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像識讀教學“四部曲”

2022-06-16 07:58王瓊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66期
關鍵詞:四部曲鑒賞高中美術

王瓊

【摘要】在鑒賞課程中要明確美術創作的重要性,使學生通過圖像識讀,體驗“像美術家一樣的創造”,經歷創作的全過程,全面學習美術,讓美術核心素養真正落實到美術課堂中。作為美術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的“圖像識讀”,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獲得視覺素材,還對實現美術表現和審美判斷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文提出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科學使用“略讀、細讀、精讀、泛讀”四部曲,可改變教師以往“一課一練”的教學觀念,形成以以圖像識讀統整的教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核心素養;圖像識讀

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教育課程已經全面進入到“素養時期”。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這五個方面。美術學科“研究性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需要體驗“像美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或參與美術與社會相結合的跨學科學習活動才能提高美術素養。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真實情境、指導學生圖像識讀,實現美術其核心素養。圖像識讀作為其余四大素養的基礎,其教學建議教師從“略讀”“細度”“精讀”“泛讀”四個方面來解讀。

一、略讀—初識印象

“你看到作品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在觀看作品時要關注形象與形象之間的關系,在提高分析能力與洞察能力的同時,能夠通過對形象的整體把握理解作品的內涵。此時,“略讀”這一方式便能抓大放小,有所為有所不為,以點帶面遷移應用,讓學生帶著自己的興趣和問題去進行個性化的“識讀”。比如,通過對作品組合的理解,學生對《雪景寒林圖》的初識印象為:“這是一幅山水畫。畫家想告訴我們,他渴望寧靜、安逸的生活?!绷硪环矫?,可以讓學生給出一些關鍵詞,或者由教師提示給出一些關鍵詞供學生選擇。比如,看到蒙克《吶喊》的壓抑感;莫奈《日出·印象》的朦朧感。 通過“略讀”,學生應該能夠接受這些美術形態存在的事實,并學會識別這些美術形態的類別。

二、細讀—局部分析

“作者是如何帶給你的這些感受?”在初識象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針對關鍵詞來進行分析,在追問感知的基礎上就可以運用美術語言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對于美術作品而言,“細讀”可以從構圖、色調、肌理等多方面來進行分析。例如,在欣賞教學馬蒂斯的作品《紅色和諧》中,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理解馬蒂斯運用的色彩對比和協調法。另外,“細讀”還可以重視媒材分析(包括工具和材料)認識。圖像識讀核心素養對學生識別“材料與技法”的要求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能夠辨別藝術家對顏料、媒材的利用,如蛋彩、水粉顏料、水彩顏料、油畫顏料、中國畫顏料、板面油畫、布面油畫、紙本、絹本等在一起;二是能夠研究藝術家的技巧,如模仿、表現、線條、色彩、透視、明暗、色調、筆觸、塊面、節奏、動態、氣韻、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等。圖像識讀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能夠基本辨析各畫種的一般材料與技法,這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

三、精讀—文化語境

“作者為何要這么創作?”通過“精讀”教學,引導學生了解不應該孤立地觀看一幅繪畫作品,而應把它放回到美術史的情境中加以理解。如作品《西班牙共和國的挽歌第108號》表現的是1936-1939年西班牙法西斯軍人發動的反對共和政府的軍事叛亂。畫面沒有一槍一彈,要如何表現戰爭呢?這需要學生進一步了解該作品蘊含的文化背景—西班牙斗牛。畫面中的“黑色懸垂物”即表現牛的聚丸,象征著西班牙文化—以一頭高貴的野獸被屠殺而終局的斗牛比賽,“具有一種充滿憂郁的尊嚴和激動人心的壯美,對一種偉大文明自取滅亡的挽歌”。在美術教學中,只有將“主題”“媒介”“形式”“背景”四者相結合,才能夠更好地闡釋藝術作品的意義。另外,建議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借用“思維導圖”,從各個角度對一幅繪畫作品展開聯想,以此提高學生美術鑒賞的興趣,引導他們學會自主探究的方法,深入體驗與理解作品是十分有效的。

四、泛讀—歸納提升

“如果你是作者,你想說些什么?”所謂“泛讀”,就是不限于某一主題或題材,廣泛多樣地讀。泛讀可以給我們帶來三種變化:讓我們變得更苛刻(更具批判思維),更荒誕(更具創造力),更謙遜(更具世界視野)。泛讀是享有對陌生事物的歡喜的一個方法。學生可以通過與不了解的領域相識、與從未接觸過的作者隔空交流,在大腦中種下批判和創造性的種子。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圖像之間的異同,歸納作品的風格特征??蓪⒆髌吠瑢嵕罢掌?、同一主題作品、不同風格的作品做橫向與縱向的比較,比較圖像之間在材質、技法、和風格特征方面的異同關系。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并非如實地再現客觀對象,也可融入藝術家的主觀感受加以表現,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也可以多個角度入手綜合觀看。因此,我們在“泛讀”時,就好比在用作者的視角看這個世界,通過深入準確地觀察,轉變腦中固有的定式思維。當看清那條脈絡之后,學生就會不自覺地想要發出聲音,生出想要發表意見、想要吶喊的欲望。于是,“圖像識讀”的最終目的就達到了。

作為全球通用又無需翻譯的語言—視覺圖像,需通過必要的學習才能獲得與文字閱讀“同等深奧”的“圖像識讀能力”?!皥D像識讀”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對美術作品、圖形、影像及其他視覺符號的觀看、識別和解讀,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對美術學科核心素養進行理解,也為美術教學提借了一定的參考價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對教師專業素質創新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的需求更多,還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1.

[2]尹少淳.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J].中國美術教育,201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錢初熹.美術鑒賞及其教學[M].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四部曲鑒賞高中美術
遺傳概率計算題解法技巧“四部曲”
作文教學“四部曲”
新課改后的高中美術教學反思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民間剪紙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奏響低年級節奏教學“四部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