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血檢驗質量控制對輸血不良反應的臨床影響研究

2022-06-15 04:20鄭方平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5期
關鍵詞: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輸血檢驗質量控制對輸血不良反應的臨床影響。方法:將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進行輸血治療的160例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1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針對對照組的80例患者,采用常規的輸血檢驗質量控制方式,對于觀察組,在上述管理措施上,推行全過程的輸血質量管控,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根據本組研究結果現實,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了為1.3%,低于觀察組的12.5%,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為了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需要進行科學的輸血檢驗質量控制措施,從制度、人員等各個方面著手,以最大限度保證輸血安全,提升治療質量。

【關鍵詞】輸血檢驗質量控制;輸血不良反應;臨床影響;研究

輸血是臨床中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為了確保輸血質量,需嚴格按照要求開展輸血檢驗工作,這不僅可保證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存活,也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在臨床輸血檢驗工作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為了確保輸血安全,需嚴格做好輸血質量控制工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進行輸血治療的160例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年齡為19~65歲,平均年齡(39.64±5.19)歲,其中18例有輸血史。按照管理措施的差異,將1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視聽障礙;②精神異常;③凝血功能障礙;④合并惡性腫瘤。按照管理方式的差異,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所患疾病上,無明顯差別(P>0.05)。

1.2管理方法

針對對照組的80例患者,采用常規的輸血檢驗質量控制方式,具體措施包括:①把握輸血適應證;②輸血前做好血液標本檢驗;③保證檢驗工作符合標注要求;④做好輸血各個環節管理。

對于觀察組,在上述管理措施上,推行全過程的輸血質量管控,具體措施如下所示:

首先,控制好患者的輸血適應證,在輸血前,把握好患者實際情況,盡可能提供成分血輸注法,在檢驗前,嚴格按照要求來核對,防止出現誤差,檢查好血液性質、包裝袋包裝情況等;

其次,嚴格做好標本采集、標本運輸以及標本的保存工作,全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在審核標本時,要根據申請單內容來逐一核對,避免出現誤差。在采集完畢后,第一時間粘貼標簽,及時標記,避免由于標準不及時而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完成采集后,及時送檢,對于符合條件的標本,按照要求來保存。

再次,在檢驗血型時,也要嚴格按照流程組織,在交叉配血時,要嚴格關注妊娠期婦女與有輸血史的患者,對此類患者做好血清抗體篩查工作。

最后,定期對檢驗人員進行培訓與教育,提升其質量意識,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針對發生的不良反應事件,要進行詳細分析,制定科學的整改措施,將整改內容落實到具體實踐中,避免發生不良反應。

1.3相關指標對比

針對兩組出血的輸血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數據采用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SPSS21.0),對于計數資料對比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本組研究結果現實,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了為1.3%,低于觀察組的12.5%,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的不良反應類型和發生人數,見下表:

3 討論

輸血是臨床中治療各項疾病的重點措施,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但是若對輸血過程的管控不當,將會造成一些風險。同時,人體的血液成分復雜,個體之間也有著差異,不管是供血方還是輸血方,都可能發生不良反應,這就讓臨床輸血檢驗工作有著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嚴格進行質量控制。

在傳統的輸血質量控制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與現代化醫療技術表現出一些滯后性,為了從根本上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需要從多個角度來著手,嚴格做好質控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輸血安全?;诖?,本研究嘗試針對觀察組患者,采用更為科學的質量管控工作,一方面,對輸血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控,要求相關人員按照標準要求來開展工作,保障標本的質量,在為患者輸血前,進行逐一檢查,及早發現其中潛藏的危險因素,做好交叉配血質量控制工作,嚴格按照要求來測定血液中血清與血球的含量,對于妊娠期婦女與有輸血史的患者,要嚴格關注,避免出現溶血問題。通過對各個環節的嚴格把控,提升輸血質量,不免造成不良反應;另一方面,為相關人員提供全面、系統的培訓,提高其綜合能力,幫助人員來更新知識,確保其能夠嚴格按照要求來開展輸血檢驗工作。

根據本組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了為1.3%,低于觀察組的12.5%,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為了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需要進行科學的輸血檢驗質量控制措施,從制度、人員等各個方面著手,以最大限度保證輸血安全,提升治療質量。

參考文獻:

[1]賈成業.加強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在減少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的作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0,31(01):106-107.

[2]劉亞梅,黃九兵.輸血不良反應原因調查及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9,9(24):216-218+247.

[3]張水建,陳超.輸血檢驗質量控制法在臨床輸血檢驗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03):71-73.

[4]普永芬.輸血檢驗流程質量控制方式及應用價值評估與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6):268.

作者簡介:

鄭方平(1974-7),男,湖北枝江市人,本科,枝江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管檢驗技師,研究方向:檢驗技術、輸血技術。

猜你喜歡
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圖》,現在就帶你研究
極限的計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與圓相關的兩類直線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