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發展策略研究

2022-06-20 14:09何龍
關鍵詞:良性互動金融經濟實體經濟

何龍

【摘? 要】論文就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間的良性互動發展策略進行討論,明確了二者良性互動發展期間的影響因素,并對推動二者實現良性互動發展的措施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描述,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進一步提高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financi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makes clea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discusses and describes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work,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關鍵詞】金融經濟;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發展策略

【Keywords】financial economy; real economy; benign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832;F1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4-0049-03

1 引言

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從表面上來看,其所屬經濟領域是具有一定差異的,但二者對于國家經濟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能夠在二者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發展,將會使其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二者在良性互動發展過程中還有很多的阻礙存在,還需要相關領域結合實際,對各種強化措施加強研究與應用,從而為國家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淺析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

2.1 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

第一,對于金融經濟而言,實體經濟是其發展的基礎保障。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貨幣的支撐,使貨幣在合理狀態下流通,是實現經濟活動有效開展及健康發展的關鍵。盡管金融經濟市場的發展,對于貨幣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但這并不影響貨幣的地位,因為,金融經濟市場想要實現發展組織形式的有效創新,必須要有以貨幣為基礎的實體經濟作為支撐。而一旦脫離實體經濟,金融經濟也將失去根基,難以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但就我國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受到“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人們對于金融經濟的關注程度不斷提升,這使得實體經濟地位逐漸被忽視,甚至出現了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相互分離的趨勢,在國家經濟平穩發展中埋下了一定的隱患問題。

第二,金融經濟能夠對實體經濟的發展產生推動作用。盡管在實際當中,金融經濟的諸多優勢使其獲得了人們廣泛認可和青睞,包括電子支付、網絡結算等,感覺是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但實際上金融經濟會更多地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因為金融經濟從本質上來看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一方面,金融經濟的發展能夠推動實體經濟更好地落實資源優化配置工作,使閑散資金能夠被應用到有需要的地方,使實體經濟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能夠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多生機與活力,這對于實體經濟的創新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2.2 金融經濟發展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

第一,會在市場當中造成較大的波動問題。當前階段,金融經濟發展迅速,而國家轉型升級活動也進入了關鍵時期,尤其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都在通過內部體制改革以及股份制轉型等方式進行不斷的調整,但在金融行業改革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負面影響,造成市場波動問題。雖然,明確的風險責任劃分以及嚴格的審核工作能夠將信貸風險有效降低,但卻會影響到信貸人員的工作熱情。再加上金融監管機構越來越注重外部監管能力的提升,嚴苛的融資標準導致企業難以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甚至會產生資金缺口,導致其生存和發展越來越困難,進而影響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第二,金融市場問題對資金供給造成了削弱。對于企業而言,其發展無時無刻不被金融市場所影響,也正是受到金融市場的影響,導致企業在運行發展當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從本質上來看,只有保證金融市場發展的健康性,才能使企業發展更加平穩健康。但我國目前在金融市場方面還有諸多問題存在,相關約束標準缺失、市場無序發展、大量外資銀行的引入,導致金融市場發展十分混亂,且很多金融機構會專門選擇某個行業進行大力的投資,這會導致其他行業難以實現資金的有效獲取,出現發展動力下降的情況,進而對實體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1]。

3 在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進行良性互動過程中的相關影響因素

3.1 受到相關發展理念的影響

雖然在持續深化金融改革的過程中,我國金融經濟在整體上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就其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良性互動而言,其在相關發展理念上還存在一定的制約問題。例如,很多金融機構在發展過程中并未立足實體經濟落實探索研究工作,這導致其在良性互動發展過程中缺乏支撐,且未能對實體經濟進行有效的服務,從而限制了兩種經濟的融合發展。除此之外,大部分商業銀行在企業支持方面,都沒有針對一些發展潛力較強的中小企業保持重視,尤其是在信貸服務供給方面,局限性還相對較強,“抓大放小”的情況非常普遍,導致很多優質中小企業難以實現資金的有效獲取,對其發展進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由于金融經濟領域對于自身發展理念的創新力度不足,導致其自身職能作用未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尤其是在實體經濟方面的保障作用、支持作用以及服務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體現[2]。

