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鋼琴奏鳴曲歷史變革

2022-06-18 17:43王語嫣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鋼琴奏鳴曲音樂史發展

摘要:以鋼琴奏鳴曲的發展軌跡為線索,沿著音樂史的不同發展階段,從宏觀上梳理西方鋼琴藝術史中“鋼琴奏鳴曲”的發展脈絡,闡述其對西方鋼琴藝術發展與技術進步的意義。

關鍵詞:音樂史;鋼琴奏鳴曲;發展

一、何為鋼琴奏鳴曲

奏鳴曲原為意大利語(sonata),是一種多樂章的器樂套曲,亦稱“奏鳴曲套曲”由3、4個相互形成對比的樂章構成,用一件樂器獨奏或一件樂器與鋼琴合奏,利用這一器樂套曲的形式為鋼琴來創作創作并由鋼琴來獨奏的亦稱為“鋼琴奏鳴曲”各樂章中的曲式結構分別為:第一樂章的快板樂章,奏鳴曲式:第二樂章為慢板樂章,用變奏曲式、復三段式或自由的奏鳴曲式:第三樂章為小步舞曲或諧謔曲,用復三段式;第四樂章為快板或急板,用奏鳴曲式或回旋曲式。在音樂史中隨著各個樂派的風格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發展,奏鳴曲從古典樂派時期開始逐步發展完善,19世紀初,給各類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大量出現奏鳴曲儼然成為了西方古典音樂的主要表現方式。到了20世紀,作曲家依然創作給樂器演奏的奏鳴曲,但相較于古典樂派以及浪漫樂派的奏鳴曲,20世紀的奏鳴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

二、鋼琴奏鳴曲的歷史沿革

1)文藝復興以前

在文藝復興之前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音樂是指的音樂、詩歌和舞蹈密不可分,形成三位一體的音樂形式,樂器的演奏主要用于聲樂伴奏,單聲部音樂,單一旋律。中世紀時期宗教勢力強大,教會成為藝術發展的溫床,音樂更多作為工具而不是娛樂,復調音樂急速中世紀末期世俗音樂也暗潮洶涌,盡管創作技法也隨之發展,但樂器仍處于陪襯與伴奏的地位。

2)文藝復興時期

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樂器的不斷成熟,器樂也逐漸獨立起來在一切器樂曲都統稱為奏鳴曲用來區分聲樂曲。

3)巴洛克時期

這一時期器樂體裁得到了快速發展,由五段或更多段對比性樂段組成的器樂合奏作品一般被認為是奏鳴曲,由此發展成巴羅克式的奏鳴曲,三重奏鳴曲是當時的重要體裁,即有兩個高音樂器加通奏低音組成,通常有兩種形式:“室內奏鳴曲”和“教堂奏鳴曲”。教堂奏鳴曲為慢快慢快的詩歌樂章(即興-賦格),室內奏鳴曲則是一組風格化舞曲。同時也出現了獨奏奏鳴曲:即由一個高音樂器和通奏低音組成。此時期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巴赫、亨德爾、D·斯卡拉蒂,在古鋼琴領域的奏鳴曲有較大貢獻的為D·斯卡拉蒂,他的巨大貢獻全部凝聚在他的555首鋼琴奏鳴曲中,大多是為了教授芭芭拉公主而創作,這些作品都是二部曲式的單樂章樂曲,樂曲像巴洛克組曲中的舞曲樂章一樣,分為前后兩個短小精致的部分,兩段各自重復一次。第一部分一般都有兩個不同性質的音樂素材,但斯卡拉蒂的鋼琴奏鳴曲在鋼琴藝術上史上的重大意義遠遠超出了鋼琴教材的范疇。他們對日后古典奏鳴曲形式的形成,對鋼琴技巧的發展,乃至對整個鋼琴音樂史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最先斯卡拉蒂的奏鳴曲不稱作奏鳴曲,但因其具備早期古典奏鳴曲式的某種特征,甚至有些曲子中,已可較明顯的看到對比的主部和副部以及奏鳴曲式的調性關系,故被后來的出版者稱為奏鳴曲,他們對日后古典奏鳴曲形式的形成。

4)巴洛克與古典時期的過渡階段

這一時期的鋼琴藝術逐漸壯大,器樂作品的成熟發展和樂器的變革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槌擊鋼琴早在18世紀20年代,也就是羽管鍵琴尚在盛行的年代即已產生,經過不斷的改良終于在1770年左右取代了古鋼琴,稱為古典時期的主要鍵盤樂器,在創作方面,那個時代的人們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得轉變,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巨大變革,“啟蒙運動”的興起,人們普遍反感嚴肅復雜和宏大深奧的巴洛克音樂,刻意追求輕松、愉快、精致、敏感的主調音樂。因此,鋼琴音樂風格上的演變在曲式體裁上也出現了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曲家,約·克·巴赫做出的最大貢獻在于把“歌唱性”的快板主題由意大利帶到了德國的創作中來,打破了德國人喜用剛強性格的節奏性第一主題的傳統,同時他又在奏鳴曲中奠定了更有獨立性的第二主題。第二主題往往是經過過渡樂句的準備才被導入,所以更凸顯了它的意義。這樣就形成了奏鳴曲式主題對比的二元性。

