽車庫通風及排煙系統設計要點探討

2022-06-14 04:51呂宗虎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風管排風風量

呂宗虎

【摘要】分析介紹了現階段地下車庫常規通風及排煙系統的設計要點、設計步驟,其中包括設計計算、排煙兼排風機及補風機的選型過程、風機房的設計、風管及風口的布置原則、各省CO探測器的布置原則等,同時對設計過程中的難點和不同省份審圖要求做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地下車庫;排煙;排風;送風;風管;風口;CO濃度探測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1.054

引言:

在暖通設計過程中,地下車庫的通風系統是經常遇到的。如何更合理的設計出地下車庫的通風及排煙系統,對暖通設計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地下車庫通風系統一般有兩種形式:常規風管形式、誘導通風形式。本文根據一個項目案例,探討一下常規風管形式的通風系統設計的計算、選型、機房布置、風管及風口布置、CO濃度探測器布置、注意事項等。

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江蘇省某住宅地下車庫的一個防火分區。該防火分區位于地下一層,板下凈高3.7,梁下凈高3m。該防火分區分為兩個防煙分區,防煙分區1面積1864m2,車位數76個;防煙分區2面積1630m2,車位數68個。

2、排風計算

(1)通風系統計算方法

汽車庫的排風主要有兩種計算方法:換氣次數法、CO稀釋濃度法,根據兩種計算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選取兩種計算結果的大值作為設計排風量。

(2)換氣次數法

《車庫建筑設計規范》第7.3.4條表7.3.4-1列出了三種建筑類型機動車庫的通風換氣次數。本項目類型為住宅地下車庫,換氣次數取4次/h。計算的結果如下:

(3)CO稀釋濃度法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第6.3.8規定,送排風量宜采用稀釋濃度法計算。稀釋濃度法計算車庫所需排風量L(m3/h),

L=G/(y1-y0)

其中:G--車庫內排放CO的量(mg/h),G=M·y;

y1--車庫CO允許濃度(mg/m3),為30mg/m3

y0--室外大氣中CO濃度(mg/m3),一般取2mg/m3~3mg/m3,取2.5;

M--庫內汽車排出氣體總量(m3/h),M=(T1/T0)·m·t·k·n;

y--汽車排放CO的平均濃度(mg/m3),通常取55000mg/m3;

k--車位利用系數,一般取0.5~1.2,取0.7;

t--車庫內汽車的運行時間(min),一般取2min~6min,取4;

m--單臺車單位時間的排氣量(m3/min),可取0.02m3/min~0.025m3/min,取0.02;

T1--庫內汽車排氣溫度(K),773K;

T0--庫內以20℃計的標準溫度(K),293K;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出兩個防煙分區的排風量。見下表:

(4)排風量取值

平時排風以二者計算的大值作為設計排風量。見下表:

3、排煙計算

根據《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第8.2.5條,汽車庫、修車庫內每個防煙分區排煙風機的排煙量不應小于表8.2.5的規定。

該防火分區板下凈高3.7m,根據線性插值法計算,每個防煙分區的計算排煙量為31050m3/h。

4、風機選型

對汽車庫通風系統設計,一般為了減少造價及減少管道相互交叉影響凈高等因素,排煙及排風機通常會合用一套系統,根據計算結果選擇雙速風機或單速風機。

平時通風機富裕系數取10%,消防風機富裕系數取20%。

(1)排煙兼排風系統

根據計算結果,每個防煙分區分別選擇一臺雙速離心式風機作為排煙兼排風機,高速排煙,低速排風。風機電機外置,且應能滿足280℃時連續工作30min的要求。

防煙分區1排煙兼排風機:風量37500/25000m3/h,電機功率24/8.5kW,全壓1000/500Pa,噪聲78/66dB(A),風機效率80%,Ws值0.2;

防煙分區2排煙兼排風機:風量37500/22500m3/h,電機功率24/8.5kW,全壓1000/500Pa,噪聲78/66dB(A),風機效率80%,Ws值0.2。

(2)補風量設計

排風系統的補風量一般取排風的80~90%,消防補風量不低于排煙量的50%。根據計算,由于平時補風與消防補風相差不大,按照兩種計算的大值,每個防煙分區均選擇一臺單速離心風機作為平時補風及消防補風。

防煙分區1平時兼消防補風機參數:風量22000m3/h,電機功率7.5kW,全壓500Pa,噪聲71dB(A),風機效率80%,Ws值0.2;

防煙分區2平時兼消防補風機參數:風量19000m3/h,電機功率5.5kW,全壓500Pa,噪聲69dB(A),風機效率80%,Ws值0.2。

(3)擋煙垂壁設計

在防煙分區1和防煙分區2之間設置固定擋煙垂壁,擋煙垂壁底的高度距車庫地面2.3m,擋煙垂壁上方均為儲煙倉。

5、排煙兼排風口數量計算

梁底距地面3m,梁底與風管之間預留50mm的安裝空間,風口200mm高,風口頂沿風管上沿設置,考慮防火板的安裝空間,風口底距擋煙垂壁底的高度為0.5m。查《建筑防排煙系統技術標準》表4.6.7,設置噴淋的地下車庫熱釋放速率為1.5MW,單個風口臨界排煙量根據規范上的計算公式,其計算結果為2269.27m3/h,每個防煙分區的排煙口數量至少為31050/2269.27=13.7個,可取14個風口以上。