3.2 實體經濟在發展模式方面較為滯后

一直以來,對于實體經濟的發展國家都是非常重視的,但我國在實體經濟發展方面,還存在相關模式較為滯后的情況,而這也是影響其與金融經濟融合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例如,很多企業在發展期間沒有認識到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導致新的發展理念難以引入和落實。再加上一些企業對于自身發展能力的提升不夠重視,未能對管理創新工作以及技術創新活動進行強化。而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機構為了更好地進行風險防控問題,往往會對實體經濟持有較為謹慎的態度。另外,實體經濟發展不注重與金融經濟的融合也是造成其發展模式滯后的重要因素。例如,部分企業在進行融資活動中,對于融資模式的創新不重視,反而對商業銀行存在過分依賴的情況,導致其難以通過供應鏈融資以及產業鏈融資等方式獲得發展資金[3]。

3.3 未能對互動機制進行有效的建設

想要在金融經濟以及實體經濟之間實現良性互動,還需要有相應配套機制作為支持,但我國在該方面的建設還存在一定的空白,這導致很多金融機構在落實相關探索研究工作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制度支撐,難以實現互動方向、方法的準確把握,從而對互動活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造成了不利影響。例如,大部分商業銀行都較為重視中小企業的服務,但在和中小企業落實互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良性機制,導致二者之間出現了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而銀企對接機制的缺失,必然會影響商業銀行對于中小企業的服務質量。與此同時,受到互動機制建設程度的影響,部分行業組織對于自身橋梁紐帶作用的發揮不夠重視,不能對金融經濟進行充分的引導,實現與實體經濟的有效融合及相互促進,而這也對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產生了限制[4]。

3.4 缺乏完善的政策體系

近年來,國家對于金融經濟以及實體經濟二者的融合越來越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進措施,意在推動二者的良性互動與協調發展,但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相關措施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存在,這對各項政策的實施與細化造成了不利影響,未能對相關企業發揮良好的引導作用,很多企業在實際當中沒有認識到將自身發展和經濟體系加強融合的重要性,且在對實體經濟進行服務和支持的過程中,調查研究工作落實不到位。此外,各項金融產品及服務在特色以及針對性方面都有所不足。而在實體經濟方面,雖然大部分企業都已經開始進行轉型升級活動,但還存在沒有針對金融支持建立相關保障制度的情況[5]。

4 推動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實現良性互動發展的措施

4.1 對發展理念加強創新

相關行為的開展,往往需要有相應的思想意識作為支持,因此,在推動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進行有效互動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理念創新,并認識到金融經濟對于實體經濟的重要服務作用,對此,金融機構要強化自身責任意識,對金融方面的載體、服務以及產品進行積極的創新,使我國的金融體制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與此同時,金融行業及相關機構還要明確,雖然對實體經濟進行投資,見效相對較慢,但其效益卻是長久持續的,所以,在發展期間還需要做好探索研究工作。例如,商業銀行可以將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作為目標,對相關金融產品及服務進行大力的研究與開發,使其能夠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實體經濟在有效發展以后,會對商業銀行產生一定的“反哺”作用。此外,對金融經濟方面的發展理念加強創新,還需要對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應用,例如,應用大數據技術來落實相關服務工作,從而使自身金融服務具有更高的特色性和針對性[6]。

4.2 對實體經濟的發展模式加強改進和優化

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由于實體經濟存在發展模式相對滯后的情況,對此還需要做好相關發展模式的調整和創新工作,從而使其能夠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而在發展實體經濟時,相關領域應該對實體經濟方面的轉型升級保持重視,并且要對自身實力以及市場信譽進行不斷的提升,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自身發展對于銀行貸款的依賴。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實體經濟更好地爭取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當然,在此期間,還需要實體經濟對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以及產業鏈金融等融資渠道加強探索和應用,以此來提高自身的發展活力[7]。

