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玉米作物栽培的技術要點

2022-06-18 17:43劉連香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種植氣候產量

劉連香

摘要:世界范圍內,玉米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僅次于水稻和小麥,它是我國的重要農作物,營養豐富,用途廣泛。由于玉米的生長周期過長,變異系數大,因此,實踐中采用適合的種植技術至關重要?;诖?,本文從玉米的選種、播種、收獲等幾個環節進行了探討,以期提高我國玉米的產量和品質,進一步推動玉米種植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玉米;產量;種植;氣候

“歐洲文明是小麥文明,亞洲文明是稻米文明,而拉丁美洲是玉米文明?!庇衩椎陌l源地是墨西哥和中美洲,這里的人們對玉米狂熱崇拜,對玉米引進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人口眾多的大國,我國曾經糧食供應困難,而玉米的引進,提高了北方糧食產量,緩解了糧食短缺的問題。因此,研究玉米的種植技術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科學選種播種

1.1要提高玉米的質量和單產,必須注意種子的類型。種植前,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結合當地地理環境和土壤類型等因素,科學、合理地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玉米種子,迅速提高種植質量和產量。

1.2根據實際經驗,充分結合種植技術,以現代標準進一步提高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半緊湊型和非緊湊型玉米的高產幾率低,緊湊型玉米的高產幾率較高,具有較高的增產空間。在選擇玉米品種時,應根據天氣、地質條件和地方政府政策等多種因素,制定種植計劃。緊湊型雜交玉米的優勢在于其生長周期短,可以更早收獲,并且在強風和大雨等惡劣天氣下不會歪斜傾倒。

1.3從選定的玉米品種中選擇優良的品種進行播種,可以進一步提高玉米的純度。為了增加種子的發芽數,通常必須篩選并除去受損的種子、成熟度低的種子以及發霉和變質的種子。盡量選擇顆粒飽滿、圓潤的種子,特別是在大規模種植的情況下,玉米種子的質量對種植效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玉米播種前七天,選擇在干燥地面上烘干玉米種子兩到三天,促進種子發芽,并使玉米幼苗健康生長。干燥后,種子應該用可以快速固化并浸泡在化學液體中的薄膜包裹。通常,使用百分之五十的苯并咪唑四十四號藥液將種子浸泡四十八小時,可有效減少生長期間的病蟲害發生率。

二、合理種植

根據我國的區域氣候和地質條件,玉米播種的具體時期也有所不同。玉米是典型的高稈作物。玉米的闊葉比其他植物具有更強的光合作用能力。因此,種植區域對土壤水分和肥力的要求也更高。為了增加玉米產量,必須使用科學的方法,根據土壤選擇玉米種植品種。沙質壤土最適合玉米作物的生長,其營養成分豐富且水分含量高。但是,應根據當地土壤的類型種植不同品種的玉米。

此外,實踐中應注意平整種植區的土地。深耕通常在春季和夏季進行。耕作時,還施用一些農家肥料。種植后,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用土壤覆蓋。如果處于相對干燥的土壤環境中,則應根據實際土壤環境適當增加深度。肥沃的土地可以更密集地種植,土壤相對貧瘠的地區可以增加種子之間的距離,以此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經過長時間的種植實踐發現,在六百六十七平方米的面積上玉米種植可以達到五百公斤以上的產量,而緊湊型玉米的種植數量約為六公頃。種植面積為四千五百株至六千株,非緊湊型玉米植物的數量約為六百六十七平方米,約為三千五百株至四千株。如果想種植高品質的玉米,定期檢查必不可少。播種后,必須繼續檢查玉米中是否缺少幼苗,并及時補苗,達到最高出苗率。

三、田間管理

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注重肥水、病害與蟲害的防治等內容,具體管理措施如下:

3.1肥料施用

經研究發現,每五十公斤玉米需要一點七五公斤氧化鉀(K2O),一點五公斤純氮和零點六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一般情況,玉米苗期不需要追肥,但如果苗期生長緩慢,則可能引起玉米缺素癥,此時,需要施加磷肥、鉀肥和三分之一的氮肥。在追肥第二階段,可以科學有效地使用氮肥,為玉米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穗粒期過后,有必要根據玉米的生長情況對其進行合理的追肥,以增加玉米顆粒的重量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和抗旱能力。玉米生長到抽穗期和開花期必須要保證百分之八十的土壤水分。玉米粒形成時,應根據田間實際干旱程度,采取適當的灌溉措施,以確保種植區土壤水分含量。在玉米生長的中后期,如果頻繁的降雨,則必須盡快排掉種植區中的積水,以避免因洪水造成農作物損失。

3.2病蟲害防治

在生長期,病蟲害是玉米的主要威脅。玉米種植要實現高質量和高產,病蟲害防治是最重要的任務。種植時要考慮行與行之間的通風問題。加強田間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空氣置換,以此有效減少病蟲害的威脅。

玉米最常見的害蟲包括玉米螟、地老虎等。經統計發現,每年因害蟲造成的產量損失可達到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梢酝ㄟ^噴灑農藥來控制蟲害的發生。另外,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在種植區釋放赤眼蜂。在正常情況下,技術人員應在冬季對田間的害蟲進行有效的控制,以使害蟲無法越冬。另外,玉米粘蟲對玉米生長的危害也很大,可以通過噴適量的氰戊菊酯來控制。根腐病是玉米的常見病害之一,種植技術人員可以通過輪作來進行防治。在實踐中種植人員應結合所種植玉米區域的具體情況,采用適合的防治方法,并不斷創新與改進,以此保證防治成效。

3.3收獲時期

在收獲時,種植技術人員應該更加警惕,應使用科學的方法來掌握收獲成熟玉米的時間。早收或晚收將導致玉米品質下降。如果玉米收獲時間過早,則其中會含有大量水分,谷物品質會下降。在中國山東地區,玉米通常在每年的八月底收獲。玉米穗下的籽粒乳線應消失。玉米中的水分約為百分之三十。玉米苞葉片白色疏松時,收割玉米,此時收獲的玉米顆粒重量最大,品質最優,其可以作為玉米達到最佳收獲期的關鍵標志。

結束語:

綜上所述,玉米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玉米種植的發展一直引起人們的關注。從選種、播種、田間管理及最終收獲,這是一個嚴格的過程。每個環節出現錯誤都可能導致巨大的損失。研究如何提高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對我國農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經過科學探索,農民可以采用更先進的種植技術,來增加玉米產量,從而增加經濟收入,更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軍.淺析高產優質玉米種植技術[J].種子科技,2020,38(06):42+45.

[2]姜海.玉米優質高產種植技術[J].鄉村科技,2020(07):109-110.

猜你喜歡
種植氣候產量
伊朗紅肉月產量增長11%
4月份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
瞧,氣候大不同
氣候變暖會怎樣?
都是氣候變暖惹的禍
淺談有機農業種植中病蟲害防治的原則和方法
甜玉米的種植管理技術
國際茶葉產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膠產量增長65.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