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性之言,自爾動人

2022-06-23 00:48梁勇
關鍵詞:項脊軒志陳情表

梁勇

摘要:《陳情表》和《項脊軒志》是我國古代散文的重要篇章,被編入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第9課。第9課第3課時的教學設計,從“情”的角度對兩篇文章進行整合探討,在交際情境中分析作者表現“情”的技法,從而讓學生建構起自己的寫作結構圖式。

關鍵詞:《陳情表》;《項脊軒志》;交際情境;選擇性必修

《陳情表》《項脊軒志》被編入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的第9課,隸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學習任務群。這兩篇文章都是我國古代散文的重要篇章,因此教學中,除了語言、章法之外,還要讓學生理解文本的深刻內涵。第9課第3課時的教學,從“情”的角度對兩篇文章進行整合探討。首先,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文本,整體把握內容,分小組探究其中的情感,以傳統觀念“親情”為著眼點完成文本分析?!蛾惽楸怼芬浴靶ⅰ必灤┤?,在家庭層面崇孝;《項脊軒志》不僅表現了對親人的懷念之情,背后還蘊含著中國文人重要的“興家”的觀念。這兩篇文章可謂至性之言,自爾動人。其次,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在交際情境中學習作者是如何表達情感的,從而建構自己的寫作結構圖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研習、探究。本課時的學習目標確定為:(1)賞析文章的章法和細節,自主選擇角度欣賞文本,體會文中的家族和親情觀念;(2)在交際情境中探究作者抒發情懷、表達思想的個性化手法。教學設計如下:

一、課堂導入

師蘇軾曾說,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姚鼐評價《項脊軒志》:此太仆最勝之文,然亦苦太多??梢?,這兩篇文章可謂至性之言,自爾動人。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文中至性的真情,以及呈現情感的方法。

二、任務推進

任務一:梳理文本的情感

活動1:由標題入手,理清《陳情表》中蘊含的情。

師誰在陳情?

出示材料:“李密,又名虔,字令伯,為武陽人。生于公元224年,卒于公元287年,曾在蜀國任尚書郎。他曾師從蜀國著名的儒學大師和史學家譙周。李密博覽五經,尤長于《春秋左氏傳》,其文辭不俗,被門人比作七十二賢中的子游,同學陳壽也評價他‘機警辯捷’,在《晉書》中被列為‘孝友第一’?!?/p>

提示:有才華,孝順,不想入仕。

師向誰陳情?

出示材料:“司馬炎,謚號晉武帝,祖父司馬懿,父親司馬昭。他廢魏稱帝,建立西晉王朝?!?/p>

提示:為人陰險多疑,殺戮無數,為了鞏固統治,征召李密為官。

師陳什么情?

提示:誦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文中出現兩次“情”:私情和犬馬怖懼之情。

師私情具體包含哪些情感?

提示:從文本中篩選,小組合作完成。

師文章最后陳述自己的犬馬怖懼之情,有什么用意?

提示:李密利用晉武帝以孝治國的國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懇求晉武帝恩準自己的請求。他為了避免晉武帝揣測他不愿出仕是出自政治顧慮,就放低自己的身份,以卑微的自稱,消除誤會,化解晉武帝的怒氣,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活動2:由標題入手,理清《項脊軒志》中蘊含的情。

師本文標題為《項脊軒志》,但文中除了“軒”,還有許多地方稱之為“室”。誦讀課文,找出文中帶有“軒”“室”這兩種稱謂的語句,并分析其中蘊含的情感。

提示:(1)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2)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3)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4)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5)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6)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7)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8)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

出示材料:“古人房屋內部,前面叫‘堂’,后面以墻隔開,后部中央叫‘室’?!摇臇|西兩側叫‘房’。 古人提到的‘室’多為人們日常起居休息之所?!帯臼枪糯看蠓虺俗那绊斴^高而有帷幕的車子。其形態較為高大寬敞,所以被用來指寬闊敞朗的建筑物?!帯髞硪隇閮炑?、高尚的品格,如‘器宇軒昂’指氣概不凡、高大雄偉的樣子?!?/p>

提示:文章稱“室”多抒發個人書宅生活的愜意、家庭變遷的無奈以及對三位親人的深摯情感;稱“軒”多寄予自己勵志發憤讀書拯救家族的心態。

師《項脊軒志》分兩次寫成。前四段寫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當時歸有光18歲。作者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為這篇散文增添了補記。教材編者刪去了《項脊軒志》中的第四段論贊。你覺得,為什么要刪掉這段文字?