4.3 做好互動機制建設工作

對于金融經濟以及實體經濟二者的良性互動而言,還需要有相應的互動機制作為支撐,加強互動機制的建設和落實,能夠對二者的良性互動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但相關機制的建設與完善需要多種工作機制的有效配合。因此,目前,需要相關領域積極樹立互動思維,并對實體經濟改革以及金融體制創新進行有效的指導,不僅要引導金融機構對服務實體經濟的意識進行強化,還需要對相關監管機構加強建設,用于對金融機構的服務工作進行指導,使其能夠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還要結合實體經濟的發展需求做好調研分析工作,從而為互動機制的有效建設提供信息支持。而在互動機制建設過程中,還要重視行業組織的效用發揮,應該對行業商會、協會的綜合效用進行充分的發揮,使其能夠在實體經濟及金融經濟之間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二者的融合活動。例如,商業銀行可以對“商企對接會”進行積極的組織,改變企業和銀行信息對稱性不足的情況,以此來保證金融經濟的支持促進作用[8]。

4.4 提高金融經濟體系的完善性

要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對金融經濟發展中的重點內容保持關注。由于所在區域不同,金融經濟發展也會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對此,在實際當中更應該堅持因地制宜,對差異化的管理方式進行合理的應用。具體可以通過政策制度進行引導,使金融經濟體系能夠得到不斷的完善,從而達到促進企業和金融機構有效溝通和深入融合的目的。與此同時,要對金融機構加強管理,對各項金融產品進行優化。而政府部門除了要在宏觀層面給予支持以外,還要對金融經濟市場加強動態監管,在充分了解金融機構運行實際的同時,將其發展中的各項問題及時地發現和解決。要通過金融經濟體系的完善以及金融制度的深化改革,共同推動金融市場秩序的構建。并且要對投機行為加大打擊力度,使金融交易的科學性與規范性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要對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的交流溝通進行強化,在各部門間形成合力,借助信息共享在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之間構建互動橋梁,進而達到提高國家經濟發展質量的目的[9]。

4.5 對金融風險保持關注,實現金融生態環境的合理優化

不管是在發展金融經濟的過程中,還是在發展實體經濟的過程中,風險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而與實體經濟相比,金融經濟在發展方面的不確定性要更強一些,所以其中的風險問題也會更高,也正因如此,需要對金融活動中的風險保持高度的關注。因為,金融風險的爆發不但會對金融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必須要針對金融風險問題建立識別預警機制,在此過程中,應該對立法建設以及相關制度建設進行有機結合,并根據金融環境變化對二者進行動態的調整,確保其運行發展狀態能夠始終處在合理范圍當中,避免風險問題的產生或擴大。與此同時,要對金融生態環境加強建設,由于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二者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而且金融生態環境也會對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造成影響,尤其是實體經濟,其發展更容易受到生態環境的影響。但想要合理地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促進二者的和諧互動,還需要做好相關業務流程的優化工作,推動金融活動模式的不斷創新,在強化金融活動秩序的同時,增加融資支持效能,并在此基礎上,對信用中介機構加強建設,實現各項金融風險的有效關注與防范[10]。

5 結語

綜上所述,推動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實現良性互動發展,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相關領域應該對該項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視,要通過各種措施的合理應用,為二者的良性互動提供支持,從而達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聞世勝.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21,15(4):104-106.

【2】孫繼國,吳倩.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增長良性互動機制研究[J].理論學刊,2019,25(2):71-79.

【3】孫平安.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0(11):154-155.

【4】許蘇云.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版,2020.

【5】肖艷伶,賈苗苗,趙惠敏.促進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研究[J].營銷界,2020,36(31):182-183.

【6】靳晶.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0):104+106.

【7】趙文妍.基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思考研究[J].消費導刊,2019(46):267.

【8】佟璟.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9,17(35):92-93.

【9】季欣.我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系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

【10】郭玲玲.實體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的影響因素及建議[J].經濟縱橫,2020,12(09):121-128.

猜你喜歡
良性互動金融經濟實體經濟
營造互動的主題墻飾
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有效銜接的路徑探索
經濟數學在金融經濟分析中的應用
金融經濟的風險及其防范
電商發展過快的成因及對經濟的影響
金融經濟中的金融套利行為分析及若干研究
虛擬資本理論發展探究
淺談我國實體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實體經濟在金融支撐下的重要意義
融合時代輿論監督中的媒體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