5)古典主義時期

此時期重要的出現了影響音樂發展潮流的重要樂派“維也納樂派”代表人物分別為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海頓和莫扎特省去了以往奏鳴曲中的第二樂章和第三樂章,確立了三個樂章的奏鳴曲形式“快行快”海頓和莫扎特的奏鳴曲早期受到卡·菲·?!ぐ秃盏挠绊?,含有典型華麗風格的小步舞曲樂章,全曲大多各樂章調性統一,每個樂章分為兩個大段,各段的結尾均有反復記號,這種貌似二段體的反復形式在他倆的奏鳴曲中都存在,一直到貝多芬和舒伯特手中才變為呈示部有兩個結尾,海頓的奏鳴曲受卡·菲·?!ぐ秃盏挠绊戄^大,在奏鳴曲式中主題的性格趨于一元性,第二主題往往從第一主題的動機演變而來,動機的展開手法富有邏輯性,更加嚴謹,每個樂思之間卻有更多有機的聯系莫扎特把鋼琴奏鳴曲式在海頓的基礎上又向前發展了一大步,無論在樂曲的規模、結構的復雜和完整性、形式的均衡統一,還是主題性格的對比、和聲的果斷應用、調性的偏移與統一等方面都達到更加純熟的地步。在奏鳴曲式結構的探索上更加具有重要意義的是,和海頓相比,莫扎特在奏鳴曲呈示部中莫定了更加成熟和具有獨立性的第二主題,而且往往是在第一主題后的連接部之后才被導人,從而更強調了其意義,并且為貝多芬奏鳴曲中第一和第二主題的強烈對比奠定了基礎。在鋼琴奏鳴曲的寫作中,莫扎特創造性地應用了被廣泛使用的阿爾貝蒂低音,使其音型加以變化,或讓其在高低聲部間輪換出現,或加人一些旋律音符和經過句,增強了趣味性和旋律感,避免了阿爾貝蒂低音單調重復的缺點。在 Mozart時之后,就是音樂史上唯一一位堪與Bach比肩的音樂巨人—Beethoven ,他對奏鳴曲及奏鳴曲做出的巨大貢獻是難以估量的。他創作了被稱為“鋼琴音樂新約全書”的32首鋼琴奏鳴曲(另外還有兩部早期簡易奏鳴曲和三部選帝侯奏鳴曲)。貝多芬32首奏鳴曲的創作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激烈的矛盾沖突在他手里發揮了奏鳴曲式的巨大威力。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超過了前人,與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并稱為鋼琴文獻中的史詩性巨著。

6)浪漫主義時期

19世紀初,歐洲文學藝術普遍形成了一種新的潮流、新的風格,這就是所謂的“浪漫主義”。浪漫主義藝術突破循規蹈矩的古典形式,用個性化的語言,不拘一格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感受,隨著西方音樂史上浪漫主義的形成,鋼琴音樂也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尚勤奏鳴曲的創作主要以舒伯特、肖邦、舒曼為代表。舒伯特并沒有以貝多芬已達到的高點為發展起點,而是回到了海頓、莫扎特奏鳴曲的基礎上來創作,他嘗試將浪漫主義的內容裝進古典主義的形式中,使奏鳴曲更具歌唱性。他的奏鳴曲被稱為幻想曲更為適合,嚴謹的奏鳴曲式已開始解體,不再能滿足浪漫主義情感的表現要求。

三、鋼琴奏鳴曲對西方藝術發展與技術進步的意義

從巴洛克時代的結束到浪沒主義音樂的興起,西方音樂經歷了漫長的古典主義時期,這一時期是鋼琴古典奏鳴曲經歷了從起步、發展、完善到突破的完整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眾多作曲家為這一重要音樂作品形式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尤其是 C . P . E . Bach, J. Haydn ,Mozart、Beethoven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正因為一代代音樂巨匠的開拓和努力,才使得偉大的鋼琴音樂藝術不斷向前發展,同時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盡浩如煙海般豐富和深邃的鋼琴文獻。

參考文獻:

[1]李嬋:《鋼琴演奏技巧與心里調控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6年。

[2]馮存凌:《古典鋼琴奏鳴曲的產生和發展》,音樂天地,2020年。

作者簡介:王語嫣,女,1998.03湖南省長沙市,研究生在讀,鋼琴表演。

猜你喜歡
鋼琴奏鳴曲音樂史發展
構建西方音樂史專業課程體系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讀楊和平《浙江音樂史》有感
區域發展篇
海頓與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演奏風格比較
圖說共享發展
加強中國音樂史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莫扎特與的鋼琴奏鳴曲與演奏技巧
貝多芬《降E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op.31 Nr.3》創作與演奏分析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