出示材料:“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提示:(1)論贊主要講述了蜀清、諸葛亮二人從不為人知到天下揚名的故事,作者借此表達自己與他們最初貧賤的處境相似,相信自己日后也可與兩位古人一樣揚名天下。這是在用古人激勵自己,努力讀書,奮發有為,科舉中第,更符合18歲的人物心理。(2)《項脊軒志》的語言簡練、清淡、自然,選取生活瑣事,運用白描手法,平淡敘事中凸顯情感,使亡人音容宛然。文章結尾段: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边@樣的結尾和全文文風相合,把論贊插入其中,則顯得違和。(3)和全文的情感走勢不符?!叭挥嗑佑诖?,多可喜,亦多可悲?!痹谖闹衅鸬匠猩蠁⑾碌淖饔?,所以后面的情感走向悲情更為合理。刪除論贊,讓情感由對親人的懷念、仕途的失意,到最后以景結情,流露出一位一事無成的中年男人無邊的悵惘和空虛。

師南宋陳善曾說:“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蔽覀冊谏钊胛谋?,融會貫通,弄清《陳情表》和《項脊軒志》中表達的情感之后,還需要深入思考,作者為何這樣寫。只有弄清楚為什么,才能做到活學活用,在讀書中做到出入自如。

任務二:破解以情動人的寫作密碼,構建結構圖式

活動1(閱讀分享):再讀課文,在《陳情表》和《項脊軒志》中找出最打動你的語句,說說理由。

出示資料:“國學大師錢基博曾言:此意境人人所有,此筆妙人人所無?!?/p>

活動2(小組討論):“交際語境寫作”是指面對具體或假擬的讀者,圍繞一定的話題,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和意圖,以一定的角色和口吻,建構意義,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活動。任何一個寫作任務,都應該包含直接或間接的交際語境要素,即作者、讀者、目的、話題、文體等。請結合交際語境要素,閱讀《陳情表》和《項脊軒志》,并完成表格(示例見表1)。

提示:文本結構圖式包含寫作結構和語言。從文中可以借鑒的寫作結構技巧和語言特點有:(1)明確目的。明確目的是寫作的第一步,也就是在任務驅動寫作中明確任務。(2)確定話題。圍繞話題展開思考,話題往往就是寫作的共情點。李密從“孝”展開話題,能讓以孝治天下的晉武帝產生共情,接受李密的陳情。歸有光從生活細節入手,方能淋漓盡致地表現項脊軒中的至愛親情,看似平常,實則感人肺腑。(3)身份意識。語言首先要符合作者身份。李密才高而自污,語言極為謙卑;歸有光才高而不得志,語言平淡而感人。其次要有讀者意識。兩篇文章讀者是不一樣的,前文是面向外部,面對當朝統治者陳情,是受到“威脅”而作,有強烈的實用目的,特別重視揣摩對方的想法,是刻意地去感人;而后文則是面向自我內心世界,在項脊軒這“方寸之地”抒發自己人生的感悟,樸素簡潔,感情自然真摯。(4)畫面顯情。兩篇文章都在文體框架內,進行畫面描摹?!蛾惽楸怼分欣蠲転榱舜騽踊实?,語言極力鋪陳,盡情渲染,并以畫面“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犬馬怖懼之情”加以點綴,使人讀之如見其人,感同身受?!俄椉管幹尽芬云椒参淖?、細節入文,融情于景。不用富麗堂皇的辭藻、煩瑣的鋪陳,而是抓住融有感情色彩的事物的本質和特征,運用最簡練的筆墨描繪出一幅幅畫面,樸素平淡,感人心扉。

三、課堂小結

師《陳情表》的讀者只有一個人,就是新朝皇帝司馬炎,但作者的至孝深情令人鼻酸腸斷,成就千古佳作。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是一個悲苦的讀書人在苦讀之余發出的一聲人生感嘆,是對自己人生一個階段的回顧、對世事坎坷的傾訴,是自我心靈的獨白。前者是功利陳情,后者是言志小品,都能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表達至誠之情,觸及讀者內心柔軟之處。所以我們要多讀、多體會,從結構和語言方面建立起寫作結構圖式,這樣才能出入于文章。

板書如圖1所示。

陳情表項脊軒志

交際情境(畫面)

作者讀者目的話題文體

四、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二選一完成,內容如下:

1.五一假期快要到了,高一各科的老師準備了很多假期作業,為了讓老師少布置點假期作業,請以學生的身份給老師寫一封信。要求:運用《陳情表》的陳情技巧,結合交際語境完成寫作。

2.請以“老屋”為主題,完成一篇抒情散文。要求:借鑒《項脊軒志》的抒情手法,結合交際語境完成寫作。

猜你喜歡
項脊軒志陳情表
《陳情表》何以能打動晉武帝
《項脊軒志》教學設計及反思
《項脊軒志》教學案例
枇杷樹:一個不容忽視的意象
論《項脊軒志》的情感把握方法
《陳情表》新讀
《項脊軒志》探微兩題
《陳情表》中人物稱謂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