6、CO濃度探測器的布置

根據江蘇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第8.5.5條,設有機械通風的地下車庫應對一氧化碳濃度進行實時檢測,并與通風系統聯動。每個防煙分區應至少設置一個一氧化碳監測點。本項目每個防煙分區均設置兩個CO濃度探測器。

7、風管、風口設計原則

車庫內一般機電管線較為密集,為了實現對車庫凈高的控制,風管的高度盡量控制在≤400mm;風口高度按160~200mm,風速按2.5~3.5m/s。風管的風速建議按圖1來控制:

8、風機房設計

風機房內的風管(送風機進風段、排煙兼排風機排風段)盡量做窄高型,風機距墻應≮600mm,以便有充足的檢修空間。

止回閥一般要求風速>8m/s,可設在風機出風口處。

為了控制噪聲,風機出口和進口段均應設置消聲裝置。

9、圖紙表達

根據上述計算、選型過程,該防火分區內兩個防煙分區的通風系統布置如圖2所示。

10、注意事項

(1)車庫防煙分區的面積,不宜大于2000m2,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防煙分區的長邊不宜大于60m;穿越不同防煙分區的排煙支管上設置煙氣溫度大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應聯鎖關閉相應的排煙風機;補風口距最近的排煙口水平間距不應小于5m。

(2)進、排風井地面上水平間距應大于20m或排風井高于進風井6m以上。排風口宜設于下風向,排風口不應朝向鄰近建筑的可開啟外窗;當排風口與人員活動場所的距離小于 lOm 時,朝向人員活動場所的排風口底部距人員活動地坪的高度不應小于 2.5m。

(3)汽車庫排風換氣次數除按《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2015)中規定外,還應依據各省份地方文件確定。例如,上海市《機動車停車場(庫)環境保護設計規程》中規定機動停車庫通風系統換氣次數不應小于6次/h。

(4)電動汽車庫的設計應根據各省份地方相關文件的規定設計,例如:

廣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技術規程》中規定,設置充電設施的區域,每個系統的排煙量和補風量不小于《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表8.2.5的單個防煙分區的排煙量的1.2倍;排風量可按換氣次數或單臺機動車庫排風量計算,且不應小于現行國家標準《車庫建筑設計規范》表7.3.4-1或表7.3.4-2中數據的1.2倍。

江蘇省《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常見技術難點問題解答》中提到,電動汽車庫的防火單元可以合用排煙風機,風量無需疊加,但應滿足《建筑防煙排煙系統 技術標準》第 4.5.4 條;補風系統可以通過防火風口從相鄰防火單元補入(相鄰的防火單元采用機械補風或直接由室外自然補風),自然補風風速不大于 3m/s。

(5)CO濃度探測裝置應盡量遠離坡道入口或送風口,安裝高度和數量應根據不同省份的綠建要求設置,每個省份的要求略有不同,例如:

江西?。浩噹霤O傳感器安裝位置不應位于汽車尾氣排風位置,也應避開送風口附近氣流直吹位置。傳感器設置高度宜為1.5~1.8m;每個防煙分區至少應布置一個CO傳感器;車庫內任一位置距最近的CO傳感器距離不應超過30m。

廣東?。篊O濃度檢測設備應設置于靠近檢測區域中心的位置,安裝高度宜0.3~0.6m。每個設備的檢測面積按設備樣本確定,一般300~400,每個防火分區內,不超過1000m2至少布置一個CO檢測點并與通風機聯動,且不應跨越防煙分區設置。

(6)排煙量的選擇,汽車庫每個防煙分區排煙風機的排煙量不應小于《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表8.2.5的規定。根據筆者最近幾年所做項目各地審圖遇到的情況,經常有審圖專家按表格中的值作為設計排煙量來審查,所以建議在設計時,以表格的風量作為設計風量,選擇風機時再乘以1.2的富裕系數,以免造成給其他專業提資上造成反復。

(7)由于本文采用的防火分區沒有汽車坡道,采用機械送風。在設計時,一般地下一層存在通向室外地面的汽車坡道,可作為自然補風口。除此之外,下沉庭院、采光通風井也可以作為自然補風口。

參考文獻:

[1]《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2012)[S].

[2]《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S].

[3]《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2014)[S].

[4]《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2015[S].

[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S].

[6]《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32/3962-2020)[S].

猜你喜歡
風管排風風量
某乘用車冷卻系統進風量仿真及優化
定風量調節閥在通風空調系統中的應用
闡述通風空調風管的制作與安裝技術
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送排風測試對比研究
礦井通風風量參數設計
淺析職業衛生中的通風除塵系統的設計
風管強度校核方案
78 m平臺供應船/油回收船機艙通風系統設計
供熱循環流化床鍋爐自動控制方法
伸縮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