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音樂編創模塊教學分析與建議

2022-06-18 17:16趙子豪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模塊教學高中音樂

摘要:音樂編創模塊作為六大必修課程之一,是高中音樂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自《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發布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實施過程中都遇到種種困難。本文首先對課標中音樂編創的內涵以及發表過的期刊論文進行簡述,其次對高中音樂編創模塊的教學建議發表了個人拙見,來探索適合普遍地區開展的音樂編創模塊教學,最后進行總結,以期能夠為讀者帶來一些啟發。

關鍵詞:高中音樂;模塊教學;音樂編創

一、音樂編創

(一)概念

音樂編創是通過對音樂材料的組織與發展,以不同的形式表達思想感情、表現音樂意境的藝術創作實踐活動。音樂編創模塊以發展學生音樂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為目的。[1]

(二)內容

與《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相比,《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版本降低了對學生們專業性的要求,但是擴充了內容。主要包括了以下七點內容:第一,可以依據歌曲、樂曲的主題及情緒進行即興演唱或演奏。第二,了解、學習音樂創作基礎理論知識,初步掌握音樂作品的常規結構及音樂編曲基本方法。第三,參與創作實踐活動,如為旋律編配歌詞。第四,能夠依據相關材料,編創8至16小節的完整旋律。第五,能夠準確的記錄習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第六,能夠運用電腦等相關軟件進行音樂編輯和創作。第七,能夠對自己、他人和集體的編創習作做出較為客觀的評價。

二、教學狀況分析

在新課程背景下,各個地區以及不同的老師對于音樂編創教學都有各自的見解,筆者通過在中國知網上以高中音樂編創模塊教學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期刊類論文僅有幾十篇,基本都為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分析,學位論文的篇數也較少。下面,筆者將對一些實例進行簡述:江蘇昆山中學的顧一昂老師在其論文中表示,在開展創作教學之前要培養學生的一些基礎創作能力如,節奏感以及記譜能力的培養,之后再由簡到繁的進行旋律、歌詞的創作;[2]徐州市建平中學的車立華老師首先對本校的情況進行描述,首先是整體對編創模塊的不重視,其次是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再次是學生自身的素質也有較大的差異,這三方面導致模塊開展具有一定困難,隨后車立華老師針對本校的困境也提出了如開設課程與籌備教材、教師進修、提升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等方案,以期能夠有所改善;[3]貴州銅仁第一中學的安蒂老師在分析了本校的情況之后,認為學校內開展編創模塊教學的阻力來自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安蒂老師隨機展開實驗,在對實驗進行總結分析后認為,首先應該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而在學生方面采用集體創作的方法更能使學生適應;[4]深圳市龍城高級中學的李羽中老師引入“5E”教學模式來探索如何上好音樂編創課,通過課堂展示、多維評價、感性欣賞、理性分析、主動創作五個步驟的層層遞進體現“5E教學模式”的內涵。[5]但是這種模式也需要幾個實施條件,如學生在課后需要認真完成課后作業,以便使下節課的課堂展示順利進行,同時對學生的音樂基礎也有一定要求。溫州市永強中學的馮芬芳老師認為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第二,要為每次的教學設定適度的目標,在創作過程中馮老師通過讓學生用自己的符號來記譜的方式,來讓每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提高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對課程的有效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6]

三、實施建議分析

高中音樂編創模塊的教材主要有三種,包括人音版、湘藝版和花城版,基于我國音樂編創模塊的普遍開展情況,我們需要探討適合普遍地區情況的音樂編創教學模塊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模塊的開設以及選擇上可以有以下幾種:第一是音樂編創,音樂鑒賞和音樂基礎理論;第二是音樂編創,音樂鑒賞和視唱練耳;第三是音樂編創,音樂鑒賞和歌唱;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將其分三個部分,第一是對學生音樂編創興趣的培養,興趣作為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就像是蓋房之前打的地基,房子蓋的越高,就要把地基打的越好。第二是音樂鑒賞教學,在這一內容中涵蓋了對音樂的欣賞,對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對學生評價能力的培養。第三是音樂創作與表演的教學,包括能夠進行簡單的歌曲編創,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演以及能夠和同學們互相交流與評價。

(一)音樂鑒賞與編創教學

音樂鑒賞教學部分包括了在音樂鑒賞模塊授課時涉及一些編創模塊地知識和在編創模塊授課時進行輔助性地鑒賞教學。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明確指出了選課要求,學生要修夠三個必修學分。通過對音樂鑒賞和音樂編創的共同開設以及推薦學生在選擇音樂創編時也選擇音樂鑒賞模塊,使兩個模塊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教學目的地達成。音樂鑒賞是通過多種方式來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品鑒,從而產生藝術聯想與想象,并對作品做出判斷和反思。在音樂的鑒賞對象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類,首先是音樂故事,教師播放并講述作曲家們的生平軼事、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意圖等,并為其配上音樂,以此來啟發學生。最后是欣賞貼近學生生活的,能夠引起自身情感共鳴的校園音樂或是類似的音樂,這一類也是學生創作內容最多的音樂。在音樂鑒賞的教學方法方面,可以采用熟悉主題欣賞法、比較欣賞法以及為樂曲命名欣賞法①等方法。

(二)音樂編創教學

音樂編創的提法體現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降低了學生在音樂創造性活動中的學習難度。在面對音樂編創模塊開展如履薄冰的狀況下,增加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其要點是在教師的指導過程中,要教給學生的是可以這樣或是可以那樣,而不是不可以這樣或不可以那樣。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符合學生實際情況,降低技術難度,破除音樂編創的神秘感,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其次,明確編創教學的目的,不是要學生編創出多么動聽的作品,而是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具體的音樂編創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接龍式的游戲來輔助教學,如節奏接龍、調式接龍等,第二可以運用為歌曲編配動作或是即興動作的方式進行教學。第三,通過讓學生為場景選擇背景音樂的方式來進行編創教學,學生選擇的背景音樂可以是現成的音樂材料也可以是自己編創的音樂。最后嘗試達到學生能夠為樂曲編配歌詞、為歌詞編配樂曲或是編創8至16小節的完整旋律的目標。

四、總結

在最新發布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的修訂原則中提到要堅持創新導向。在核心素養內涵中提出了創意實踐這一新的內涵。創意實踐是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緊密聯系現實生活,進行藝術創新和實際應用的能力,包括營造氛圍,激發靈感,對創作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探究與實驗,生成獨特的想法并轉化為藝術成果。[7]通過《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的出版,筆者認為能對高中的音樂編創模塊教學形成一種倒逼機制,或許能改善高中音樂編創模塊教學實施的種種困難,使得高中音樂編創模塊教學迎來新的開展契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2]顧一昂.普通高中音樂創作教學探究[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3(02):6-8.

[3]車立華.高中音樂創作模塊實施探[J].北方音樂,2019,39(06):125-126.

[4]安蒂.對高中音樂課程內容中創作模塊教學情況的思考[J].藝術科技,2017,30(01):387.

[5]李羽中.“5E”教學模式在高中音樂創作課堂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25):216-217.

[6]馮芬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創作模塊教學的實踐與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3):154.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

注釋:

①繆裴言.中小學音樂教學詞典 [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版,39頁

作者簡介:趙子豪,男,1998年8月,河南省鄭州市,研究生在讀,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模塊教學高中音樂
淺析高中歷史課程的模塊教學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乙醇”教學設計與反思
中職體操模塊課堂教學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模塊教學開展的現狀分析
基于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探討
新課改下體育與健康模塊教學實踐探究
談模塊教學在商務英語課程體系改革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